Jlsathre,25 Things I Learned From Opening a Bookstore:

Lesson 8. If you put free books outside, someone will walk in every week and ask if they're really free, no matter how many signs you put out.

Someone else will walk in and ask if everything in the store is free.

潔莎特(Jlsathre)是美國伊利諾州的一位退休律師,孩子長大後決定改行開一家舊書店,而領悟出25條人情世故:

法則8. 如果你在店外放了免費的圖書,每週都會有人進來問它們是否真的是免費的,不管你在旁邊放了多少醒目的標識。

還有一些人則會進來問,是否店裡所有的東西都是免費的。

Rating:
  • Currently 4.5/5 stars.

Views: 215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Virunga 2 hours ago

愛墾APP: 無器官身體のGen Z呼唤理論

The Theory of Calling視角下,Z世代(Gen Z)的特點與德勒茲「無器官身體」(BwO)概念以及情動轉折的動態生成過程有一些潛在的共鳴。

The Theory of Calling

這個理論通常強調使命感、內在驅動力和意義感,特別是個體追求的目標應與其深層的價值觀、身份認同和內在動機相吻合。Calling是一種個人感覺到被召喚去追求某個事業、使命或目標,具有強烈的個人意義和社會影響。這種召喚感通常帶有內在自我實現的性質,驅動個人追求超越個人利益的目標。

Z世代的特點

Z世代(大約出生於1997年至2012年之間)具有以下幾種顯著特點:

強烈的自主性與去中心化的價值觀:Z世代通常追求自主性和自我表達,他們傾向於拒絕傳統的層級結構,強調多元化、個體化與去中心化的組織方式。與「無器官身體」的流動性類似,Z世代傾向於在各種動態網絡中尋找自我,而非被限制在固定的框架或身份中。

多重身份與流動性:Z世代往往不局限於單一身份,而是在社會、數字化環境以及個人生活中扮演多重角色。這與「無器官身體」的流動性特質有類似性,個體身份的生成是一個持續的過程,而非固定的狀態。

情感和價值驅動的選擇:Z世代在職業選擇、生活方式以及社會參與方面,往往更關注情感和價值的契合,尤其是環境保護、社會公平、文化多元等議題。相比於傳統的物質導向型價值觀,他們更看重情感驅動的使命感和意義感,這也符合「情動轉折」中強調情感流動和生成的觀點。

對集體使命和社會正義的敏感度:許多Z世代個體參與社會運動、氣候行動、性別平等和種族正義等全球性議題,反映出他們追求一種「超個人」(超越個體的)使命感。這與德勒茲的去個體化和流動性產生了某種契合。他們的社會參與往往不是為了傳統的「組織目標」或「個人利益」,而是為了更大的社會使命。

Comment by Virunga 2 hours ago

The Theory of Calling與無器官身體的聯系

「Calling」的角度看,Z世代中的許多人感受到某種集體性的呼喚,這種呼喚驅使他們尋找與自我認同、情感流動、社會公正相關的事業。這種驅動不僅超越了個人層面的追求,還具有去中心化、網絡化的特點。

去中心化的使命感:Z世代對中心化的、固定的職業路徑或組織架構興趣減少,而傾向於參與那些讓他們感覺到可以隨時生成、變化的項目或事業。無器官身體的去中心化特質在這一點上與他們的使命感相呼應。

生成中的情感轉折:Z世代的情感驅動與德勒茲「生成」的概念契合。他們的使命感不僅來自於理性分析或傳統的職業規劃,而更多是通過情感的流動、共鳴、價值觀的認同以及個體和社會之間的動態關係來生成。這種情感驅動的生成過程與無器官身體的不斷去疆域化和再疆域化相似。

集體使命與社會流動:Z世代對社會正義和全球議題的參與,反映出他們並不局限於傳統的個人發展,而是在更大范圍的集體使命中尋找自我。這種使命感打破了傳統管理學中的個體主義或組織目標,類似於德勒茲和瓜塔里對「無器官身體」生成過程中超越個人的集體性和流動性。

非傳統組織模式的接受:Z世代接受並樂於參與去中心化、流動性強的非傳統組織模式,比如社區集體、線上網絡、臨時項目等。這些組織方式打破了傳統的科層制結構,更像是一種無器官身體的運作模式,強調個體與集體之間的流動、交錯和生成。

衝突與共鳴

雖然The Theory of Calling通常強調內在使命感和個體的內在驅動,而「無器官身體」更多關注去個體化和去疆域化的生成過程,但在Z世代身上,這兩者之間卻存在共鳴:

Z世代的使命感不是線性或固定的,而是在不斷的生成過程中被創造出來。他們的使命感不僅局限於個人,而是通過去中心化的網絡和集體行動實現的,這與德勒茲強調的集體性生成(通過情感、欲望流動而實現的超個體秩序)相契合。

The Theory of Calling的視角下,Z世代的使命感和無器官身體的生成過程可以看作是對傳統組織結構、管理學和領導學的一種挑戰。他們通過情感驅動、集體參與和流動性的多重身份,展現了更具生成性和去中心化的社會參與方式。這種模式與傳統管理學的固定層級、目標導向和控制模式形成了張力,同時也反映出Z世代對使命感的更廣闊理解。

Comment by Virunga 14 hours ago

愛墾APP:海外新文創「教育身體」

將維柯、雅各布森、克里斯蒂瓦和羅蘭·巴特的理論,融入海外華人社團作為新文創「教育身體」的視角時,這個「身體」的「內在平面」和「組成平面」,可被理解為一系列複雜的文化、符號、情感和認知過程。這些理論的結合為墾友提供了更深刻的視角,探索社團作為文化教育再生產場域時的多層次內涵。

「內在平面」:文化記憶、感知、情感與符號交流的深層結構

「內在平面」反映了這個教育身體中隱含的深層力量和結構,它包括了文化記憶、符號化、情感表達以及語言和思想的交織。這一平面反映的是深藏於身體中的無形、難以直接觀察的「內部機制」。

維柯(Giambattista Vico)的「詩性智慧」

維柯的「詩性智慧」指的是早期人類通過象征和感性想象與世界建立聯系的能力。對於華人社團來說,維柯的觀點可以解釋社團如何通過神話、傳統節慶和象征性語言來構建文化記憶。社團作為教育的「內在平面」,承載著祖輩留下的象征和神話,通過感性智慧,將這些記憶代代傳承下來。例如,通過古老的節日儀式或講述祖先故事,社團成員將集體經驗轉化為「詩性」的文化記憶。

雅各布森(Roman Jakobson)的「語言功能模型」

雅各布森的語言功能模型強調了語言在交流中的多重功能,如表達、指示、抒情等。在海外華人社團中,語言不僅是溝通的工具,還承擔了維護文化認同和傳遞文化價值的功能。社團的教育身體通過言說、儀式和文藝活動(如書法、戲劇)進行符號化的傳遞,確保文化在不同世代中得以延續和再現。因此,這個教育身體的「內在平面」包含著通過詩性符號系統(語言、圖像、象征等)所進行的多維文化交流。

克里斯蒂瓦(Julia Kristeva)的「互文性」和「情動轉折」

克里斯蒂瓦的互文性理論表明,所有文本都在不斷地與其他文本進行對話。作為文化載體的海外華人社團,它的「內在平面」就如一個龐大的互文網絡,傳統與現代、華人與當地文化之間不斷進行交織與對話。社團內的文化實踐既是對華人傳統的再現,也是在全球文化語境下的重新書寫與再造。這一平面還承載了情感的流動,克里斯蒂瓦的「情動轉折」表明,情感與文化體驗是密不可分的。通過節慶活動、宗教儀式或文學創作,情感體驗塑造了社團成員的文化認同和共同體感。

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的「神話」

巴特認為神話是一種言說方式,是通過符號與意識形態來解釋世界的工具。在華人社團中,許多文化實踐本質上是在再生產傳統文化的「神話」,比如龍的形象、家族崇拜、儒家倫理等。在社團的「內在平面」上,這些文化符號成為了對身份認同和價值觀的無形規訓。社團的教育身體通過對這些符號的重複性再現,幫助成員感知、認同並內化華人的文化神話,同時也在全球化語境下進行適當的轉化和更新。

Comment by Virunga on Thursday

愛墾APP: 認知詩學批判:重新發現洛特雷阿蒙

認知詩學的角度來看,洛特雷阿蒙的作品,如《馬爾多羅之歌》(Les Chants de Maldoror),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展開新的探索和發現——

讀者體驗與感知

認知詩學關注讀者如何通過心理和認知過程理解和感受文本。洛特雷阿蒙的詩歌充滿了超現實的意象和難以捉摸的敘述,讀者在處理這些非線性、不穩定的敘述時,其認知負荷可能會增加。這種複雜性可能激發讀者更深層次的情感反應和心理參與。分析這些過程可以揭示洛特雷阿蒙如何通過語言和意象調動讀者的認知資源。

情感與象征的交互

洛特雷阿蒙的作品充滿了強烈的情感張力和象征性意象。認知詩學可以幫助墾友理解這些象征如何在讀者的心智中形成,並與個人的情感體驗發生共鳴。例如,《馬爾多羅之歌》中反覆出現的暴力、死亡等主題可能引發讀者的情感共鳴或反感,這些情感反應可以通過認知機制來分析。

創造性語言與意義生成

洛特雷阿蒙的語言富有創造性和顛覆性,常常打破傳統的語法和邏輯結構。從認知詩學角度,研究他如何通過語言的變異和意象的重組來打破讀者的預期,這可以揭示他如何挑戰和重塑意義生成的過程。

多模態理解

認知詩學還涉及多模態文本的理解,洛特雷阿蒙的作品中常常出現視覺和聽覺意象的交織。分析這些多模態意象如何通過認知加工在讀者腦海中形成復合的感知體驗,可以為研究其作品提供新的視角。

跨文化認知對比

洛特雷阿蒙的作品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可能會引發不同的認知反應。通過跨文化的認知對比研究,可以探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讀者如何理解和回應他的詩歌,從而揭示文本在不同認知環境中的多樣性。

從認知詩學的角度批判洛特雷阿蒙的作品,不僅可以深入理解他詩歌中的複雜情感和象征,還可以揭示這些元素如何通過讀者的認知和心理過程被體驗和生成。

註:洛特雷阿蒙的詩作,是克里斯蒂瓦在《詩性語言革命》一書中所討論的詩人之一。

Comment by Virunga on August 14, 2024 at 5:22pm

樊麗明:對「新文科」之「新」的幾點理解

(樊麗明:山東大學校長、教授)

現在提倡加快推動新文科建設,「新」 從何而起?

「新」在何處?何為文科新需求?2017年美國西拉姆學院率先提出「新文科」概念,他們所闡釋的新文科主要是專業重組, 不同專業的學生打破專業課程界限,進行綜合性的跨學科學習。

2018
10月,教育部決定實施「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中國新文科開始浮出水面。建設新文科就是要立足新時代,回應新需求,促進文科融合,提升時代性,加快中國化、國際化進程,引領人文社會科學新發展,從而服務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中「人的現代化」建設目標的實現。

第一,新科技革命與文科的融合化發展。 新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是一次全方位的變革,將對人類生產模式、生活方式、價值理念產生深刻的影響。新科技革命已經到來, 並正在改變我們的生產模式和生活方式。隨著新科學的發展,人類創造了很多新知識,帶來了很多技術突破,如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基因工程、虛擬技術、5G技術等,這些不僅與信息學科密切相關,而且與文科聯系很近,對文科產生很大的影響。

這些新科技發展,對新產業、新業態產生了影響,如互聯網+金融、互聯網+營銷、互聯網+教育,在我國新技術推動產業革命,使得業態更新非常快,產生了很多人才的新需求。這就要求我們在實踐中培養出知識更複合、學科更融合、實踐能力更增強的新型人才,同時應催生新專業,更新已有專業。

新科技革命之後,很多簡單勞動趨於被軟件或者機器替代,這給文科人才培養帶來一些新的需求,如新專業、培養方案的調整、新課程的產生和替代。與此同時,文科會發現很多新課題,研究范式也會轉變。文科之新,首先是科技革命帶來的,反逼我們思考新問題,更新方法、拓展學術視野。

第二,歷史新節點與文科新使命。 我們現在所面臨的歷史節點是「五四運動」一百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改革開放剛剛過去40年。在這樣一個歷史節點上,我們的文化態度是什麼? 大家都認可中國現在已經進入百年來最為重視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在這樣一個時期,回過頭來看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我們的文科教育面臨這樣一個問題:如何培養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者和研究者,如何對優秀文化進行傳播和研究?2013年11月,習近平考察孔子研究院,指出一定要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下續)

Comment by Virunga on August 13, 2024 at 9:34pm

2014924日,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年的講話中, 習近平強調要善於把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和發展現實文化有機統一,緊密結合,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繼承;要努力實現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無論是創新性發展當中的研究人才、傳承人才,還是創造性轉化當中的文創人才、文旅人才,都是新文科要面臨的任務,都需要考慮文科的新氣象、新要求。

推而廣之,文科發展和文科教育除了培養專業人才以外,還有一個重要使命就是以文化人,即新文科很大的任務是要面向高校所有的學生進行人文教育以及面向社會、面向全民進行基礎教育。 在這個方面有很多具體問題。如,

① 如何著力培養基礎扎實、通古博今、創造力強的中國文化研究人才,以承擔創新性發展職責?

②如何著力培養知識廣博、通曉中外的跨文化研究和傳播人才,以促進多元文化交流交融?

③如何著力培養知識複合、創造力和實踐力強的文化創意人才,以實現創造性轉化?相比而言,中國現在培養文化創意人才的理念先進性與實踐先進性是不夠的,對發展文化產業的支撐力還不夠強。

④如何開展面向全體學生的高質量通識教育, 並進行有效的社會推廣,從而樹牢全民族的文化自信?


第四,全球新格局和文科國際化。 世界正在發生

大的變化、大的調整,全球治理體系和國際秩序的變革正在加速推進,各種力量對比也在發生變化。 以中國重返聯合國為標志,20世紀70年代之後, 中國逐步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 中國也有自己的主張,提出了一些非常重要的理念, 要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 建設者、貢獻者、維護者的關鍵是人才培養是否跟進。 關於全球治理的人才,現有儲備和供給均不足。 我們急需培養一大批適應全球新格局的高素質國際專業人才,如外交人才、國際經貿人才、涉外法律人才、國際新聞人才、國際專利人才。


楊燦明:從四個維度來看新文科之「新」

(楊燦明: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校長、教授)

第一,從時間維度來看新文科。 中國有世界唯一五千年綿延不斷的文化與文明,所以,文科一定是建立在文化自信的基礎上的,不斷挖掘凝練中華民族偉大文化價值,這是新文科首先要做到的,也是過去做得不夠的。 我們的文科一定要是知道走過的路,知道現在所處的方位, 並明了下一步前進方向的新文科。

以法學為例,現在提到法學,就言必稱英美法系、大陸法系,我們能否從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沉淀中總結升華出中國自己的法系;一個五千年不斷的文明,如果沒有法,這是不可想象的,如果真的沒有,只能說明法不重要。所以我們一定要從自己的文化文明中來挖掘凝練自己的東西,這是我們新文科建設的第一個任務。

第二,從空間維度來看新文科。 作為負責任的大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正日益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不但要參與國際化,還要引領國際化。所以我們的文科一定要是既吸收一切人類文明成果、注重文化的多樣性,又不斷產生中國思想、發出中國聲音、提出中國方案的新文科,是站在國際視角、站在世界舞台來進行建設的新文科。

第三,從世界觀、價值觀的維度來看新文科。學科首先是用來教育培養人的,而人的培養與教育首要是人格的塑造、道德的修煉、境界的提升。 所謂立德樹人,首重立德,其中文科的作用至關重要。所以我們的文科必須是首先立足於培養人的獨立人格、高尚情操的新文科,是培養人的社會責任感、歷史使命感,維護人類的尊嚴、保護人類文明的新文科,是更加注重價值層面、而非知識層面的新文科,是回歸於道、而非糾纏於術的新文科。(下續)

Comment by Virunga on August 12, 2024 at 10:57pm

第四,從認識論和方法論的維度來看新文科。 萬事萬物都有著密切的聯系,任何學科的建設都要強調寬口徑、厚基礎,我們的文科一定是適應科學技術發展、擁抱科學技術的新文科,實現文科、理科、工科、農科、醫科等不斷交融交叉的新文科,是與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基因工程等密切聯系的新文科。

另外, 人類的創新活動其實主要是依賴三種知識:默性知識、交叉知識和實踐知識。其中默性知識可能是更重要的,它特別強調悟性和領悟力,在一定程度上似乎更加取決於哲學、 社會科學的教育與修煉。

所以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曾非常明確地說,「與其說我是一個物理學家,不如說我是一個哲學家」,即哲學給了他更多的啟迪。這是在今後培養創新人才的時候要特別注意的, 不要一講到創新就是理工科,就是搞項目,就是搞專利轉讓,文科對於創新起到一種啟迪智慧的作用。


驍:關於新文科建設的思考

(馬 驍:西南財經大學黨委副書記、教授)

推動新文科建設的動因也許是為了適應「文科的新要求」和推動「新的文科建設」以最終適應新經濟、新科技發展的要求,但新文科建設的根本目標應是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 提升中國文化軟實力,即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構建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哲學社會科學,或者說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

新文科建設為了實現該目標需要重視一下問題。首先,要堅持從1到N與從0 到1的高度統一,突出原創性。 從1到N說的是傳承綿延與遞進;從0到1說的是原創。 當下以及未來的工作重點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立足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並批判性地借鑑國外優秀文化成果,針對一些本源性的問題做出新的理論概括,提出具有原創性的概念、理論和方法。其次要凸顯對「人」認識的深刻性。

人文社會科學本質上是研究人的行為及其相互關係的科學,「受到人的特性的型塑」, 對人的特性的認識往往成為人文社會科學的基礎。比如「從古典經濟學『經濟人』假說、制度學派的『文化人』假說再到新制度經濟學派的『經濟—文化人』假說的范式轉換,既反映了西方經濟思想的演變歷史,也反映了西方經濟學研究的日趨成熟。」

但在范式轉換過程中,西方經濟學忽略了人性的複雜性和變動性,因此有人認為經濟學范式轉換核心也許在於重新界定理性。最後應體現中華文化的包容性。新文科建設需要放到世界和我國發展大歷史中去看,必須堅持立足中國,融通中外。

新文科建設的核心應是堅持問題導向、開展跨學科研究。世界本身的復雜性和人類認識能力的有限性導致了學科邊界的形成及其不斷被突破。知識生產者所使用的理論、方法和工具等往往並非單個學科所特有,多學科、跨學科和超學科自然不可避免,這是人類知識生產過程的辯證法。

近現代科學發展史表明,科學上的重大突破乃至新學科的產生,常常是在不同學科彼此交叉和相互滲透的過程中實現的。堅持問題導向、開展跨學科研究也意味著必須創新制度、搭建平台,把其他學科的優秀學者引進來,以突破現有「科學共同體」在本體論、認識論、方法論等方面的局限。

新文科建設的根本是優化課程設置體系、培養復合型人才。 新文科建設必須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施素質教育或者說通識教育, 優化課程設置體系,培養學生的跨學科思維和解決綜合復雜問題的能力。

 

劉小兵:對新文科的思考和看法

(劉小兵:上海財經大學公共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教授)

首先對於傳統文科, 我認為現在存在三個問題:

一是傳統文科的劃分越分越細,彼此之間的隔閡越來越大。 二是大家的功利性太強,學科地位高低往往受到畢業生就業情況好壞的影響。三是對文科的實質理解關注度不夠。

根據教育部的學科分類標准,學科劃分為自然科學、農業、醫藥、工程技術、人文社會科學等,專業又分為經濟學、法學、教育學等。學科劃分應該是基於研究問題的差異,不同的學科有不同的研究對象和研究問題。自然科學研究的是自然現象以及各個現象之間的關係,農科、醫科、工程研究的是人跟自然之間的關系,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如果再細分下去,可以說社會科學研究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人文科學更多的是研究人與自己之間的關係。

在這個基礎上理解的文科就包含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以及人和自己之間怎麼相處的關係。 因此,文科更多的是研究人和人之間的一種關係、一種情感、一種思想,而不是將人作為一個自然體來研究,所以文科的研究一定要回到以人為本。人有什麼特點?最大的特點就是跟一般的動物不一樣,人是有理性的,人是互相尊重的,人是文明的。

由於傳統文科忽略了文科的本質,太功利,越分越細,各佔自己的山頭,導致文科發展到最後,批判性思維、創新能力、價值關懷和社會文明關注度上出現了問題,人文關懷和人類情感有所缺失。 這可能是現在文科發展當中存在的最大問題。 它不僅在中國出現,也在世界范圍內出現。(下續)

Comment by Virunga on August 12, 2024 at 6:15am

對於新文科建設的目的是什麼?南京大學教育研究院副院長操太聖認為,應讓文科在研究中國實踐的基礎上產生理論,在國際學術界發聲,形成中國學派,同時關注最新的科技發展,采用跨學科思維,讓文科研究跟上時代步伐。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岩也提到,加強新文科建設要把握新時代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新要求,培育新時代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新文化,最後要形成中國學派。

這是在提新文科概念的時候,官方給我留下的很深刻的印象,就是我們的目的性很強,要建立中國學派,要打造新時代下的文科,即我們所稱的新文科,它要在世界上發聲,要在世界上有自己的地位。 對此,我補充幾點意見。

一是新文科的提出與傳統文科的不足似乎沒有直接聯系。新文科建設的目標主要不是解決傳統文科當中存在的一些發展瓶頸,而是要打造一種全新的格局。 在這種情況下,建設新文科,一定注意不能遮蔽,要更加凸顯文科的本質,即以人為本,關注人的發展,關注人的全面發展。

二是新文科新在交叉融合。它包括三個方面的交叉:最大層面是文理層面的交叉,其次是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之間的交叉,還有社會科學內部的交叉。 現在能夠做的、 也更容易做的是社會科學內部的交叉,但很多高校可能缺少人文的基礎,就比較難做。 而對於有些高校要搞文理之間的交叉估計也有難度。

三是現在新文科的定位,主要的是教育內容的改革。教育的內容要發生根本性的變化。不是組織形式上的變化。

四是要注意剔除功利性導向。培養人才不能僅僅以市場為導向,要更多以學科科學角度來考慮,不能認為對市場有用的才是學科。但是目前存在特別強調以市場為導向的傾向, 如果畢業生就業率比較低,可能校長會被問責,就業不好的專業學科就撤銷了。 這是在新文科發展過程當中, 可能會產生的新問題,也是我們要避免的舊問題。

杜澤遜·山東大學尼山學堂與國學人才培養

[杜澤遜:山東大學文學院院長、教授]

國家把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提到了很高的高度,認為這是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文化所需要的重要的活水源頭。 按照中央的精神,許多高校,如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昌大學等都開辦了國學班,雖然名稱不同,掛靠單位不同,但本質上都是要培養國學人才。

尼山是孔子誕生地,山東大學的國學班取名為尼山學堂。 李學勤先生曾說,國學的主流是儒學,儒學的核心是經學,經學就是儒家的經典之學。 我在李先生表述的基礎上加一句話,經學的基礎是小學,所謂小學就是傳統的語言文字之學,學習國學第一件事情是認字。

國學人才應該如何培養?作為一個學科門類,國學在當代學科體系中並沒有設置,可是國家又急需新時代的國學專家,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不培養,如何能夠出現呢!

高端的國學人才斷檔是我們繼承與創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工作中的危機,應該提到議事日程上來。山東大學和其他高校在多年前創辦國學班有深刻的現實原因。

2012年山東大學尼山學堂在學校直接主持下成立, 尼山學堂依托於儒學高等研究院,在
制訂培養方案時,第一個任務是制訂課程體系,參考其他學校的開課,經過反覆研究,學堂制訂了一個很完善的開課體系,其中原典導讀有《周易》《尚書》《四書》《說文解字》《老子》《莊子》等必修課,通論課有音韻學、中國史學簡史等。

第二個任務是請高水平教師,從全校中文歷史哲學各學院以及儒學高等研究院,或
者其他高校共聘請了49位教師。 第三個任務是把真正愛好國學、有一定基礎的學生招進來。 山東大學的辦法是在大一學年下學期招收, 即轉專業的時間,全校文理工醫在讀學生都可以來考;武漢大學最初是在高考環節進行招生,高考招來的學生不穩定,到班上以後,發現他們對國學的理解偏差非常大,之後武漢大學也采取了從大一下學期招一部分學生的辦法。

以上三個方面可以說是開得好課程, 請得好老師,招得好學生,第四個任務就是培養,要培養國學基礎深厚、學術創新能力強、思想品德高尚的人才。其中「基礎深厚」,可以在開課和聘請教師方面解決;在「創新性」培養上。

我們認為創新型與知識型兩種國學家,前者善於著述,且能得到公認、能夠傳世,而後者會背五經四書、熟知相關內容。 創新型人才必須是知識性的,否則就會輕率著述,譁眾取寵,經不起時代的考驗,這是我們建設社會主義新文化所不需要的人才。


尼山學堂充分重視基礎教育,同時制訂了創新培養方案,如論文報告會制度。每年一次論文報告會,每人都要參加,先上報題目,根據題目在全校和其他高校找教授一對一指導。 開報告會時,有8個教授負責評議打分,這個分數佔畢業總成績的10%,權重非常大。

國學班的學生不一定「之乎者也」,培養人才必須要因材施教,必須考慮到學生情況;同時如果沒有高水平教師指導,學生也很難成長起來。
培養國學人才,無法只依托於一個學院,需要破除障礙,打通文史哲,跨學科、跨學院、跨學校請教師。

只有這樣,才能辦好國學班,培養出大批優秀人才。

新文科建設的內涵與發展路徑(筆談);2019 年第10 期,中國高教研究)

Comment by Virunga on August 3, 2024 at 10:51am

張曉傑:藝術的洞察—結構與解構

張曉傑,1963 年6 月生於江西省景德鎮市,山東省工藝美術大師。

8 歲開始就隨父(張松茂,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學藝,1977 年進入輕工業部陶瓷研究所。從藝30 多年來,在對中國傳統陶瓷技藝的繼承、發揚、充實、提高的基礎上,不斷吸收現代陶藝理論,大膽創新、努力探索現代陶瓷藝術創作的新形式,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創作風格,創作了大量的現代陶瓷藝術精品。張曉傑的作品造型奇特神秘,線條變化莫測,色塊組合撲朔迷離,空間形式的多維交錯,構圖的神秘狂放與強勁,色彩的凝重與昂揚、斑斕與冷豔,形象的奇詭與力度,情感的由冷到熱、由靜到躁、由死到生、由冷寂到熱火、由沉睡到爆炸、由夢幻到現實、由現實到未來、由瞬間到永恆的大幅度的跳躍……

曾跟隨父親參加了首都機場《森林之歌》、釣魚台國賓館、人民大會堂《井岡春色》壁畫和江西省政府為慶祝香港回歸《紫歸牡懷圖》瓷板畫的繪制工作。作品參加國家、省、市級藝術陶瓷展覽和大獎賽中,獲各種獎項50 多次。由於成果卓著,中國輕工總會工藝美術行業辦公室、中國工藝美術協會、中國玩具協會,授予他工藝美術行業優秀成果一等獎,並榮獲全國工藝美術行業優秀技藝人員榮譽稱號,得到國際陶瓷藝術界的高度評價。

一、結構與解構釋義

少林寺和尚釋永信說,佛門三千大千世界,肯定有外星人,而且還很多。基督徒說起聖經故事,幾乎就是外星人「神跡」的白描。科學界相信外星人存在的也大有人在,但是大部分人所能想像到的外星人,跟我們地球的人類大體差不多。脖子上頂個腦袋,有鼻子有眼。越是嚴謹的科學家,越考慮得複雜。在他們複雜,外星智慧即使有,也應該生存在和我們地球相似的環境,氧氣、水不可或缺。但是,在藝術家複雜,外星智慧真的一定要呼吸空氣嗎,一定要有水,有鼻子,有嘴,甚至一定是生物形態的嗎?這是一個問題。然而,似乎從來沒有一個肯定的答案。

這其實就是結構與解構的問題。

藝術家和哲學家一樣,都認為自然宇宙在表面秩序的後面有一種深層結構。希臘人是在對「影子的影子」「模仿的模仿」中逐漸體會出來的。猶太人從苦難和屠戮中被灌輸了神的旨意。中國人則在虔誠地仰望星空中領悟出來「道」和「美」。這種深層結構,在希臘本體論哲學那里叫「真理」,希伯來救贖文化(原罪和救贖)從中認識了道德和善,並將之發展到善的最高形式——「神」。中國人在勞動實踐中發現天地四時的規律,從而窺探到宇宙中的「道」,並於人心中的秩序相契合,叫做天人合一。這已經很進了一步,因為其中包含了審美的觀念。故中國美術追求「神似」「氣」「韻」「神韻」等等,把人的因素加入到藝術中去,其實就是「審美」概念中人與自然的互動。西方哲學後來兩次大變,一次從本體論轉向認識論,將人本身包含在與真理和善的互動里面,才完成了向審美邁進的這一步,這種人與自然的關係組成一種自然界的本質性「結構」。後來的「語言論轉向」更是另造一個純文本的符號世界。(下續)

Comment by Virunga on August 2, 2024 at 9:01pm

(續上)結構主義之前的一切藝術,被法國結構主義先驅霍克斯一語囊括,他說:「結構主義基本上是關於世界的一種思維方式,在這一思維方式中,事物的真正本質不在於事物本身,而在於我們在各種事物之間感覺到的那種關係。」除此以外,別無他物。換言之,這是一種現存秩序至上的信仰。它尊重的是「事物系統的諸要素所固有的相對穩定的組織方式、或聯結方式」。即把人的存在看作是上帝創造的宇宙秩序中的固定不變的一個角色。

當結構主義營造的這個世界結構成為一個除此以外別無他物的穩定不變的信仰結構後,結構主義無疑陷入到自我矛盾之中,自己把自己解構了。因此,從「結構主義」存在的意義上說,正是它自己創造了自己的掘墓人——解構主義。這就是結構主義必然被解構主義所解構的宿命。

這條悖論的個人體驗可以這樣表述,當藝術家(哲學家)並沒有意識結構主義的時候,他的創作或表述充滿了結構主義的光輝,一旦他意識到結構主義在左右自己的創作或表述時,他的一切作品立即被摧毀,或者被解構。而解構本身將成為一種新的結構,成為現存秩序的一部分。

正確理解摧毀(destruction)或解構(deconstruction)這兩個概念,正是解構主義大師德里達苦心孤詣的獨特建樹。區別兩者,解構主義才真正在與結構主義的對立統一中脫穎而出,自成體系。於是,解構主義並非結構主義的反義詞,與結構主義反義的是摧毀,而解構主義成為結構主義的升華。

三、夢是一種結構還是一種解構

當人們糾纏結構主義還是解構主義的時候,他們忘了,人類天生具有解構宇宙秩序的本能。這個本能,就是夢。

我的一個朋友曾經說,藝術的本質,說到底,是對人頭腦中虛幻世界的一種處理。從史前最深邃最黑暗洞穴中的岩畫一步步走來,整個藝術史,也就是人類的進化史,無非是把人的頭腦中的虛幻世界處理得越來越接近現實世界。這個虛幻世界,就是夢。

他把我描述成一個有夢並且正在用自己的手藝「造夢」的人。我欣然接受。

四、解構藝術的直覺和洞察

解構主義與夢的闡釋不謀而合,其最深刻的內涵,是關於心靈在自然宇宙中的位置。

宇宙是心靈的產物抑或心靈是宇宙的神化?人究竟是屬靈的或者僅僅是物質的某種特定形式?人究竟與自然是何種關係?難道人真的僅僅是一種稍微複雜(或者就目前的認知水平,可能是最複雜的)的動物嗎?

科學和哲學無法給出答案,宗教一勞永逸地否定人自己給出答案的權利,生命本身只管自己生生不息,毫不理睬這些多余的廢話。只有藝術,聽從美的召喚並憑借人生來具有的洞察力,一直在試圖解答這個永恆的問題。

星空為什麼美好?因為它常常作為美夢的背景;夢為什麼總是那麼光怪陸離?因為那是心靈的本來面目;心靈為什麼難以捉摸?因為每一個心靈都是一個截然不同的宇宙;宇宙為什麼存在?因為我們必須確定宇宙的存在從而確定人本身的存在。

於是,人的存在成為宇宙存在的前提,人對宇宙的認識反過來規定了人的存在。

現在的問題是,我們憑借什麼認識宇宙。依靠感官嗎?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感官的確帶給我們認識世界一個照相式的簡單模式,至少這種感官認知的模式為我們提供了在宇宙中生存的基本能力。然而,人類的眼光實在太短淺,遠不足以認識宇宙的全景和真相。依靠理性嗎?我們對宇宙的知識早已洋洋灑灑,林林總總,光是記載於書籍的知識就浩如煙海,人類小小的大腦早已不堪重負,而知識越多,宇宙反而越發複雜,不但沒有改善人對宇宙認識的自信,反而使我們更加陷入知識的困境,也就是人生存的困境。

讓我們回到本文開頭的問題,我們想像中的外星人,究竟是什麼樣的?「外星人想像」無非是現代科技體系下,對我們的知識困境的某種宗教解脫。就像我們在蒙昧時期想像的上帝一樣。上帝按照自己的樣式造人,於是,我們也只好 按照我們的樣子設計「外星人」。

「外星人」是否存在對我們來說究竟有什麼樣的意義呢。我們僅僅是基於人類的認知困境,於是想像了「外星人」。我們對自己的來歷沒有自信,於是想像了「外星人」的存在,希望外星人對我們的存在負起某種責任,以便擺脫困境。這就是我們通過感官和理性可以把握的宇宙的某種「深層結構」。

但是,通過感官和理性創造的這種結構主義的「外星人」其實並不能使我們擺脫困境,因為無論外星人是否有一天降臨地球,他都無法替代創世者,因為,我們依然無法釋懷「外星人的困境」——誰創造了「外星人」。

只有解構主義藝術或許可以創造星際空間完全不存在的「外星人」,超乎現存秩序之上,只在一個更完整的虛空間中存在的「外星人」,才有可能幫助我們解脫認知困境。當然,這個創造無法憑借感官和理性,只能通過對夢境的闡釋即藝術的直覺和洞察,才能完成我們心底最基本的結構——真理、神、和美。在這個意義上,解構主義藝術與宗教相通。

(原題:藝術的洞察—結構與解構作者:《瓷都美術家》張曉傑; 來源:了了亭 發布時間:2014年03月08日)

續讀

韻文化:藝韻


地方文化營銷 1.1 PGC:Literature

《金鐘獎》最佳行腳節目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