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écupérer's Blog – May 2017 Archive (51)

房龍《地理的故事》(36)

盧森堡 遭遇歷史的捉弄

在講述瑞士之前,我還要留點筆墨給一個有趣的獨立的小公國,它就是盧森堡(小城堡的意思)。如果不是在世界大戰的最初幾天曾經扮演過重要角色,這個小公國直至今日仍可能是無名小卒。當盧森堡還是比利時的天主教行省時,他們的祖先就居住在這里了。在中世紀這個地區的首府被認為是當時世界上“堅不可摧”的城堡之一,因此,它一度產生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盧森堡現有人口20萬。

由於法國和普魯士王國長期不和,兩國曾為這塊土地的歸屬權爭吵不休,最後,1815年維也納會議決定,允許這塊土地獨立,作為一個小公國存在,荷蘭王室被指定為它的直接統治者,以補償荷蘭人喪失在德國人手里的土地。…

Continue

Added by Récupérer on May 3, 2017 at 8:29am — No Comments

房龍《地理的故事》(35)

幾頁文件決定了她的命運

現代比利時王國由三部分組成:北海沿岸佛蘭德斯平原,東部阿登山脈以及介於平原與山區之間的一片地勢較低、煤鐵豐富的高原。在比利時,默茲河流出了一道漂亮的弧線,然後朝北方不遠處的低地之國流去,進入了沼澤地帶。

列日、沙勒羅瓦和蒙斯三個城市是煤鐵礦藏的主要蘊藏地 (大凡爭取民主的偉大戰爭都有一個奇怪的習慣———把那些煤、鐵豐富的城市擺在報紙的頭版),它們的煤鐵儲量很豐富,即使德國、法國和英國的煤鐵礦全部開采光了,比利時仍能在較長的時期內向全球提供這兩種現代社會的必需品。…

Continue

Added by Récupérer on May 3, 2017 at 8:28am — No Comments

房龍《地理的故事》(32)

法國 應有盡有的國家

這樣的說法常常能聽到:盡管法國人居住在大陸上,而英國人居住在淫雨霏霏、荒僻寂寥的小島上,但一向超然物外的法國人比英國人更為落寞孤立、保守閉塞。簡而言之,由於一向對國際事務固執地漠不關心,法國人已成了一個最自私、自我中心主義最強的民族,而且是目前大多數事端的禍水。

我們必須追本溯源才能對這一切有個徹底的了解。地理環境與心態特征都深深紮根在任何一個民族之中。地理和心態密不可分,地理塑造了心態,心態也在改造著地理。丟開其中一個,孤立地去探討另一個,都是片面的做法。如果深入了解了地理和心態的本質,對大多數民族的特性我們都能夠理解。…

Continue

Added by Récupérer on May 3, 2017 at 8:23am — No Comments

房龍《地理的故事》(33)

法國 應有盡有的國家



當富甲天下、大權在握的教皇在台伯河上的那個城市(在中世紀,羅馬暴民比豺狼好不到多少,和美國的強盜們一樣兇殘)也站不住腳時,他們就把教廷遷到了阿維尼翁。阿維尼翁之所以留名青史,是因為人類首次修建的巨型橋梁在這里(這座橋在12世紀,是一個世界奇觀,但是,現在它的大部分已淹沒在河底之中)。教皇們在阿維尼翁還擁有一座經得起上百次圍攻、堅似鐵桶的城堡,在此之後的100年中,普羅旺斯就成了基督教領袖們的居住地,教廷騎士在十字軍中的地位十分顯赫,其中一個普羅旺斯簪纓世家還成為了君士坦丁堡的世襲統治者。…

Continue

Added by Récupérer on May 3, 2017 at 8:23am — No Comments

房龍《地理的故事》(34)

法國 應有盡有的國家



在世界大戰期間,有一些強加於人的荒誕離奇的故事,它們多愁善感,不務實事,其實,法國人並非如此。正好相反,法國人永遠能夠腳踏實地,他們是最有理性、最為殷切的現實主義者。法國人懂得,一個人只有一次生命,70歲是一個人的預期壽命。於是,他決不會浪費時間去做更高的夢想,而是盡量讓自己舒舒服服地享受現實的人生。人生就是這樣,我們要充分地享受人生!既然美食是現代人的所愛,那就讓最貧困之人也學會烹飪技巧吧。既然早在耶穌基督時代,美酒就是一個真正的基督徒的合適飲品,那就釀造最好的美酒吧。既然全能的上帝認為應讓各種各樣迎合視覺、聽覺和嗅覺的東西充滿著地球,那就不應辜負了上天的恩賜,而應充分享受這一切,因為這樣做所遵循的就是全能的上帝的意思。既然集體的力量強大於個人的力量,那就應緊密依靠這個社會的細胞———家庭,對每個人的喜怒哀樂,家庭都會負責,而為了家庭的旦夕禍福,每個人也要盡自己的力量。這就是法國人生活之中的理想一面。…

Continue

Added by Récupérer on May 3, 2017 at 8:22am — No Comments

房龍《地理的故事》(31)

非洲與歐洲交鋒之地

西班牙人把卡斯蒂利台地的大部分稱為梅塞塔,即平頂山。梅塞塔與沙漠幾乎沒有分別。西班牙和葡萄牙面積比英格蘭大,而人口卻只有英倫三島的一半,個中緣由就在這里。

如果想對卡斯蒂利地區的貧苦破敗作進一步的了解,最好去讀一讀米格爾·德·塞萬提斯·薩貝德拉的作品。不知是否還記得德·塞萬提斯作品中的主人公堂吉訶德·德·拉·曼查,那是一位天真無邪的西班牙小貴族。事實上,曼查就是一片內陸沙漠,位於西班牙古都托萊多附近,這是一片蕭瑟陰森的荒野。在西班牙人的字典里,“托萊多”這個詞可是一個不吉利的名詞,因為它的阿拉伯語原意是“荒涼淒慘”,堂吉訶德擁有一個高貴頭銜,其實他只不過是一位“荒野之王”而已。而卡斯蒂利是與曼查並肩而立的。…

Continue

Added by Récupérer on May 3, 2017 at 8:20am — No Comments

房龍《地理的故事》(30)

非洲與歐洲交鋒之地

西班牙人被認為是特點最鮮明的民族之一。西班牙人居住在伊比利亞半島上,以他們的自豪感、他們的彬彬有禮、他們的驕傲、他們的莊重而聞名天下。在任何地方、任何環境中,透過他們顯著的“民族”特征,你一眼就能辨認出他們是西班牙人。由於現代音樂也被用來充實這種“種族理論”了,甚至於你能從彈吉他、打響板的水平上,分辨出哪一個是西班牙人。…

Continue

Added by Récupérer on May 3, 2017 at 8:20am — No Comments

房龍《地理的故事》(26)

地理造就的海上霸主或陸上強國

從地質學上來說,意大利是一座巨大的廢墟,是一片巍峨高原的殘余。這個高原呈方形,曾如同今天的西班牙的地形一樣,後來漸漸下沈(經歷上百萬年的漫長歲月,縱然是最堅硬的巖石也會有變化),直到最後在地中海的驚濤駭浪之中消失了。如今,剩下的亞平寧山脈,原是古老的高原最東面的一個角,它從波河流域一直延伸至靴尖的卡拉布里亞。…

Continue

Added by Récupérer on May 3, 2017 at 8:17am — No Comments

房龍《地理的故事》(27)

地理造就的海上霸主或陸上強國



他們首先把註意力投放在整個半島的魚米之鄉———波河流域。波河位於北緯45°附近,它並不長,如果你翻過世界河流長度的一覽表,你會發現,在歐洲,只有伏爾加河才有資格名列世界前茅。盡管波河只有450英里長,但波河盆地卻不小,有27000平方英里大,既包括它的支流的發源地,也包括那些受惠於波河之地。波河流域雖不及其他幾條大河,但也有它的獨特性。

這條大河能通航的河段占了全長的六分之五,同時,它還是一條三角洲面積擴大最快的大河。波河每年向前推進200英尺,三角洲的擴大面積為四分之三平方英里。年覆一年,1000年之後,這個三角洲就會延伸至對岸的伊斯特拉半島,一條7英里寬的堤壩會將它與亞得里亞海隔開,出現一個內陸湖,把威尼斯包圍起來。…

Continue

Added by Récupérer on May 3, 2017 at 8:17am — No Comments

房龍《地理的故事》(28)

地理造就的海上霸主或陸上強國



哥特人最終還是攻占了拉韋納這座城市,並把它變成了他們帝國的都城。這里的瀉湖後來淹沒了。威尼斯和教皇開始爭奪對拉韋納的統治權,再後來,拉韋納成了一個可憐的流浪漢的家。這個出生於佛羅倫薩的被逐者本來為自己的家鄉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可回報他的卻是上火刑架。在拉韋納這座城外著名的松林里,這個人寂寞地度過了自己的一生,他死後不久,這座古老的都城也隨之一起湮沒了。

對意大利北部,還要再說兩句。資源短缺將會是一個永遠的難題。意大利沒有煤礦,但是她的水力資源在北部卻是能量巨大的。世界大戰爆發時,這兒的水利工程剛剛開建。此後20年里,你將會看到這種廉價的能量是如何取得巨大的發展的。意大利人的勤勞儉樸是眾所周知的,他們會憑借這一點成為那些雖然富有自然資源卻人力資源匱乏之國的危險的競爭對手。…

Continue

Added by Récupérer on May 3, 2017 at 8:16am — No Comments

房龍《地理的故事》(29)

Continue

Added by Récupérer on May 3, 2017 at 8:16a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