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龍《地理的故事》(28)

地理造就的海上霸主或陸上強國

哥特人最終還是攻占了拉韋納這座城市,並把它變成了他們帝國的都城。這里的瀉湖後來淹沒了。威尼斯和教皇開始爭奪對拉韋納的統治權,再後來,拉韋納成了一個可憐的流浪漢的家。這個出生於佛羅倫薩的被逐者本來為自己的家鄉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可回報他的卻是上火刑架。在拉韋納這座城外著名的松林里,這個人寂寞地度過了自己的一生,他死後不久,這座古老的都城也隨之一起湮沒了。

對意大利北部,還要再說兩句。資源短缺將會是一個永遠的難題。意大利沒有煤礦,但是她的水力資源在北部卻是能量巨大的。世界大戰爆發時,這兒的水利工程剛剛開建。此後20年里,你將會看到這種廉價的能量是如何取得巨大的發展的。意大利人的勤勞儉樸是眾所周知的,他們會憑借這一點成為那些雖然富有自然資源卻人力資源匱乏之國的危險的競爭對手。

利古里亞阿爾卑斯山位於波河平原的西部,橫亙在波河流域與地中海之間,它是亞平寧山和真正的阿爾卑斯山的聯系者。由於來自北方的寒風一點兒也侵襲不過來,因此利古里亞阿爾卑斯山的南部成了著名的里維埃拉海濱旅遊勝地的一部分。里維埃拉海濱旅遊勝地是整個歐洲人的冬季娛樂場所,或者更準確地說,只是一部分歐洲人尋歡作樂的好地方,因為這些人能付得起長途路費和昂貴的賓館費用。熱那亞是這個地區的首府。這是一個現代意大利的重要港口,擁有最雄偉的大理石宮殿———熱那亞同威尼斯爭奪近東地區殖民霸權的最輝煌時期建造起來的古建築遺跡。

熱那亞的南部是阿爾諾河平原,這是一塊面積不大的平原。阿爾諾河從佛羅倫薩東北25英里的山區發源,流過佛羅倫薩市中心。佛羅倫薩在中世紀是處在通往羅馬的交通要道上,把歐洲各國同這個基督教世界的中心緊緊地聯系到一起,還充分地發揮它優越的商業地位,把自己變成了中世紀整個西方世界獨一無二的金融中心。佛羅倫薩的美第奇家族(他們本來是當醫生,後來,他們紋章上的三枚藥片變成了當鋪里的三只金球)在商業方面的表現尤為出色。美第奇家族不僅取得了對托斯卡納地區的世襲統治權,而且還使他們的家鄉佛羅倫薩也成了15、16世紀最燦爛的藝術中心。

在1865—1871年之間,佛羅倫薩還一度成為了意大利新王國的首都。它的重要性雖然後來有所下降,但仍然是令人神往的城市之一。人們在佛羅倫薩能夠看到,假如金錢同品味相對等,生活一定會過得稱心如意。

阿爾諾河流過一片最富饒的地區之後就奔進了大海的懷抱,可河口旁邊的兩個城市卻未給歷史留下多少值得追溯的往事。比薩是有一座著名的斜塔,由於建築師建造地基時太粗心大意,這座斜塔才出現了傾斜,但是,它卻為伽利略研究落體定律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另一個城市是里窩那,而不知是什麽緣故,在英國人的口中它變成了“來亨”。它之所以不被人們所忘記,是由於英國著名的詩人雪萊(浪漫主義詩人,1792—1822。他的作品節奏明快,音韻和諧。代表作有長詩《麥布女王》,詩劇《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雲雀頌》等———譯者註)1822年就是在這兒溺水而亡。

離開里窩那,在海岸邊沿著古老的馬車驛道(也是現代的鐵路線)蜿蜒南行,車上的遊客還能夠霧里看花地匆匆看一眼厄爾巴島(當年拿破侖的放逐地,他從這里突然返回法國,卷土重來,但很快就踏上了滑鐵盧的不歸路)。繼續前進,就置身於台伯河平原了。在意大利語中,台伯河也叫作特維雷河。這條河流流速緩慢、水色混濁。它讓人聯想到芝加哥河,但卻沒有芝加哥河那麽寬闊,它還讓人想起柏林的施普雷河,但卻沒有施普雷河那麽清澈。塞賓山脈是台伯河的發源地,羅馬人最早期的搶親就發生在這片山地。史前時代,台伯河河口距羅馬現址只有12英里遠,而現在這河口又朝前長了2英里。台伯河也和波河一樣裹挾了大量的泥沙,但台伯河平原與阿爾諾河平原的區別是巨大的。盡管阿爾諾河平原的面積比台伯河平原小,卻比台伯河平原更為富饒、更有生機,而廣闊的台伯河平原卻是一片貧瘠一片荒涼,還是疾病的“原產地”。英語中“瘧疾”一詞就是由生活在台伯河平原的中世紀移民草創的。他們認為“汙濁的空氣”就是那種讓人得熱病、常年發高燒而退不下去的元兇。由於避免染上這種可怕的疾病,一到太陽下山,台伯河人就把門窗關得嚴嚴實實,屋子里變得密不透風,但這種預防措施有一個嚴重的弊端,這就是小蚊子也一並留在了屋子內。但是在30年前(1900年前後), 人們才認識到蚊子與瘧疾之間的關系,所以,人類也不必嘲笑祖先的愚昧無知。

羅馬帝國時代,排干了這片平坦的大平原,即著名的羅馬大平原(Campagna)的沼澤之後,人煙就逐漸稠密起來了。當羅馬警察消失之後,海盜在整個地中海地區立即猖獗起來了。而海盜的首選目標就是羅馬大平原,由於這個平原直接面向第勒尼安海,幾乎沒有任何遮擋。於是,村莊被摧毀了,大批的農田荒蕪了,排水渠廢棄無用了,瘧蚊在一片死水潭中橫行。整個中世紀乃至30年前,從台伯河河口至奇爾切奧山附近的彭甸沼地這片地區,人們惟恐避之不及,或者繞道而行,或者飛馳而過。

令人奇怪的是,這座古代世界最重要的城市居然建在這樣一個瘟疫肆虐的地區之內。這究竟是為什麽呢?還有,為什麽聖彼得堡也要建在沼澤上,為了排干那兒的汙水,賠掉了成千上萬人的性命?為什麽在一片荒涼無樹的與周圍城市相隔數百里的高原之上,人們會建起馬德里呢?為什麽巴黎偏僻坐落在一個盆地的谷底,常年飽受雨水的浸淫呢?我無法解答。或是由於機緣,或是出於貪欲。也許是機緣和貪欲———或者是包含了許多失誤的政治預見———兼而有之。我無從得知。這並不是一部哲學著作。懶得管它呢!

總之,羅馬就建在羅馬那樣的地方。盡管這里空氣對健康不利,夏季酷熱,冬天寒冷,交通不便,但是,這座城市仍然一躍而成了一個世界帝國的首都和一個全球性宗教的聖地。在這種情況下,怎能指望一句簡單的解釋呢!會有上千種解釋,而且它們絕不重覆又相互關聯,但不是在這部作品里作出解釋,因為,至少要寫出三本像這部作品這麽厚的作品才能最後找到問題的答案。

Views: 92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