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地理造就的海上霸主或陸上強國
他們首先把註意力投放在整個半島的魚米之鄉———波河流域。波河位於北緯45°附近,它並不長,如果你翻過世界河流長度的一覽表,你會發現,在歐洲,只有伏爾加河才有資格名列世界前茅。盡管波河只有450英里長,但波河盆地卻不小,有27000平方英里大,既包括它的支流的發源地,也包括那些受惠於波河之地。波河流域雖不及其他幾條大河,但也有它的獨特性。
這條大河能通航的河段占了全長的六分之五,同時,它還是一條三角洲面積擴大最快的大河。波河每年向前推進200英尺,三角洲的擴大面積為四分之三平方英里。年覆一年,1000年之後,這個三角洲就會延伸至對岸的伊斯特拉半島,一條7英里寬的堤壩會將它與亞得里亞海隔開,出現一個內陸湖,把威尼斯包圍起來。
有一層幾英尺厚的堅硬物質覆蓋在波河河床上,這是由於波河夾帶了大量的沈積物入海,其中一部分沈積物沈積到了河底。波河日益升高,以致洪水泛濫,勢必禍及周邊地區,為了防止這種局面出現,從古羅馬時代起,波河兩岸的居民就開始築壩圍堤,時至今日這項工程仍未間斷。波河河面比其周圍的平原高許多就是這個工程的結果。在一些村莊,堤壩有30英尺之高,波河河面與房屋的屋頂齊高。
波河流域也有一些著名之地。很久很久以前(假如從地質學上來說,就是不久以前),意大利北部平原仍然是亞得里亞海的一部分,阿爾卑斯山脈的峽谷———那些深受夏日遊客青睞的峽谷仍然是狹窄的港灣,就像現代挪威的峽灣———遠古時期它們還是一些峽谷,後來才被海水淹沒而成。這些昔日的海灣就是冰川融水的傾瀉口。那時歐洲大部分地區都還被冰川所覆蓋著,當然,阿爾卑斯山上冰川的面積也比如今要大得多。有大量的石頭在冰川上,它們從順著山坡下滑的冰川上滾落下去,形成了“冰川堆石”或者“冰磧”。當兩塊冰川撞到了一塊時,兩塊冰磧也就合二為一了,“中部冰磧”就形成了。當冰川最終融化成水,殘留下來的就只是這些碎石頭,叫做“終極冰磧”。
這些“終極冰磧”,從低向高,把整個峽谷堵塞起來,它們與地質學上所謂的海貍堤壩相似。在冰川期,冰川融水大量地從“終極冰磧”滲透下去而朝下流淌,隨著冰川的漸漸消失,水也就越來越少,而“終極冰磧”又比原先的水位高出了許多,一片湖泊就在這里出現了。
意大利北部所有的湖泊都是冰磧湖,如馬焦雷湖、科莫湖和加爾達湖。當人類問世,然後又開始農田灌溉工程時,這些冰磧湖就成了天然的蓄水池。春天到來了,冬雪消融了,冰磧湖盛下了所有過剩的水,假如這些融水在一個無湖的山谷里匯合,就會形成一股最具破壞力的山洪。在接納了冰川的融水之後,加爾達湖的水位會上升12英尺,馬焦雷湖會上升15英尺,而且還能接納更多的融水。有一個簡單的水閘系統就能夠把這些水控制住,並依據用水的需要來開關水閘。
對這些天賜的地理優勢如何加以利用,波河平原的早期居民就已學會了。他們開鑿出運河,把匯入波河的上百條小河連通為一個整體,並修築了大量的堤壩。今天,通過這些運河的河水每分鐘超過了1000立方米。
波河流域也是水稻的理想種植區。1468年,一位比薩商人最先把水稻引種到波河流域,至今,稻田已是波河平原中部最普通的景觀。這里還引種了一些其他的農作物,如玉米、大麻和甜菜等。盡管這片平原比意大利半島其他地區的降水要少一些,但是波河平原卻是全意大利最富饒的地區。
這個地區不僅把食物提供給人類,還把衣裳貢獻給人們。桑樹是養蠶必不可少的一種植物,早在9世紀,拜占庭人(拜占庭位於羅馬帝國東面,1453年,土耳其人攻占其主要城市君士坦丁堡,並把這個城市定為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首都,拜占庭乃亡)就把中國的桑樹引種到了波河。桑樹畏冷喜熱,倫巴第地區(這個名稱來自倫巴第人,這是一個從易北河河口遷移波河流域定居的條頓部落)即波河平原,為它提供的生長環境是最適宜的。今天,波河平原從事絲綢工業的人大約有50萬,他們出產的絲綢產品的質量遠遠優於“蠶的故鄉”———中國和日本的同類產品。就是那種一點也不起眼的小蟲子,把那種最華麗的服飾奉獻給了人類。
波河平原的人口無疑是十分稠密的。然而,波河流域最早的城鎮居民卻同大河保持了一定的距離。這是因為他們當時的工程技術還未先進到能夠建造穩固的堤壩,另外,那些每年春澇後形成的沼澤也是他們的一塊心病。波河平原上惟一的一座重要城市就是都靈。這個城市早年曾作為薩瓦公國議會的所在地,如今全意大利都在它的統轄之下,並且它還連接著通往法國和瑞士的關隘(通往法國的是塞尼斯關隘,通往羅訥河河谷的是聖伯納關隘,這個關隘以狗和修道院而著稱於世)。都靈所處的地勢比較高,不用擔心會被洪水所淹。另一座城市米蘭是這個地區的首府。處在波河與阿爾卑斯山之間的米蘭是五條重要商道(聖哥達、辛普朗、小聖貝納德、馬洛亞和施普呂根)交匯點。意大利與德國邊境最古老的山口———布倫納山口的終點就是位於阿爾卑斯山腳下的維羅納城。小提琴制作世家———著名的斯特拉地瓦利、瓜奈里和阿馬蒂三家族的故鄉,就是波河河邊上的克雷莫納。至於伯杜瓦、摩德納、費拉拉和博洛尼亞(歐洲最古老的一所大學所在地)都與波河這條大動脈保持著一段安全距離,但同時又依賴它維持著自己的繁榮。
威尼斯和拉韋納,這是兩座古代最浪漫的城市,它們也有相同的經歷。威尼斯的交通要道就是城內的河道,這里有157條河道,總長達28英里。威尼斯原本是難民的藏身之地。為了躲避亞洲移民大潮所帶來的災難,那些難民當時就遠走他鄉,選擇了波河流域這片泥濘的土地來定居。而難民一踏進這個流域就發現,波河流域的鹽灘就是遍地的黃金,只要他們願意去揀,他們就能富甲一方。於是,獨家經營的鹽業讓這些難民奔上了快速致富路。轉眼之間,大理石宮殿就取代了他們的茅草小屋,他們的漁船規模可與戰艦匹敵。
在將近三百年的時間里,他們是最溫文爾雅而又最尊貴傲慢的教皇、帝王和蘇丹,並充當了整個文明世界的殖民領袖。後來哥倫布發現了(當然是自以為發現了)通往印度之路並安然無恙歸來,當這個消息傳到威尼斯里亞爾托島的商業中心時,人們出現了極度恐慌,股票和債券一下子全部下跌了50點。經紀人預測:威尼斯從此一蹶不振。這一回,他們做出的預言真是準確。威尼斯精心保護的海上商貿通道一文不值了,所有的投資都扔進了大海里。迅速崛起的里斯本和塞維利亞取代了威尼斯,成為國際大貨倉,歐洲各國都到那兒采購香料及其他亞洲、美洲產品。披金戴銀的威尼斯成了18世紀的巴黎,大批紈絝子弟聚居在這兒,開始模仿時髦的上流社會,或者干些末流的聲色犬馬勾當。末日隨著狂歡的開始而悄悄地降臨了。拿破侖的一個小分隊就把這座城池占領了。流水依然在,美景仍可歌。只不過,20年後出現的機動船使威尼斯的風景大打折扣。
拉韋納是波河泥沙造就的另一個城市。它原本是一個平淡無奇的小港灣,後來一片6英里長的泥沙將它同亞得里亞海隔斷了,而它也變成了一座內陸城市,客居在此的但丁和拜倫當年在這里曾放浪形骸、陶然而醉。在15世紀,拉韋納是羅馬帝國的首都,一個擁有龐大衛戍部隊的重要海軍基地,還是當時最大的紡織用錠盤以及木材供應基地,所以它那時的地位甚至比今天的紐約更顯要。
由於蠻族的勢力日益強大,早在公元404年,羅馬皇帝就認為羅馬已危在旦夕。因此,為了更好地保護自己免遭蠻族的突襲,他們遷都到了“海上城市”拉韋納。從那以後,羅馬皇帝和他們的子孫後代就在這個城市發號施令、安居樂業、談情說愛,就像你現在在那些鑲嵌畫上看到的一樣。當你靜靜地欣賞那些美妙無比的鑲嵌畫時,你會看見一個黑眼睛的女人。這個女人原本是君士坦丁堡雜技團的一個舞女,後來卻當上了著名的羅馬皇帝查士丁尼一世的寵妃,所以她死時擁有了一個很聖潔的名字———狄奧多。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