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Add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8, 2018 at 8:41pm — No Comments
從總體上而言,我認同西渡此文的觀點,他將女性詩歌與詩歌區分為兩個不同內涵的概念,在此基礎上,他比較客觀地呈現了一個事實:“從世界範圍看,無論古今,女詩人寫的也大多是女性詩歌”;女性詩歌“缺少一個絕對的視野,缺少一點無我的精神,也缺少一點抽象的能力”;“女性詩歌的讀者數量並不能彌補女性詩歌在質量上和價值上的某種損耗”。
但我對西渡此文總體性的認同並不代表我完全認同其中某些結論性的觀點,比如:“女詩人把世界想象成男性的;男詩人則既可以把世界想象成男性的,也可以把世界想象成女性的,還可以把世界想象成無性別的”;“女性詩歌不過是女性與世界的權力關系的又一個證明。那麽,女詩人得以寫出一種普遍詩歌的前提,就是這一權力關系的瓦解。”這些觀點顯然存在進一步探討的余地,不過我此文的目的並非探討這些結論,而是想在西渡所呈現的事實基礎上反身追問一個問題:女性,如何創作詩歌而不只是創作女性詩歌?…
ContinueAdd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8, 2018 at 8:40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8, 2018 at 8:37pm — No Comments
二
立波的詩,具有明顯的敘事性特征,他常常以現實中的某個事件、人物或者場景為起點,遵循時間秩序,開始如實敘事。在敘事過程中,他運用獨特的修辭對現實——哪怕是一些微小的細節——進行必要的變形、偏移,搭建一個通道,轉向他常在的另一個時空:他的內心世界、他的回憶或者他對死亡的參照。也就是說,現實只是一個必要的起點,他的敘述一定別有所指,這時候,他所貫徹的恰如海德格爾所謂的“語言是存在的家”。他用修辭糾正現實的平庸和虛假,還原存在的本然形式。在他的修辭之下,很多事物都呈現出深長的意味與形式。比如月光,是“月亮透明的骨灰盒里,滾出舞蹈著 的銀骨針”;比如鳥鳴,是“圓潤的鳥鳴聲,端上一面破碎的鏡子”……
…
ContinueAdd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8, 2018 at 8:35pm — No Comments
一
讀蔣立波的詩,我首先遭遇的是一段從未具體成型的記憶。這份記憶指向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期,個人與歷史忽然發生緊密的交集,又很快決絕地分割,身在其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一種永遠的失落,青春期無法彌補的裂痕,但我們未必能分辨,這種失落和裂痕究竟意味著什麽,它構成了我們這一代人“無法被命名的部分”。立波的詩讓我看到,一個時代或者某個悲劇性事件,會有如此強大的滯留力,當時間裹挾著我們從青年向老年奔赴的時候,我們會越來越頻繁的向後張望,流連,惆悵。
這是一種囚徒困境,而現實又在不斷加劇這一困境。它是立波反復書寫的主題之一。
…
ContinueAdd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8, 2018 at 8:34pm — No Comments
可見,這首貌似與生活無涉的詩歌絕不是一首抽象的、不及物的詩,而是一首真實的反抗之詩,反抗一個異化的“別處”的束縛,努力回到此處——愛爾蘭在世界文明 中的真正在場與女性在文學傳統中的真正在場。它表達了一個被某種特定的文化(相對於愛爾蘭,它是英格蘭文化,相對於女性,它是父權文化)所遮蔽的國度或 (女)人渴望祛蔽、在世界中自我現身的鬥爭過程。
摩 爾和拉金一樣,也終身未婚,但其實際狀態完全不同。摩爾的獨身是對婚姻與情感的一並拒絕,她不曾和某位異性陷入情感糾紛,也不像拉金那樣對兩性之愛如此依 戀,因為她深知,情感與婚姻一樣都會讓一個女性陷入可悲的、不自由的境地。(這充分顯示了在情感問題上男女之間的差異。)就寫作而言,摩爾的獨身可謂她幫 助自己進入文學傳統的最徹底的努力。她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獨身及免除感情糾葛對於寫作的優勢,並且盡情享受了獨身所可能具有的人生之樂。她這種高度的自我克…
ContinueAdd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6, 2018 at 9:52pm — No Comments
同 樣充滿悖論的是,摩爾對於生活如此投入,她的詩歌卻很少直接寫到生活,也就是說,生活從來沒有成為摩爾詩歌的關鍵詞。相比於生活,摩爾在詩歌中更關注“別 處”,關注那些遠離生活的事物或者事件(例如她的穿山甲,獨角獸,大象和冰章魚),即使當她真實地記錄一場生活事件時,她也會將之變形,使之具備某種遙遠 的屬性。比如摩爾著名的詩歌之一《墳墓》,其開頭記錄的是摩爾和母親在某次海邊度假的真實經歷,當摩爾和母親眺望大海時,某個不禮貌的男性站到她們前面, 擋住了她們的視線,摩爾為此感到憤怒,她的母親則安慰她說,沒有人能站進事物的中心。當這一真實事件以及她母親的語言被記錄進這首詩歌時,它卻具備了一副 抽象的面孔。《寄居在鯨魚中》這首詩同樣源於她1915年12月一次真實的紐約之旅。這也是一次嚴肅的文學之旅,是年輕的摩爾為自己開拓寫作成功之路的起點,在這次旅行中,她會見了一些未來的藝術家朋友和編輯,包括阿爾弗雷德·克萊姆伯格(Alfred Kreymborg)和阿爾弗雷德·斯蒂格利茨(Alfred…
ContinueAdded by 就是冷門 on May 24, 2018 at 3:59pm — No Comments
拉金及其所歸屬的運動派詩人賦予自己的使命便是重續英國詩歌傳統,即以托馬斯·哈代、威廉·華茲華斯(William Wordsworth)、約翰·貝傑曼(John Betjeman) 等為代表的詩歌傳統。與艾略特等人依靠典故、追求晦澀的詩風相對,拉近選擇了日常性、口語化和小題材,結合傳統的格律,書寫普通生活,將個人情感與詩歌技 術、清晰度和理解度結合在一起,展示戰後英國的“小美圖景”,通過書寫英國本土經驗重新恢復英國詩歌的血脈。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拉金詩歌中的英國意識在 讀者中始終是引起爭議的一個問題。很多批評家指出,英國民族意識乃至“帝國主義似的鄉愁”制約了拉金的詩歌,使他的詩歌局限於狹隘的英國性和英國詩歌傳 統,缺乏宏大的視野。
結 合這樣的背景,我們來閱讀他的《別處的意義》,也許可以從中讀到很多沈默的敘述。的確,在這首詩中拉金對待愛爾蘭的態度幾乎難以分辨,他對兩個國家之間的…
ContinueAdded by 就是冷門 on May 24, 2018 at 3:58pm — No Comments
作為一個愛爾蘭後裔,摩爾當然了解英國和美國早期對愛爾蘭的極端種族主義政策,這種了解也許促進了她對愛爾蘭的強烈情感,而這也是大多數愛爾蘭-美國人的普遍立場。這一群體執著於愛爾蘭傳統文化的魅力,包括其神秘主義色彩,以抵制美國的實用主義與妥協折中的生活方式。但另一方面,他們對愛爾蘭傳統的堅守,又表現出不合時宜的冥頑不化。摩爾清楚地看到了愛爾蘭文化的這種矛盾特性,所以她才會說:“斯賓塞的愛爾蘭並未改變”。
摩爾在《斯賓塞的愛爾蘭》中對愛爾蘭文化特征進行了客觀呈現,之所以說是客觀的,是因為摩爾對於愛爾蘭血統的忠誠並沒有出現在這首詩歌中,她對愛爾蘭的政治 和宗教分裂以及它持續的半殖民身份的擔心也沒有出現在這首詩歌中,並且摩爾在詩歌中一直使用借來的、帶有神秘色彩的間接歷史素材呈現愛爾蘭文化的矛盾特…
Added by 就是冷門 on May 24, 2018 at 3:55pm — No Comments
前注:這篇文章發表之後原本不想貼在網上,準備收錄在我正在撰寫的專著中,奇怪的是,在網上已經可以搜到全文,這顯然是違背著作法的行為。可是我找誰投訴去?與其別人來貼,不如我自己貼,連帶後面附注的詩歌,這樣更完整一些。拉金的詩歌譯作除了文中主要探討的《別處的意義》一詩外,我全部采用了舒丹丹的譯本,《別處的意義》一詩我之所以自己翻譯一個版本,主要是我對詩中最後一句的理解與舒丹丹的譯本有差異,而這一句的差異決定了對整首詩的理解,這種理解是我本文立論的基礎。
同作為現代詩人,英國詩人菲利普•拉金(Philip larkin,1922-1985)與美國女詩人瑪麗安•摩爾(Marianne Moore,1887-1972)的差異如此之大,以致很難在他們之間建立起某種關聯。不過他們各自的一首詩——拉金的《別處的意義》(The Importance of Elsewhere)與摩爾的《寄居在鯨魚中》(Sojourn in the…
Added by 就是冷門 on May 24, 2018 at 3:55pm — No Comments
他們一個接著一個走進教室
慌張或者矜持
坐下,拿出言語的錘子開始敲打
尖銳的回聲
就像他們粗糙的面容,劃破空氣
我必須異常小心,才能越過那粗糙的邊緣
尋找暗處的一只手
它留下的記號…
ContinueAdded by 就是冷門 on May 24, 2018 at 3:30pm — No Comments
倪志娟譯
這些樹上有最鮮艷的蘋果,
但直到我,預言家,開口,
它們並不知道自己存在的意義,
也不知道還有別的什麽傳奇花環似的掛在
它們扭曲如一個謠言的
黑色枝條上。風的喧鬧聲是空洞的。…
ContinueAdded by 就是冷門 on May 24, 2018 at 3:30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就是冷門 on May 24, 2018 at 3:30pm — No Comments
林立的石碑,模仿了一種法則
文字被省略,連同
無數鮮活的生命
石縫間萌生的綠試圖安慰
但無字碑裸露的荒涼
是本質性的,噤住深思的喉舌
就像我們的始祖
從荒野走來
殺戮,深入骨髓…
Added by 就是冷門 on February 12, 2018 at 11:26pm — No Comments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