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站在飯店前面廣場,瞭望山下的城市燈火。在燈與燈之間,在星與燈之間,閃爍著一支支智慧之鑰,不斷的尋找我盲思的腦袋插入。彷彿太平洋的波濤,一波波的湧入。海潮音也如大師灌頂,整夜轟擊我的耳膜。
那是上午吧,我們在大農場中散步,許多設備都已較上次前來時老舊。尤其關鳥的籠舍,只剩少數有鳥,多數長滿雜草。一定有一個巨大的斷層,或者跨不過的高牆,使人們無法禪悟,鳥不是應該飛在天空嗎?
剛進飯店時,時間還早,我繞飯店花園的小步道前看看,後看看,再左右看看。美侖美奐,的確,有許多人把自己拍入鏡頭之中。而我在看到角落無人之處,竟然是廢水雜物。在表面與內在之間,似乎對照著金碧輝煌與斷垣殘壁。應該有一巨大的眼神,巡視關於公眾的裡裡外外。…
ContinueAdded by Host Studio on December 18, 2015 at 10:59pm — No Comments
燦黃的陽光從釉綠的葉隙篩落,和隨風摩挲的葉影共舞,在我未曾留神的剎那間躍過窗櫺,向我招手。那是個剛從幼稚園回家的午後,父母尚未返家,祖母已鑽進家中最幽暗的角落,挑揀著菜葉。她嚴肅認真的神情,帶著幾分準備祭祀的虔敬。再晚些,她就會在爐前備好道道佳肴,孝敬家人的五臟廟。我悄悄穿過半晦半明的長廊,到客廳消磨時光。
陽光滿溢的客廳,有著令人難以抗拒的熱情。我拿著有著幾道裂痕的塑膠碗,揮動深色的木鍋鏟。陽光煲的湯不會太燙,不致使碗迸裂。盛上滿滿一碗,我總捨不得一飲而盡,其中有著太多當季特有的食材,需要細細品嘗。午後的陽光就這樣一碗接一碗地任我享用,直到夜色覆蓋了最後一絲陽光,廚房的飯菜香誘我轉移陣地,我這才匆匆收拾,急忙將這堆缺角又破舊的廚具塞回櫃子深處,那個專屬於它們的陰暗角落。…
ContinueAdded by Host Studio on December 18, 2015 at 7:18am — No Comments
紮上馬尾、緊身背心搭上排汗罩衫、運動短褲和慢跑鞋,整個夏天,她幾乎日日是這樣的裝扮,為了隨時奔跑。
不知道哪來的動力,她幾近瘋狂迷上跑步,一開始只是因為報名參加了六公里路跑,後來是為了挑戰馬拉松。清晨,一向貪睡的她,竟能搶在天未亮時就到河濱展開長跑;夜晚,替孩子說完故事,即使整日再疲憊,還是決心拿起鑰匙出門,打開里程紀錄器,哪怕只是繞著公園也要跑上幾圈;就連全家旅遊,她也不忘打包跑鞋,趁著丈夫孩子沉睡的早晨,島嶼的田間、海邊、湖畔,她都沒放過自己。…
ContinueAdded by Host Studio on December 14, 2015 at 7:27pm — No Comments
前言
一切如常。我在一個會議中心裏講著故事,會議中心坐落於蒼翠的山間。溫暖愜意的弗吉尼亞天氣,令倍受波士頓寒冬折磨的我甚感舒適和放松。我的聽眾們更是熱情洋溢。 隨後,人群當中,我發現一張光彩照人的臉。這樣的事時有發生。某個聽眾的臉,似乎吸取了故事全部的魔力,然後如同一面金色的鏡子,這張臉又把魔力反射回來。每當這時候,我知道,我的故事產生了穿透力。更為可喜的是,我的故事有了知音,我與他們有了共鳴。 我不清楚這種共鳴和相通會把我引向何處。 …
ContinueAdded by Host Studio on December 5, 2015 at 1:19pm — No Comments
1·安妮特·西蒙斯《故事贏家》
很久以前,人們在參加商務活動時是不能講故事的。但是,安妮特‧西蒙斯卻告訴我們這是一種錯誤的看法。這本輕快、實用的指南向讀者揭示了講故事的神奇魅力︰它能改善你的商務交際和社交生活。——丹尼爾‧平克,《全新思維》的作者
講故事有助於建立人際關系,消除個體的孤獨感,從而激發人們的活力。而一旦認識到故事的這種力量,你就可能獲得難以置信的機遇和他人對你的信任。…
ContinueAdded by Host Studio on December 4, 2015 at 8:30am — No Comments
銀髮男人優雅地啜著咖啡,看著書;修長的兩腿安靜地交疊一起。枴杖就半躺在椅邊。男人原是歷史系教授,已經從巴依蘭大學退休好幾年。圓桌上的厚書仍是有關他最感興趣的羅馬史。
陽光和煦。上午的咖啡廳,人不多。
「我要看進你的眼底,把我拿上來。我要看進你的眼底,快把我拿上來,拿上來……」就在男人把書平放桌上,左手拿小碟,右手舉起杯子的剎那,他聽到極小的聲音這麼說。
男人四望,咖啡廳裡沒任何異動。聽錯了吧,男人想。正當他把視線收回到桌上時,卻看到一個極小的女孩站在書的右頁上!…
ContinueAdded by Host Studio on November 26, 2015 at 6:01pm — No Comments
秀惠對馮凌說:「我會送妳一件禮物。妳不要問是什麼,跟我來就是。」
凌說:「不要送我什麼了。我這次搬家回來,妳已經幫我太多,帶我去買家具、買車,又幫我講價錢……」
凌上了秀惠凌志IS300白色轎車,秀惠打斷她的話說:「妳知道,妳是『入厝』,我們的習慣要送禮的。」秀惠開車到達市內的一家佛教道場,在一座大廈的二、三、四樓。整層二樓打通成一間大廈佛堂。正前方三尊金身佛像。兩旁放著長長的供桌,供著許多佛像、菩薩像。秀惠在佛堂門口往裡望,然後拉著凌走到右邊供桌第二尊菩薩像前,說:「我要送妳的就是這尊觀音像,我跟妳講過以前去那位大和尚的本山,見他的事,也告訴過妳買這尊菩薩像的事。」…
ContinueAdded by Host Studio on November 21, 2015 at 11:30pm — No Comments
那張罰單是我爸過世之後寄來的,信封裡還附了兩張照片。照片是自動相機拍的,第一張照片可以看到他騎著他那台跑路時帶走的小50闖了紅燈,第二張照片裡他似乎已發覺了身後的閃光,回頭往照相機的方向看了一眼,相機就這樣記錄到他驚恐的表情。
依照片上面的時間推算,那應該是他過世前一個多小時。
那天清晨五點,我媽在睡夢中被電話吵醒,是一家陌生的醫院打來的。她臉沒洗牙沒刷,錢包證件抓了就衝出去,坐計程車到了醫院之後才發現自己原來穿著睡褲跟夾腳拖,兩隻腳顏色還不一樣。後來我媽每次說起那天的情況,總是恨得牙癢癢:「我不知道上輩子欠你爸多少,結婚以後沒過一天好日子,他被車撞爛了還要把我從睡夢中挖起來去醫院幫他認屍。」…
ContinueAdded by Host Studio on November 17, 2015 at 7:00am — No Comments
雲綠忐忑地跨入會議室,她即將見到院長候選人方宇同教授了,因為學校安排候選人來給學院的同仁作學術演講。她已經十八年沒跟他見面,十八年前他們在撕裂中分離,是分離而不是分手,因為還沒有真正好過,那時雲綠已經有男友李竹,但是處於不穩定狀態,因為她不肯定是否要跟個性內向的李竹過一輩子,所以沒有拒絕方宇同的追求。她在讀東亞系的碩士,而他們兩個是歷史系的準博士,考過了論文口試,在修改論文。
她跟方宇同在那年夏初認識,那年夏暮分離,分離的那個下午,他們兩人坐在威斯康辛大學湖邊的茶座上。雲綠披著長髮、個子嬌小、五官娟秀、態度柔和,正是男孩子成家的理想類型。她細聲地、堅定地說:「我想我們以後不見面了,對不起你,你的熱情,你的衝動都是難見的優點,可是令我害怕。」他每天都要跟她在一起,會在門口等一早上,會攔她的路。雲綠害怕這種激情,激情無時無刻地逼她作回應。…
ContinueAdded by Host Studio on November 6, 2015 at 11:42pm — No Comments
有一件令馮琪教授麻慄的事,每隔一兩個月會由潛意識層浮出來,尤其是清晨醒來的時辰。那是在20世紀末,她應邀去湖南師範大學講學一周期間發生的事。大學位於岳麓山東邊。有一天清早,湖南師大的楊燕教授,她的好友,陪她去岳麓書院參觀。兩人一早坐車由公園南邊的正門進去。因為書院還沒開門,楊教授就陪她在愛晚亭外的山徑上散步,曉日未出,天地灰濛濛的,最後一絲的夜正由樹林撤退。走在山徑上的馮琪忽然全身像是被一股寒風劈頭罩住,皮膚顫慄,頭皮發麻,心跳加快。這感覺持續了十分鐘。那時她已經把相機交給了楊燕,楊燕從背後拍她,兩人一前一後,邊走邊拍時,晨曦一線射入林間。…
ContinueAdded by Host Studio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5pm — No Comments
作家愛亞在台北市民生社區住了四十年,她熟悉的街角,無處沒有她最愛卻已死去多時的丈夫周亞民的聲息,愛亞失亞,她把不及灌注的愛,都給了民生社區。
在民生社區遇到名人,一定不是件頂新鮮的事情。要不然,愛亞那些名人軼事怎麼會書寫不完呢?
「二○○七年他罹患肺腺癌,報紙電視一片愁雲慘霧,大家都嚇著了,幸而手術良好!上次在社區遇見他,他心臟手術不久,大馬路上只抱抱拍拍,怕天涼風強他吃力沒敢多說話。」這是孫越。「路人看見他好奇又親切地喚:『魯直!魯直!』他也微笑地揮手招呼,有時有人跟他聊個幾句,他也說話,但,這人安靜,話始終不多。」這是魯直。
長住民生社區四十年 與最愛的家人相伴…
ContinueAdded by Host Studio on October 30, 2015 at 10:07pm — No Comments
從記事走向有意義的故事,其中一個重要的步驟是經過命名。命名重要,這是歷史根源,走入歷史,重視經驗。命名是故事化的第一步,命名有情感發生的作用,它會帶著你走向自己的歷史,進而成為自己的經驗,重新與自己產生連結,慢慢的開始感覺自己的生命
在寫自我敘說的一開始,通常是拋出一大堆自己曾經發生過的事,拼命的回想,拼命的說,東一塊,西一塊的,但這是一開始的過程,要成為故事化的開頭。這過程可以稱結繩記事的過程,文字不是把語言寫下來,而是記錄事情(李澤厚,該中國哲學登場了,p.82)。所以一開始敘說就是個記錄,很乏味,很冗長。…
ContinueAdded by Host Studio on October 14, 2015 at 2:24pm — No Comments
一位日本男性企業家,告訴一位即將造訪日本的美國女性主管,到日本時,她應該特別注意穿著,不要穿著過於緊身或低胸的衣服。結果這位女性主管被激怒,認為這又是日本大男人主義在作祟,因此對忠告置之不理。
其實,這位企業家可以有更好的做法。他可以告訴她一個故事,描述過去有一個穿著火辣的女性到他們辦公室,結果許多男同事都認定她是很隨便的女性,引來不少不必要的騷擾。這個故事同樣傳達了在辦公室穿著適當的重要性,但是因為有了包裝,並且以替對方著想作結束,因此比較容易讓女企業家接受。
這就是說故事的魅力。資深顧問賽蒙絲(Annette Simmons),在去年出版的「故事的要素」(The Story…
ContinueAdded by Host Studio on October 14, 2015 at 12:30pm — No Comments
因為對人或是對自己充滿情感,於是想透過任何方式改善生活,從這裡即走向創意發想的第一步,一種想望藉由一種活動來讓人類社會更進步,一份心意驅動著你去做些什麼
創意事一種發想,創造力則是發想的源頭,能驅動想法的根源。但創造力只是個代名詞,代替原本的主詞?主詞是誰?我認為來自於每個人內心的情感。…
Added by Host Studio on October 12, 2015 at 4:49pm — No Comments
如果把寫敘說看成是一個旅程,那經過這趟旅程我們應該變得不一樣,也許看清了什麼,也許弄懂了什麼,也許成長了...…
ContinueAdded by Host Studio on October 10, 2015 at 10:42am — No Comments
若要說起實驗性電影,我們能夠從影展中看到大量實驗性質較重的作品。既然是實驗電影,那不難預料導演將以相當不同的方法說故事,而這種方法也較難被大家所接受,其中的原因相當多:導演可能利用太過困難的方式或者加入了一項我們不曾聽到的知識或架構,當作電影的主軸。
若要說起近期有實驗意味的電影,我們能以《鳥人》與《年少時代》深入淺出地聊聊實驗電影的既定框架。或許會令人好奇《鳥人》的實驗性質乃因哪一項特點而特別突出?並且《年少時代》的呈現像是一部相當狹長的劇情電影,實驗的性質似乎不是如此突出。或許在電影院呈現的形式較難發現實驗的概念,但這兩部的製作方式都散發出濃濃的實驗意味。…
ContinueAdded by Host Studio on October 5, 2015 at 7:23pm — No Comments
電影海報是一項非常好的方式來概略表達電影的種種設計與背景,因此海報的製作就顯得尤其困難。編劇、導演、演員能夠用兩個小時的時間,透過放映讓故事完整地進行、敘述,可是海報僅能透過平面的設計,來顯示美術人員如何將電影注入靈魂,把各類細節與項目全部融在一張海報裡,雖然能夠使用的空間相當有限,但電影與設計沒有框架限制,當《紳士密令》使用色彩當作角色海報的背景,其實這是一項非常特別的創作,因此我想與各位聊聊《紳士密令》的色彩學:
紅色
伊力亞(艾米‧漢默飾)的背景以銳利的紅色為主。紅色我們一般通常會聯想到:熱情、愛情。也有一層見解認為紅色代表鮮血,所以紅色的蘋果通常被借指為生命,而日本的櫻花也被借指為鮮血,在《賽德克巴萊》中,櫻花提早開落在日軍駐紮的地點,此乃魏德聖導演譬喻那一個橋段是要讓日本人血染大地。…
Added by Host Studio on October 3, 2015 at 3:51pm — No Comments
自從《福爾摩斯:鬼影遊戲》後,蓋‧瑞奇似乎陷入一陣沉寂,不僅沒有執導或編寫任何電影,在各大商業電影中也不見他以製片的姿態出現。面臨到小勞勃道尼與漫威的合約已排到2016的《美國隊長:內戰》(暫譯)讓《福爾摩斯》第三部系列作遲遲沒有進一步的消息,而沒有太多大動作的蓋‧瑞奇終於在2015年拿出了改編同名經典影集的《紳士密令》
《金牌特務》來自漫畫的改編,馬休‧范恩相當成功地展現動作設計、劇情節奏、分鏡創意,並且將《金牌特務》塑造成一部非常愛國的商業電影,從頭部爆炸變成煙火再搭配威風凜凜進行曲,都再再強調出英國電影如何宣揚英國,以此架構成功地創造了深受大家喜愛的商業電影。…
ContinueAdded by Host Studio on October 1, 2015 at 12:00am — No Comments
電影最早的用途其實不像我們現在看到的形式,當時因技術不普及,每秒能夠記錄的畫面張數並不多。如果要談起第一部電影的出現──這可能沒有絕對、肯定的答案。回顧電影史,的確能夠從中找到大量的線索來探討電影的起源,我們大概都會認為全世界第一部電影乃:一台火車駛過車站地黑白影片。不僅沒有聲音,篇幅也相當短。
當時沒有現在的電影概念,多為紀錄事件。隨後因卓別林與巴斯特·基頓與多位創造古典好萊塢電影的編劇、導演、演員在電影慢慢加入了故事的概念,使觀眾發覺:看戲不再僅僅是真實舞台,而是能透過攝影機的紀錄,放映一齣完整故事。同時能大量減少因為臨時的狀況而停演的情形,過程中不再需要固及全場,僅需要顧及銀幕與放映機。電影的出現,不可否認地給予社會帶來莫大的改變,使人民多了一項娛樂可以選擇。…
ContinueAdded by Host Studio on September 25, 2015 at 11:33am — No Comments
克里斯托夫·邁考利的作品在並不算多,如果我們從他的作品數量來看:邁考利是一位頻率較慢、數量較少的電影工作者。但很有趣的是,邁考利的作品多半偏向商業。1995年呈現的《刺激驚爆點》就已經奠定自身的劇本風格,當我們觀賞完《刺激驚爆點》不太可能不被震撼,因為那是如同墜機的衝擊。
雖然不是由克里斯托夫·邁考利執導,但是邁考利的劇本,卻是如此令人敬佩。一部劇本能夠使觀眾瞠目結舌,久久無法將自己拉回現實。同時能從中發現這類劇本只有符合以下兩項特點的編劇,才能創作出如此精湛的懸疑劇本:
觀眾相當容易上隱…
ContinueAdded by Host Studio on September 21, 2015 at 9:06am — No Comments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5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