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3,385)

泰戈爾·訣別之夜

①彌娜拜:印度中世紀的一個女歌手和女詩人



“姨媽!”

“快睡吧,焦廷!已經深夜了。”

“沒關系。我在人世的日子已經不多了。我講過,莫妮應到他父親那裏去……我忘了,他父親現在搬到哪兒去了?”

“搬到錫塔蘭普爾。”

“對,錫塔蘭普爾。把莫妮送到那裏去吧!她還要侍候我多久呢!她的身體已經很羸弱了!”…

Continue

Added by 寧靜心 on November 1, 2016 at 8:42am — No Comments

“一帶一路”走向哈薩克斯坦

“為了使我們歐亞各國經濟聯系更加緊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發展空間更加廣闊,我們可以用創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

2013年9月7日,哈薩克斯坦,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這裏提出了“絲綢之路經濟帶”。這一提法與此後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一道,共同組成了“一帶一路”倡議的核心概念。

如今,3年時間過去,“一帶一路”早已從一個名詞轉化成為具體行動,落實在中國與沿線國家之間的基礎設施建設、貿易、金融、投資、人文交流等領域的合作項目中。這其中,往來於中國與歐洲部分城市之間的中歐班列就是“一帶一路”框架下實現的重要成果。…

Continue

Added by Almaty 蘋果 on November 1, 2016 at 8:42am — No Comments

感動的力量:CCTV《感動中國》十年回顧 (9)

9 感動人物

《感動中國》節目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人物選擇的成功。

十年來,《感動中國》共評選出100多位代表“真誠、正義、勇敢、堅強、廉潔、孝悌”等能體現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人物,由一個梳理年度人物的節目,發展成為在全國非常有影響力的彰顯國家榮譽的人文活動,被譽為“中國人的年度精神史詩”。

這些令人感動和震撼的人物,是如何被發現被選擇?節目組的評選標準是什麼,希望通過他們弘揚什麼樣的價值觀?每年的感動人物評選過程中,曾發生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近距離接觸這些人物,有哪些令人感動和銘記的瞬間?…

Continue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November 1, 2016 at 8:40am — No Comments

黑大春詩選·送國越南下

(一)

望著棺材似的

飄向天際的車廂

為你送行

無異於為你送葬



別了,我多病

而又厭世的友人

用車尾的那盞提燈

看——暮色正降臨



這城市的輪廓

多像一座積木玩具…

Continue

Added by 吉爾吉斯 on November 1, 2016 at 8:39am — No Comments

約翰扎勒《公共輿論》(13)

圖2-4的左半側顯示出在政治意識上,鷹派和鴿派成員間在美國“對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裝的援助”這一問題上有很大的差異。42%的最有意識的鷹派成員與僅僅3%的最有意識的鴿派成員讚成增加對反政府武裝的援助。然而,在意識量表上處於中間的1/3的人,鷹鴿兩派成員的差異並不大;而在意識量表上分值處於最低端的人,根本就不存在基於價值觀上的差異。這一結果提出了對於理解信息貧乏的人的“鷹-鴿”價值觀的效用的懷疑。

可是,在圖2-4的右半側,卻支持了傳統價值觀重要性的觀點。它顯示了關於美國是否應該出兵中美洲25“阻止共產主義的擴張”這一問題的回答。這裏我們發現,鷹鴿兩派成員在所有意識水平上都有顯著的不同。…

Continue

Added by Virunga on November 1, 2016 at 8:39am — No Comments

申丹·敘事動力被忽略另一面 - 以《蒼蠅》中的 “隱性進程”為例 (5)

就整個作品來說,長期以來批評界傾向於認為文本僅有一種敘事進程。批評家們不斷挑戰前人的闡釋 ,提出某種新的看法 ,認為這種看法能更好地涵蓋整個文本的敘事運動。奧利森挑戰了上文提及的托馬斯的理解 ,認為作品描述的並非老板對悲傷的逃離 ,而是他不願面對死亡以及自我生存的無意義。 斯托爾曼則認為作品的情節圍繞 “時間和悲傷的沖突”展開,作品的主題是 “時間戰勝悲傷”。



布萊索否定了斯托爾曼的闡釋 ,認為…

Continue

Added by 就是冷門 on November 1, 2016 at 8:38am — No Comments

里爾克·果園 (12)

44 春天



VI

冬天,死神如謀殺者

進入一家家房屋;

它尋找著姐妹,父親,

並為他們演奏小提琴。

然而當大地翻動

在春天的鋤鏟下,

死神奔跑到街上

且向行人致意。…

Continue

Added by 三演 義國 on November 1, 2016 at 8:38am — No Comments

加繆·《西西弗的神話》(4)

01 荒謬和自殺

真正嚴肅的哲學問題只有一個:自殺。判斷生活是否值得經歷,這本身就是在回答哲學的根本問題。其他問題——諸如世界有三個領域,精神有九種或十二種範疇——都是次要的,不過是些遊戲而已。首先應該做的是回答問題。正如尼采所說,如果一個哲學家要自己的哲學受到重視,那他就必須以身作則。要是這種說法是正確的,人們就會理解到回答這個問題是多麼重要,因為這種回答先於最後的行動。心靈對這些顯而易見的事實是十分敏感的。但是,應該更深刻地分析這些事實,以便使精神明了它們。

(真正嚴肅的哲學問題只有一個:自殺。判斷生活是否值得經歷,這本身就是在回答哲學的根本問題。)…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November 1, 2016 at 8:37am — No Comments

佛洛伊德《夢的解析》 (第五章 / 第四節 上 )

丁、典型的夢 (一)

一般而言,如果別人不供給我們一些他的夢中所隱含的意念想法的話,我們就無從對他的夢作一合理的解釋,也因此而使得我們的釋夢方法大受限制〔46〕。但與這一種特具個人色彩,鮮為外人所能了解的夢相對照的,另有一些例子,卻幾乎是每個人都有過的同樣內容、同樣意義的夢。由於這種"典型的夢",不論夢者是誰,它幾乎都來自同樣的來源,所以這類夢的研究特別適合我們對夢的來源所作的探討,也因此我擬在這章專文討論它。



為何有這種困難,以及我們如何補救技巧上的困難,則留待下一章 再討論。讀者們將來自會了解我為何在本章只能處理幾類"典型的夢",而將其他的討論延至下一章 。一、尷尬--赤身裸體的夢…



Continue

Added by 瑪琳娜 on November 1, 2016 at 8:36am — No Comments

胡全生·英美後現代主義小說敘述結構研究(8 上)

第八章讀者在後現代主義小說中的作用



一、“作者死亡”




有句俗話,叫“三個女人一台戲”,這多少有點說女人的不是,


去掉兩個字,將它變成“三人一台戲”,不僅說得通而且恐怕更有道

理。

如果將文本視作一個有生命的機體,那麽作者、文本、讀者也

就是一台戲了,而且還蠻有看頭,因為戲的主角在發生著變化。…

Continue

Added by moooi on November 1, 2016 at 8:36am — No Comments

龍應台《目送》山路

五萬人湧進了台中的露天劇場;有風,天上的雲在遊走,使得月光忽隱忽現,你註意到,當晚的月亮,不特別明亮,不特別油黃,也不特別圓滿,像一個用手掰開的大半邊葡萄柚,隨意被擱在一張桌子上,仿佛尋常家用品的一部分。一走進劇場,卻突然撲面而來密密麻麻一片人海,令人屏息震撼:五萬人同時坐下,即使無聲也是一個隆重的宣示。

歌聲像一條柔軟絲帶,伸進黑洞裏一點一點誘出深藏的記憶;群眾跟著音樂打拍,和著歌曲哼唱,哼唱時陶醉,鼓掌時動容,但沒有尖叫跳躍,也沒有激情推擠,這,是四五十歲的一代人。

老朋友蔡琴出場時,掌聲雷動,我坐在第二排正中,安靜地註視她,想看看──又是好久不見,她瘦了還是胖了?第一排兩個討厭的人頭擋住了視線,我稍稍挪動椅子,插在這兩個人頭的中間,才能把她看個清楚。今晚蔡琴一襲青衣,衣袂在風裏翩翩蝶動,顯得飄逸有致。…

Continue

Added by Ingenium on November 1, 2016 at 8:32am — No Comments

康羅·洛倫茨·幽默的妙用

康羅·洛倫茨(1903——),奧地利動物學家。生於維也納。曾獲醫學博士和動物學博士學位。曾主編《動物心理學雜誌》。1942年至1944年任德軍軍醫,後為蘇軍俘虜。1948年回奧地利後繼續研究行為學。1961年至1973年任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塞維森行為心理學研究中心主任。1973年起任奧地利科學院動物社會學部主任。他是現代行為學的創始人。1973年因他在動物行為模式的研究,與人共獲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著有《動物與人類行為研究》等。…

Continue

Added by kkogdugagsi 小木偶 on November 1, 2016 at 8:30am — No Comments

葉靈鳳 《紅燈小擷》之三

偶然走到一位朋友的樓上,站在窗口,望了那一列遠開去的屋瓦,秋景蕭蕭,使我憶起了我以前蟄居的那一間小樓,那除非是在夢中才可重見的一間小樓。

想到了那樓居的生涯,我心中就立時沈到了淒涼的回味裡。我將眼睛閉起,不願有一點外界的視象來擾亂我這可珍惜的情懷。

是由這一間小樓中,我才尋到了我可獻身的事業;是由這間樓中,我才得著了可以永為我崇拜的不滅的偶像。

也是由這一間小樓,我的靈魂才又披著葬衣從墳墓中重鑽了出來。

然而,好景不常,在曇花將要聚成纓絡的華蓋的時候,可惡的命運竟將幸福的舵兒轉了。我失去了小樓的居住。…

Continue

Added by 東方求敗 on November 1, 2016 at 8:29am — No Comments

周作人·窩窩頭的歷史

北方雜糧以玉米為主,玉米粉稱為棒子面,亦稱雜和面。因為俗稱玉米為棒子,故得此名。南方人不懂,故有誤解。從前的小說上,說窮苦婦女流著眼淚,把棒子面一根根往嘴裏送。玉米面中摻和豆面在內,故稱雜和,其實這如三七比例的摻入,就特別顯得香甜,所以不算是什麽粗糧,不過做成窩窩頭,乃有似黑面包,普通當作窮人的食糧罷了。南方如浙東臺州等處,老百姓也通常吃玉米面,卻稱作六谷糊。光緒丁酉年距今剛剛一周甲,我住在杭州,一個姓宋的保姆是臺州人,經常帶來吃,裏邊加上白薯,小時候倒覺得是很好吃的。普通做了餅來吃,便是所謂窩窩頭,乃是做成圓錐形,而空其中,有拳頭那麽大,因為底下是個窩,故得是名。老百姓吃這東西,大概起源很早,歷史上找不著紀錄,當起於有玉米的時候了。本來這些事用不著努力去找它的緣起,現在不過如偶爾找到一點紀錄,知道有什麽時代,已經有過,那也未始不是很有意思的事吧。…

Continue

Added by Temer Loh on November 1, 2016 at 8:28am — No Comments

陳一舟:等風再來

“對中國這如狼似虎的環境,北京這個霧霾天,我們在這裏做事實際上是一種奉獻,他們都不了解。”陳一舟苦笑了一句。3月底,在北京人人網總部,他接受本刊專訪,回應質疑,回憶往事,也期待春風再次將他吹起。

幾天前,在公司2014年度財報電話會議上,這位人人網CEO被一名國外個人投資者質問,要求去職。

過去的一年,人人公司還在賺錢,但營業收入、毛利潤等指數都下滑超過四成,變賣56網、糯米網等非核心業務,為最終賬單貢獻不少。

陳一舟2011年時將人人網帶到納斯達克,趕上SNS社交網站的風潮,鼎盛時,市值僅次於百度、騰訊,被譽為中國的Facebook,旗下團購糯米網、職業社交經緯網、視頻網站56網、人人遊戲的布局,看起來頗有帝國的雛形。…

Continue

Added by 1 Dimensional Man on November 1, 2016 at 8:28am — No Comments

傳統居住環境與古典文化的互動

一、傳統居住環境的構成

  傳統居住環境是由傳統住宅建築及其周圍的物質要素共同營造而成的一種生活環境,相對於規模大、密度與容積率高、居民高度集中的現代城鎮住宅區環境而言,它有著自身獨特的構成特征與文化內涵。

  從物質要素構成來講,居住環境包括自然和人工的物質實體,自然的物質實體包括氣候、地理、水文、地質、土壤、地形、植物等,人工的物質實體包括路徑、種植、堆山、疊石、水池等。

  我國傳統居住環境的巧妙、獨特之處在於運用人工的手法,追求寫實性的自然景觀,模仿自然,再現自然,將自然的與人工的物質實體巧妙地統一起來,從而達到“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境界。…

Continue

Added by idée créative on November 1, 2016 at 8:26am — No Comments

卡夫卡·橋

我僵硬而冰涼,我是一座橋,我橫臥在一道深淵之上。這頭紮進泥土的是我的足尖,另一頭是我的手,我死死咬住正在碎裂的粘土。我上衣的下擺飄向我的兩側。深淵裏冷森森的福雷倫河發出陣陣喧囂。沒有一個旅遊者曾迷路來到這座行步艱難的山上,這座橋在各種地圖上還未標出——我就這樣臥著,等著,我只能等待。一座橋一旦造好,只要不坍塌,就依然是座橋。

那是在傍晚時分——是第一個還是第一千個傍晚,我就不知道了——我的思緒總是亂糟糟的,總在兜圈子。夏日的傍晚時分,小河裏的流水聲更加低沈,這時我聽到一個男人的腳步聲!朝我走來,是在朝我走來——伸展你的四肢,橋,站立起來;沒有扶手的梁木,擋住那位托付給你的人。快悄悄打消他腳步的顧慮,可他還在猶豫,好就讓他認識認識你,學山神的樣子把他扔到岸邊。…

Continue

Added by ART FOCUSED 藝術聚焦 on November 1, 2016 at 8:26am — No Comments

尼采《悲劇的誕生》(5)

五、醉與強力意志

尼采早期沿用叔本華的“生命意志”概念指稱他心目中的本體世界——那個永恒的生成變化過程,但在理解上與叔本華比較已有積極與消極之別。後來,為了與叔本華的悲觀哲學劃清界限,易名為“強力意志”。“強力意志”實際上就是用酒神精神改造過的“生命意志”,強調自然界中生命的豐盈、過剩,世界不是一個萬物求生存的消極過程,而是一個萬物求生命力擴展的積極過程。“強力意志”說提出後,尼采在美學中愈來愈把各類審美現象與生命力的強度聯系起來,在主張審美的人生態度時更加強調人生的力度了。…



Continue

Added by Kehtay Dream on November 1, 2016 at 8:25am — No Comments

陸星兒·藏在相冊裏的命運

陸星兒(1951~),女,上海人,作家。著有《美的結構》、《啊!青鳥》、《灰樓裏的童話》等。…

Continue

Added by 妲姬 格格 on November 1, 2016 at 8:24am — No Comments

余華《現實一種》(4)

“那另一攤呢?”他似乎想起來其中一攤血跡不是皮皮的。

“也是皮皮的。”山崗說。

他覺得自己也許弄錯了,所以他不再說話。過了一會他又說:“山崗,你知道嗎?”

“知道什麼?”“其實昨天我很害怕,踢死皮皮以後我就很害怕了。”

“你不會害怕的。”山崗說。

“不。”山峰搖搖頭,“我很害怕,最害怕的時候是遞給你菜刀。”山崗停止了按摩,用手親切地拍拍他的臉說:“你不會害怕的。”山峰聽後微微笑了起來,他說:“你不肯相信我。”…

Continue

Added by 美索 布達米亞 on November 1, 2016 at 8:23a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