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我遇到許多前輩,一談到當年北伐抗戰時,回憶中是大風大浪,離奇驚愕的事真不少,待一談到渡海來台,可說的故事就少了。即使也有可談的地方,都是談初來台灣時艱辛困苦的一面,待富足盛平以後,反倒是空白一片,乏善可陳。所以抗戰八年有吹不完的故事,來台四十年卻沒什麼可講的,盛平富足的日子過得太平凡,吃飯睡覺開汽車,腦海裏什麼也沒留下,其實呀,“幸福的夜晚是沒有故事的”,日子過得既快又平靜,這就是幸福嘛!
給朋友寫信也一樣,提起筆來,總覺得沒什麼高潮疊起的事件可以告慰遠方的知己,然而平平淡淡,流水賬般沒事足以報導的“無事之家”,還不幸福嗎?一旦家裏出了事,才知平順沒事就是幸福,就像無病之身,不覺得快樂,一旦牙痛骨折,才明白沒病時哼一首曲子,散一段步,也就是快樂人生。給朋友寫信,一樣是“沒消息就是好消息”,報個“平安”,即是上上大吉。…
ContinueAdded by 馬厩 儺淄 on June 12, 2017 at 6:27pm — No Comments
生活裏的點點滴滴,縈繞著無限的哲思,食衣住行,日常的細節,都可以觸發靈機,就看你是否善於觀察,善於譬解。
有人從炒菜的油鍋裏,領悟出“君子與小人”的道理,油的滑膩濃稠是小人,水的清白恬淡是君子。水可以使不潔的歸於潔;油則使潔的變成不潔。君子群裏投進一個小人,就像滾水中滴進一滴油,水可以默默容納油,但水歸水,油歸油,乃是和而不同的;若是小人堆裏投進一個君子,就像滾油中滴進一滴水,油是激搏爆濺,絕不相容,非把水炸到兩敗俱傷,是不肯罷休的!所以從水與油裏,可以覺察君子小人相處的情狀。
有人從劈柴之中,領悟出讀書做事的要訣,讀書不能盡選些軟熟輕松的東西來讀,做事也不能畏避困難棘手的問題去做,讀書要“攻堅”,做事要克服難關,才有成就感,就像劈柴時,不遇到盤根錯節的結節硬塊,就分辨不出哪把斧頭是真正可信的利器!…
ContinueAdded by 馬厩 儺淄 on June 12, 2017 at 6:26pm — No Comments
唐代的雪峰禪師與欽山和尚一同在深山中走路,忽然看到溪水中流下一片半黃的菜葉,欽山很高興地指著菜葉說:“沿流而上,一定有人家了!說不定是位有道之士呢!”雪峰卻認為欽山的眼睛裏慧光不夠,責備他說:“你沒看見他不懂得惜福嗎?”
“惜福”一詞,應該起於佛家,菜葉半黃還能吃,竟拋棄隨水流走,違反了佛家“莖絲滴水,須知來處”的珍惜萬物之心,所以批評他不懂惜福。…
ContinueAdded by 馬厩 儺淄 on June 12, 2017 at 6:25pm — No Comments
誰算有福的人呢?很難回答。從前禪家教人反覆念一句話:“如何是多福?一叢竹!”反覆地念,反覆地參究,從這似通非通的句子裏悶迷求悟,念上好幾年,竹報平安,平安就是福吧?未必是。竹子叢生而不相妨,象征團結和諧就是福吧?也未必是。禪家以這句話來“參話頭”,可見若是參通了如何是多福,也就悟了道。
福是什麼?俗世以為錢多是福,其實亂世錢太多常常成了禍根。俗世又以為權大是福,其實權重的人自己憂得深,也被別人怨得深。大富的人盈虧出入大,大貴的人升沈變化大,身心勞苦者居多,未必真能享福。
且看看中國哲人替“有福”下的定義吧:…
ContinueAdded by 馬厩 儺淄 on June 12, 2017 at 6:22pm — No Comments
近年來風水之說,又有覆活的趨勢,新官上任,對辦公桌要怎樣擺很在乎。新宅布置時,對門要那邊開,床要如何安置,許多人都超越健康的原則,而大談輿地方位,頭頂有橫梁不吉利,門口有電桿會沖克……其實一個家庭有沒有“吉祥相”,哪裏會在梁柱電桿上?
清人周文煒寫過一篇〈觀宅四十吉祥相〉的文章,他認為家庭的吉祥與否,可以從尋常日用之間來觀察,看法很特別,用之於現代家庭,仍極有參考價值,譬如說:
桌上沒有淫書──家裏訂閱花花公子,或常租看黃色錄影帶,這個家庭好得了嗎?
客廳裏常有二三十年前的老朋友──足證他為人還不錯,日久見人心嘛。…
ContinueAdded by 馬厩 儺淄 on June 12, 2017 at 6:20pm — No Comments
許多人把生活當做“過日子”,一天捱過一天,一年老過一年。其中有人憂憂急急地度小月,有人渾渾噩噩地沈迷於牌局酒池,有人則一直在問:“活著有什麼意義?”平淡得快發瘋了!
要使生活有意義,首先得防止生活僵化成“例行瑣事”,例如吃東西,絕不可變成例行的填飽肚子,吃什麼都不知滋味。每天鮮艷香甜的水果,像在你眼前舉行賽美大會,從造形到色香味,你動心欣賞過還是視若無睹?我讀到明代謝肇浙的《紅雲約》裏介紹一個“餐荔會”,會中規定吃荔枝的方法道:在初上市時,荔枝新香可愛,不要嫌它味酸,且來珍惜勝會的開始!盛產時,荔枝色艷照座,不要忌它性熱,且來飽享這行樂的情趣!下市時,荔枝殘紅可惜,不要厭它冷落,且來完成這賞心的美事!單單是吃荔枝一件事,趣味就如此繁多,那嘗新、滿市、惜剩,滋味竟大不相同,更何況產地有別,品種不同,村落家藏與市售的滋味也往往有異!真羨慕這批荔枝同好如此留心生活中的情趣,能細細品味一蔬一果的人,生活自然奇妙起來。…
ContinueAdded by 馬厩 儺淄 on June 12, 2017 at 6:19pm — No Comments
誰家不生女兒?生了女兒誰家不希望她美若天仙?女兒一出生,呵護得像掌上明珠,誰家不希望她能嫁一個金龜婿?一生富貴,衣食無虞。
但讀到清代魏象樞的《庸言》,他對婦女的“不幸”,想法別致,有些出人意外,他說“女有五不幸”:
生而殊色,一不幸。
為富貴家女,覆為富貴家媳,二不幸。
丈夫不知義理,三不幸。
不生不育,四不幸。
生育遜多,傷殘肢體,五不幸。…
ContinueAdded by 馬厩 儺淄 on June 12, 2017 at 6:14pm — No Comments
在古今的圖書裏,很少有不識字的文盲,也著了書的。但當我讀到明代溫璜所記的《溫氏母訓》,把他母親所說的話,一條條“白口直言”地記下來,這婦道人家雖沒受什麼教育,但在經驗之談中,時時展現一種靈悟,很值得吾人深思。
首先我很佩服她反對“打罵教育”,反對“棒頭出孝子。”的古諺,她說:
是銅,打就銅器;是鐵,打就鐵器。
若把驢頭打作馬,而有是理否?
兒子是天生的,非打成的!…
ContinueAdded by 馬厩 儺淄 on June 12, 2017 at 6:13pm — No Comments
曾見報載獄政機關極為有情,讓死刑犯在伏法前完成婚禮,使懷孕的新娘正式歸宗,死刑犯將有正了名分的兒子,必將銜恩於黃泉。對照一下臨死前夕亟欲“得子”的心態,與當今許多單身貴族以及“無後”家庭,在“生子”觀念上的差異,耐人尋味。
一位結婚多年堅不生育者坦率地說:“我一結婚就決定不生育,省多少麻煩!從小父母賺錢給我用,長大自己賺錢自己用,多快樂!”集二代經營於己身,好現實的精明算盤!
“養兒防老”的現實觀念,隨著社會福利制度的演進,以兒子防老遠不如以退休金防老。“繼香火”的血緣觀念,也隨著宗教風俗的改變,很少家庭仍逢節必祭祖先,誰掃曾祖以上的墓呢?對自己父祖的家風,後代常嗤笑為“吹牛”,香火的傳承也名存實亡了。…
ContinueAdded by 馬厩 儺淄 on June 12, 2017 at 6:12pm — No Comments
一提到“面對妻子難”,有人就想是薪水袋太薄,交給妻子時,不免靦腆自卑吧?有人就想是住屋太小,又沒有香車,何以對美人?有人就想起河東獅吼,家有悍婦,良友不會上門,只有獨力周旋,所以面對很困難;也或許有人想得更歪,猜想丈夫有什麼閨房暗疾,每每讓太座失望落空之類,所以汗顏對妻子……
這裏所說的“面對妻子難”,全都不是這些,而是說妻子與你切身生活在一起,毫無隱匿可言,當你在誇耀自己的財富地位時,獨有妻子最明白你是如何鉆營齷齪,才得來這些的,你一望坐在旁邊的妻子,聲調裏帶點羞赧了!當你在自詡如何淡泊名利,看開一切時,獨有妻子最清楚你在失官失財時,一樣失眠頭痛,唉聲嘆氣,你瞄一眼妻子臉上輕蔑的神色,立刻吹不下去了。…
ContinueAdded by 馬厩 儺淄 on June 12, 2017 at 6:10pm — No Comments
誰都聽說過一句話而深信不疑:“老婆是人家的好,文章是自家的好。”如果進一步問:“為什麼呢?”許多人或許就不知其所以然了。其實關鍵就在懂不懂欣賞嘛!捧著自己的詩文,橫欣賞,豎欣賞,“酒傾杯盡疏狂發,大筆連圈自己詩”,因為肯用欣賞的眼光,讀自家的文章,文章才特別好。若在欣賞自己妻子的時候,眼光不要老是向外彎,也肯像面對自己的文章一樣,橫欣賞,豎欣賞,紅筆打圈,妻子哪有不美的?
要欣賞自己的妻子,首先可應用欣賞一般婦人的方法,有人主張“墻上、馬上、樓上”三個“上”的婦人最美,這是欣賞的角度常換換仰視俯視的姿勢,八面玲瓏,視角不同,風景便不一樣。
有人主張“旅中、醉中、日中”三個“中”的婦人最美,這是欣賞她換了個不同於家庭主婦的角色,有時像邂逅的遊伴,有時像鬥酒的狎友,有時像奔走的同志,角色常換,心情愉快,風貌不一樣。…
ContinueAdded by 馬厩 儺淄 on June 12, 2017 at 6:08pm — No Comments
有一次家裏的地毯用舊了,卷捆起來丟掉,想換新的,沒想到站在身背後的小兒子樂朋,竟大哭起來,叫道:“地毯太可憐了,它又不是垃圾,怎麼可以丟掉?”我被這出奇的同情心怔住,原來七歲的孩子,仍將生活四周的物品,都看成相互依存的朋友,孩子廣泛的同情心十分敏銳,其中就含著虛靈的“天機”。經過後來智能活動的梳理,才讓成人逐漸失去樸實真摯的世界。…
ContinueAdded by 馬厩 儺淄 on June 12, 2017 at 6:07pm — No Comments
一架子的書,實際上就是主人翁一架子的夢想,也是主人翁一架子個性的說明書,與心靈的相面術。
如果你想稱讚一位朋友,不知道從哪方面稱讚起,最好是走進他的書房去看看,書房裏若都是李白杜甫,你就稱讚大詩人對世界貢獻的偉大,什麼靈魂的工程師、把泥石人間點化成黃金世界的仙人手指之類,準會使書房主人樂不可支,因為你稱讚了他企求的夢境,遠比稱讚他所擁有的現實更令人興奮百倍。
如果見到書架上都是邱永漢發財術、證券短期操作必勝手冊,那你就對著主人稱讚王永慶的屋頂花園,或是講述一下美國旅館鉅子喬治堡得特如何由洗碗工人發跡為富豪,再買下一個島來送給岳母的故事。倘再加一點理想化的配料:說一說陶朱公“三致千金,三散之”的豁達勁兒,保證使書架主人心花怒放,如醉如癡!…
ContinueAdded by 馬厩 儺淄 on June 12, 2017 at 6:05pm — No Comments
遭到別人無禮的對待,總會留下難忘的怨怒,使我們蓄恨於心中,古人是怎樣地消融這胸中的怨氣呢?
有人是把包容小人、忍耐拂逆,當做啖橄欖。當下有點酸澀,但回味時卻滿口清涼,教人心胃開豁,眉目清揚!
有人把對待小人,忍受非禮,當做避風雨。路上遇到暴風雨,雖然遲滯了行程,免不了渾身濕透,只要認為那是“勢所難免”就行啦,對暴風雨沒什麼好氣的。
有人卻把小人比作虎狼,遇到虎狼,盡可能緣木涉水,藏匿規避,等虎狼退去,我們自己慶幸活著都來不及,哪裏有空去怨虎狼呢?…
ContinueAdded by 馬厩 儺淄 on June 12, 2017 at 6:04pm — No Comments
西方哲人說:如果我們都能看透別人的想法,那麼所有的友誼都會冰消瓦解。又說:如果聽得到背後全部批評我們的話,那麼根本不會有友誼的社會。喔,真悲哀呀,仿佛所謂友誼,是建立在迷迷糊糊、既聾又啞的條件上。中國古諺說過:“不啞不聾,難做阿公!”難道所有的友誼都必須建立在心思不能太透、耳朵不能太靈上嗎?
中國人看“友誼”,絕不是如此悲觀的,把“朋友”列為五倫之一,認為不是朋友的引薦,即使有才幹也沒人重用你的;不是僚友的稱譽,所謂名聲也無法顯揚出來;不是友情的激勵,所謂道義也無法彰明顯著,所以對於“擇交”很虔敬,對於“審交”很謹慎,對於“篤交”很誠摯。
明代的陳益祥,與趙仁甫仔細討論“真朋友”可貴的地方,得到了五點結論:
貧不在殷勤,而在忠告。…
ContinueAdded by 馬厩 儺淄 on June 12, 2017 at 6:02pm — No Comments
鹽霜染白了你的北風
你一直舉一面自己的旗
白到臟,白到破碎
父母墳頭的經幡曾是晃眼的白
如今,隨著歲月也荒掉了
沒有人再聽到那白裏滴出的哭聲
蘆葦不斷地白,白到無,白到飛
風一直都在,從不為誰指指點點…
ContinueAdded by corps sans organes on June 12, 2017 at 5:50pm — No Comments
那時,為爭論一句詩面紅耳恥
草在我們身下瘋長,像愛
腳下的石子踢翻一枚又一枚
如今,你已經不再意我的詩裏面
是不是還有一朵花,淒淒地開向你
等我們老了,圍著火爐談詩,你的面色
會不會詫異於寫給別人的情詩…
ContinueAdded by corps sans organes on June 12, 2017 at 5:48pm — No Comments
湯湯毗水坐在馬仁陂,目光蒼茫
四面山圍,竟成搖籃
閑時,北山摘幾朵雲
在湖水裏洗洗,天藍雲白不夢非幻
四時有花的笑聲,被飛魚銜在口中
倒懸的山影,披些煙雨
水汽氤氳出仙聲梵音,吹響奶奶廟檐的銅鈴
那年月召信臣一夢成就了一條湖…
ContinueAdded by corps sans organes on June 12, 2017 at 5:48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corps sans organes on June 12, 2017 at 5:46pm — No Comments
許多民族都認為自個兒是世界上最優秀的,這似乎是個相當普遍的現象。猶太人、日耳曼人何嘗不是自視甚高?猶太教認為上帝只降恩於猶太人,據說只有猶太人才是上帝的選民。這麼一個優秀到“上帝惟一選民”地步的民族,當初肯定沒想到若幹個世紀之後竟然被希特勒那幫種族主義者鄙夷地判為應從肉體上消滅的劣等民族吧?在希特勒們的辭典裏,猶太人已被上帝一腳踢開了,他們所屬的所謂“純種的雅利安人”——日耳曼民族才是不折不扣百分之二百五的上帝的選民呢。所以,種都是別人的壞,瓜都是自己的甜,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ContinueAdded by corps sans organes on June 12, 2017 at 5:43p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9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4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8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4 Comments 85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7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2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5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0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7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