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越是握緊拳頭,空氣在那兒的可能性就越少。但是頭腦就是這樣運作的,這就是頭腦的荒謬。如果你感到空氣不在那兒,你就越握緊拳頭。邏輯說:"握得緊一點,你漏掉了所有的空氣。你漏掉它是因為你沒有握緊你的拳頭。你沒有真正盡你所能地握緊你的拳頭,某個地方你錯了。你的拳頭握錯了,所以空氣都跑走了。所以握緊一點,再握緊一點。"但是就在那個握緊之中,你失去了空氣,它就是這樣發生的。
如果我愛上了某個人,我就變得很想去佔有,我就開始去圍住它。我越是去圍住,愛就越是會失去。頭腦會說:"安排得更靠近一些"。於是去做更多的安排,但是某個地方會有一個漏洞,那就是為什麽愛會失去。我越是圍住,我就越是失去。只有一隻打開的手掌才能擁有愛,只有一個不封閉的頭腦才能讓愛變成一朵盛開的花朵。這種情形發生在每一件事情上。…
Continue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January 24, 2020 at 1:12am — No Comments
時間是一種無法留住、無法擋住、無法倒轉的東西,它是單向度的,不會返回來。而時間的這個過程最終就是死亡,因為你正在丟失時間,你正在死亡。某一天,所有的沙子都漏光了,你也變成了空——只是一個空的自己,沒有時間留下來,所以你死了。
要多關心死亡和時間。它就在此時此地,就在附近——每個片刻都在。一旦你開始去尋找它,你就變得能覺知到它。它就在這里,你只是忽視了事實;不僅是忽視事實,而且是回避它。所以,進入死亡,跳進去。這就是靜心的艱難所在,這就是靜心的嚴峻所在:一個人必須跳進死亡。
繼續喜愛生命是一種深深的欲望,而願意去死看起來倒是不自然的。當然,死亡是最自然的一件事,但願意去死看起來是不自然的。…
Continue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January 24, 2020 at 1:11am — No Comments
一個關心死亡甚於生命的人,開始有意識地穿過這道門。這就是靜心所意味的:有意識地穿過死亡之門。有意識地死就是靜心。但是你不能夠等待死亡,你不必等待死亡,因為死亡一直存在著:它是存在於你里面的一道門。它不是某件將要發生在未來的事,它也不是某件你要去得到的身外之物,它就是在你里面的一道門。
一旦你接受死亡這個事實並且開始去感覺它,去經歷它,去覺知它,你就開始通過內在的門而放鬆了。門打開了,而通過這死亡之門,你可以瞥見永恒的生命。只有通過死亡,一個人才能瞥見永恒的生命,沒有其他的途徑。所以,實際上,所有那些作為靜心而為人所知的東西只是一種自覺的死亡;只是一種深入內在,沒入內在,沈入內在;只是一種離開表面而走向深處。
…
Continue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January 24, 2020 at 1:07am — No Comments
所以,當我說一個桑雅生必須穿著一種長袍時,這意味著免於衣服的改變和認同的改變,維持本來的你,表現本來的你,只是去接受你自己。當你接受你自己,別人也會開始接受你;但是,那是無關緊要的。如果你要考慮讓別人接受自己,那麽你將會創造出一張虛假的臉。沒有什麽好想的,它只是發生。
所以,我改變名字,換衣服,只是為了去幫助一個生活在外圍上的人。
第十章 完全的欲求:通向無欲的道路
…
Continue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January 24, 2020 at 1:06am — No Comments
這是每個女人都知道的事實。如果她戴著裝飾品,穿著講究的衣服,你就會覺知到她的裝飾品和衣服,而忘記了她這個人。這是掩飾。衣服不是表現的東西,而是掩飾的東西。首飾越貴重,你就能掩飾得越深,因為別人更加注意首飾了。
一顆寶石戴在我的手指上,我的手指就被隱藏了。鑽石有那麽大的吸引力,它的光彩用某種方式和我的手指聯系在一起了,但它根本不是手指的一部分。一根赤裸裸的手指顯露出它的本來面目。如果它是美的,那它就是美的;如果它是醜的,那它就是醜的。
…
Continue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January 24, 2020 at 1:04am — No Comments
為什麽我們要真正地改變衣服?這是一件很深刻的事,不僅僅是外在的東西。為什麽我們會厭倦一種風格、一種顏色、一種布料?為什麽我們會厭倦?頭腦總是追求某種新的東西,不同的東西。我們一直在問,怎樣才能停止我們的頭腦的不斷地運轉,而我們又不斷地用新的東西來餵養它。
我們一直在問,怎樣停止我們的不斷搖擺不定的頭腦——怎樣使它靜止、怎樣使它安靜下來——但我們又繼續以微妙的方式來餵養它。我們不斷地改變衣服,我們不斷地改換東西,我們不斷地改變一切。我們厭倦任何保持不變的東西,但是,你越是用各種變化來供養你的頭腦,它就越需要被餵飽。
穿上一件不變的長袍,你的頭腦第一次不得不每天每一刻同它要改變的認同進行鬥爭。如果你能泰然自若地穿一件不變的長袍,那很快你也會泰然自若地面對一個不變的世界。這只是一個開始。你越是能夠泰然自若地面對不變的東西,頭腦就越有可能停下來。…
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January 24, 2020 at 1:03am — No Comments
雖然,馬修最終與妻子離婚,比爾仍固執地認為,他們仍然相互愛戀:
“他仍然愛她。他寫下了日記: 那段脆弱的、羅曼蒂克的感情,一封情書。那麼伊麗莎白呢? 她保留了那封情書,保留了日記本。她仍然愛他。”(221頁)
就這樣,比爾給馬修的日記注入了自己的意願與希望,他希望馬修和伊麗莎白的愛情亙古不變,實際上他是在借他人酒杯澆自己塊壘,他…
Added by Poèmes lieu on January 24, 2020 at 12:00am — No Comments
如果我叫一個男人穿上女人的衣服在街上走,你認為這僅僅是衣服的改變嗎?不!首先,他並沒有準備要這樣做。沒有一個男人會準備要這樣做。為什麽沒有準備好?為什麽要抗拒?它只是衣服的改變而已,而衣服既不是男性的也不是女性的。衣服怎麽會是男性或者女性呢?但是事實上,衣服不僅僅是衣服,在心理上,它們已經成為對男性或女性的認同,如果連衣服都有了性別,那我們的頭腦是什麽類型呢?
如果你穿上女性的衣服走動,你將會覺得女性化。你的姿勢將會不同,你的走路將會不同,你的眼睛將會不同,你對於街上發生了什麽的那個覺知將會不同。你將會覺知到一些以前從來沒有覺知過的事情,哪怕你已經在這同一條街上走了一輩子。因為關於你的每一件將是不同的,別人將會以不同的眼光看你,而你對他們的眼光將會有不同的反應。你將不再是同一個人了。…
Continue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January 23, 2020 at 4:44pm — No Comments
你不必制造出一個虛假的人格,一副面具。你可以完全泰然自若地和自己在一起。但是這種"泰然自若地和自己在一起"只有當你變得全然有意識時才會出現。你戴著面具生活,所以才會出現緊張。你是暴力的而你必須成為非暴力的;你是生氣的而你必須裝作沒生氣;你是有性欲的必須表現得沒有性欲。
這會造成緊張,這會造成焦慮。這就是痛苦,全部的痛苦;你必須成為某個你並不是的東西,所以你註定會經常處在深深的焦慮之中。這個"成為某個你不是的東西",會使你的全部的生命能量衰落、消耗在緊張和衝突之中。事實上,衝突從來不是和其他什麽人的,它永遠是和你自己的。
所以我強調泰然地和自己在一起。只有當你的行為是有意識的時候,你才能泰然自若。所以,要有意識;要靜心、要在你的行為中有意識。然後事情會在你不知不覺中開始變化。…
Continue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January 23, 2020 at 4:43pm — No Comments
那就是為什麽我所重視的是靜心,而不是在行為上。靜心改變你的意識。首先,它破壞了你的意識與無意識之間的障礙,你變得更加流動,你開始以不太固定的方式活動,你與你的意識合而為一。所以,靜心首先要破壞內在的障礙,障礙的消除意味著你的意識的擴大。
你必須變得更有意識,所以第一件事就是不管你在做什麽,都要變得更有意識,我對你做事的內容沒有興趣,但對你做事的意識有興趣。你要更有意識地去做它。
…
Continue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January 23, 2020 at 4:34pm — No Comments
當這個做夢障礙被消除後,奇跡出現了。不再有疾病,你開始同時存在於兩個世界之中,只有在此時它們不再是兩個世界,因為正是障礙把它們分隔成兩個世界的。你在內在變成存在的;你在外在變成存在的;這就是為什麽要選擇消極的方法。
桑雅世如何影響你的行為?有兩種可能性:一種是有意識地去改變你的行為,另一種是有意識地去改變你的意識。行為不過是意識的表現。但是,如是你從行為開始,你就可能延續舊的意識,你可以把任何新的行為按照舊的意識進行調整。那麽,外表上行為變了,但是沒有任何東西真正改變了。…
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January 23, 2020 at 4:31pm — No Comments
桑雅世被理解成消極的。它含意已經變成消極的,因為你必須從消極開始,你必須從周圍開始。這一點必須被了解,因為桑雅世是內在的:有一些東西要在內里成長,那麽你為什麽要從外在開始?既然你必須在內在成長,為什麽不從內在開始?
但是,你不能從內在開始,因為就你現在的情況來說,你在周圍,你在外面。你只能從現在的你開始,你不能從你不在的地方開始。
比如說,健康是內在的東西,它會增長。但是,你現在有病了,不舒服了,所以我們必須從你的病開始而不是從你的健康開始,我們必須消除疾病。通過消除疾病,我們只是為健康創造了一個能夠成長的空間;可是,開始是消極的。…
Continue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January 23, 2020 at 4:30pm — No Comments
遁世意味著你已經認識到自己是一粒種子、一種潛力。現在你已經下定決心要成長,這是最後的決定。決定去成長是一個偉大的放棄,放棄種子的安全,放棄種子的"完整性"。但是這種安全要付出很大的代價。種子是死的,它只是潛在的活著。除非它變成一棵樹,除非它成長,否則它是死的,只是潛在地活著。就我所知,人類除非他們決定成長,除非他們跳進未知,否則就像種子那樣:是死的、封閉的。
成為桑雅生就是決定去成長,決定進入未知,決定活在不決定之中。這就是跳入未知,它不是一種宗教,不為任何宗教所束縛;就是宗教性本身。
初看起來,桑雅世像是限制一個人活動的東西。 …
Continue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January 23, 2020 at 4:28pm — No Comments
如果你匆匆忙忙,我只能在你奔跑的狀態下點化你,因為其他情況不可能給你點化。我不能把要求你等待作為一個先決條件。我必須先點化你,然後用許多方式來延長你的等待;通過許多的手段,我將勸你等待。如果我先告訴你:"等上5年,然後我將點化你。"你不可能等待。但是如果我點化了你,這之後,我將有可能創造種種方式讓你等待。
所以,讓它這樣好了,這沒有什麽區別,過程將是一樣的。因為你不能等,所以我改變,我將讓你事後再等。我會創造許多方法、許多技巧只是要讓你等待。因為你不能無所事事地等待,所以我就為你創造一些技巧,我會給你一點兒東西玩玩。你可以玩這些技巧,它將成為一種等待。然後,你將準備第二次點化,這在古代是第一次。第一次點化是正式的,第二次是非正式的,它像一個發生,你不會要求我,我也不會給你。它將會發生,在存在的最深處它將會發生,當它發生時你會知道。…
Continue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January 23, 2020 at 4:23pm — No Comments
沒有一個在沈睡的人能夠點化別人,但是自我想要去點化。這種自我主義者的態度是致命的、非常危險的。整個點化、整個它的奧秘、整個它的美,因那些沒有資格去點化的人而變得醜陋了。只有內在沒有自我的人,內在沒有沈睡的人,內在沒有夢的人能夠點化,否則,點化是最大的罪惡。
在古代,要接受點化是不容易的,它是最困難的事。一個人必須等上幾年才能被點化,甚至等了一生,一個人也可能會等。這種等待是一個考驗的基礎,它是一個磨練。
…
Continue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January 23, 2020 at 4:22pm — No Comments
點化就是一個沈睡的人請求達到醒悟的幫助,他臣服於一個已開悟的人。這很簡單,這事情並不復雜。當你去找一個佛陀、一個耶穌,把自己交付給他,你交出的是你的沈睡、你的睡夢。其它沒有什麽可以交出去的,因為你沒有什麽了。你交出這些東西:你的沈睡、你的夢想和你的毫無意義的過去。
所以,從接受點化的人的角度來說,它是交出過去;對點化你的這一邊來說,它是對將來的一種責任。他負起責任,而只有他能夠擔負起責任,你從不可能是負責的。一個沈睡的人怎麽能夠負責呢?負責是隨著開悟而產生的。…
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January 23, 2020 at 4:19pm — No Comments
在你的四周有一層朦朧的由種種投影、思想、意念、觀念和詮釋構成的圍墻。你是投影機,一直開動著,投射出其他地方都不會有、只存在於你里面的東西,而那整個的就成了屏幕,所以靠你自己,永遠不可能覺知你在沈睡中。有一個蘇非教聖人名叫希傑拉(Hijira)。一個天使出現在他夢中,告訴他盡量多貯存些井水,因為第二天早上,世界上所有的水都要被魔鬼下毒,人喝了都會發狂。
那一整個晚上,這個人貯存了很多的水。果真如此,第二天人人都瘋了,但是沒有人知道全城的人都發了瘋。只有那個托缽僧沒有瘋,然而,全城的人都說他是瘋子。他知道是怎麽回事,但是沒有人信他。所以他繼續喝自己的水,保持單獨一個人。…
Continue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January 23, 2020 at 4:17pm — No Comments
人的存在就像是在睡眠中。人是沈睡的。即使是任何一種醒著,其實也是在睡覺。點化是指和一個開悟的人親密地接觸。除非你同一個開悟的人有親密的接觸,否則你就不可能走出你的睡眠,因為頭腦甚至能夠夢想自己是醒著的。頭腦能夠夢想現在已經不再是在沈睡中。
當我說人是沈睡的,這句話必須被好好理解。我們不斷地做夢,一天24個小時都在做夢。在晚上,我們對外部世界緊閉大門,關在里面做夢。在白天,感官向外部世界開放,但是里面仍然在做夢。閉上你的眼睛一會兒,你又能在夢中了;這是內部的一個連續。你覺知到外部世界,但那種覺知少不了那個在做夢的頭腦。外部世界是強加給那做夢的頭腦的,但里面的夢繼續在做。那就是為什麽我們即使說是醒著的也看不見那真實的東西。我們把夢強加於真實的存在,我們從來看不見事物的真相,我們看見的永遠只是自己的投影。…
Continue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January 23, 2020 at 4:17pm — No Comments
一個基督徒會看見耶穌,但是一個垂死的數學家如果從未接受過宗教的熏陶,他的頭腦在最後一瞬間,也許除了數學公式外什麽都看不到,它也許是一個零,它也許是一個表示無窮的符號,但它決不是耶穌或者佛陀。一個畢加索那樣的人臨終時,可能會看見一道抽象的色彩流動。那將是他的神,他無法想像另外模樣的神。
所以,頭腦的終止是像徵的終止。到最後的時刻,頭腦會利用它所知道的最有意義的像徵。那以後就不再有像徵了,因為頭腦也不存在了。
…
Continue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January 23, 2020 at 4:16pm — No Comments
一個基督徒會看見耶穌,但是一個垂死的數學家如果從未接受過宗教的熏陶,他的頭腦在最後一瞬間,也許除了數學公式外什麽都看不到,它也許是一個零,它也許是一個表示無窮的符號,但它決不是耶穌或者佛陀。一個畢加索那樣的人臨終時,可能會看見一道抽象的色彩流動。那將是他的神,他無法想像另外模樣的神。
所以,頭腦的終止是像徵的終止。到最後的時刻,頭腦會利用它所知道的最有意義的像徵。那以後就不再有像徵了,因為頭腦也不存在了。
…
Continue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January 23, 2020 at 4:16p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7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5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9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5 Comments 86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5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7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9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