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我認為最重要的原則,是保持內心的純真。因為藝術是最純粹的,尤其以藝術創作來講,必須面對許多現實問題;當生活面臨種種困難時,真的很辛苦,連我也曾經想過放棄算了,但當我低頭看看自己的雙手,我會對自己說:“不是每個人都有一雙打石頭的手,為什麼要輕言放棄?”只要用心創作,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你就能得到機會!創作帶給我們的是內心的純然喜悅,與物質生活的豐盛是不同的層次。我常想,人生走到最後,我能夠留給這 世界的,也許就是我的作品了。(臺灣雕塑藝術家吳建松) (Photo: Sergei Leonidov)
Tags:
Albums: 故事人心靈素質
Comment
三、呼喚型文本翻譯的現狀
整理的文獻中有眾多的譯本研究和翻譯策略總結,通過這一點,我們可以看出,呼喚型文本翻譯的種類和數量都是非常多的,其中又以應用翻譯體裁為主。如文獻中所涉及的企業簡介、公示語、高校簡介、旅游文本、電影片名、中文菜單等翻譯,都屬於呼喚型文本的翻譯。應用翻譯體裁注重信息傳遞,注重效果表達,文本的「信息」和「呼喚」功能突出,根據呼喚型文本的翻譯策略進行翻譯,可以順利地達到翻譯的目的。同時,大量的應用翻譯實踐也證明了,將文本類型與翻譯策略結合起來,這一辦法是可行的。
由於交際翻譯本身具有極大的指導意義,所以關於呼喚型文本的翻譯理論和策略主要以交際翻譯為主。其他翻譯理論在呼喚型文本翻譯中的應用和研究仍然存在巨大潛力。另外,呼喚型文本翻譯的研究是可以選取某一角度進行深化的,如以呼喚型文本中的「廣告」為例,可以進行翻譯補償的策略研究,並且呼喚型文本翻譯強調以讀者為中心,與「歸化翻譯」又有相似之處,也值得我們進行挖掘研究。
四、結語
當然,無論翻譯理論還是翻譯策略,都必須依靠譯者扎實的語言基本功和翻譯能力,它們只是在翻譯的宏觀策略上為譯者指明了方向,代替不了具體的翻譯操作和技巧。呼喚型文本的核心是讀者,所以在翻譯時,譯者應發揮主觀能動性,服務於讀者。如綜合運用交際翻譯、翻譯補償理論,又不一味地追求交際翻譯和言後對等,造成譯文有失偏頗。
參考文獻:
[1]Newmark,Peter.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New York: Prentice Hall,1988.
[2]Newmark,P.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Oxford:Pergamon Press.1981.
[3]李玉英,邱晴.呼喚型文本的翻譯補償策略[J].江西社會科學,2011,12:176-179.
[4]趙婧韜.紐馬克的文本類型理論及翻譯方法探究[D].湖南:湖南師范大學,2011.
[5]惠新華.從言後效果對等的角度透視幽默元素的翻譯——走進歐·亨利的幽默藝術寶庫[D].北京:北京語言大學,2011.
[6]崔曉彤.呼喚型文本的翻譯策略 ——以《創意練習30天》(節選)為例[D].山東:山東師范大學,2015.
[7]顧小穎.簡論紐馬克的翻譯二分法:語義翻譯和交際翻譯[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08,(07):116-117.
[8]陳譜順,胡勇.呼喚型文本的翻譯補償——以廣告的翻譯為例[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2011,(32)5:103-105.
周濤,大連外國語大學,碩士研究生在讀。
凡淑麗,沈陽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在讀。
聯系:qyzylordemedia@yandex.com
原載:校園英語·中旬 2017年4期
關鍵詞:翻譯理論;呼唤性翻譯;文獻綜述;呼唤性语篇;文本類型理論 呼喚型文本 翻譯理論 文獻綜述;
APP Iconada: Horizon of Expectation
"Horizon of expectation" (Erwartungshorizont) is a concept central to Hans Robert Jauss's reception theory, which explores how readers interpret literary texts within their specific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ontexts. Jauss, a prominent figure in the field of literary theory, argues that a reader's understanding of a text is shaped by their own "horizon of expectation," which includes their cultural background, historical period, and personal experiences. (compare with: The Dream Society)
In the context of poetic and cultural-creative experiences, the horizon of expectation helps us understand that each reader brings their own set of expectations and interpretative frameworks to a text. This horizon is not static; it evolves over time as cultural norms and societal values change. Consequently, the same literary work can be interpreted in various ways depending on when and by whom it is read.
For example, a poem written in the 19th century might be understood differently by contemporary readers compared to its original audience. Modern readers might bring new perspectives influenced by contemporary issues, which can shift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poem's themes, language, and aesthetics.
Jauss's theory emphasizes that this dynamic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reader’s horizon and the text contributes to a richer and more nuanced understanding of literature. It also highlights how cultural and creative experiences are not fixed but continually redefined by changing expectations and interpretations. This concept encourages a more flexible and historically informed approach to literary criticism, acknowledging that the value and meaning of artistic works are subject to ongoing reinterpretation.
爱垦APP: 人文科学视野下的克里斯蒂瓦和雅各布森
虽说关注的角度和理论基础有所不同,在认知詩學的人文科学视角下,朱莉娅·克里斯蒂瓦(Julia Kristeva)和罗曼·雅各布森(Roman Jakobson)的诗性探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语言与符号学的交汇
罗曼·雅各布森是语言学和符号学领域的先驱之一,他提出了“诗性功能”(poetic function)的概念,强调语言的自指性,即语言在文学作品中不仅仅传达信息,还通过形式、声音、韵律等方式创造美学效果。雅各布森的理论为认知诗学提供了基础,尤其是在探讨语言的结构和功能对读者理解和审美体验的影响时。
克里斯蒂瓦的符号学和“互文性”(intertextuality)理论也对认知诗学产生了影响。她认为文本之间的关系和符号系统的运作方式是理解文学性的重要途径。认知诗学在分析文学作品时,往往会借鉴这些符号学理论,以揭示读者如何通过认知机制处理和解码文本的符号意义。
诗性与认知过程
雅各布森的诗性功能探讨语言的形式和结构如何影响文学作品的效果,这与认知诗学的关注点一致。认知诗学探讨了这些形式和结构如何通过读者的认知过程被感知、理解和欣赏。比如,隐喻、韵律和叙事结构等文学手法,如何激发读者的认知反应,是认知诗学中的一个重要议题。
克里斯蒂瓦提出的“符号”与“象征”两个层次(semiotic and symbolic)之间的互动关系,也与认知诗学中的情感和认知维度的探讨相呼应。认知诗学关注读者如何在阅读过程中调动情感和理智,通过理解“象征性”的语言结构和“符号性”的情感内涵来产生文学性的体验。
互文性与读者的认知网络
克里斯蒂瓦的互文性理论指出,文本之间的互文关系构成了理解和解释的基础,而认知诗学则探讨读者如何通过这种互文性网络构建自己的认知地图。这种网络不仅仅是符号和意义的连接,还包括读者的个人经验、文化背景和历史记忆。这种综合性理解使得认知诗学能够与克里斯蒂瓦的理论对话,共同探讨文学如何通过认知和文化网络产生深远的影响。
认知诗学与克里斯蒂瓦和雅各布森的诗性探讨有密切联系,尤其是在语言的符号学、互文性和认知过程的研究上。虽然它们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有所不同,但都致力于揭示文学作品如何通过语言和符号激发读者的情感和认知反应。认知诗学从认知科学的角度进一步深化了这些探讨,揭示了人类大脑如何在处理文学性时运作,从而为理解和创造文学作品提供了新的视角。
爱垦APP: 扩大为人文科学研究的视野
(续上)引入更多相关理论和学者
探索其他理论家的观点:提出其他关于情动转折、认知诗学、文学理论或语言学相关的学者和理论。,例如保罗·莱考夫(Paul Lakoff)的概念隐喻理论、蒂姆·赖利(Tim Reilly)的情感认知理论等。
比较不同学派:讨论不同学派之间对于同一概念的不同解读,探讨其异同点和各自的贡献。
示例问题:
“保罗·莱考夫的概念隐喻理论如何与认知诗学相关联?”
“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在文学性方面的观点有何差异?”
结合具体的文学作品进行分析
案例研究:选取特定的文学作品,运用认知诗学、克里斯蒂瓦或雅各布森的理论进行具体分析,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多元解读:探讨同一作品在不同读者或文化背景下的解读差异,体现认知与文化因素的影响。
示例问题:
“德勒兹在讨论艺术,特别是塞尚的画作时,如何受到梅洛庞蒂现象学理论的影响?”
“克里斯蒂瓦的互文性理论在解读现代诗歌时有何应用?”
情動叙事學研究
愛墾APP:情動叙事學名家
讨论理论的实际应用和影响
教育领域:探讨这些理论在文学教育中的应用,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创作实践:讨论作家和诗人如何运用这些理论指导创作,提升作品的深度和感染力。
示例问题:
“雅各布森的诗性功能如何在现代广告创作中得到体现?”
“感性转折的理念在教育中的应用”
探讨跨学科的关联
心理学和神经科学:讨论这些文学理论与认知心理学、神经科学之间的关联,探究文学体验的生理和心理机制。
文化研究:探讨文学理论在文化研究、社会学和人类学等领域的影响和应用。
示例问题:
“阅读文学作品时的大脑活动如何支持认知诗学的观点?”
“克里斯蒂瓦的理论如何影响当代文化研究?”
提出批判性和反思性的问题
质疑和挑战:对已有理论提出质疑,探讨其局限性和可能的改进方向。
未来发展:讨论这些理论在未来研究中的潜力和可能的发展趋势。
示例问题:
“认知诗学在处理非西方文学作品时是否存在局限?”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这些文学理论将如何演变和适应?”
结合当代趋势和技术
数字文学:探讨在数字时代,这些传统文学理论如何适应和解释新的文学形式,如电子文学、互动叙事等。
社交媒体和传播:讨论文学性在社交媒体和现代传播渠道中的体现和变化。
示例问题:
“认知诗学如何解释互动式数字小说的读者体验?”
“在社交媒体时代,雅各布森的诗性功能如何体现于短文本和表情符号中?”
APP Iconada: The relations amongst Conation + Affects within Vivo's aesthetics
In the context of aesthetics, particularly within Vico's philosophy, the relations between conation (the aspect of mental processes related to desire, will, and drive) and affects (emotions, feelings, and moods) are deeply intertwined, reflecting a dynamic interplay that shapes human experience and creative expression.
Vico’s Poetic Wisdom and Aesthetic Experience
Giambattista Vico, a key figure in early aesthetic philosophy, emphasized the role of imagination and poetic wisdom (sapienza poetica) in shaping human understanding and expression. For Vico, aesthetics was not merely about beauty but about how humans construct meaning through language, metaphor, and myth. This construction is driven by a conative and affective synergy, where inner desires and emotions guide the creation of symbolic forms.
Conation as Creative Impulse
Conation refers to the motivational aspect of human behavior that propels action—essentially, it is the drive or will behind our actions. In Vico’s aesthetics, conation is seen as a vital force that pushes individuals to engage with the world and create meaning. This creative impulse aligns with Vico’s idea that early humans, when faced with natural phenomena like thunder or lightning, responded not just with fear but with a profound drive to make sense of the world through myth and metaphor.
Affects as Emotional Engagement
Affects, on the other hand, are the emotional currents that color human perception and understanding. In Vico’s framework, affects are not just passive responses but active, transformative forces that shape how we perceive and interpret experiences. Emotions like awe, fear, joy, and wonder play a crucial role in poetic wisdom, as they are the raw materials from which early humans constructed their first myths and rituals.
The Interplay: Aesthetic Creativity and MeaningMak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ation and affects in Vico's aesthetics is a dynamic cycle where conative drives fuel emotional experiences, which in turn inspire further creative acts. This interplay can be seen as follows:
Conation (Drive to Understand and Create): The human desire to make sense of overwhelming experiences (like natural phenomena) leads to creative acts such as storytelling, mythmaking, and artistic expression.
Affects (Emotional Response): These creative acts are deeply rooted in affective experiences. Emotions are not just responses but actively shape the narratives and symbols humans create. For instance, the fear of thunder becomes a story of a god’s anger, transforming raw emotion into a shared cultural narrative.
Cycle of Poetic Wisdom: The affects feed back into conation, as the stories and symbols humans create influence how they feel and respond to the world. This continuous feedback loop shapes human culture and collective understanding.
Vico’s Legacy: Affective and Conative Dimensions of Art
Vico’s insights in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ation and affects have profound implications for understanding art and aesthetics. Art is not merely an intellectual pursuit; it is an embodied practice deeply entwined with the conative will to create and the affective engagement with the world. This perspective aligns with modern theories of embodied cognition and affective turn in aesthetics, which stress the importance of emotion and motivation in the creation and reception of art.
Conclusion
In Vico’s aesthetics, conation and affects are inseparable forces driving the human capacity for creativity, symbolmaking,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meaning. This synergy highlights how human beings navigate their existence through a poetic interplay of will, emotion, and expression, forming the bedrock of what Vico termed poetic wisdom.
相关:呼唤型造物 evocative object The Etymology of Vocative Linguistic Theory on Vocative Conation & Affects Vivo's aesthetics 当符号呼唤象征
愛墾APP: 狄尔泰可能这样分析普希金的诗
让狄尔泰来分析普希金的诗歌,他的分析方式将与雅各布森的语言结构分析显著不同,因为狄尔泰更注重诗歌背后的人类体验和历史情境,而非语言的形式和结构。
而雅各布森通过对普希金诗歌的细致分析,说明了诗性功能如何通过语言的形式和结构来传达和强化意义。这不仅仅是对语言形式的关注,更是在语言形式与意义之间建立了一种动态的、相互影响的关系。雅各布森的这些分析为他的诗性功能理论提供了有力的实证支持,展示了语言如何通过其内在的组织和形式结构来触发读者的情感和理解。
诗歌作为个人体验的表达: 狄尔泰的“认知体验”理论强调诗歌是诗人内在情感和生命体验的直接表达。因此,狄尔泰可能会关注普希金创作这首诗时的个人经历、情感状态以及他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他会探讨这首诗如何反映了普希金对生活、爱情、时间和记忆的内在体验。
例如,在分析《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时,狄尔泰可能会关注普希金如何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某个特定瞬间的深刻记忆和情感。这首诗的主题围绕着记忆与爱情的关系,狄尔泰可能会解读这些情感体验如何构成了诗歌的核心,并探讨诗人如何通过这些内在的体验来理解自己和世界。
诗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狄尔泰认为文化和历史背景对理解人类体验至关重要,因此他可能会把普希金的诗歌放在其时代的社会、政治和文化背景下进行分析。他可能会探讨普希金生活的19世纪俄国如何影响了他的创作,以及这些历史背景如何在诗歌中体现出来。
例如,狄尔泰可能会研究俄国社会对爱情、记忆和情感表达的普遍观念,并探讨普希金如何通过个人体验的方式回应或反映这些观念。他可能会关注诗歌中的情感如何与当时的历史事件或文化潮流相呼应。
体验的普遍性与个体性: 狄尔泰也会关注普希金的个人体验如何超越个体,成为一种普遍的、共鸣的情感。他可能会讨论普希金的诗如何表达了一种普遍的人类体验,并探讨读者如何通过阅读这首诗来分享或共感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在分析《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时,狄尔泰可能会探讨读者如何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和感受诗中所描绘的瞬间与爱情的情感。这种体验不仅属于普希金个人,也可以成为一种普遍的人类情感体验,能够引起广泛的共鸣。
[爱垦APP情动转折 Affects-Percepts-Powers] 2025,愛墾網創立16載;陳明發博士在从事人力资源開發16年的基础上,轉入文創研究與推廣至今也已28年。浮生44个春秋,雖不算焦頭爛額也沒啥獎項可領,但自告奮勇的事還幹得不少。實踐多了,面對自己原創的或經手發佈出去的6萬筆左右內容,多少有些领悟。自信還有點前瞻的價值。現陸續整理出來,答謝這麼多年來默默支持著我們的國內外友好。有些事恐怕不是一代人能完成的,更不是一個人可能完成。現留點檔案,有緣並有能力的人若及時看到,對鄉土轉型或有參考價值。
愛墾APP·梵谷情动素
[A: Affects P: Percepts P: Powers]
梵谷的創作過程,有德勒茲的感情素(affect)理論可詮釋的地方嗎?
梵高(Vincent van Gogh,1853–1890)的創作過程與德勒茲(Gilles Deleuze)的感情素(affects)理論之間的關聯,是一個非常有趣且富有啟發性的對照。德勒茲的感情素理論強調藝術作品通過情感的能量流動,直接作用於觀者的感官和情緒,而不僅僅是通過符號或敘事進行理性解釋。這種理論對梵高作品的詮釋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視角,能夠深入理解他創作過程中感情的動力和作品所呈現的內在能量。
梵高的創作與感情素的共鳴
德勒茲認為,感情素是超越個體的、非個性化的力量,它在情感和知覺層面上激起一種「感覺的震動」。梵高的繪畫,特別是其筆觸、色彩和畫面布局,直接激發觀者的情感反應,這種情感傳遞過程與感情素的作用機制非常吻合。例如:
筆觸與情緒的共振:梵高的畫作,如《星夜》(The Starry Night),其狂放的筆觸和旋轉的天空不僅僅是景觀的再現,而是對一種情感能量的直接表達。德勒茲的感情素理論指出,藝術不只是反映情緒,而是創造一種新的情感體驗。梵高的每一筆觸都像是情感的「力量線」,它們不受控地流動,呼應著德勒茲所說的「感情素的流動」。
色彩的情感能量:梵高以強烈的色彩如黃色、藍色和綠色著稱,這些顏色不僅是視覺元素,更是情感的載體。德勒茲認為色彩具有感情素的特性,即它們能以「非敘述性」的方式直接影響感官,使觀者感受到畫作背後的能量場。例如,在《向日葵》中,梵高用炙熱的黃色展現了生命的活力與焦灼,賦予靜物一種動感和緊張感,這種情感能量與感情素的定義極為貼近。
梵高作品的「非人稱」感情素表達
德勒茲強調感情素是非個人的、非敘述的,它們是直接作用於感官的力量。同樣,梵高的創作過程並不是對個人情緒的直接呈現,而是對情感能量的捕捉和再造。梵高的繪畫在表現強烈個人情緒的同時,超越了具體的個體體驗,創造出一種普遍的、深刻的情感震撼:
景物中的情感共鳴:在《麥田與烏鴉》中,烏鴉在低沉的天空中飛舞,仿佛與畫面中的麥田產生了非理性的對話。這種場景的安排創造了一種不安和孤獨的感情素,這些情感似乎不屬於具體的人,而是整個畫面本身的情緒表達。這樣的安排在德勒茲看來,是感情素在畫布上的具象化表現。
景觀的抽象與情感塑造:梵高的景觀並不追求現實的精確再現,而是為了表現內在的情感和精神力量。這與德勒茲所說的感情素對現實的超越類似。梵高筆下的自然景象(如《橄欖樹》系列)與他的心理狀態緊密相連,景物仿佛被情感驅動著生長、扭曲和變形,產生出一種流動的、非靜態的感情素效果。
從感情素的角度重新解讀梵高的藝術
德勒茲的感情素理論幫助我們看到,梵高的藝術不是單純的情感表達或心理敘事,而是一種情感能量的場域。這些作品不試圖去講述一個故事或再現一個情感,而是通過色彩、筆觸、和畫面構圖,使觀者直接體驗到情感的力量:
直接的情感傳遞:梵高的藝術通過感情素的傳遞使觀者直接接觸到他的內心世界,而不是通過言語或符號解釋。這種情感素的傳遞方式,正是德勒茲所欣賞的「純粹的感情素之場」,它讓人們在觀看時被情感震撼而不必尋找敘事的意義。
情感素與創作的解放:梵高在創作時不拘泥於傳統技法,他的藝術是一種即興的、強烈的情感表達。這樣的創作過程本身就是一種感情素的實踐,是對情感能量的即刻捕捉和釋放,與德勒茲鼓勵的「逃離」理性控制和固有規則的藝術實踐相契合。
梵高的繪畫通過色彩和筆觸直接作用於觀者的感官和情緒,形成一種情感的能量場,這種非敘述性、超個人的情感表達與德勒茲的感情素理論高度吻合。德勒茲的理論幫助我們理解梵高的創作不僅是對內心情感的宣洩,更是對情感力量的重塑和再造。梵高作品的影響力正源於這種直達心靈的情感能量,與感情素的本質相得益彰。
愛墾APP·梵高繪畫「身體」(Body)
[A: Affects P: Percepts P: Powers]
從德勒茲(Gilles Deleuze)和瓜塔里(Félix Guattari)關於「身體」(Body)的理論視角來看,我們可以把梵高的繪畫理解為一種特殊形式的「身體」。在德-瓜看來,身體不僅指的是物理形態,而是一種由感情素(affects)、知覺(percepts)和力量關系構成的能量場。這種「身體」不僅是個體生命的容器,還包含了各種情感和力量的交匯點,是一種動態的、流動的存在方式。梵高的繪畫作品正體現了這種「身體」的特質,是情感、感覺、視覺力量的綜合體。
在德-瓜理論中,「身體」被視為一種多重關系的結晶體,不局限於有機體,而是任何由力量、情感和知覺構成的整體。例如,他們的「無器官的身體」(Body without Organs)概念描述了一種解放的、自由的身體狀態,不受既定結構或功能的限制,而是不斷流動和變化的力量組合。這樣的身體不是「完整」的,而是開放的、不斷重新配置的系統。
梵高繪畫的「身體性」表現
梵高的繪畫可以被看作一種「身體」,因為它們不僅是視覺圖像,更是情感、能量和感知的載體。以下是幾方面的詮釋:
感情素與畫作的動態場域:梵高的作品充滿了強烈的感情素(affects),如狂亂的筆觸、濃烈的色彩和流動的線條,這些元素共同構成了一種情感的能量場,仿佛畫作本身在「呼吸」或「脈動」。這種感情素的動態性與德勒茲的「身體」概念相吻合,表明繪畫不僅是靜態圖像,而是一個不斷生成、不斷變動的情感與知覺的「身體」。
繪畫的多感知性(Multisensory Perception):梵高的繪畫作品如《星夜》、《向日葵》和《麥田與烏鴉》,其筆觸的力度和色彩的對比,往往讓觀者不僅僅是「看」到了畫作,而是「感覺」到了畫作。這種多感官的刺激使得畫作成為了一個感知的「身體」,傳遞的不僅是視覺信息,還有觸覺、動覺和情感的沖擊。
繪畫的非器官化特征:梵高的創作並非嚴格遵循傳統的構圖、色彩和透視法則,而是追求一種超越形式的情感表達,正如「無器官的身體」一樣,不受既定的規則和功能的限制。作品的自由、混亂、和非理性表達呈現出一種解放的狀態,如同一種去中心化的「身體」,不斷在情感和感知的界限之間游走。
繪畫作為感情和知覺的「身體」
梵高的作品不僅反映了他個人的情感狀態,更創造了一種集體的、普遍的情感體驗。每一幅畫作都是一個獨立的「身體」,承載著畫家的內在體驗並直接影響觀者:
情感的力量場域:例如在《星夜》中,旋轉的星空、狂亂的雲朵和不安的色調形成了一個情感的「身體」,這一「身體」是對梵高情感狀態的具象化,充滿了不安、孤獨和對宇宙的深沉感知。這些情感直接作用於觀者的感官,仿佛將他們卷入一個非線性的情感旋渦之中。
視覺的能量流動:梵高的筆觸和色彩運用表現出一種強烈的流動性,如同身體的血液循環或能量流動。他的畫作不僅是被「看見」的,也是被「感知」的。色彩的波動和筆觸的起伏讓觀者在觀看時產生身體性的共鳴,仿佛與畫作的「身體」在對話。
繪畫中的情感與知覺的身體延伸
梵高的繪畫作為「身體」不僅反映了他的個人心理和情感,同時也延伸成為一種普遍的人類體驗的具象。畫作的「身體」與觀者的「身體」之間形成一種無形的聯系,使得情感得以在這兩個「身體」之間流動和傳遞:
觀者的身體性參與:觀者在面對梵高作品時,不是被動地觀看,而是通過情感共鳴和感知上的震撼,參與到畫作的「身體」中。這種互動使得作品成為一種開放的「身體」,在情感和知覺的層面上不斷生成新的體驗。
超越圖像的身體化過程:梵高作品的「身體」並不是物理存在,而是一種情感和知覺的體現。它們具有生命的質感,能夠引發觀者的內心波動。德勒茲認為這樣的「身體」打破了靜態和功能的界限,是一種持續的生成和變化,這正是梵高繪畫的核心魅力所在。
梵高的繪畫可以被視為一種情感和知覺的「身體」,它們不僅是視覺圖像,更是情感能量的場域。通過德勒茲的感情素和「身體」理論,我們可以看到,梵高的作品作為「身體」,是情感、力量和感知的集成,是一種開放的、不斷變化的存在形式。這樣的詮釋不僅豐富了我們對梵高藝術的理解,也揭示了藝術與生命、感知之間深層的關聯。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