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克爾·哈特 | 情動何益:《情動轉向》前言 上

專題導言

20世紀70年代以來,長期被社會學忽視的情感開始納入其研究范疇,即社會學的「情感轉向」。後工業社會的來臨及服務型經濟的興起大大推動了「情感轉向」的研究進程,人類情感在商業化過程中日漸同工作、勞動及就業相勾連,情感勞動服務成為新興職業的核心內容。本專題聚焦情感勞動中的「勞動」面向,借由情感研究投射勞動關係的權力與控制。

專題共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1-4)對情感勞動進行概念溯源與辨析,霍克希爾德提出的情感勞動(emotional labor,也譯作情緒勞動)概念為後續研究開辟了新的探究方向。但與此同時,此概念在中國語境下存在同其它概念(affective labor)的混用與誤用。第二部分以經驗研究為主,分別從情感勞動的私人化與專業化(5-6)、性別化(7)、數字化(8)、關係化(9-10)等維度展現了中國情境下的相關研究成果以及情感勞動研究深化與拓展的可能。每部分同時推薦了其它相關中英文文獻,供有興趣的讀者延伸閱讀。


審閱人:田林楠(蘇州大學社會學院副教授)

邁克爾·哈特Michael Hardt,1960年- ),美國政治哲學家和文學理論家,畢業於美國西雅圖的華盛頓大學英文系,目前任教於杜克大學文學系。哈特最著名的著作是他與安東尼奧·內格里合著的《帝國》。

這本書中收集的文章是帕特里夏·克拉夫(Patricia Clough)所認定的,在人文和社會科學中出現了一種「情動」轉向的證據。就像近幾十年學界所經歷的其他「轉向」——語言學轉向、文化轉向等一樣,這一對「情動」的聚焦鞏固和延展了研究領域中一些最具生產性的現有趨向。尤其是我從美國學術工作中所見到的、這一情動轉向的兩種最主要的先兆性研究:其一是對身體的研究,這一研究在女性主義理論中最為廣泛和發達;另外一種,則是對感情(emotions)的研究,主要在酷兒理論領域中展開。亦如其他的轉向,在延伸以前的研究的同時,無論如何,這一情動轉向也開辟了新的研究道路,給予以往的研究以新的洞見,並且指出了新的政治可能性。那麼,利用這一機會來簡短地反思情動有什麼好處,也許是有所助益的。

集中研討情動當然確實要關注身體與感情,但是它亦涵括了一個重要的轉向。情動視角的挑戰首先在於它要求一種綜合。這首先是因為情動在同等程度上既涉及身體,也涉及心靈,其次因為它們既涉及理性,也涉及激情。如同情動這一術語所表明的,情動要求我們進入因果性的領域,但是它們提供的是一種對因果性的復雜看法,因為情動同時屬於因果關係的兩造。換言之,它們既說明了我們感染/影響(affect) 周邊世界的力量,也說明我們被周邊世界所感染/影響(to be affected)的力量,還說明了這兩種力量之間的關係。

巴魯赫•斯賓諾莎是將情動理論推進得最遠的哲學家。直接或間接地,他的思想是大多數當代這一領域的研究的源泉。斯賓諾莎以兩套平行的發展或對應關係來捕捉情動的力量。首先,他提出心靈之思考的力量及其發展,平行於身體之行動的力量。這並不意味著心靈可以決定身體去行動,或者是身體能夠決定心靈去思考。相反,斯賓諾莎堅持,心靈與身體都是自律的,但是它們卻是平行推進或發展的。這樣一種說法無論如何都沒有解決身心關係問題,它反而將其作為一個問題或研究指令提出來:每次我們考量心靈之思考的力量的時候,我們必須嘗試著去辨識身體之行動的力量,是如何地與心靈之思考的力量對應的——在此,這一對應的觀念是開放的和無限的,這一點很重要。就其同時標示著心靈與身體的當下狀態而言,情動橫跨於這一關係之上。簡言之,情動的視角,使得我們基於身體與心靈的力量不斷地以某種方式對應這一假定,來不斷地提出身心關係的問題。

Views: 14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