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發博士 《文創技能系列 133》安身有序 企業永續

很幸運。這輩子嘗試過許多事,至少有一件,至今還熬得住年歲淘洗。


上個月,我和妻子出席青運五十周年紀念晚宴,見到許多在不同領域闖出名堂的夥伴。他們說,青運在1980年代推動的《青年工作者哲學》,以及根據這理念而開發的培訓體系,陪大家平穩度過那熙攘焦慮的時期,讓青春能量找到聚焦的燃點。


大夥兒還記得一道仰望、摔跤與攀越的往昔,我當然感動。但是,我必須承認一點,在四分之一個世紀前,我努力思考、創作《青工哲學》,主要是出於自己領導所需。


說真的,那時節,誰看見年輕的我們的無助?

上圖:本文作者年輕時講壇攝影。下圖:2016年,“一帶一路”3周年紀念,本文作者(左4),受邀出席假中亞哈薩克斯坦文化之都阿拉木圖所舉辦的國際專家會議,分享“怎樣說好絲路故事”的研究心得。會後與部分國際演講夥伴合影。中國主席習近平先生在2014年9月,首次在哈薩克斯坦提出“絲綢之路經濟帶”(“一帶一路”之“帶”)倡議。)


1984、85年,馬華公會陷入二十個月的黨爭;1986,全國24家華資合作社因失信、擠提而被接管;1987年,茅草行動大逮捕;1988,高庭宣布巫統為非法組織,原來的人馬一分為二,一群叫新巫統,另一群叫46精神黨,而涉及巫統案件的五位最高法院大法官,史無前例地被革職。


五年間,人們看見的是,多位華社黨團領導入獄,更多領導則因為與合作社有所牽連,出入武吉阿曼和法庭,不少社運或異議領袖也關進了扣留營。就像每逢河流乾淺死魚翻肚,蒼蠅就喧囂覓食,極端份子驅趕他族的叫喊極盡聳動。亂象不息,當政者自顧不暇,國家的經濟很糟糕,誰人看見了青年的無助?



那幾年,我負責過青運的組織、宣傳、出版與培訓,最後擔任全國總秘書。在國家與民族都似乎喪失方向的年頭,沒盼望社會為青年做甚麼,只想青年能為本身做點事。許多疑惑搞不懂,自己開課堂好好的學就是了;許多想法沒處使力,自己搭舞臺炫一炫也可能是條生路。

(富強後的中國新一代,對中國怎樣在一帶一路戰略中走向世界、參與世界,充滿好奇與求知欲。讓本文作者常有機會為他們的遊學團,主講有關地方創生與文化創意的課程。)


和自己的命運拔河


這想法並不新鮮,我老早就這麼和自己的命運拔河。我唸完大學先修班時,進不了本地大學又出不了國,常常生自己的氣。氣得腦充血便口出豪語:“大學不教育我,我教育自己算了!”閱讀、寫作、聽演講、上短課、向人討教、聆聽錄音帶、參加函授計劃……,能自修的機會都拼了命的去鑽。


遠在手機、互聯網、衛星電視與大型商場出現以前,私辦學府是個陌生的名詞,資訊與教育好像一種特權,非人人可能親近。在努力找尋進修場合的男女,何止我一人?經過三年多的努力,我走出暫時與大學無緣的自哀自憐,信心飽滿得似乎也深造了一場,有些朋友認為我能為他們授課解惑。我們於是為自己開了學堂。


學習後總有自己的一套創想,渴盼著去試驗、實現。學習團體此時就變成心靈社區,像家一般的接受與包容了大家;一起造夢與摸索,互相提醒與激發。最後推我們一把,大家就像一只大鷹飛了起來,在鼓勵與祝福聲中越飛越高、越遠。對,我們就這樣為自己搭好舞臺。



找尋夢裏的安身處


青運當時的許多會員,不管是從國外歸來的專業人士,或是在店鋪給人打雜的小弟,在商行為人做賬的小妹,其實都是很優秀的年輕人,面對苦悶的現實卻只能無奈的聳肩。讓我這樣比喻好了。他們都是很熱情、造詣不錯的樂手,在蕭瑟的街市廣場,卻找不著一個交響樂團。每天早晨睡醒,便帶著自己的一份期盼,各自的長笛、小號、單簧管、小提琴,出門去找尋夢裏的安身處。


後來,在公園裏沒人注意的角落,發現有幾個叫“青運”的人,在拉二胡、敲三角鐵。反正沒事做,便湊在一起即興演奏幾首曲子。雖然常常忘記了本身還沒吃早餐,卻也組成了一個看來還行的樂團。


我借這樂團的意象,說明那時節有一群年輕人,為自己創造了學堂與舞臺。二十餘年後再碰頭,他們告訴我,那學堂與舞臺的故事,一直都沒離開過他們。有一位企業大獎的得主說,他年少時從偏遠的鄉野出發,來到今天的順境,是因為《青工哲學》系列培訓,有力的推動了他一把。我笑語,因為他今日的能力,對組織與社會的改進,能更大力的推上好幾把。



在困擾難測的時期,有心為自己同年紀的一代人做點實在的事,我所能想到的,就是分享自己的成長體驗。每個人都可能在團體學習中,深掘本身的無限潛藏,這點毋庸置疑。但是,要做好這件事,卻需要一定的指導法則,我於是向團體工作專業取經,開發了《青工哲學》,從意義、對象、方法、過程、目標與文化等角度,重新定義何謂青年運動,同時根據這定義研發一系列的培訓計劃。


今天,有些朋友認為這工作對他們有所幫助,倒提醒了我一件事:任何打算借助再造工程創造更大價值的企業,其故事少不了讓人安身立命的哲學元素。因為哲學,是組織意識、態度與風格的結晶體;像北斗星一樣,給組織指引永續的航向。(2010年8月25日 南洋商報經濟版)(圖片說明:上,陳明發院士背包走德國;中,背包走英國;陳明發院士受邀為中國國務院舉辦的中國文博會發表演說後,參觀香港文化創意產業館)

陳明發博士《文創技能系列133》安身有序·企業永續#青年成才之家

1984、85年,馬華公會陷入二十個月的黨爭;1986,全國24家華資合作社 因失信、擠提而被接管;1987年,茅草行動大逮捕;1988,高庭宣布巫統為非法組織,原來的人馬一分為二,一群叫新巫統,另一群叫46精神黨,而涉及巫統案件的五位最高法院大法官,史無前例地被革職。

五年間,人們看見的是,多位華社黨團領導入獄,更多領導則因為與合作社有所牽連,出入武吉阿曼和法庭,不少社運或異議領袖也關進了扣留營。就像每逢河流乾淺死魚翻肚,蒼蠅就喧囂覓食,極端份子驅趕他族的叫喊極盡聳動。

亂象不息,當政者自顧不暇,國家的經濟很糟糕,誰人看見了青年的無助?


社群媒體導致傳統社團死亡?
拯救方案在背包客自由行運動?
~~背包包走過歐洲的朋友會發現
很多先進國家的青年男女
邊走邊學習,累積了文化視野
就懂得怎樣在後工業時代
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出口

陳明發 《青工哲學》 前傳~~給青春命名

陳明發:放眼世界·冀青運紮根鄉土


陳明發博士~在青運發現夢想

Views: 31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