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墾絲綢之路經濟體·慕課》推薦精彩文獻,請點擊各個題目:


台灣高動態攝影家 譚志國·磺火捕魚

Rating:
  • Currently 4.66667/5 stars.

Views: 496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絲經 庫 3 hours ago

愛墾APP: 婆羅洲的聲音(Voices of Borneo)

愛墾網倡議婆羅洲(Borneo)鄉土的「心靈之聲」(Voices of the Soul)非營利組織,以下建議嘗試結合當地的文化特色和「詩性智慧」理念:

「婆羅洲的聲音」(Voices of Borneo)項目

目標:
記錄和傳播婆羅洲各個族群的傳統故事、音樂和儀式,以保護和推廣當地的文化遺產。

 
采集傳統音樂和口述歷史: 制作高質量的紀錄片和音頻檔案,采訪當地長者和文化傳承者,記錄他們的故事和音樂。

創建互動式數字平台: 通過社交媒體和專門的網站發布這些內容,允許全球觀眾與婆羅洲的文化進行互動。


組織線上和線下展覽: 展示這些文化作品,舉辦講座和研討會,讓觀眾深入了解婆羅洲的多樣文化和傳統智慧。

「自然的靈魂」(Soul of Nature)項目

目標: 通過探索婆羅洲豐富的自然環境和生態,傳遞自然與人類心靈的聯系,提升環保意識。

 
生態故事講述: 記錄和分享當地土著居民對自然環境的理解和故事,展示他們如何與自然和諧共處。

生態藝術創作:
邀請當地藝術家創作與自然相關的藝術作品,結合自然素材和傳統工藝,展現生態和心靈的聯系。


環保教育活動:
在學校和社區舉辦環保教育活動,推廣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並通過藝術和故事傳遞環保的信息。

「心靈療愈之旅」(Soul Healing Journeys)項目

目標:
提供心理療愈和精神支持,通過傳統和現代方法幫助當地社區應對生活挑戰。


傳統療愈實踐: 邀請經驗豐富的傳統療愈師,教授和傳承傳統療愈技藝,如草藥治療、冥想和儀式。

心理健康支持:
提供心理輔導服務,並結合當地的文化背景設計適合的心理療愈方案。


組織體驗式活動: 舉辦體驗活動,如森林療愈和心靈冥想,讓參與者通過與自然的互動獲得內心的平靜。


「鄉土藝術復興」
(Revival of Indigenous Arts)項目


目標: 復興和推廣婆羅洲傳統藝術形式,支持當地藝術家的創作和發展。


藝術家支持計劃: 提供資助和資源支持當地藝術家,鼓勵他們創作和展示傳統藝術作品。

藝術工作坊和展覽:
定期舉辦工作坊和展覽,展示傳統藝術形式,並組織觀眾與藝術家互動。


數字化藝術資源:
創建數字化平台,記錄和展示傳統藝術的制作過程和作品,向全球觀眾推廣婆羅洲的藝術遺產。

延續閱讀

[慢遊靈修] 中間路綫

[慢遊哲學] 陳明發·時間病患

[慢遊專頁] 詩與逺方

Comment by 絲經 庫 3 hours ago

「文化交流與學習中心」(Cultural Exchange and Learning Hub)項目

目標:
促進婆羅洲不同族群之間的文化交流,增進彼此的理解和合作。

 
文化交流活動: 組織跨文化交流活動,如節慶慶典、傳統工藝展覽和文化交流工作坊。

學習和培訓項目:
開設關於婆羅洲多樣文化的學習課程,邀請專家和文化傳承者進行講座和培訓。


社區合作:
與當地社區合作,共同策劃和舉辦文化活動,提升社區的凝聚力和文化認同感。

這些建議旨在通過結合婆羅洲的自然與文化特色,創建與當地社區深度關聯的「心靈之聲」項目,幫助保護和傳承地方文化,同時提升心理健康和環保意識。

延續閱讀:

心靈:意識擴展·個體覺醒 新文創就是詩性文創   德勒茲「平面」vs文創  “場所”拓撲學 

地方產學合作(ELP)計劃   
情動地方文創   段義孚的「地方感」 詩性鄉愁呼喚型造物 

情感地理學
  

Comment by 絲經 庫 on Monday

爱垦APP: 扩大为人文科学研究的视野

(续上)引入更多相关理论和学者


探索其他理论家的观点:提出其他关于情动转折、认知诗学、文学理论或语言学相关的学者和理论。,例如保罗·莱考夫(Paul Lakoff)的概念隐喻理论、蒂姆·赖利(Tim Reilly)的情感认知理论等。


比较不同学派:讨论不同学派之间对于同一概念的不同解读,探讨其异同点和各自的贡献。

示例问题:

“保罗·莱考夫的概念隐喻理论如何与认知诗学相关联?”


“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在文学性方面的观点有何差异?”

结合具体的文学作品进行分析

案例研究:选取特定的文学作品,运用认知诗学、克里斯蒂瓦或雅各布森的理论进行具体分析,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多元解读:探讨同一作品在不同读者或文化背景下的解读差异,体现认知与文化因素的影响。

示例问题:

德勒兹在讨论艺术,特别是塞尚的画作时,如何受到梅洛庞蒂现象学理论的影响?”


“克里斯蒂瓦的互文性理论在解读现代诗歌时有何应用?”

Comment by 絲經 庫 on Monday

讨论理论的实际应用和影响

教育领域:探讨这些理论在文学教育中的应用,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创作实践:讨论作家和诗人如何运用这些理论指导创作,提升作品的深度和感染力。

示例问题:
“雅各布森的诗性功能如何在现代广告创作中得到体现?”

“感性转折的理念在教育中的应用”

探讨跨学科的关联

心理学和神经科学:
讨论这些文学理论与认知心理学、神经科学之间的关联,探究文学体验的生理和心理机制。


文化研究:
探讨文学理论在文化研究、社会学和人类学等领域的影响和应用。

示例问题:

“阅读文学作品时的大脑活动如何支持认知诗学的观点?”


“克里斯蒂瓦的理论如何影响当代文化研究?”

提出批判性和反思性的问题

质疑和挑战:
对已有理论提出质疑,探讨其局限性和可能的改进方向。


未来发展:
讨论这些理论在未来研究中的潜力和可能的发展趋势。

示例问题:

“认知诗学在处理非西方文学作品时是否存在局限?”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这些文学理论将如何演变和适应?”

结合当代趋势和技术

数字文学:探讨在数字时代,这些传统文学理论如何适应和解释新的文学形式,如电子文学、互动叙事等。


社交媒体和传播:讨论文学性在社交媒体和现代传播渠道中的体现和变化。

示例问题:

“认知诗学如何解释互动式数字小说的读者体验?”


“在社交媒体时代,雅各布森的诗性功能如何体现于短文本和表情符号中?”

相关:故事人心靈素質(14)

Comment by 絲經 庫 on Monday

APP Iconada: Key Works in Studying the Relations between "Conation" & "Affects" within the Cultural Creative Economy Study

Here are five key researchers whose works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ation and affects within the context of the cultural creative economy. These scholars have significantly contributed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how motivation, emotion, and creativity intersect in the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of cultural goods and services:

Richard Florida

Key Works:
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 (2002); Cities and the Creative Class (2004)

Contributions: Florida’s concept of the “Creative Class” highlights the economic power of creative professionals who are driven by intrinsic motivation (conation) and whose work often involves significant emotional engagement (affects). His work explores how cities and regions can cultivate these dynamics to drive economic growth through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David Hesmondhalgh

Key Works:
The Cultural Industries (2002); Culture, Economy and Politics: The Case of New Labour (2015, with Kate Oakley)

Contributions: Hesmondhalgh examines the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the cultural industries, focusing on how emotional engagement (affects) and motivational factors (conation) shape creative labor. His research provides insights into the affective labor of cultural workers and the role of motivation in sustaining creative practices within commercial contexts.

Angela McRobbie

Key Works:
Be Creative: Making a Living in the New Culture Industries (2015); The Aftermath of Feminism: Gender, Culture and Social Change (2008)

Contributions: McRobbie’s research explores the precarious nature of creative work, emphasizing how conation (the drive to create despite challenges) and emotional labor are central to the experiences of cultural workers. She highlights the affective dimensions of creative industries, including the emotional investments and sacrifices made by those working in the cultural economy.

Comment by 絲經 庫 on Monday

Mark Banks

Key Works: Creative Justice:
Cultural Industries, Work and Inequality (2017); The Politics of Cultural Work (2007)

Contributions: Banks focuses on the intersection of creativity, motivation, and emotional labor in the cultural industries. His work explores how affective states and motivational drives influence the experiences of creative workers, particularly in relation to issues of inequality, work ethics, and the value placed on cultural labor.

Keith Negus

Key Works:
Creativity,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al Value (2004); Popular Music in Theory (1996)

Contributions: Negus examines the interplay between creative motivation, emotional engagement, and cultural production. His research highlights how affects shape the production of music and other cultural goods, while conative factors drive innovation and market adaptation within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These researchers provide critical insights into how conation and affects operate within the cultural creative economy. Their works underscore the importance of understanding both motivational drives and emotional engagement in shaping the dynamics of cultural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offering valuable frameworks for analyzing how creativity contributes to economic and cultural growth.

相关:呼唤型造物  evocative object  The Etymology of Vocative Linguistic Theory on Vocative  Conation & Affects Vivo's aesthetics Creativity Study Affective CCI   Keyworks  

Comment by 絲經 庫 on August 15, 2024 at 5:23pm

教育的「道、法、術、器」

「道、法、術、器」出自老子的《道德經》,是道家傳承所強調的四個層面。所謂「道」即萬物變遷循環中亙古不變的規律,是靈魂,是方向,是指導思想;「法」是在探求「道」的過程中經過實踐思考、歸納總結出的規則體系和方法原則;「術」是在規則體系指導下的具體操作技術,只要「道、法」不變,「術」可千變萬化;「器」是指有形的物質或有形的工具,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古人用「道法術器」形容事物的不同層面,我們對事物的認識,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停留在膚淺的認識,而要深入內裡,掌握規律,把握原則,了解方法和技術,以及相關的工具和環境。

將「道法術器」理念融入學校管理,改進學校管理的方式方法,有助於加快學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道、法、術、器」基本內涵

中國傳統道家文化的傳承強調這樣四個字,「道」、「法」、「術」、「器」。

「道」,是自然環境、事物的自然規律和發展方向;即「天道」。

「法」,是為循「道」、成事、達到目標制定的方法;即「人法」。

「術」,是為使「人法」得到落地實施采取的技術層面的策略、技巧。

「器」,是為使「術」取得更好、更有效率的結果所必需的工具。

簡而言之,可總結為:遵循事物的發展規律,確定自身的發展方向、願景和戰略;策劃制定符合事物規律、規避風險和實現願景的目標、方法、方案、行動路線;在「道法」的統御下,具體策劃制定具體實施的技術層面的方法、技巧,以有效的做好每一件事;並在做事時使用適宜的工具器具,以保證達到「術」的結果,提高「術」的效率。

「道、法、術、器」在教育理論中的理解

1、教育的道

無論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唯一不變的道就是:所有的教育,歸根結底,都是教育者的自我教育。要把著力點放在教育者自我的成長上,在自己身上下功夫,而不是要求孩子怎麼樣。孩子身上呈現的所有問題,都是在折射他們的渴望,這些渴望就是我們作為教育者沒有給到的。比如家長太浮躁,定不下來,孩子就會多動,不專注,因為他渴望寧靜;比如缺少有效的溝通,孩子會沉溺於電子游戲,因為他渴望陪伴和理解。

教育是一件需要智慧的事情。

道作為最高境界,也代表著學校的發展方向、願景目標和辦學理念。根據外部環境、政策措施和學校類型層次等因素決定學校發展方向;學校要發展到何種程度;以什麼方式和速度達到發展方向最終目標。通常,學校願景較為抽象宏大,表明學校未來要達到的位置。但是學校目標必須是具體、可衡量的,制定目標是為了明確學校的發展規劃以達到願景。辦學理念體現學校及其幹部教師的價值取向,是指學校在辦學過程中所推崇的基本信念和奉行的使命。

2、教育的法

教育的成效取決於教育者本身的狀態,最好的教育是不言之教。教育者本身就像是一杯滿滿的水,從杯口自然而然溢出來的水,就是最好的滋養。不斷地修煉自己的狀態,是教育者唯一需要做的事情。所謂的狀態,就是人生的高度,如果教育者的身心都在一種很低下的狀態,整天糾纏於名利得失,雞毛蒜皮,孩子如何能夠有靈性,有智慧?就是原本有靈性的孩子,也被邪氣和俗氣蒙蔽。

教育者應該怎麼修煉自己的狀態?扎根到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培養內心的高度。具體地說,就是「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虛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論天下之事;潛其心,觀天下之理;定其心,應天下之變。」(唐朝的施肩吾語)

(教育的「道、法、術、器」原載: 2020-02-25 搜狐 原題:「道、法、術、器」4字在教育理論中怎樣理解?)(下續)

Comment by 絲經 庫 on August 14, 2024 at 7:19pm

倡導「 大其心」,就是格局要大。 所謂的格局,就是一個空間,包括長寬高。

長,就是眼光要長,以未來定義現在,基於三十年之後的孩子的生命狀態,來考慮現在的教育。站在三十年以後看,現在的很多教育都不必要,有些甚至在灑毒藥。寬,就是包容,接納更多的美好。所謂「容」,就是下化之,把不好的人和事拿過來而化之。高,就是人格的高度,決定了一個人格局的就是高度。教育者的格局越大,給孩子的成長空間就越大,孩子的格局就越大。

講究「 虛其心」,就是要有敬畏之心。 所有的智慧都來自敬畏之心,一個人沒有敬畏之心,智慧是會繞著他走的。敬畏什麼呢?敬畏天命、敬畏大自然、敬畏大人。

擁有「平其心」,就是保持平和。只有控制好自己地情緒,才可以就事論事。人生修煉到最後,就是兩個字:平和。所有的大教育家,都是平和的。

力求「 潛其心」,就是克服浮躁,沉潛到水的深處,扎扎實實成長。 教育的清流,在水的深處。可是大部分人都漂浮在水面上,只能喝苦水。(作為一個老師,對這一段真是深有感觸!天天忙著做表面文章,整一個又一個新名詞:翻轉課堂、案例教學,申請一個又一個的項目,參加各種各樣的教學比賽,每天都很忙,我們真的是在做教育嗎?)

明悉「 定其心」,就是知止,知止而後定。 關於知止,本身就需要講的太多,應悉心揣摩,也未必說的清楚,自己領悟吧。

當教育者自己修煉到一定的狀態,你就能打開一扇門,這扇門就叫「感動」。感動真的東西,感動於美好,感動於善良。這種感動會傳遞給孩子,讓教育進入一個更寧靜和美好的狀態。

教育的法也有尊重規律的內涵,這個世界上的人可以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清晰的,一類是不清晰的。所謂的清晰,就是能尊重客觀規律,把握事物的本質。教育的規律,就是生命的發展規律。教育應該「率性而為」,所謂的率性,就是順應和尊重人的本性。

當然這裡也包括學校治理的「法」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法律法規,而是指確保學校有效運轉的體制機制,包括組織架構、管理體系和規章制度。學校在制定各項規章制度時,要講究合法性、全面性、可操作性。在規章制度中,學校章程是立校之本,而管理制度是貫徹學校章程的重要保障。

3、教育之術

所謂的教育,本質上就是引領。一個優秀的老師,就是要掌握合適的喚醒點,不早不晚,這個喚醒的點,一般都是和自尊心有關,自尊心是把自信心和責任心鏈接在一起的鏈條。用真善美的東西去感動孩子,人一旦被感動,很容易觸發自尊。

教育者的使命不是教育,而是引領。你如果身上有光,就能照亮自己,也照亮別人。你要站得足夠高,走的足夠遠,成為一個有光的人,你的光亮能夠照亮孩子前行。成為一個有光的人,是教育者的使命。

學校之「術」也應包含選人用人之「術」。學校要想發展壯大,首先就要選對人,建設優秀的干部教師隊伍。學校之「術」應注重團隊合作。如果教師想要在專業上快速成長,那就必須構成一個團隊,團隊中相互借鑑、共同提高。學校之「術」在於鼓勵和加強學習。需要建立內部學習機制,並提供正確的學習方法,鼓勵干部教師勤總結、勤思考、勤交流,轉化學習和科研成果等。

4、教育之「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指有形的工具和載體。善於使用「器」的學校,可以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校之「器」一般包括學校環境、發展平台、核心項目等。

學校要加強環境治理和文化建設。一是環境設施,包括辦公室、交通環境、室內光線、布局設計、辦公設備等因素。二是文化氛圍,真誠自由、平等向上的文化氛圍最能帶動干部教師朝好的方向發展。學校要自主搭建或者借力各種發展平台,還要以重大項目為抓手,深入推動課程改革,加強和完善學校課程體系的頂層設計。要加強特色課程的研發與開設,滿足學生個性發展和特長培養的需要;落實「課堂革命」,推動課堂教學改進和創新,將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深度融合。

總結

千年沿襲的處事哲學中蘊含著一脈相承的教學智慧,道、法、術、器四者各為基石,彼此交融,相輔相成,缺一則不能成為體系,計算教學中只有堅持做到道明、法當、術巧、器精,四者並舉,遵循規律才能教有所成,學有所得。

「道、法、術、器」這四個字看似簡單,真正運用起來仍任重道遠。需要學校因地制宜,根據自身優勢特色,找准方向和著力點之後,才能達到「道、法、術、器」彼此交叉、相互融合、相互支撐、靈活運用、合為一體的至高境界。

總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實際教學中做好「器」的管理,是循「道」而為的要求,是實施「法」的要求,是提高「術」的效率必然。


參考文獻:

1陳如平,學校治理的「道法術器」;

2. 陳岩,林格談教育的道、法、術。 聲明:文章內 容 來源於 人民日報客戶端 。

教育的「道、法、術、器」原載: 2020-02-25 搜狐 原題:「道、法、術、器」4字在教育理論中怎樣理解?)

Comment by 絲經 庫 on July 9, 2024 at 1:46pm

多元智能理論+家庭文化價值

Howard Gardner「多元智能理論」能量大的地方,在于他的研究显示,每個孩子一定擁有1、2種相對優勢的智能。

我们需要一种学习体验,例如游戏,帮助父母和孩子一起发现孩子的天賦,这个经验成为家中的一笔“家庭文化資產”。(陈明发博士 9.7.2024)

Comment by 絲經 庫 on July 3, 2024 at 10:17pm

陳明發·50年翻轉·中國管理教育

馬中1974年正式建交,1978年改革開放。在管理教育方面,最早是怎樣的情況?台灣徐木蘭教授在她的名著《見樹又見林—經營的藝術》(1983年,台北天下雜誌出版)一書中,有一篇〈管理之風吹向中國大陸〉(34—39頁),做了極好的分析。

改革開放初期的四個「現代化」,即「工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國防現代化、科學技術現代化」,對比今天掘起後的中國,是多麼的「謙卑」?

反觀50年前馬中建交初期,我們在各方面又有多少領先的地方?

如果看了中國當年在方方面面的管理技術有多可笑,我們還是省省吧。

不如看看我們今天怎麼落後了,在趁50週年紀念之際,趕上去吧。

(舊文檔〈陳明發學習〉有更多關系中國MBA的材料)

原見:January 10, 2024)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