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哈哈蒂:房子能浮起來嗎?14

沙特德拉伊耶城市文化遺產博物館中心

Zaha Hadid 建築師事務所於2016年奪得沙特阿拉伯德拉伊耶(Diriyah,世界文化遺產地)城市文化遺產博物館管理中心的設計大賽。 管理中心將成為博物館的總部;一所全新的教育機構也將建設於此,以保護當地符合UNESCO世界遺產的歷史文化遺產地和周邊的哈尼發谷地(Wadi Hanifah,120公里長)村落。

這個總面積為8780平方米的建築包含多種功能:永久性的展覽畫廊,圖書館,大講堂和多個學生/成年教育空間。此外,它將成為新科學研究所之家,用於實地調查和研究,提供記錄德拉伊耶考古場地的文檔。

德拉伊耶的世界文化遺址圖賴夫區(At-Turaif District)建立於公元15世紀,此處是沙地王朝的第一座首都所在地。在18世紀與19世紀初時,德拉伊耶成為瓦哈比派在政治及宗教的思想傳播中心。(來源:https://www.archdaily.cn)

Rating:
  • Currently 5/5 stars.

Views: 329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Ra Zola on September 20, 2024 at 12:47pm

爱垦网评注·德勒兹vs克里斯蒂瓦

德勒兹的“内在平面”(Plane of Immanence)和克里斯蒂瓦的“符号态”(Semiotics/Semiotic Chora)在思想深度上,可类比为一种生成性的、去中心化的、流动的场域,都是创造力的源泉和前状态。但它们也有重要的区别:内在平面更强调思维与存在的开放性,而符号态则专注于主体从混沌到语言的过程。因此,类比虽然有助于理解两者的生成性与动态性,但在具体分析时应注意它们各自的哲学定位和作用。

德勒兹的“内在平面”

“内在平面”是德勒兹用来描述思维或存在的基础层次。它是无形的、无边界的场域,容纳了所有潜在的力量、概念、情感和感知,是不断生成、变化的平面。这个平面无任何预设的框架,强调去中心化、去结构化,是思维的创造性和多样性之源。

克里斯蒂瓦的“符号态”

克里斯蒂瓦的“符号态”(或“符号合唱”/Semiotic Chora)则是语言和意义的生成前状态。它代表了主体尚未进入语言系统时的情感、欲望和原始冲动,是混乱、流动的,是一种“前语言”的状态。符号态位于象征秩序(symbol)之前,与律动、声音、情感密切相关,是一种具有身体性和感性的存在。

类比点:生成与流动

生成性与流动性:德勒兹的内在平面与克里斯蒂瓦的符号态都强调生成和流动。两者都不是固定的结构,而是不断变化的场域,充满潜力和开放性。在这个意义上,内在平面和符号态都可以被视为创造力的源泉,是一切思想、感知和感受的发生地。

无中心性与非线性:两者都拒绝传统的逻辑中心化思维。德勒兹的内在平面不受任何超越性控制,是去中心化的,而符号态也不遵循逻辑的秩序,是混沌和非线性的。这种无中心性确保了它们作为生成性场域的开放特质。

前语言与前形式:内在平面和符号态都处于形式化之前的状态。德勒兹的内在平面是概念、思想的前形态空间,而符号态是语言和象征秩序的前语言空间。两者都代表了一种“前状态”,是“形式”进入系统之前的潜在力量。

关键区别:功能与哲学背景

哲学定位:内在平面是德勒兹关于存在论和思维的基本设定,它是思想、生命本质的场域,更多偏向于存在论。而克里斯蒂瓦的符号态则是语言学和精神分析框架内的概念,主要讨论主体如何从非语言的混沌进入语言的象征秩序,更侧重于语言、心理发展的动态。

与主体的关系:内在平面强调无主体性,是所有存在的共通场域,不特别关联于个体主体性。而符号态则与主体的形成过程紧密相连,是主体在语言前的感性经验,涉及到婴儿期与母体的联系。

作用方向:内在平面是对“创造”的正面积极阐释,而符号态往往被理解为一种未分化、未整合的情感能量,具有潜在的破坏性和无法被完全控制的特质。它是“象征秩序”无法完全吸收的异质能量。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这么在两者之间做这样的区别:克里斯蒂瓦的“符号态”是一种(符号学)方法論;而德勒兹的“平面”则是一种哲学上的“本体论”、“存在论”。

克里斯蒂瓦的符号学(Semiotics):

克里斯蒂瓦的符号学是一种方法论,她将语言学、精神分析学和符号学相结合,发展出一种理解意义生成的动态方式。她特别关注“意指的过程”(signifying process),包括象征性(symbolic)和符号性(semiotic)两个层面,前者是社会性和结构化的,后者是更为无意识和驱动力的。克里斯蒂瓦的方法论在于如何解构和分析文本,揭示深层次的心理和社会动力,这确实可以被视为一种符号学的方法论。

德勒兹的“平面”概念:

德勒兹的“平面”是一个哲学性的术语,涉及“本体论”和“存在论”。例如,他的“内在平面”(plane of immanence)是哲学思考的基础,这个平面不是一个实际的空间,而是概念和存在的场域,里面没有任何等级的差异,强调的是多样性和流动性。德勒兹的平面概念挑战了传统的本质主义,注重生成、变化和无中心的结构。因此,德勒兹的“平面”可以被理解为关于存在的根本条件和可能性的探讨,是一种独特的本体论和存在论视角。

克里斯蒂瓦的方法论关注的是如何解读和分析符号系统中的意义生成,而德勒兹的哲学概念则探讨存在和生成的条件。两者在思维上有交集,但各自关注点和学科方法不同,克里斯蒂瓦更倾向于语言学和符号分析,而德勒兹侧重哲学的形而上学层面。

Comment by Ra Zola on September 20, 2024 at 3:09am

一些学者和理论家在德勒兹的“感性转折”理论基础上,试图提出更实际、可操作的实践模式。这些学者通常从德勒兹的思想出发,但寻求超越其抽象的哲学体系,将“感性转折”与当代文化、政治、教育或技术等更具实践性的领域结合起来。

以下是一些超越德勒兹的“感性转折”理论,提出更具实践性的学者或思潮:

布莱恩·马苏米(Brian Massumi)

马苏米是德勒兹的重要解读者和扩展者,他在“感性转折”方面的工作尤其值得关注。马苏米关注情感(affect)与身体、社会和技术的关系,试图将德勒兹的抽象哲学转化为更具操作性的理论框架,尤其在艺术、政治和日常生活的互动上。

实践性和政治性:马苏米探讨如何通过情感与感性,影响政治行动、社会变革和日常生活。他关注情感在社会控制、个人行动和抵抗中的作用,强调身体的感受能力如何能够在公共空间中激发集体行动。

身体与技术的交互:马苏米进一步探讨技术与身体的关系,提出情感不仅仅是个体的心理体验,而是一种通过技术网络和社会结构扩展到更广泛领域的互动模式。这些研究试图将德勒兹的抽象理论应用到数字时代的具体实践中。

安东尼奥·内格里(Antonio Negri)与迈克尔·哈特(Michael Hardt)

在政治理论领域,内格里和哈特的《帝国》(Empire)系列著作可以被视为对德勒兹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和实际应用,尤其是他们对“情感劳动”(affective labor)的分析。

情感劳动的实践性:他们将“感性转折”与现代资本主义的工作结构相结合,探讨如何通过情感劳动来实现社会生产。这种劳动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而是通过情感、交往、情绪来创造价值。在这个框架下,他们试图提出一种更实际的社会批判和变革路径,将情感与经济、政治的实践结合起来。

情感与合作:内格里和哈特强调,情感劳动不仅仅是资本主义剥削的手段,它也为集体合作、社会变革和政治抵抗提供了基础。通过集体的情感生产,社会可以创造新的形式的公共空间和政治行动。

本雅明·诺斯克(Ben Anderson)

作为情感地理学领域的主要学者,诺斯克进一步将德勒兹的情感理论与空间研究相结合。他的工作集中在情感如何构建空间、社会关系和权力结构,提出了更具实践性的视角。

情感地理学的实践性:诺斯克关注情感如何塑造城市空间、政治边界和日常生活。他探讨了情感在社会空间中的流动性,提出这些情感是如何被政府、公司和个人利用来塑造公众行为和意识。

情感与权力的实践结合:诺斯克认为,情感不仅仅是个体的内在体验,而是被社会结构化、被政治利用的。他提出了一种实践性的框架,探讨如何通过操控和管理情感,来维持或挑战现有的权力关系。

伊丽莎白·格罗斯(Elizabeth Grosz)

格罗斯是一位以身体哲学和性别理论为主的学者,她通过结合德勒兹的思想与女性主义、性别研究,提出了一种以身体为中心的情感和创造力理论,具有更强的实践性。

身体、感性与创造力:格罗斯关注身体如何在性别、欲望和社会关系中作为一种生成力量运作。她通过结合德勒兹的无器官身体理论,探讨了女性身体和欲望的生成性,如何通过感性与创意超越传统的性别二元论。

实践中的生成力:她的工作不仅限于理论探讨,而是深入分析了艺术、建筑和文化生产如何通过感性转折,提供了新的创造空间。格罗斯在她的研究中强调,身体并非被动接受规范的存在,而是通过感性生成创造出新的身份和实践路径。

安妮·乔尼斯基(Anna Tsing)

Tsing的工作与德勒兹的思想有一定的关联,特别是在探讨跨文化情境中的感性与生态系统的关系时,她提出了更实际的、与生态学和社会互动相关的理论。

情感与生态实践:Tsing在《松茸的边缘》(The Mushroom at the End of the World)一书中,探讨了如何通过人类与自然的情感互动,创造出新的生态关系。她强调感性在复杂的生态系统和资本主义边缘地带中,如何成为维系生态平衡和社会网络的重要力量。

实践中的感性生态学:她提出了更具实践性的思路,将情感与生态相结合,探索在经济边缘如何通过感性实践,来维持人类与自然的共生关系。这些思考不仅具有理论价值,也具有实际的社会和环境行动意义。

新物质主义(New Materialism)学派

新物质主义学派(如Karen Barad和Jane Bennett等人)对德勒兹的感性转折进行了新的物质性诠释,提出了一种跨学科的、结合物质性与情感的实践性理论。

情感与物质的互动:他们通过探讨物质性如何与情感、感知结合,创造出新的社会和自然实践。他们认为,情感不仅仅是人类的内在体验,物质性也有其感知和情感的维度。通过这种理解,物质、技术、生态和身体之间的关系得以重新定义。

实践中的情感物质性:新物质主义的学者提出了在科学、技术、艺术和生态学等领域如何应用这些理论,使得感性与物质性之间的互动成为社会变革的关键力量。这种理论不仅停留在哲学探讨层面,更推动了具体领域的实验与实践。

Comment by Ra Zola on September 19, 2024 at 4:12pm

爱垦评注·德勒兹“平面”vs文创

德勒兹“平面”(plane)概念在哲学中深具抽象性和深度,但将其应用到“文创领域”时,可以为创作、思维和创意过程带来全新的视角和方法论。德勒兹的“平面”概念通常涉及“内在生成的平面”(plane of immanence)“表现的平面”(或组合平面,plane of composition),在文创领域中,这两个概念可以启发从创作过程到文化生成的不同层面。
它为文创领域提供了一个开放、生成、多维的框架;创意的产生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线性逻辑,而是通过平面中的各种元素、关系、差异的动态互动,生成出多样的文化表达与艺术形式。文创的“平面”是一个不断生成的场域,在这个场域中,创意不断流动、变异、组合,形成具有独特生命力和创新性的文化产品。

平面作为创作的生成场域

在文创领域,德勒兹的“平面”首先可以理解为创作的生成场域。这个“平面”并不是一个固定的物理空间,而是创意和文化在其中生成、展开和相互作用的场域。德勒兹的“内在生成的平面”指的是一个思想、感觉和体验生成的领域,它是开放的、动态的、不受固有框架限制的。对于文创来说,这个平面代表了创作的无边界空间,所有的创意元素都可以在这个空间中进行自由的组合、生成和转化。

在文创中的应用:文创的“平面”可以是灵感、素材、文化符号、情感和故事的共生场域。在这里,创作者将各种看似不相关的元素自由组合,进行再创造。平面是多维的,不局限于传统的框架,而是一个不断变化、生成的创造空间。

平面作为多元关系的网络

德勒兹的“平面”强调多元关系的流动与连接。在文创领域,平面可以理解为各种创意元素、文化符号、历史背景之间的相互关联与网络化结构。这种平面不仅仅是静态的排列,而是一个充满互动与流动的网络。创意的产生并非来自单一的线性逻辑,而是多重关系和异质性元素之间的互动与碰撞。

在文创中的应用:文创项目中的符号、材料、技术、文化背景可以被视为平面中的节点,彼此交织成一个网络。在这个网络中,每个元素不仅保有独立的价值,还通过关联产生新的意义。例如,一部文创作品可以融合传统手工艺、现代设计理念、跨文化符号,这些多元元素在平面中共存并相互作用,生成新的文化意义。

表现的平面:创意的动态表达

德勒兹还提出了“表现的平面”,即艺术和文化在这个平面上展现自己的形式和内容。在文创领域,这可以理解为创意如何通过外在形式、表现手段、媒介等展现出来。表现的平面是创作者通过媒介、材料和技术将内在创意外化的舞台,是表达的具体化过程。

在文创中的应用:对于文创产品或艺术品,表现的平面是各种元素得以具象呈现的地方。例如,在产品设计中,从材料的选择到视觉传达,从叙事结构到文化符号的使用,都是在表现的平面上进行的。通过对“平面”的理解,创作者能够更加自由地结合各种创作元素,打破传统的媒介和技术的限制,实现跨媒介的创作。

平面的开放性与反对固化

德勒兹的“平面”概念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它反对任何固化的、稳定的结构和固定的模式。在文创中,这意味着创意过程应当是开放的、流动的,不应局限于既有的创作范式。每一次的创作都是对平面上既有元素的重新组合与激发。

在文创中的应用:这种开放性启示文创工作者打破既有的界限,将不同文化、不同艺术形式、不同技术手段进行混搭和重构。例如,跨界的艺术表现、沉浸式体验设计、虚实结合的文化产品都体现了平面的开放性和流动性。这种不设限的思维方式,使得文创过程变得更加创新和富有生命力。

平面的差异性与生成力

在德勒兹的思想中,“平面”也是一个差异生成的空间。在文创领域,平面上不同元素的组合不是为了归于某种统一性,而是为了激发出更多的差异和独特的生成。这种差异性生成意味着每一次创作都是对平面内在力量的释放,创造出新的形式和意义,而不是重复或模仿既有的模式。

在文创中的应用:文创产品应该具有鲜明的差异性和个性,通过对平面上不同元素的重新排列,生成具有新意的表达。比如,在地方文创中,通过对地方故事、地方材料与现代设计手法的结合,不仅保留地方特色,还生成出具有时代感和普遍吸引力的作品。

Comment by Ra Zola on September 19, 2024 at 3:57pm
Comment by Ra Zola on September 18, 2024 at 7:48pm

爱垦APP:德勒兹经营地方感

德勒兹关于感觉者(sentant)与被感觉物(senti)之间的不可逆性及其生成性概念,为经营“地方感”和“感性地理学”的文创体验提供者带来新生命。这些概念适合地方文化的发掘和传承,因为它们能够激发一种更加深层次的感知体验,并且强调时间、空间和情感的独特性;为文创提供者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帮助他们在地方文化与感性体验的结合中发掘出新的创作可能性,激发地方文化的持续活力。

地方感的动态构建:德勒兹的生成性思想提醒文创提供者,地方感并非静态的、固定的传统,而是随着时间、空间和体验不断生成的。在经营地方文化时,不应仅仅将其当作“遗产”进行展示,而要将其看作是一个活生生的体验场域,通过多感官的体验(视觉、听觉、嗅觉等)让参与者感受到地方的多重层次。

地方感的构建应当结合具体的历史、地理、文化元素,同时关注到个体的情感体验,使参与者能够通过与地方的互动,生成自己独特的地方记忆。德勒兹的不可逆性观点意味着每一次体验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文创提供者可以通过设计多样的互动活动,鼓励参与者每次都有不同的感知。

感性地理学中的时间和不可逆性:感性地理学涉及将人们的情感与地方联系在一起,德勒兹的不可逆性理论为这一领域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地方不仅仅是一个地理位置,它也是感知体验的时间性与空间性的交织。文创体验提供者可以利用这一点,通过设计体验活动来呈现地方的历史变迁、当下的情境以及未来的可能性,创造一种具有时间感和延续性的感性地理学体验。

不可逆性意味着参与者每次的体验都是不同的,文创提供者可以设计活动,使得每个体验者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背景下,感受到不同的情感与文化联系。这种体验不仅让人感受到地方的深度,还让他们在与地方互动中产生独特的情感连接。

从“观察者”到“生成者”:德勒兹的理论强调感知者与被感知物之间的交互作用,文创体验提供者可以借此推动参与者从单纯的“观察者”角色,转变为“生成者”。在地方感和感性地理学的文创体验中,参与者不仅是观看和接收地方文化的内容,还可以通过参与活动创造新的感知与体验。

例如,通过互动式的文化工作坊、社区活动、艺术创作,参与者成为地方文化的一部分,在与地方的互动中生成新的感知和记忆。这种生成性的体验过程能够使地方文化不断焕发新的活力,同时也使得参与者对地方感有更深的情感连接,成为地方文化的传播者和创新者。

感知的深度体验与多感官互动:德勒兹的感性理论启示文创提供者,可以设计出更多层次的、多感官的互动体验。地方感不仅仅是视觉上的感受,它还涉及到听觉、嗅觉、触觉等感官的多重参与。通过这种多感官的互动体验,参与者能够深刻地感受到地方的丰富性和独特性。

例如,一个关于地方传统手工艺的文创体验项目,不仅可以展示手工艺品,还可以通过触摸材料、聆听制作声音、闻到工艺品的气味等方式,让体验者感受到完整的制作过程。这种多感官的体验不仅能够带来更深层的感知,还能够帮助参与者更好地记住和理解地方文化。

Comment by Ra Zola on September 18, 2024 at 7:48pm

感性地理学中的共情与地方记忆德勒兹的感性块理论也启发文创提供者如何构建共情和地方记忆。通过创造感性块,文创体验者可以将地方的历史、文化和当下的生活打包成一个完整的体验,让参与者在短暂的体验过程中,感受到地方的“脉动”。

这种方式可以通过故事化的叙事、电影、戏剧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来实现,让参与者沉浸其中,感受到地方文化的情感深度。例如,一个地方的历史故事可以通过戏剧演绎、配合实地场景的互动体验,让参与者在情感上与地方发生共鸣,进而生成深刻的地方记忆。

持续创新与地方文化的更新:德勒兹强调变化和变异的必要性,文创体验提供者应当时刻保持创新的灵感,不要固守单一的地方文化表现形式。地方文化本身是不断变动和发展的,文创提供者可以利用现代科技、当代艺术等方式,与地方文化传统进行创新性的结合。

例如,通过数字科技,将地方文化转化为虚拟现实体验或沉浸式互动,或者通过跨领域合作,将地方文化与时尚、设计、音乐等其他创意领域结合,创造出全新的地方感体验。这不仅能吸引更多年轻的受众,还能让地方文化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浪潮中保持活力。

地方感与集体情感的共创:德勒兹的“感性块”理论可以帮助文创提供者构建集体记忆与共创空间。地方感不仅是个体的体验,也是集体情感的共鸣。通过设计能够激发集体情感的体验活动,文创提供者可以在地方感和感性地理学中引入更多共创元素,邀请当地居民、游客或外界创作者共同参与。

这种共创体验可以通过集体艺术创作、社区活动、地方节庆等形式进行,让每一个参与者都成为地方感生成的一部分。在这种过程中,地方感不再只是静态的传统文化,而是不断被重新创造和更新的文化生态。

德勒兹的情动哲学,特别是关于感觉者与被感觉物之间的生成性和不可逆性的理论,为文创工作者提供了重新发掘地方感和感性地理学的有力工具。通过将这些概念运用于文创体验的设计中,文创工作者可以:

打破静态的地方文化展示,转而构建动态生成的地方感。
强调体验的独特性与不可逆性,创造个性化、深度化的感知体验。

将体验者从“观察者”转变为“生成者”,通过共创激发地方文化的创新活力。


设计多感官的互动,创造具有层次感的地方感性体验。

通过感性块和多维情感体验,构建地方的集体记忆与情感共鸣。

Comment by Ra Zola on September 18, 2024 at 5:04pm

爱垦APP:感觉者和被感觉物

德勒兹的美学理论中,感觉者(sentant)和被感觉物(senti)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而深刻。这个关系构成了艺术体验中的一种统一,但这种统一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主客二元关系,而是一种生成性和交互性的统一。在这种关系中,感觉者和被感觉物通过一种不可逆的方式相互作用和融合。德勒兹受到了梅洛庞蒂现象学的影响,同时发展出自己独特的观点,特别是在《感觉的逻辑》一书中探讨了这一问题。

感觉者与被感觉物的共存与交融:德勒兹认为,在艺术作品或感知体验中,感觉者(感知主体)和被感觉物(感知对象)并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相互渗透和交织的。艺术作品中的感性表达(如色彩、形状、线条)不仅仅是被动地呈现给观者,而是主动地参与到感觉者的感知过程中。感觉者通过身体、情感和感官与被感觉物产生共鸣,二者构成一个统一的感性整体

在这个过程中,感觉者并不完全主导对感知的体验,被感觉物也在“回应”或“作用”于感觉者。因此,感觉者和被感觉物是相互生成的,彼此依赖并在感知的过程中共同创造出感性体验。

不可逆性:感觉中的时间性与生成性:德勒兹提出,感觉者与被感觉物之间的关系具有一种不可逆性,这主要体现在感知体验的时间性生成性上。每一次的感知体验都是独特的,无法完全重复,因此感觉者与被感觉物之间的关系在每一次的感知过程中都是不可逆的。

这种不可逆性首先体现在时间中:当感觉者与被感觉物发生感知互动时,这种体验已经发生且无法回溯到原初状态。每一次新的感知体验都是基于先前体验的变化与发展,因此感知的过程具有某种线性的不可逆性。

其次,不可逆性也源于感知的生成性。感觉者通过感官感知到被感觉物,但这种感知并不是静态的,而是在持续生成的过程中,新的感觉在每一刻都在生成。因此,感觉者与被感觉物的关系是动态的,随着感知体验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导致了它们之间的关系不可逆。

感性块(blocs of sensation)的统一性:在德勒兹的艺术理论中,感觉者与被感觉物最终在艺术作品中通过感性块(blocs of sensation)的形式实现了统一。德勒兹认为,艺术作品通过构建“感性块”,即由感知、情感、体验等构成的感性整体,感知者和被感觉物得以在这个整体中融合。

这些感性块并不是由单一的感觉者或被感觉物主导,而是两者共同生成的结果。感觉者通过与被感觉物的互动,共同形成了艺术作品中的感性体验。这种感性块具有统一性,但并不是一种静止的统一,而是动态生成、持续变化的统一。

不可逆性的意义:艺术体验中的变异:不可逆性在德勒兹的美学中也与变异(variation)相关。每一次的艺术体验都是独特的,无法完全复制,感觉者在与被感觉物互动的过程中,会根据自身的情感、经历、时间等因素,生成不同的感知。这意味着,每一次的感觉体验都具有独特性,因而不可逆。

例如,面对同一幅塞尚的画作,不同的观者或同一观者在不同时刻的感知体验可能会截然不同。每一次的体验都带来了新的感知内容,无法返回到最初的状态。这种不可逆性正是感知的本质,因为它体现了感知的独特性和生成性,也是艺术的永恒魅力所在。

感觉者与被感觉物的超越二元对立:德勒兹强调,感觉者和被感觉物的关系并不是传统二元论中的主客体关系。相反,这种关系超越了二元对立,呈现出一种相互交融的状态。感觉者通过身体、感官与被感觉物建立起深层的联系,而被感觉物也在感知中被“体验”到,参与到感知的过程中。这种超越二元对立的关系在德勒兹看来是一种共生的生成状态,艺术通过这种状态达到了感觉的统一性。


感觉者(sentant)与被感觉物(senti)之间的关系在德勒兹的美学中是动态生成、共存交融的。这种关系通过感性体验的过程得以实现统一,并且具有不可逆性,因为每一次的感知体验都是独特的,带有时间性与生成性。德勒兹认为,感知体验是一个开放的、变化的过程,感觉者和被感觉物通过不断的互动生成感性体验,这种体验无法回到起点,也无法完全重复,从而体现了不可逆性。

Comment by Ra Zola on September 14, 2024 at 10:36am

爱垦APP审美体验提倡自由

康德
通过审美体验提倡的自由创造,可以被视为对亚里士多德“模仿生活”理论的一种超越和间接的批判。这种对比体现在两者对艺术和想象力的不同理解上。

在《诗学》中,亚里士多德提出了著名的“模仿(μίμησις, mimesis)”理论。他认为艺术,尤其是戏剧、史诗和诗歌,主要是一种对现实生活的模仿。这种模仿不仅仅是对外部世界的再现,而是对人的行动、情感和生活的某种提升和净化。通过模仿,艺术可以使观众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实现卡塔西斯(情感的净化)。因此,艺术的价值在于它能够有效地再现生活,并通过叙事结构引导观众进行道德、情感上的反思。

亚里士多德的模仿不是机械的复制,而是对现实的提升和优化,但他始终认为艺术的根基在于对世界、对生活的某种再现。这意味着想象力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对外部现实的模仿。


而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提出了完全不同的审美观。他的核心观点之一是,审美体验是自由游戏(freie Spiel)状态中,想象力和知性的互动,不依赖固定的概念或外部现实。康德特别强调了艺术的自主性,认为美是一种无目的的合目的性(Zweckmäßigkeit ohne Zweck)。这意味着在艺术欣赏和创作中,想象力可以自由地运作,不受外界现实或具体目的的束缚。

康德认为,真正的美感不是对现实的模仿,而是通过创造和自由表达产生的。想象力可以在审美体验中创造出全新的形式和体验,这些形式不必与现实世界直接相关。因此,康德的美学强调的是一种创造性自主,与亚里士多德的“模仿”理论形成了对照。康德的观点打破了艺术必须模仿现实的框架,提出艺术的意义在于其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自由发挥。

歧点

康德的审美理论虽然没有直接批判亚里士多德的模仿理论,但从理论上看,两者的分歧很明显:

模仿 vs. 创造: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主要是模仿现实,而康德则强调艺术是自由创造,艺术的核心在于其自主性和创新性。康德的观点淡化了对现实的再现,认为想象力可以不依赖外部世界自由展开。

现实的参照:亚里士多德的艺术理论基于对现实的参照,认为通过模仿现实可以引发观众的情感反应。而康德的审美经验则不需要参照现实,而是通过形式上的自由互动激发愉悦和美感。

目的性:亚里士多德的艺术理论包含某种道德教育功能,模仿现实可以带来情感净化或道德教训。康德则主张审美体验是一种无目的的合目的性,艺术的价值不在于教育或模仿,而在于它给我们带来的纯粹的美感享受。


康德没有直接针对亚里士多德的模仿理论做出系统批判,但他对艺术自主性和想象力自由创造的强调,隐含了对亚里士多德“模仿生活”理论的一种超越和重新定义。康德的观点更接近现代主义美学,认为艺术的价值在于它的创新、自由和形式的独特性,而不是其对现实的再现。

因此,康德的审美理论可以看作是对亚里士多德模仿理论的一种观念转向,从再现现实到创造新的可能性。这种转向为浪漫主义和现代美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激发了后续艺术家和哲学家对想象力和艺术自主性的进一步探讨。

Comment by Ra Zola on September 10, 2024 at 10:26pm

爱垦網评注:访陈明发博士谈感性文創与体验文创的区别

陈明发博士1997年开始投进文化创意产业的研发与推广。在无数已经发表过的文章里,他一再强调“感性”与“体验”对文创的重要。近年,在人文科学学术上,他进一步区分了二者。分享如下——

在文创领域中,“感性”(affectivity)与“体验”(experience,陳博士近年藉狄尔泰对“经历”与“体验”的分别,做了更深的思考)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两者在理论深度和应用层面, 有着极关键的区别。

感性是个更深层次的概念,涉及的是情感、身体和心理的多重反应。它关注个体在文化产品或创意活动中的直觉、情感触动和潜意识层面的情绪反应。感性不仅仅是表层的体验,而是深入探讨人们与文化作品互动时的内在情感动态,探究那些不完全被语言或意识控制的情感力量。陈明发博士从維柯、克里斯蒂瓦诸哲学家有关“诗性”的钻研得到很大的启示。

它源于哲学、情感转向(affective turn)等理论,尤其是在现象学、情感地理学等学科中,感性被视为一种对世界的情感感知和身体反应,强调人与环境、文化或作品之间的复杂情感互动。它关注的是那些非理性、非语言化的情感流动,探讨“情感”如何形塑我们对现实的理解。例如,感性可以包含一部电影中的微妙气氛、声音对身体的无意识影响,或者某个创意产品引发的内心共鸣。

在文创研究中,它贴近情感哲学和文化批判,揭示的是情感在深层次如何作用于文化理解。包括探索文化产品如何通过深刻的情感共鸣影响受众,不仅是提供愉悦的体验,而是引发内在的情感转化和反思。

例子一,一个文学作品或电影通过激发感性的深层共鸣,可以使观众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社会关系或文化身份。感性着重的是深刻的情感影响力,注重长远的情感记忆和思考。

例子二,一部关于故乡的电影可以通过场景、音乐、叙事方式触发观众的怀旧情感、孤独感甚至人生反思。观众与这部电影的关系不仅仅是短暂的“体验”,而是通过电影中的感性元素——气氛、人物情感、隐喻——让观众产生深层次的情感反应,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

体验,特别是在当前文创领域中,往往更多指的是受众在消费某种文化产品、参与某种活动时的直接感受和反应。它通常与市场需求、产品设计和客户满意度相关,重视的是受众在特定情境下的外显反应和参与程度。(這点,不能忽略英国文创領域近年的反思)

体验在文创领域更多与商业、市场调研、用户反馈等相关,强调的是受众在某种文化消费中的具体行为反应,比如通过互动装置、主题乐园或沉浸式体验,吸引用户参与并获得外在愉悦或震撼的感受。体验设计的核心是让用户能够“享受”或“参与”到文化产品中。注重即刻、短期、符合期望的感受反馈。

例子,一个沉浸式艺术展览可能设计得非常吸引人,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互动装置等给观众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这种体验通常是即时的、短期的,目的是让观众感到新奇、有趣和震撼。


面对人文科学领域的文创研究,如果我们探讨的是如何通过深刻的情感共鸣、象征和文化符号触动观众的内心,甚至影响其世界观和自我认知,那么我们是在研究感性如何运作。如果分析的是如何通过设计互动机制、增强沉浸感或提升用户参与度来满足市场需求,那么更多是在讨论体验设计。

感性关乎情感深层次的、潜意识的反应,是人文科学探讨的核心,强调情感的复杂性与持久性,所以,更可能引发持久的情感反应和个人反思。

体验则是市场导向的、表层的感受,注重如何通过设计创造即时互动时的愉悦感受,属于是外显的、行为化的。感性侧重于深层次的情感、心理和潜意识反应,感性是隐含的、情感流动的。

文创领域的研究可以通过结合这两者,既理解文化产品如何通过感性引发深刻的情感影响,也能分析如何通过体验设计满足市场需求。

陈博士多年来都朝这个方向努力。当然,他最早的着眼点,是在2006Web 2.0元年,对部落客文创方向所做的教育推广。(爱垦网内部探讨整理/记录)

陳明發博士《文創技能系列 21》:誰不會上網挖料?

陳明發博士《文創技能系列 22》:靈感夢裏求

陳明發博士《文創技能系列 23》:木頭說故事

陳明發博士《文創技能系列 24》:情趣的現場

陳明發博士《文創技能系列 25》: 熱情博熱情

感性、诗性与认知美学的人文科学角度

Comment by Ra Zola on September 8, 2024 at 9:38pm

爱垦APP:“意念體驗”(Noetic Experience)

回顾爱垦網15年来所发表或珍藏的内容,对文化创意商品(造物、培训或服务)做了大量的工作。其中,关系文创人潜能开发的部分,不管是个体或团体,直接或间接,为“意念科学”或“心智科学”提供了大量值得关注的材料。

开发成体验型文创商品,不妨命名为“Noetic Experience”或“意念体验”;其文创就是建立在“意念科学”基础上的“意念文创”。

它大可沿着“宇宙诗学”的方向做(文创管理)科学实践,设计出独特的感性活动。其设计结合个体的认知扩展与在地知识的实践性,将文化创意与灵性探索、感知体验深度融合,既满足现代消费者对深度体验的需求,又能通过文化传承和情感联结,增强产品或服务的独特性和吸引力。且举几个值得想像的项目——

“宇宙感知”性饰物与工艺品

使用在地天然材料(如石头、木材、水晶)制作具有象征意义的灵性饰品,如手链、项链、戒指等,这些饰品可以嵌入地方传承的文化符号,并引导佩戴者感受宇宙的能量。每一件饰品可以附带其制作过程的故事,讲述在地知识如何融入其中,强调其美学和文化背景。

以在地的传统符号、象征或自然元素为灵感,设计出承载地方知识的手工艺品,如护身符、雕刻、编织物。这些作品不仅仅是物件,它们可以通过象征性的设计让使用者感受到与自然和宇宙的联系,具有感知性的意义。手工艺品可以附带一些互动方式,如在使用过程中冥想或感知四周的自然力量,提升其精神价值。

手工艺与感知联结工作坊

开设手工艺制作与感知体验相结合的工作坊,参与者不仅学习传统技艺(如陶艺、纺织、编织等),还可以通过制作过程探索与地方知识和自然环境的感知互动。例如,在制作过程中,引导参与者去感知材料与自然界的关系,融入冥想与专注,强调制作过程中与宇宙的连接。

“地方传说与宇宙体验”书籍与插画

设计基于地方传说和传统知识的精美插画和书籍,结合对地方文化和宇宙观的美学呈现,让读者不仅理解地方知识,还通过书中的文字、视觉艺术体验到“宇宙诗学”的概念。例如,插画可以描绘人与自然、宇宙的关系,传递“诗性智慧”的感知。

文化体验式培训与工作坊 / 生态灵性体验营

沿着科学实践的理念,文化创意培训和工作坊可以帮助参与者通过实践体验获得与宇宙和地方文化的深度联结。设计以在地文化和自然为内涵的诗性冥想课程。例如,参与者可以通过冥想与大自然互动,体验在地文化中的“地方感”,课程设计可以通过结合传统仪式、故事传承等方式,引导参与者通过深度的感官体验进入宇宙与个体联结的状态。每次冥想课可以设置特定的主题,如与水、山、风等自然元素的联结,体现地方文化中的宇宙观。

将生态保护与灵性实践结合,设计以地方文化和传统知识为基础的“生态灵性体验营”。参与者不仅学习传统文化中的自然保护知识,还可以通过冥想、仪式、户外探索等方式,体验地方文化中的宇宙观。例如,通过森林或河流的灵性体验,参与者能够感知自然的力量,并学习如何通过地方知识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

文化创意服务

在文化创意服务方面,可以设计一系列带有“宇宙诗学”科学精神元素的体验式服务。包括但不限于“感知与文化再现”沉浸式体验,运用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等技术,设计沉浸式体验项目,带领参与者进入地方文化的历史与宇宙视野。例如,利用VR技术让参与者“进入”某个地方的传说世界,在虚拟空间中体验地方知识中的神话故事和宇宙观,这种方式可以让用户身临其境地感受“宇宙诗学”中的深层美学。

灵性旅游项目

设计与地方文化、传统知识紧密结合的灵性旅游项目。例如,带领游客深入乡土社区,参与当地的仪式、工艺制作和自然探索。每一次旅行都包含与当地人共同生活的体验,游客不仅是观光者,更是文化传承的参与者。他们通过感知地方文化中的自然智慧,体验人与宇宙的联结。这样的旅游项目可以深度结合“实行科学”,强调通过实际行动来理解和保护地方文化。

个性化灵性咨询服务

开发基于在地传统知识和宇宙感知的灵性咨询服务。通过结合地方文化中的占卜、星象学或其它灵性实践,提供个性化的心理或灵性指导。这个服务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基于地方传统知识,但又通过“宇宙诗学”的理念,帮助客户探索个人与宇宙、自然之间的深层联结。

沿着“宇宙诗学”和科学精神的方向设计文化创意商品和服务,能够赋予产品和体验独特的灵性与感知深度,帮助用户与地方知识、传统文化建立深刻的联系。这种设计方向不仅满足了现代社会对身心灵健康、感知体验和文化认同的需求,还通过整合科技与传统,创造出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文化创意体验。(爱垦網内部探讨/评注记录)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