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永武《愛蘆小品》懷才不必“遇”

沒有比“懷才不遇”更讓青年人焦慮不安的了,也沒有比“懷才不遇”更讓青年人憤世嫉俗的了。想從這方面自我寬慰一下不容易,從屈原開始,誰不是自己看自己,“芳菲菲其彌章”,愈看愈順眼?誰不是像杜甫一樣,估量自己十分“挺出”,應該立刻登上“要津”才對?

有一天我在家裏洗好了碗,放進烘碗機去烤,發現我家五口,常用的飯碗只有五隻,其他約十隻碗,很少用到,每次只是“陪烤”而已。我恍然有悟,誰家裏只只碗都要每次齊用的呢?五口之家,總要有十幾隻碗,家族更大,預備的將更多,被用的機會愈少,萬一家裏來了一批客人,家中的碗,總要比萬一來的客人數量,超出一點。那麽客人不來,這些常年不用,天天“陪烤”的碗,豈不是都要“懷才不遇”鬧情緒了嗎?再想想,家裏的筷子、拖鞋、雨傘、火柴、洋釘……許許多多均處在“備用”的狀態中,真用的少,啊,讓我想起了社會上賢能的人太多,“用賢者如用器”,必然有許多常年備而不用,不可能每次“偏陳其器”的,於是我明白了“懷才不必遇”的道理。


因為“懷才不是必然會遇”,所以我們應有一些心理準備:


第一是不論自己遇或不遇,像碗備用一樣,隨時要保持自己的冰清玉潔,審慎完好。賢人不出山的太多了,懂得時時“修道守己”才是正確的態度。

第二是要自信,“遇”的未必就貴,“不遇”未必就賤,就像那隻被“捧到廊廟上”去用的碗,只有操勞被打破的危險,那隻沒被用而藏在“山野巖穴裏”的碗,絕無“不如它”的道理,只是時勢運轉未到而已。

第三是想想自己如果太早被用,任氣矜己,可能提早被打破。隨著年歲的增長,體會出“豪傑能事惟安詳”的道理,懷才不遇而仍能安之若素,這才是真豪傑!


第四是君子人所謂的“遇”,是“道”遇,而不必是“身”遇,君子只憂道的不彰,而不憂身的不遇,就像別的碗被用,與自己的碗被用,只要“道”被用,就道的觀點看,在他在我,是無異的。

第五是懷才愈大,期待“遇”的位子愈高、偏偏愈高的位子也愈少,所以“古來材大難為用”誠然可悲,也是理所當然。

第六是遇或不遇,何必全操在別人手上!假藉別人的威勢而自以為遇或不遇的人,得勢的片刻,老鼠也成了虎;失勢的時分,老鷹也成了鳩,豈不可笑?為什麽不拋開遇不遇的苦惱,投身到藝文天地、自然花鳥上去?那是一個遇或不遇全操在自己手上的世界,把畫畫好,把文章寫好,把學問做好,把天地的靈氣吸飽,藝文自然的天地無限遼闊,容得了他,也容得了你,屈原與杜甫不必怨的,即使當代未遇,千秋萬世,別人能擋住你的路,一直教你不遇嗎?

Views: 265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