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er Loh's Blog (269)

周作人·濟南道中(選錄)

過了德州,下了一陣雨,天氣頓覺涼快,天色也暗下來了。室內點上電燈,我向窗外一望,卻見別有一片亮光照在樹上地上,覺得奇異,同車的一位寧波人告訴我,這是後面護送的兵車的電光。我探頭出去,果然看見末後的一輛車頭上,西邊各有一盞燈(這是我推想出來的,因為我看的只是一邊,)射出光來,正如北京城裏汽車的兩只大眼睛一樣。當初我以為既然是兵車的探照燈,一定是很大的,卻正出於意料之外,它的光只照著車旁兩三丈遠的地方,並不能直照見樹林中的賊蹤。據那位買辦所說,這是從去年故孫美瑤團長在臨城做了那“算不得什麼大事”之後新增的,似乎頗發生效力,這兩道神光真嚇退了沿路的毛賊,因為以後確不曾出過事,而且我於昨夜也已安抵濟南了。但我總覺得好笑,這兩點光照在火車的尾巴頭,好像是夏夜的螢火,太富於詼諧之趣。…

Continue

Added by Temer Loh on February 7, 2016 at 10:12pm — No Comments

周作人·談娛樂

我不是清教徒,並不反對有娛樂。明末謝在杭著《五雜俎》卷二有雲:

“大抵習俗所尚,不必強之,如競渡遊春之類,小民多有衣食於是者,損富家之羨鋤以度貧民之糊口,非徒無益有損比也,”清初劉繼莊著《廣陽雜記》卷二雲:

“余觀世之小人未有不好唱歌看戲者,此性天中之詩與樂也。未有不看小說聽說書者,此性天中之書與春秋也。未有不信占蔔祀鬼神者,此性天中之易與禮也。聖人六經之教原本人情而後之儒者乃不能因其勢而利導之,百計禁止遏抑,務以成周之芻狗茅塞人心,是何異塞川使之不流,無怪具決裂潰敗也。夫今之儒者之心為芻狗之所塞也久矣,而以天下大器使之為之,愛以圖治,不亦難乎。”又清末徐仲可著《大受堂劄記》卷五雲:…

Continue

Added by Temer Loh on February 1, 2016 at 4:02pm — No Comments

周作人·苦雨

伏園①兄:…

Continue

Added by Temer Loh on January 21, 2016 at 9:58am — No Comments

周作人·日本的衣食住

我留學日本還在民國以前,只在東京住了六年,所以對於文化雲雲夠不上說什麼認識,不過這總是一個第二故鄉,有時想到或是談及,覺得對於一部分的日本生活很有一種愛著。這裏邊恐怕有好些原因,重要的大約有兩個,其一是個人的性分,其二可以說是思古之幽情罷。我是生長於東南水鄉的人,那裏民生寒苦,冬天屋內沒有火氣,冷風可以直吹進被窩來,吃的通年不是很鹹的腌菜也是很鹹的腌魚,有了這種訓練去過東京的下宿生活,自然是不會不合適的。我那時又是民族革命的一信徒,凡民族主義必含有復古思想在裏邊,我們反對清朝,覺得清以前或元以前的差不多都好,何況更早的東西。聽說夏穗卿、錢念勛兩位先生在東京街上走路,看見店鋪招牌的某文句或某字體,常指點贊嘆,謂猶存唐代遺風,非現今中國所有。岡千側著《觀光紀遊》中亦紀楊惺吾回國後事雲:…

Continue

Added by Temer Loh on January 6, 2016 at 12:53pm — No Comments

周作人·村裏的戲班子

去不去到裏趙看戲文?七斤老捏住了照例的那四尺長的毛竹旱煙管站起來說。

好吧。我躊躇了一會才回答,晚飯後舅母叫表姐妹們都去做什麼事去了,反正差不成馬將。

我們出門往東走,面前的石板路朦朧地發白,河水黑黝黝的,隔河小屋裏“哦”的嘆了一聲,知道劣秀才家的黃牛正在休息。再走上去就是外趙,走過外趙才是裏趙,從名字上可以知道這是趙氏聚族而居的兩個村子。…

Continue

Added by Temer Loh on December 30, 2015 at 4:42am — No Comments

周作人·喝茶

前回徐志摩先生在平民中學講“吃茶”,——並不是胡適之先生所說的“吃講茶”,--我沒有工夫去聽,又可惜沒有見到他精心結構的講稿,但我推想他是在講日本的“茶道”(英文譯作Teaism),而且一定說的很好。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話來說,可以稱作“忙裏偷閑,苦中作樂”,在不完全的現世享樂一點美與和諧,在剎那間體會永久,是日本之“象征的文化”裏的一種代表藝術。關於這一件事,徐先生一定已有透徹巧妙的解說,不必再來多嘴,我現在所想說的,只是我個人的很平常的喝茶罷了。…

Continue

Added by Temer Loh on December 27, 2015 at 8:19am — No Comments

周作人·蒼蠅

蒼蠅不是一件很可愛的東西,但我們在做小孩子的時候都有點喜歡他。我同兄弟常在夏天乘大人們午睡,在院子裏棄著香瓜皮瓤的地方捉蒼蠅——蒼蠅共有三種,飯蒼蠅太小,麻蒼蠅有蛆太臟,只有金蒼蠅可用。金蒼蠅即青蠅,小兒謎中所謂“頭戴紅纓帽,身穿紫羅袍”者是也。我們把它捉來,摘一片月季花的葉,用月季的刺釘在背上,便見綠葉在桌上蠕蠕而動,東安市場有賣紙制各色小蟲者,標題雲“蒼蠅玩物”,即是同一的用意。我們又把他的背豎穿在細竹絲上,取燈心草一小段,放在腳的中間,他便上下顛倒的舞弄,名曰“戲棍”;又或用白紙條纏在腸上縱使飛去,但見空中一片片的白紙亂飛,很是好看。倘若捉到一個年富力強的蒼蠅,用快剪將頭切下,它的身子便仍舊飛去。希臘路吉亞諾思(Luklanos)的《蒼蠅頌》中說:“蒼蠅在被切去了頭之後,也能生活好些時光。”大約二千年前的小孩已經是這樣的玩耍的了。…

Continue

Added by Temer Loh on December 24, 2015 at 4:53pm — No Comments

周作人·談養鳥

李笠翁著《閑情偶寄》頤養部行樂第一,“隨時即景就事行樂之法”下有看花聽鳥一款雲:

“花鳥二物,造物生之以媚人者也。既產嬌花嫩蕊以代美人,又病其不能解語,復生群鳥以佐之,此段心機竟與購覓紅妝,習成歌舞,飲之食之,教之海之以媚人者,同一周旋之至也。而世人不知,目為蠢然一物,常有奇花過目而莫之睹,鳴禽閱耳而莫之聞者,至其捐資所買之侍妾,色不及花之萬一,聲僅窈鳥之緒余,然而睹貌即驚,聞歌輒喜,為其貌似花而聲似烏也。噫,貴似賤真,與葉公之好龍何異。予則不然。每值花柳爭妍之日,飛鳴鬥巧之時,必致謝洪鉤,歸功造物,無飲不奠,有食必陳,若善士信姻之佞佛者,夜則後花而眠,朝則先鳥而起,唯恐一聲一色之偶遺也。及至駕老花殘,輒怏怏如有所失,是我之一生可謂不負花鳥,而花鳥得予亦所稱一人知己死可無恨者乎。”又鄭板橋著《十六通家書》中,《濰縣署中與舍弟墨第二書》末有“書後又一紙”云:…

Continue

Added by Temer Loh on December 23, 2015 at 5:02pm — No Comments

周作人·買墨小記

我的買墨是壓根兒不足道的。不但不曾見過邵格之,連吳天章也都沒有,怎麼夠得上說墨,我只是買一點兒來用用罷了。我寫字多用毛筆,這也是我落伍之一,但是習慣了不能改,只好就用下去,而毛筆非墨不可,又只得買墨。本來墨汁是最便也最經濟的,可是膠太重,不知道用的什麼煙,難保沒有“化學”的東西,寫在紙上常要發青,寫稿不打緊,想要稍保存的就很不合適了。買一錠半兩的舊墨,磨來磨去也可以用上一個年頭,古人有言,非人磨墨墨磨人,似乎感慨系之,我只引來表明墨也很禁用,並不怎麼不上算而已。…

Continue

Added by Temer Loh on December 18, 2015 at 11:09pm — No Comments

周作人·燈下談讀書

以前所做的打油詩裏邊,有這樣的兩首是說讀書的,今並錄於後。其辭曰:

飲酒損神奈損氣,讀書應是最相宜,

聖賢已死盲空在,手把遺編未忍披。

未必花錢逾黑飯,依然有味是青燈,

偶逢一冊長恩閣,把卷沈吟過二更。…

Continue

Added by Temer Loh on December 13, 2015 at 9:51pm — No Comments

周作人·冷開水

Continue

Added by Temer Loh on December 7, 2015 at 12:30am — No Comments

周作人·南北的點心

中國地大物博,風俗與土產隨地各有不同,因為一直缺少人紀錄,有許多值得也是應該知道的事物,我們至今不能知道清楚,特別是關於衣食住的事項。我這裏只就點心這個題目,依據淺陋所知,來說幾句話,希望拋磚引玉,有旅行既廣,遊歷又多的同誌們,從各方面來報道出來,對於愛鄉愛國的教育,或者也不無小補吧。…

Continue

Added by Temer Loh on December 4, 2015 at 8:48am — No Comments

周作人·吃茶

吃茶是一個好題目,我想寫一篇文章來看。平常寫文章,總是先有了意思,心裏組織起來,先寫些什麽,後寫什麽,腹稿粗定,隨後就照著寫來,寫好之後再加,一題目,或標舉大旨,如《逍遙遊》,或只揀文章起頭兩個字,如“馬蹄秋水”,都有。有些特別是近代的文人,是有定了題目再做,英國有一個姓密棱的人便是如此,印刷所來拿稿子,想不出題目,便翻開字典來找,碰到金魚就寫一篇金魚。這辦法似乎也有意思,但那是專寫隨筆的文人,自有他一套本事,假如別人妄想學步,那不免畫虎類狗,有如秀才之做賦得的試帖詩了。我寫這一篇小文,卻是預先想好了意思,隨後再寫它下來,還是正統的寫法,不過自為覺得這題目頗好,所以跑了一點野馬,當作一個引子罷了。…

Continue

Added by Temer Loh on November 28, 2015 at 6:09pm — No Comments

周作人·骨董小記

從前偶然做了兩首打油詩,其中有一句雲,老去無端玩骨董,有些朋友便真以為我有些好古董,或者還說有古玩一架之多。我自己也有點不大相信了,在苦雨齋裏仔細一查,果然西南角上有一個書廚,架上放著好些——玩意兒。這書廚的格子窄而且深,全廚寬只一公尺三五,卻分作三份,每份六格,每格深二三公分,放了“四六判”的書本以外大抵還可空余八公分,這點地方我就利用了來陳列小小的玩具。這總計起來有二十四件,現在列記於下。

一、竹制黑貓一,高七公分,寬三公分。竹制龍舟一,高八公分,長七公分,是一個友人從長崎買來送我的。竹木制香爐各一,大的高十公分,小者六公分,都從東安市場南門內攤上買來。

二、土木制偶人共九,均日本新制,有雛人形,博多人形,仿禦所人形各種,有“暫”,“鳥邊山”,“道成寺”各景,高自三至十六公分。松竹梅土制白公雞一,高三公分。…

Continue

Added by Temer Loh on November 23, 2015 at 1:30pm — No Comments

周作人·再論吃茶

郝懿行《證俗文》一雲。

“考茗飲之法始於漢末,而已萌芽於前漢,然其飲法未聞,或曰為餅咀食之,逮東漢末蜀吳之人始造茗飲。”據《世說》雲,王濛好茶,人至輒飲之,士大夫甚以為苦,每欲候濛,必雲今日有水厄。又《洛陽伽藍記》說王肅歸魏住洛陽初不食羊肉及酪漿等物,常飯鯽魚羹,渴飲茗汁,京師士子見肅一飲一鬥,號為漏卮。後來雖然王肅習於胡俗,至於說茗不中與酪作奴,又因彭城王的嘲戲,“自是朝貴宴會雖設茗飲,皆恥不復食,唯江表殘民遠來降者好之”,但因此可見六朝時南方吃茶的嗜好很是普遍,而且所吃的分量也很多。到了唐朝統一南北,這個風氣遂大發達,有陸羽盧金等人可以作證,不過那時的茶大約有點近於西人所吃的紅茶或咖啡,與後世的清茶相去頗遠。明田藝衡《煮泉小品》雲:…

Continue

Added by Temer Loh on November 21, 2015 at 10:00pm — No Comments

周作人·生活之藝術

契河夫(Tshekhob)書簡集中有一節道,(那時他在愛琿附近旅行,)“我請一個中國人到酒店裏喝燒酒,他在未飲之前舉杯向著我和酒店主人及夥計們,說道“請。”這是中國的禮節。他並不像我們那樣的一飲而盡,卻是一口一口的吸,每吸一口,吃一點東西;隨後給我幾個中國銅錢,表示感謝之意。這是一種怪有禮的民族……”

一口一口的吸,這的確是中國僅存的飲酒的藝術:幹杯者不能知酒味,泥醉者不能知微醺之味。中國人對於飲食還知道一點享用之術,但是一般的生活之藝術卻早已失傳了。中國生活的方式現在只是兩個極端,非禁欲即是縱欲,非連酒字都不準說即是浸身在酒槽裏,二者互相反動,各益增長,而其結果則是同樣的汙糟。動物的生活本有自然的調節,中國在千年以前文化發達,一時頗有臻於靈肉一致之象,後來為禁欲思想所戰勝,變成現在這樣的生活,無自由、無節制,一切在禮教的面具底下實行迫壓與放恣,實在所謂禮者早已消滅無存了。…

Continue

Added by Temer Loh on November 19, 2015 at 11:13am — No Comments

周作人·藹理斯的話

Continue

Added by Temer Loh on November 17, 2015 at 4:15am — No Comments

周作人·廠甸

周作人(1885~1967),浙江紹興人,現代作家。著有散文集《自己的園地》、《雨天的書》、《苦茶隨筆》等。…

Continue

Added by Temer Loh on November 14, 2015 at 9:30pm — No Comments

周作人·談酒

Continue

Added by Temer Loh on November 13, 2015 at 9:00pm — No Comments

周作人·北京的茶食

在東安市場的舊書攤上買到一本日本文章家五十嵐力的《我的書翰》,中間說起東京的茶食店的點心都不好吃了,只有幾家如上野山下的空也,還做得好點心,吃起來餡和糖及果實渾然融合,在舌頭上分不出各自的味來。想起德川時代江戶的二百五十年的繁華,當然有這一種享樂的流風余韻留傳到今日,雖然比起京都來自然有點不及。北京建都已有五百余年之久,論理於衣食住方面應有多少精微的造就,但實際似乎並不如此,郎以茶食而論,就不曾知道什麽特殊的有滋味的東西。固然我們對於北京情形不甚熟悉,只是隨便撞進一家悸悸鋪裏去買一點來吃,但是就撞過的經驗來說,總沒有很好吃的點心買到過。難道北京竟是沒有好的茶食,還是有而我們不知道呢?這也未必全是為貪口腹之欲,總覺得住在古老的京城裏吃不到包含歷史的精煉的或頹廢的點心是一個很大的缺陷。北京的朋友們,能夠告訴我兩三家做得上好點心的餑餑鋪麽?…

Continue

Added by Temer Loh on November 11, 2015 at 3:08p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