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 Link's Blog (186)

文旅:别捲了,閃開,關鍵還是在旅逰産品

最近頻頻上熱搜的哈爾濱,讓各地網友坐不住了,紛紛在線當起了監工,喊話自己家鄉的文旅局「快來抄作業」,卻沒想到,各地文旅局奇招頻出,集體「捲」上了熱搜。

1月14日晚,有網友發現,洛陽龍門高鐵站不僅有身穿飛魚服的「錦衣衛」們恭迎游客,竟然還直接准備了100顆鑽石贈送,最大有1克拉,只需回答幾個關於洛陽的問題,或現場與主持人對詩,即可輕鬆領取。

洛陽龍門高鐵站答題送鑽石活動。圖片截圖於河南文旅抖音官方賬號

相關視頻顯示,不少游客拿到鑽石後滿臉不可思議,向來來往往的游客展示免費拿到手的鑽石,喜悅之情溢於言表。河南文旅則因這「捲王之王」行為登上了熱搜。…

Continue

Added by Place Link on January 21, 2024 at 12:42pm — No Comments

Program MySeniBudaya

Program MySeniBudaya



Pengenalan

Program Pelancongan Budaya (Culture Based Tourism) merupakan program teras JKKN di peringkat negeri yang mengangkat keunikan seni budaya setempat bagi tujuan memulihara dan mengekalkan warisan seni budaya negara, di samping menjana ekonomi melalui seni dan budaya serta memupuk semangat kerjasama, meningkatkan toleransi, keharmonian dan perpaduan ke arah kesejahteraan rakyat Malaysia.…



Continue

Added by Place Link on December 23, 2023 at 10:30am — No Comments

胡曉明·江南文化,詩學的一種可能(7)

《南窗寄傲圖》題詠,是流寓於滬的文人群體,辛亥年之後約十年間,先後同題唱和之作。為什麽要借圖言志?參加此一題詠的詩人,精神困境如何?情感心理如何?《海濱流人的招魂文學——〈南窗寄傲圖〉題詠釋證》試圖探討這些問題,同時提示大家注意此種古典文雅的藝文欣賞與交流方式,背後隱含著「江南詩學」一項可貴的成就,即以學術、藝才、詩心相互感發,以圖文相結納、以詩性相凝聚、安頓斯文骨肉。此種典雅人文主義,實為「不朽」的追尋之一;此種生命安頓的方式,實為江南詩學對古典中國人文傳統的重要貢獻。…

Continue

Added by Place Link on September 27, 2023 at 3:30am — No Comments

胡曉明·江南文化,詩學的一種可能(6)

《南窗寄傲圖》題詠,是流寓於滬的文人群體,辛亥年之後約十年間,先後同題唱和之作。為什麽要借圖言志?參加此一題詠的詩人,精神困境如何?情感心理如何?《海濱流人的招魂文學——〈南窗寄傲圖〉題詠釋證》試圖探討這些問題,同時提示大家注意此種古典文雅的藝文欣賞與交流方式,背後隱含著「江南詩學」一項可貴的成就,即以學術、藝才、詩心相互感發,以圖文相結納、以詩性相凝聚、安頓斯文骨肉。此種典雅人文主義,實為「不朽」的追尋之一;此種生命安頓的方式,實為江南詩學對古典中國人文傳統的重要貢獻。…

Continue

Added by Place Link on September 25, 2023 at 12:00am — No Comments

胡曉明·江南文化,詩學的一種可能(5)

《從嚴子陵到黃公望:富春山居圖與富春江的文化意象》一文,正是從江南詩學角度出發,融藝術、詩文、哲學、地理為一爐的冒險旅行。歷來對中國古代美術作品的研究與詮釋,幾乎完全是美術文獻學、藝術史與文物收藏界的專門任務,詩學研究的視角向來付之闕如。研究者們的用心所在,無非是真偽的考訂、題跋的釋讀、流傳的故事、影響的史實,以及筆法、技術、淵源、風格等。



因而對於黃公望《富春山居圖》此一傑構之創作由來與藝術成就,其詮釋主流,完全是從師法董源、觀察自然,或從他的《寫山水訣》等藝術史創建新士人畫命題著眼。2011年我到臺灣客座,第二天即看了故宮山水合璧的特展,觀讀之後,心中即起一大疑團,黃公望《富春山居圖》,莫非是完全孤立於富春江文化傳統之外、橫空出世的現象?不能說有什麽微言大義,然而此一傑構完全沒有思想、沒有詩性,只是筆法與佈置、皴法與墨色,淵源與流派,那又是何等的令人難以置信!



因此,我試用文化詩學與詮釋學的方法,嘗試將此圖放在一個更大的概念,即…
Continue

Added by Place Link on September 8, 2023 at 8:30pm — No Comments

胡曉明·江南文化,詩學的一種可能(4)

Continue

Added by Place Link on September 7, 2023 at 7:30am — No Comments

胡曉明·江南文化,詩學的一種可能(3)

無論是「定西」,還是「新亭」,上述分析都強調了歷史脈絡中真實可考的特定時間、事件與人物,這是史實的內涵。然而「地名」除了「實」的意義,還有「虛」的一面。陳正宏教授著文發現,收藏於上海博物館的明代著名書畫《詞林雅集圖》,不僅是明代江夏派代表畫家吳偉的作品,而且其本質上更是一種以吳偉畫為圖引,記錄了明代弘治年間多位文士一次重要的文學聚會活動的圖文並茂的文集。…

Continue

Added by Place Link on September 6, 2023 at 6:30am — No Comments

胡曉明·江南文化,詩學的一種可能(2)

我們知道,龍井的泉水很好,然而古人對好的泉水的解讀,卻是一種生命的啟示意義。首先,秦觀所述辯才此語,即隱含孟子所謂「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可見辯才法師及龍井諸友胸中,學養之美富,及道德實踐功夫之深厚。

其次,「受天地之中,資陽陽之和,以養其源。」這不僅是泉水好的理由,而且是做一個「有道之士」的理由。既不受過於陰性的環境所熏染,也不受過於剛性的環境所壓迫。至剛則易折,過柔則易淫。在北宋高人辯才看來,讀書人立身處世的位置與姿態十分重要。

這里,宋代的「龍井」不僅是一處高人賞詩品茗之地,無疑更是古人身心修行之所、文明傳承之地。「龍井」分明成為一個蔥蘢詩意的地點,成為江南詩學的點睛之地。…

Continue

Added by Place Link on September 5, 2023 at 3:30pm — No Comments

胡曉明·江南文化,詩學的一種可能(1)

上海一直浸潤、成長在江南文化中。可以說江南文化構成了近代上海城市文化的底色。在學者胡曉明看來,江南文化精神絕不僅只是一種地方認同,而且正在成為一種普遍的文化意義感,是對於什麽樣的生活更好、更值得追求的主張。今天我們探討江南文化,實際上就是在探討一種極其可貴的文明理想。——編者

南宋時杭州城的慶春門內,有一個叫做聽潮寺的寺廟,後來改名為歸德院。為什麽改名呢?因為那里靠近錢塘江,有一次宋高宗在寺廟里過夜,晚上聽到潮聲,就以為是金兵殺過來了。他覺得這個名字太有殺氣,就改名為「歸德院」,隱喻著金人和平歸順大宋。

寺里面有一塊宋高宗的題詩石刻,題的是蘇東坡的《書李世南所畫秋景》:野水參差落漲痕,疏林欹倒出霜根。扁舟一棹歸何處,家在江南黃葉村。…

Continue

Added by Place Link on September 3, 2023 at 2:30pm — No Comments

高淑玲〈文化空間、集體記憶與地方感形塑過程〉(摘錄)(7)

3. 族群研究幫助我們探就了「地方」內甚麼樣的人際關係形式?又如何能夠去釐清親屬與族群這兩種集體認同的性質和差異?



4. 族群意識,或族群性(ethnicity)在眷村的操作中,作為人們於特定空間透過特定 文化形式整合自我的一種展示,或者說是人們集體認同歸屬的一種想像,是否反映 出某種特殊的人群觀念,我們應該從哪些方面來追循上述問題的解答?



如前所述,「地方感」的詮釋是一種心靈自主的產物,研究者與被研究者自由地詮釋其所經驗的世界,包括記憶、意義,以及源自個人意向所鼓舞的行動和情感(2001,王 志弘)。這些新的研究,使得「地方感」概念由不足邁向成熟,最早運用地方感概念的人…

Continue

Added by Place Link on February 2, 2023 at 9:05pm — No Comments

高淑玲〈文化空間、集體記憶與地方感形塑過程〉(摘錄)(6)

第三節 台灣的地方理論實證研究



台灣學者在地方感的研究取向多元,其中一部分是從文化儀式活動去看人們認同地方的方式。梁恩嘉、黃琇玫、黃進福分別以竹山鎮、大廍、小琉球的地方文化元素或象徵, 如地方信仰、宗教慶典、特色習俗、儀式活動等來觀察地方認同的議題。 黃琇玫(2003)在《地方文化活動與地方認同》中的研究對象——社寮地區是純樸農 村,居民大多世居在此,地方團體活動頻繁,且宗族組織發達,近幾年來因地方政府積極舉辦地方文藝季、基金會辦社區活動,及廟宇紫南宮的宗教慶典等,點燃居民參與地 方的熱情,研究者設計問卷、經由統計數據得到驗證,認為地方文化活動的舉辦有助於 增加地方認同。…



Continue

Added by Place Link on January 28, 2023 at 6:30pm — No Comments

高淑玲〈文化空間、集體記憶與地方感形塑過程〉(摘錄)(5)

(三) 全球性地方感之形成



地方感這個概念,在人文主義(humanism)與現象學(phenomenology)的脈絡下, 強調人對於所處環境和地方的主觀,即主體感受,就社會科學的視角觀之,人的感覺、 情緒、慾望和意念等,正是人文地理比較少處理的部份,因此,在空間的社會分析裡,借取地方感的概念,具有彌補與平衡的作用,也可以將人的意義與價值重新放在中心。而現象學正是對於實證主義的教條法則的反動,於強調意義,所以現象學關於地方感的 研究,詞藻都十分優美且富想像力,故地理學家紛紛嘗試地方感連結至全球性之理論。



 1.…

Continue

Added by Place Link on January 27, 2023 at 6:30pm — No Comments

高淑玲〈文化空間、集體記憶與地方感形塑過程〉(摘錄)(4)

他批評之前的「地方」概念,過度重視歷史、與社會的脈絡,以及一個人一生歷時性的脈絡,都在尋求對現代社會作某種單一的、占主導地位的制度性闡釋,但這些關注 都不足以作為理論的基礎,也因此,地方感經常被視為自由漂浮的現象,既不會受到歷 史特殊權力關係所影響,也不會受到那些受社會、經濟限制的行動和思想所影響。



普瑞德(Allan Pred) 在他的論文〈地方是歷史偶然過程〉 (Place as Historically Contingent Process,1984) 中,批判地方「不過是人類活動的僵滯布景…….是個惰性的、 為人所經驗的場景」(Pred, 1984;279)。普瑞德主張,必須強調改變和過程的地方概念, 地方因此從未「完成」,而總是處於「流變」…

Continue

Added by Place Link on January 26, 2023 at 6:30pm — No Comments

高淑玲〈文化空間、集體記憶與地方感形塑過程〉(摘錄)(3)

3. 克利遜.諾伯舒玆──場所精神(Genius Loci)



著名的建築現象學家克利遜.諾伯舒玆(Christian Norberg-Schulz,1926-2000),與瑞夫一樣深受海德格的影響,代表作為《場所精神:邁向建築現象學》(Genius Loci: Towards a Phenomenology of Architecture, 1979)。他的基本立場是:建築是賦予人一個「存在的立足點」的方式。因此,探究重點在於建築精神上的意涵,而非實用的層面。場所有其精神,而建築就是場所精神的形象化、具體化,建築師的任務在於創造有意義的場 所,幫助人定居。 諾伯舒玆指出場所的界定,他認為場所不僅是抽象的區位而已,包含了物質的本質、…

Continue

Added by Place Link on January 25, 2023 at 6:30pm — No Comments

高淑玲〈文化空間、集體記憶與地方感形塑過程〉(摘錄)(2)

另外他在《空間與地方》中,談到可見性(visibility)與地方的關係時,認為: 「我們可以說,受人深愛的地方不一定要我們或別人眼見為憑。地方可以用各種方法來突顯:和其他地方的抗爭與衝突,視覺上的醒目,以及藝術、建築、儀式和典禮的感動力量。人類的地方經由戲劇化而顯得栩栩如生。地方認同的形成, 是透過個人與群體生活之期望、需要與功能性韻律的戲劇化而達成的。」(Tuan, 7 R. J. Johnston 主編,柴彥威等譯,《人文地理學詞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頁 511-512。 8 筆者採用:R. J. Johnston 主編,柴彥威等譯,《人文地理學詞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頁 737-738。 18 1977: 178)



段義孚強調:經由人的住居,以及某地經常性活動的涉入、親密性及記憶的積累過程,、意象、觀念及符號等等意義的的給予、充滿意義的「真實的」經驗或動人事件,…

Continue

Added by Place Link on January 24, 2023 at 6:00pm — No Comments

高淑玲〈文化空間、集體記憶與地方感形塑過程〉(摘錄)(1)

第二節 地方與地方感理論



八零年代之後,對於「地方」及「地方感」的關注,在「新人文主義地理學」中, 居於核心。受現象學及存在主義等重要思潮影響,新人文主義地理學者以各種不同的關懷來描述「地方」 (place)。 本研究先就「 地方」此一概念之探討做簡要回顧,整理地方感相關之文獻,以了解不同學者主張之理論著重,及其與本人研究對話之可能。



一、人文地理學中的地方研究



 「地方」一向是本世紀人文地理學的核心,但各家說法與著重點略有不同。茲就三…

Continue

Added by Place Link on January 23, 2023 at 6:00pm — No Comments

依呈色給青花瓷斷代(下)

元代所用鈷料來自波斯,古稱「蘇麻離青」或「蘇勃泥青」,其含鐵量高,富發散性,燒制後的青花在積釉處有鐵銹似的黑褐斑點,斑點處下凹入胎,呈色濃郁翠艷,視覺效果極為鮮明。

2017香港蘇富比拍明宣德青花魚藻紋十棱菱口大盌



明十五十六世紀 青花孔雀洞石牡丹紋盤…

Continue

Added by Place Link on December 16, 2022 at 11:30pm — No Comments

依呈色給青花瓷斷代(上)

在陶瓷歷史上,各朝青花瓷上不同的藍釉色調,皆有其獨特之處。唐代(618-907)為藍釉陶瓷的濫觴,青花瓷在此時初見雛型,至元代(1279-1368)大放異彩,更於明(1368-1644)、清(1644-1911)兩朝持續發展,成為中國陶瓷史上燒制規模最大的品種之一。其中,不同種類的鈷料的應用,可謂青花發色至為重要的關鍵所在。

鈷料的使用,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2000年左右,據知當時在西亞便以其作藍色呈色劑。但在中國考古發掘中,只自戰國(公元前475-221)時期的文化遺存始,有少量玻璃珠及玻璃器上有鈷藍燒熔的痕跡,根據器形、工藝來看它們極有可能來自西亞,而不似中土制造的東西。



明萬歷 青花海馬龍紋梅瓶明萬曆…

Continue

Added by Place Link on December 14, 2022 at 11:30am — No Comments

朱淩君·山水詩路激活文化資源(下)

詩路文化有獨特魅力

也有人提出,長期以來,浙東唐詩之路「叫好不叫座」,大費周章搞建設有必要嗎?這同樣是記者的疑問。在浙江、安徽等地采訪,每次采訪記者都會問對方一個問題:「您覺得詩路建設的目標是什麽?」多數采訪對象會楞一下,然後開啟一番關於「文旅融合」的宏大敘事。其中,馬駿的回答頗為有趣,他覺得詩路建設承擔著讓傳統文化進入更多人心中的使命。記者調侃他:「會不會一下子拔得太高了?」…

Continue

Added by Place Link on November 18, 2022 at 10:11am — No Comments

朱淩君·山水詩路激活文化資源(中)

唐詩之路提出後,隨即在學術圈引起熱議。僅在1991年,就先後有20多位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組織團隊實地考察,並聯名致函紹興、寧波、臺州、金華四地政府,倡議挖掘豐富的人文景觀資源,充分利用古代水路形成的環狀旅遊線,開發「唐詩之路」旅遊項目。此後,沿線城市的旅遊部門也紛紛跟進做過文章,可就是叫好不叫座。時至2001年,浙東唐詩之路仍未成國內旅遊熱點路線,甚至沒有一家旅行社正式推出過。…

Continue

Added by Place Link on November 12, 2022 at 11:30a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