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明·江南文化,詩學的一種可能(1)

上海一直浸潤、成長在江南文化中。可以說江南文化構成了近代上海城市文化的底色。在學者胡曉明看來,江南文化精神絕不僅只是一種地方認同,而且正在成為一種普遍的文化意義感,是對於什麽樣的生活更好、更值得追求的主張。今天我們探討江南文化,實際上就是在探討一種極其可貴的文明理想。——編者

南宋時杭州城的慶春門內,有一個叫做聽潮寺的寺廟,後來改名為歸德院。為什麽改名呢?因為那里靠近錢塘江,有一次宋高宗在寺廟里過夜,晚上聽到潮聲,就以為是金兵殺過來了。他覺得這個名字太有殺氣,就改名為「歸德院」,隱喻著金人和平歸順大宋。

寺里面有一塊宋高宗的題詩石刻,題的是蘇東坡的《書李世南所畫秋景》:野水參差落漲痕,疏林欹倒出霜根。扁舟一棹歸何處,家在江南黃葉村。

原來高宗住在這里時也讀到了這首詩,他喜歡,就題了來賜給大臣劉漢臣,人們刻石於此。後來毀於大火。

宋高宗喜歡此詩,而恐懼潮聲,這表明,「江南黃葉村」的和平安寧與山明水秀,給了驚魂未定的皇帝一種溫暖的感受。

其實,那夢中驚擾了宋高宗的金主完顏亮,跟高宗有共同的感受。他也正是垂涎艷羨於那「十里荷花,三秋桂子」的江南風物,才興起投鞭渡江之意。

這兩個具有傳奇色彩的故事都無暇考證,傳奇中有真實的心史。無論是「黃葉村」,還是荷花、桂子,美麗富庶、明麗溫暖的江南,分明打開了一個新鮮而魅力無窮的世界。

於是也引得好多詩人畫家,都向往著那扁舟一葉的寧靜安適所在。所以,像這樣的詩句:「投老江南黃葉村,菊花時節雨昏昏」,「家在江南黃葉村,歸來重葺柳邊門」,表達自在而深情,一種非常內在的生命感。韓駒的名句:「日暮擁階黃葉深」,無疑有城市大隱的意味。在這個溫暖之所,失落於深深的夢。他的朋友李彭還誇他:「平生黃葉句,摸索便知價。」也是宋詩話中有意味的典故。

這表明,江南的「地方」,可以成為一種觀念,成為一種帶著情感與記憶的思想,一種富於文化意味的詩學。

江南的勝景,因為歷史人心的浸染,成為一種深入骨髓生命中的集體記憶和江南詩學的點睛之地

我有一段時期,年年都要去杭州的老龍井。老龍井是西湖畔鳳凰嶺下的一眼宋代的水井,近些年重新發現,區別於明代的龍井。老龍井不僅是「樹大」、「山深」,更是「人老」。北宋元豐元佑間,以名僧辯才法師為中心,東坡、蘇轍、秦觀、參寥、米芾、趙抃等,一時名勝,雲虎相從。古人感嘆說當時「瑰詞藻翰,衣被泉石;人境之勝,甲於西湖。」關於那里的泉水,秦觀《龍井記》寫道:

是歲余自淮南如越,省親過錢塘,訪法師於山中。法師曳杖送余於風篁嶺之上,指龍井曰:此泉之徳至矣,美如西湖不能淫之使遷,壯如淛江不能威之使屈,受天地之中,資陰陽之和,以養其源。推其緒餘,以澤於萬物,雖古有道之士,又何以加於此,盍為我記之。余曰唯唯。(秦觀《淮海集》巻三十八《龍井記》)

(2018年10月08日 ;來源:文匯報 ;作者胡曉明;單位:作者為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終身教授,中國江南文學文獻研究中心主任)(https://lib.hytc.edu.cn)

Views: 33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