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ta Na's Blog – April 2017 Archive (35)

莫雅平: 尷尬人生的笑與淚——論李柯克的幽默創作(3)

與托馬斯·莫爾(Thomas Moors,1779—1852)的《烏托邦》相似,十九世紀的幻想小說尤其是社會幻想小說大多把未來世界想象和描繪成一個沒有貧困、痛苦和戰爭,充滿詩情和畫意的理想世界,因此這類理想主義小說被稱為一烏托邦小說”。《穿石棉衣的人》向我們展示的,卻是一個理想化到極點於是走向反面的無比可怕的世界。我們或許可以稱之為“反烏托邦小說”。李柯克通過展示那個走向反面的未來世界的可怕可悲狀況,對人類在物質方面的極端進步提出了不無道理的質疑,但他的筆法卻始終保持著他那慣有的機智與風趣。比如說,在他筆下,未來人在實施外科手術式教育時把詩歌、外語等裝進大腦,而把哲學和玄學等“犯不著用腦袋去記的東西”裝在過去用作消化器官的器官里。又如,在談到電話之類時,“我”說:“通過電話我們可以和任何人談話,找誰都不困難,再遠的距離都可以和他說話。”未來人帶著恐懼問道:“反過來,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時間把你叫來說話,對不對?”這一問一答既富於妙趣,又發人深省。亦莊亦諧歷來是李柯克的風格。…

Continue

Added by Tata Na on April 6, 2017 at 6:46pm — No Comments

莫雅平: 尷尬人生的笑與淚——論李柯克的幽默創作(2)

俄國幽默與諷刺大師果戈理(Nikolai Vasilievich…

Continue

Added by Tata Na on April 6, 2017 at 6:46pm — No Comments

莫雅平: 尷尬人生的笑與淚——論李柯克的幽默創作(1)

在翻譯《李柯克幽默作品集》的過程中,我經常禁不住啞然失笑,有時連自己都感到莫名其妙(當時那種感覺足以抵消翻譯者鸚鵡學舌的所有尷尬)。每譯完一篇,我都忍不住要再通讀一遍,其間還是不時地忍俊不禁。優秀的幽默作品總是能一次又一次地激發出笑來,李柯克的作品便是如此。

不過,讀李柯克的作品,在笑過之後,我常常感到一絲難以言傳的辛酸,因為他的作品在引我們發笑的同時,還能讓我們感受到人類的某些可笑可憐的東西。盡管李柯克始終堅持用笑去凈化和超越人生的尷尬與悲哀,然而他的喜劇精神背後的悲劇意識使我們沒法對他筆下的人和事一笑了之。這便是李柯克與一般幽默家不同的地方。也許正是由於這一點,很多人把李柯克和狄更斯(Charles Dickens,1812—1870)、馬克·吐溫(Mark…

Continue

Added by Tata Na on April 6, 2017 at 6:46pm — No Comments

吳福成 ·中國「一帶一路」的文化貿易政策(上)

(文化部彩聽專題報告)



2016/03/17 / 本文發表於2016年3月17日「文化部彩聽」專題報告



前言:歷史回憶

漢朝時代的漢武帝抗擊匈奴,派遣張騫兩度出使西域,開拓了古代亞洲內路通道,隨後在悠悠的駱駝鈴聲中,默默地走出一條貫穿中國、中亞和歐洲的絲綢之路。到了唐朝時代,大唐高僧玄奘西行赴印度取經,也為古代絲路添加了佛教文化內涵。…

Continue

Added by Tata Na on April 5, 2017 at 6:18pm — No Comments

吳福成 ·中國「一帶一路」的文化貿易政策(下)

六、文化財政兩部共同起草「絲綢之路文化產業戰略規劃」



中國文化部和財政部正在共同起草「絲綢之路文化產業戰略規劃」,除通過現有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進行支持,還將繼續加大財稅的支持力度。上述規劃還將引導和解決文化企業發展資金匱乏和融資困難等問題,以及建立無形資產和價值評估體系和擔保機構,甚至協助完成對外營銷渠道和開拓海外市場。



「一帶一路」的文化貿易政策…

Continue

Added by Tata Na on April 5, 2017 at 6:18pm — No Comments

尹鴻:建構小康社會的電影文化(上)

——中國電影的新生代與新力量

提要:近年來,一批新電影人儼然成為了中國電影的主角,使得那些曾經在中國電影發展過程中光彩照人的人物,不得不成為這個舞台上的配角。通過市場與觀眾的選擇,確立了作為新力量的新生代的歷史地位。電影觀眾、電影市場、電影人、電影美學、電影語法的顯而易見的改變,催生出來了中國電影的“新力量”,這股勢力直接而真實地橫亙在我們面前,不管我們是否喜聞樂見,都逼迫我們去關注它,我們需要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大背景下,去認識這種在市場經濟和觀眾選擇下出現的新力量。隨著大數據、粉絲、社交化等因素對電影的影響越來越強,電影如何在滿足大眾的文化消費需求的同時,防止過度迎合帶來的娛樂無度、倫理無度的偏向,使電影堅守基本的文化底線,必將成為對電影新力量未來發展的考驗。…

Continue

Added by Tata Na on April 5, 2017 at 6:08pm — No Comments

尹鴻:建構小康社會的電影文化(中)

中國電影新力量的確已經成為中國電影的重要現象。一批新電影人儼然成為了中國電影的主角,使得那些曾經在中國電影發展過程中光彩照人的人物,不得不成為這個舞台上的配角。在新力量的群體中,不僅有70 後的寧浩、陸川、徐崢、趙薇、薛曉路、丁晟,而且有了80 後的董成鵬、韓延等。韓寒、郭敬明、肖央等等則分別是從文學、網絡等其他領域進入電影的“外來者”。新生代演化為了新力量。不僅僅代表新力量的導演們大多為70 年代後期之後出生,而且一大批電影的編劇、演員,甚至策劃人、宣發人、技術人員都是年輕人。像李檣、束煥、俞白眉等編劇,白百何、黃渤、王寶強、鄧超等演員,構成了一個青年電影人的活力方陣。…

Continue

Added by Tata Na on April 5, 2017 at 6:08pm — No Comments

尹鴻:建構小康社會的電影文化(下)

其次,中國電影新力量推動了電影與其他媒介的融合與大文化產業的整合。代表中國電影新力量的許多電影作品,不僅許多題材、故事、元素、類型來自電視或者網絡文學、遊戲、網絡視頻等等,甚至連編導、明星等等也都來自互聯網的發掘和互聯網粉絲的推崇。跨界的題材、跨界的類型、跨界的導演和明星,使得長期以來條塊分割的中國媒介產業和文化產業通過這些電影的創作和生產發生了巨大的化學反應。由於電影相比中國其他文化形態和媒介領域,市場化程度更高,準入大門更加開放,所以,與電影相關的企業並購、重組、整合在中國整個文化產業領域最為積極、活躍。新力量電影不僅內容本身體現了跨界性、融合性、交互性,IP…

Continue

Added by Tata Na on April 5, 2017 at 6:08pm — No Comments

馬化騰兩會提案全文:掌握全球文化產業主導權的建議

關於充分發揮數位內容產業競爭力

掌握全球文化產業主導權的建議

當前, 受世界經濟復蘇緩慢、我國製造業相對優勢減弱、國內居民消費結構升級等因素的影響, 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 亟需推動經濟發展動能的轉換升級。 同時, 我國數位內容產業歷經十多年的快速發展, “泛娛樂”等中國特色的產業生態初步形成, 湧現了一批世界級的數位內容企業, 數位內容產業逐漸成為推動我國文化產業振興與文化強國的重要支柱。 另外, 近年來, 我國企業在全球文化產業的佈局進一步加快, 在內容生產、製作發行、版權合作等全產業鏈開展廣泛的國際合作,為提升我國文化產業國際競爭力奠定了良好基礎。 建議充分發揮我國數位內容產業的自身優勢, 打造文化產業中國製造的全球標籤。

隨著“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實施, 發展我國文化產業,…

Continue

Added by Tata Na on April 5, 2017 at 5:58pm — No Comments

趙暉:從IP“熱”反思原創力的衰竭與重建

導語

“互聯網+”時代,互聯網技術、思維和資本深刻影響著傳統影視創作的各個環節。傳統與現代、資本與藝術等多方觀點不斷交鋒碰撞,影視文藝價值觀念亟待重構。今起本版推出“‘互聯網+’時代的影視文藝價值重構”系列文章,邀請專家學者對這一問題進行深入探討。 

2015年歲末,影視產業對IP的爭論再掀高潮,阿里影業副總裁徐遠翔關於“給編劇指出一生路”的言論,成為眾編劇的眾矢之的。…

Continue

Added by Tata Na on April 5, 2017 at 5:30pm — No Comments

李培根:別讓“互聯網+”遮蔽了“詩意”

——在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的演講 

當前,“互聯網+”在中國正處於熱潮,政府號召、學界關心、業界努力。“互聯網+”有可能推動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對拉動經濟、帶動就業、推動創業有很大的好處。不過,在我們跑得太快的時候,是不是需要放慢腳步想一想:我們到底為什麼而“+”?我將要講的就是,大家不要忘了對“詩意”的關注。這是一個很奇怪的話題,但是很快你們就會明白。



什麼是“詩意地棲居”…

Continue

Added by Tata Na on April 5, 2017 at 5:30pm — No Comments

尹鴻:鄉土中國的一面鏡子

——評央視七套電視訪談節目《鄉約》…

Continue

Added by Tata Na on April 5, 2017 at 5:22pm — No Comments

相信自己/愛默生

相信你自己的思想,相信你內心深處所確認的東西,眾人也會承認──這就是天才。

盡管摩西、柏拉圖、彌爾頓的語言平易無奇,但他們作為偉人,其最傑出的貢獻乃在於蔑視書本教條,擺脫傳統習俗,說出他們自己而不是別人的想法。一個人應學會發現和觀察自己心靈深處那一閃即過的火花,而不只限於仰觀詩人、聖者領空裏的光芒。可惜的是,人總不留意自己的想法,不知不覺就把它拋棄了,僅僅因為那是屬於他自己的。

在天才的著作裏,我們認出了那些自己業已放棄的思想,它們顯得疏異而莊嚴。於是,它們為我們拱手接納──即便偉大的文學作品也沒有比這更深遠的教訓了。這些失而覆得的思想警諭我們:在大眾之聲與我們相悖時,我們也應遵從自己確認的真理,樂於不作妥協。…

Continue

Added by Tata Na on April 5, 2017 at 4:19pm — No Comments

尋根者/巴勃魯.聶魯達

愛倫堡讀過也譯過我的詩,他責怪我:你的詩裏“根”太多,實在太多了。為什麼寫這麼多的“根”呢?

確實,我的《回憶錄》第四卷問世之前,就有人對我說了不少類似的話。這部回憶錄就叫《尋根者》。

邊境的土地把它的根伸進我的詩裏,再也不能離去。我的一生便是一次漫長的漂泊,始終四處奔波,而且總是要回到南方的森林,回到那莽莽的林海。

在那裏,參天大樹有時在結結實實地活了七百年後,竟倒了下來,有時被湍急的洪水連根拔起,有時被大雪凍傷,有時被大火焚毀。我聽過巨人般的大樹,在森林深處倒下的聲音:樹沈重倒下時發出天崩地裂般的響聲,有如一只巨手在敲大地的門,要敲開一個墓穴。…

Continue

Added by Tata Na on April 3, 2017 at 1:51p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