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核心提示:“一帶一路”合作倡議對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而言,至少包含經濟、安全、人文三方面的內涵,這一戰略構想的規劃實施必將對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社會團結穩定、對外科技人文交流產生重大而積極的影響。…
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March 22, 2017 at 5:26pm — No Comments
陸昕兄以其新作《閑話藏書》見贈,讀之未竟,也引起我“閑話”“藏書”的興趣,不過我雖有些書,但不敢言“藏”,一是數量少;二是居室無插架之地。
有了書亂堆亂放,沒個章法,只能算是個舊書破書的愛好者和搜羅者。…
Continue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March 18, 2017 at 11:03pm — No Comments
那麽元代出現了多少水滸戲呢?據香港劉靖之《元人水滸雜劇研究》統計有三十六種,現在傳世有十種,散佚的有二十六種。
傳世的有高文秀《黑旋風雙獻頭》、康進之《梁山泊黑旋風負荊》、李文蔚《同樂院燕青博魚》、無名氏《魯智深喜賞黃花峪》、無名氏《爭報恩三虎下山》、無名氏《都孔目風雨還牢末》、又名《大婦小妻還牢末》、無名氏《梁山五虎大劫牢》、無名氏《梁山七虎鬧銅台》、無名氏《王矮虎大鬧東平府》、無名氏《宋公明排九宮八卦陣》。這些劇本的寫作時間,現已經很難確定。大多研究者認為前六種是元代的、後四種是元末明初的。研究元代“水滸戲”對明代《水滸傳》的影響,主要根據是前六種。…
Continue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March 18, 2017 at 11:02pm — No Comments
如果我們對於宋、元兩代留下的、後來構成《水滸傳》的要素的來龍去脈有所了解,對於要素的歷史真相、文化內涵和社會意義有所了解,《水滸傳》的許多內在矛盾自然冰釋。因此,總結宋元“水滸”故事形成的要素並加以考辨,弄清其形成及演變的過程,對於深刻理解《水滸傳》和認識其成書過程是簡單而便利的手段。…
Continue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March 18, 2017 at 11:01pm — No Comments
對一個民族來說,歷史悠久、文化成熟是寶貴的財富,也是沈重的負擔,這是盡人皆知的。一些關注
當代的學者,每每發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是“古已有之”的;從事歷史研究的學者也常常看到歷史上的積弊在生活也會有回光返照,借屍還魂。因此打通古今,審視四千年歷史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考察其得失利弊不僅是歷史學家的事,也是系心於現實的人們應該思考的。
吳思先生是位難得的既熟悉歷史,又關註現實的學者。他的《潛規則——中國歷史中的真實遊戲》一書以其深入的挖掘和細密的分析引起學術界的註意,最近他出版的《血酬定律——中國歷史中的生存遊戲》(這本書應看作是《潛規則》的續編)也一定會受到讀者的歡迎。…
Continue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March 7, 2017 at 10:30pm — No Comments
在自己曾經出版的書中,不管屬於文學還是文獻,不管是獨著還是主編,形式上大多屬於時下所謂“學術著作”,論述的全都是一二千多年前的古人古書。
這本《文化病象》和同時推出的《瞧,這世道!》(已在香港一家出版社出版)兩本隨筆雜文,是我第一次用筆介入當代的文化精神生活——不留情面地品評人物,一針見血地針砭教育,犀利尖銳地批評文化,書中的人、物、事,無一不生活和發生在我們的眼皮底下。在所有署名“戴建業”的書中,自己最喜歡這兩本,也最看重這兩本。寫學術著作必須價值中立,要盡量感情淡化,而寫這雜文隨筆不妨“筆端常帶感情”,無須有意掩飾自己的好惡,既不需要引經據典,也用不著查找文獻,全部文章都是一揮而就,有感想時一天可以寫兩三篇,最高峰時一天能夠寫上萬字,稱心而談,縱意揮灑,往往興會淋漓便下筆不能自休,它們不僅真實地展露了我的氣質個性,也真切地表現了我心靈的誠實。…
Continue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March 5, 2017 at 11:26pm — No Comments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
人人都說中國大陸人閱讀量低,多數人沒有閱讀習慣,實際上,這不是今天,而是歷史。
如今,閱讀微信已經普及到任何場合、任何地方,開會讀微信、上課讀微信、飯局讀微信、公交上讀微信,有人甚至因此廢寢忘食,連坐在馬桶上都不忘瀏覽微信。在多少家庭,各自欣賞自己的微信已經成為家庭生活的一景;轉發微信,是無數人今日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以說,微信無處不在。低頭閱讀微信正代替了家庭交流、同學交流、同事交流、朋友交流,變為唯一的群體橫向交流渠道。
自從微信普及後,讀書是否更為減少,尚未統計,但我想,這大概是不爭的事實,因為在很多人那裏,微信是唯一的信息來源、思想來源、知識來源,乃至常識來源,原本不讀書的,恐怕因此更不讀書;…
Continue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March 3, 2017 at 9:30pm — No Comments
九 “文化輸出”的整體工程
任何一個民族接受異質文化都奉行文化拿來主義,但是只有自覺的文明形態,才會再拿來的同時考慮文化輸出問題——知識型輸出,文化行輸出,當代性輸出,沒有價值批判的意味。…
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March 1, 2017 at 11:17pm — No Comments
歷史雖不能重復,但歷史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今天我們重提整理國故,也是因為當今中國的現代化進程也遭遇了文化保守主義的思潮。當今中國的文化保守主義表現為,由於對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所取得的成就沾沾自喜,由於對中國發展模式的過度自信,並認為中國模式“能夠提供新鮮知識,促進我國學界對本土文明的自覺,從而促進‘中國話語系統’的形成,以及‘中國學派’的崛起”。中國模式本是中國經濟發展的解釋概念,是一套“經濟話語”,但有學者將這一“經濟話語”轉換成“文化話語”,認為只有在儒家文化背景下才能產生中國模式和經濟的迅速崛起;更為甚者,有學者又進一步將這一話語轉化為“政治話語”,認為中國的未來發展將是一個“儒家社會主義共和國”。
把中國模式轉化為“政治話語”,其目的就是為中國的一切作合理性的辯護。這樣會阻滯改革甚至導致中國社會的停滯。…
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February 27, 2017 at 10:30pm — No Comments
近期,十七屆六中全會通過了《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實際上是吹響了中國向文化強國進發的號角。文化強國戰略的意義,不只是要在全民族範圍內形成強大的凝聚力,為經濟發展提供文化支持,在全世界面前樹立一種全新的中國形象,更重要的是,只有文化的復興,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文化建設瓶頸:文化資源豐富,文化軟實力弱…
Continue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February 27, 2017 at 10:30pm — No Comments
這是一篇倉促的命題作文,起因是一位香港文匯報編輯,前天約我談談有關性觀念的問題。
我過去雖然喜歡讀愛情詩詞,也在課堂講這一類文學作品,但很少系統地關注青樓文學。這倒不是我假裝正經,任何一個健康的成人,誰不曾因愛情而神魂顛倒?但以往研究青樓文學的學術著作很少理論深度,加之這種話題在課堂上談多了會“擦槍走火”,不是給人淺薄低俗的印象,就是予人誨淫誨盜的把柄,所以在課堂上,我只敢碰那些“健康”的愛情文學,避開所謂輕佻的艷情作品,總之,是在“保險”的範圍之內“談情說愛”。七八年前讀到福柯的《性經驗史》,這本書真讓人眼界大開,原來詩人可以把性描寫得十分美,理論家也能把性論述得非常深。可惜,要把性分析得如此深透,我既沒有福柯那樣的思辨才能,在當下中國也沒有這樣的社會環境。…
Continue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February 27, 2017 at 10:00pm — No Comments
回到最初的話題。沙勿略到了澳門的門外,千辛萬苦歷盡艱難想進來,沒能進來。是什麽支撐他?他為什麽要如此遭受磨難?他是在做文化和宗教輸出!他想如果他將西方宗教讓中國皇帝接受了的話,那麽整個國民不就全接受了嗎?其後的很多傳教士,學中文,學中國的禮儀,三跪九拜,甚至將《聖經》按儒家的一些詞匯翻譯過來,目的就是讓中國接受他們的思想。不妨問一下,當代中國還有哪個知識分子、哪個博士碩士有這種站在一個國家國門之外要想把中國文化傳播輸出的願望和百折不悔的意志?今天很少有人有這種想法了。所以我每次讀到那些傳教士一個個前赴後繼的到中國各個地方去,甚至到中國最窮的地方去,四川、山西等等地方去傳教,不禁掩卷長嘆。今天中國文化人大抵已少有這種自信、自強和眼光了。…
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February 27, 2017 at 9:37pm — No Comments
這種頗有代表性的現代性觀點提醒我們,在當代中國學術研究中必須具有自身文化的指紋和身份。如果喪失了這種文化身份,這樣的現代化和現代性僅僅是後殖民進程而已。當然,立足於東方,並不等於對西方不再關註,相反,正是因為東方的“他者”是西方,只有面對這個他者,面對這個“鏡像”,中國問題才能真正浮出水面,即不僅看到傳統中國的文化形態,而且也看到中國傳統文化形態遭到西方文化中斷式挑戰,以及中國文化覆興的新的可能性。當代中國需要尋求審美共識,將中國文化的審美內容鑄進國際相對具有共識感的審美形式中,進而從不斷反傳統的怪圈中走出來,從“審傳統”走向“審自己”,真正地面對決裂與選擇。在我看來,中國學術的發展不是一條路、一種聲音、一種模式可以決定的。全球化中的思想和學術不應該是一種形態,而是應該有多種形態。…
Continue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February 27, 2017 at 9:36pm — No Comments
五 走出東方主義與西方主義的二元對立
“東方主義”問題的提出,使被長久掩蓋的現代中國問題有可能被重新關註和闡釋。
盡管賽義德的東方主義研究具有明顯的意識形態分析和政治權力批判傾向,但他在這個世界的話語—權力結構中看到了宗主國政治、經濟、文化、觀念與邊緣國政治文化的明顯的二元對立,認為在這種對立的權力話語模式中,邊緣國往往是僅僅作為宗主國“強大神話”的一個虛弱陪襯,一種面對文化霸權的自我貶損。這種強權政治虛設或虛構出一種“東方神話”,以此顯示其文化的無上優越感。這就是“東方主義”作為西方控制東方所設定出來的政治鏡像。…
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February 26, 2017 at 2:23pm — No Comments
今天要做的“發現東方”的工程,是要考察中國文化哪些部分已經死亡了或永遠的死亡了?哪些部分變成了博物館的文化只具有考古學的意義?哪些部分變成了文明的斷片可以加以整合,整合到今天的生活中?還有那些文化可以發掘出來,變成對西方一言獨霸的一種補充,一種“他者”的言說,一種對西方的置疑和對話?
當然,“發現東方”是要發現經過現代化洗禮的東方,不是要懷舊,也不是要退守,不是要狹隘的民族主義東方,而是要將中國當代新問題在整個世界範圍內的新框架中重新提出,從而梳理我們的理論範疇、基本命題、核心概念、基本術語和關鍵詞,廣泛參照日本、印度、阿拉伯、歐洲和美國五大地區的文化詩學精神,同時借用現代哲學、語言學、符號學、美學、傳播學、文化生態學方法,以重新去解讀中國傳統的一些文化詩性的哲學和一些獨特理論。 …
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February 8, 2017 at 8:03am — No Comments
何以見得呢?因為在我看來,全球化可以分為四個層面:
第一,科技一體化。正因為科技一體化,所以清華大學在過去十年和未來十年都要比北大熱。道理就在於技術官僚成為了中國發展的核心和希望。似乎現在的任務就是要短、平、快地將西方所有最好的東西優勢平行地移植過來。誰最快呢?不是我們學文的,而是真正的工科。我也希望可以最快地拿過來。所以鄧小平到了日本,日本天皇請他坐新幹線列車,下車之後很驕傲地問了鄧小平一句:“您覺得怎麽樣?”鄧小平想了想說:“我們也會有的。”現在的上海已經有磁懸浮列車正在搭線,所以科技從來就是你願意就可以拿來。西方人從不認為火藥、指南針是中國的,不因為覺得這個國度落後而不用,他們不但用了,而且把中國放鞭炮的技術變成放大炮,打進門來了。科技是百分之百的可以采用,今天的技術官僚走紅是應該的,但是他不會永遠走紅,原因還有第二點。…
Continue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February 5, 2017 at 2:27pm — No Comments
非常高興能有機會在北大講壇跟大家談一些我最近在思考的一些問題。當然,這些我認為十分重要的問題,可能朋友們會認為某些問題有些迷誤,有些眼障,甚至有些誤區,都可以再討論。…
Continue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February 2, 2017 at 10:10pm — No Comments
二 現代化初階並非“西化”而是“東化”
地理大發現和東西航路的開通,使得西方人對東方的神奇氛圍十分傾倒,同時也想進行東方殖民和文化傳教。葡萄牙傳教士沙勿略到澳門外徘徊七年而不得進,只好去日本。他發現日本受到中國文化深刻的影響並對中國文化非常崇拜。他想,如果要把天主教傳到日本,最好的辦法就是先傳到中國,然後輻射亞洲。如果讓中國人信奉天主教,連皇帝都成為教徒,天主教在中國的傳播便一帆風順了,中國就可能變成天主教國家。但是,當時他要想進入中國非常難。由於中國封海,想進入內地其艱難的程度可想而知。一個傳教士,歷盡千辛萬苦到了中國大門口卻幾年不得入,1552年12月病死在珠江口外的上川島上。後來利瑪竇等更多的傳教士將沙勿略的基本思想繼承下來,[xi]不斷改變傳教方式,[xii]並逐步重視不同思想文化的接觸。[xiii]…
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February 2, 2017 at 10:00pm — No Comments
向格拉斯大叔致意——文學的漫談·搖·搖…
Continue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February 2, 2017 at 10:00pm — No Comments
2004年12月26日,在旅日作家毛丹青和北海道首府劄幌市駐北京經濟交流室室長高田英基先生的精心策劃下,我隨中國作家、記者采風團一行,踏上了神往已久的北海道土地。旅途十二天,行程三千裏。其間見過無數奇景,吃過許多美食。體驗過"露天風呂"之類的獨特感受,見識過"庫裏奧乃"之類的神奇生物。這些,都在輯錄於本書中的同行記者們的美文和照片中得到了展示,自知筆拙,不敢重復。但關系此書體例,必須有我一篇文章。只好就諸位先生女士沒寫到的,敷衍成文,濫竽充數。竊以為世間旅遊觀光聖地,吸引遊客的,除了美景美食之外,還有美人。這裏的美人,並不僅指美麗的女人,也並不僅指人的美好外貌,能夠久遠地慰藉旅人之心的,還是當地人民表現出來的淳樸、善良、敬業等諸多美德。…
Continue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January 8, 2017 at 7:30a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1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6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3 Comments 83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5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0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3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5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