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eting Link's Blog (264)

盧周來:“故事”如何影響經濟決策與宏觀經濟(4)

與此相關聯,恐慌與信心對宏觀經濟的影響尤其是對資本市場的影響,我們已不陌生,但卻仍然難以駕馭。特別是金融恐慌敘事,帶有強烈的心理成分,更容易如超級病毒般傳播,引發市場崩盤。金融恐慌敘事往往又影響到商業信心。這也是現代經濟危機往往以金融危機開端的重要原因。也正因此,每當經濟下行或資本市場遭遇重挫,尤其是經濟與金融危機期間,如何消除投資者與消費者的恐慌情緒,如何提振他們的信心,就成為宏觀經濟調控的重要決策指向。…

Continue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June 12, 2022 at 2:30pm — No Comments

盧周來:“故事”如何影響經濟決策與宏觀經濟(3)

其中有三個構想,尤其讓讀者“感同身受”,同時也能讓讀者進一步理解社會認知是如何被塑造的。

一個是“真相不足以阻止虛假敘事”。最權威的《科學》雜誌曾發表過這樣的研究成果,在故事的真假問題上,虛假故事的轉發率是真實故事的六倍。這裏面反映了兩個深層邏輯:首先是人類一個普遍性心理——對於刺激、有震撼力的敘事,人們更“趨之若鶩”,更津津樂道,也更急於進行“二次傳播”。再就是,出於對體制或權威的本能警惕甚至是抗拒,人們對口口相傳的“故事”的信任程度,從來都超過對傳統媒體的信任程度。尤其是當下,人們對自媒體所傳播敘事的信任程度,以及對傳統資訊的不信任,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這兩個深層次邏輯,是導致虛假敘事日益主導社會認知的原因。在此背景下,即使傳統媒體或政府出面,對虛假敘事進行“辟謠”與修正,提供真實的故事原型,其傳播力也遠比不上虛假敘事。…

Continue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June 11, 2022 at 2:51pm — No Comments

盧周來:“故事”如何影響經濟決策與宏觀經濟(2)

人類學家乾脆提出,會講故事是人類社會一種特殊的現象,是其他動物所不具備的人類特有功能。

然而,被諸學科如此重視的“敘事”,在當下的主流經濟學中卻沒有其存在的空間,因為在以新古典經濟學為代表的主流經濟學教科書中,個人的經濟決策,只受兩個因素影響:一是財富約束,即你口袋裏有多少錢;二是市場價格。剩下的,就是“你”如何在這兩個約束條件下,確定怎樣的商品組合能夠實現最大限度滿足。



至於這個“你”,是絕對理性的。…



Continue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June 11, 2022 at 2:50pm — No Comments

評羅伯特·希勒的《敘事經濟學》

談羅伯特·希勒的《敘事經濟學》



延續閱讀:
談羅伯特·希勒的《敘事經濟學》…

Continue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November 6, 2021 at 8:18am — No Comments

羅伯特·希勒談疫情敘事下的經濟趨勢(下)

接下來,我要給大家講一個簡單的故事,它能夠反映敘事是如何發生變化的。


流行病可以很慢地發生,也可以很快地發生,但是我要給大家講的是19世紀發生的慢「流行病」,這涉及到公眾對心理學的關注。在英語中,心理學這個詞在18世紀的時候從來沒有聽說過,但是後來,信心、情感、恐慌等心理學詞匯開始出現。…
Continue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November 2, 2021 at 1:52pm — No Comments

羅伯特·希勒談疫情敘事下的經濟趨勢(上)

2020627日,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耶魯大學經濟學教授羅伯特·希勒,在由北京基金小鎮、中信出版集團、上海高級金融學院、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舉辦的「疫情敘事下的經濟趨勢與投資機遇」直播中,以全新的「敘事經濟學」視角探討疫情背景下的全球經濟趨勢。…
Continue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October 29, 2021 at 1:00pm — No Comments

諾貝爾經濟獎得主羅伯特·席勒《特朗普敘事經濟學》(下)

Zoom(編註:一款視頻會議應用)正在改變世界,經濟生活的地理結構將因此而改變。全世界會因人們可以在同一時間跨國對話變得更為同質。以後還會有越來越多的居家辦公。這些行為會改變經濟的地理結構。城市會變得沒那麽重要。



我認為未來中心城市的房價很有可能會下降,部分區域的價格甚至會驟降。因為人們會意識到不再需要居住在大城市,也不再有那麽多重要的會議需要參加,這會改變房地產市場的價格結構。有些工作可能不再被需要,得要為人們開發新的工種。…







Continue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October 9, 2020 at 4:30pm — No Comments

洪杉《席勒的敘事經濟學》(下)

席勒說:“我們可以把歷史看作是一係列罕見的重大事件,其中某一故事被廣為傳播,通常(但不總是)是因為有了極具吸引力的名人(即使只是小有名氣甚至是虛構的人物)的加持,而倍添了人們對這一故事的興趣。”

對企業而言,講述是把雙刃劍。你或你的產品或許能夠因此取得突飛猛進的快速成功,但需要警惕,這種成功有時只是曇花一現。當講述出現錯誤時,被用戶拋棄的速度也可能一樣快。想要能像蘋果公司一樣獲得持久的成功,除了講述外還需要其他的支撐。…





Continue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September 26, 2020 at 10:00pm — No Comments

羅伯特·希勒《敘事經濟學:故事如何傳播並推動重大經濟事件》

敘事時代

“事實不受感覺左右”。作為社交媒體上的熱門說法,這句話常被對歷史幾乎一竅不通的人士所引用,實在頗為諷刺。通過《敘事經濟學故事如何傳播並推動重大經濟事件》一書,羅伯特·希勒(Robert Shiller)試圖讓我們相信一個相反的道理——經濟事實恰恰是由感覺所推動,而這些感覺則由其筆下描述的經濟敘事所推動——經濟敘事指的是那些頗具感染力的故事,這些故事可能會改變人們對經濟事件的決策方式。

近期出版的大量經濟學文獻都對認知與結果的相互推動關係進行了研究。…

Continue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September 14, 2020 at 9:16pm — No Comments

孫志超:敘事經濟學·研究市場波動的方式(下)

政府官員的溝通藝術



除了市井小民、CEO、新聞媒體的談話和文字會影響市場之外,官員的談話更是左右市場的關鍵因子,舉美聯儲為例,底下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 簡稱FOMC),被笑稱應該是Federal Open Mouth Committee (聯邦張嘴委員會) 的縮寫。

 

根據美國知名金融網站Business…

Continue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September 14, 2020 at 9:13pm — No Comments

孫志超:敘事經濟學·研究市場波動的方式(中)

另外一則看法,從當時像是《偉大的蓋茨比》等書中描述20年代的美國是一個繁榮的時代,而女生在此時有很高的自主權,和過去不同,她們穿短裙、可以不用男士的陪伴上酒吧。

然而20年代末期股市突然的崩盤,美國人開始回歸教會,懺悔過去幾年對金錢的貪婪,而造成當時的金融恐慌。女生的裙擺再度變長,不再追求時尚流行,連帶著大眾的其他消費也跟著減少,使得經濟開始衰退。或許想探討經濟大蕭條的緣由,我們可以從當時人們的故事來找出蛛絲馬跡。

 

從新聞用詞看市場風險



目前已經有不少指數是根據新聞報紙而編纂,像是研究者…

Continue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September 14, 2020 at 9:13pm — No Comments

孫志超:敘事經濟學·研究市場波動的方式(上)

什麼是敘事經濟學?為何需要關心敘事經濟學?本文作者就此來探討。文章不長,但需要你細細研讀。

隨著互聯網發達和社交媒體的興起,像是Facebook、Twitter等新形態傳播工具,都使得新聞和傳言的傳播速度更加快速,進而影響人們對社會議題的看法、金融市場的波動甚至影響政治選舉事件。

 

每個人都喜歡聽故事,然而經濟學家在過去的研究,似乎很少將人們茶余飯後討論的議題放入研究之內,一方面過去的資料取得不易,不容易量化和分析。然而,隨著新型資料和研究方法的演進,經濟學家似乎開始有能力,將人們的言談和文字結合經濟議題結合,來探索新的研究結果。…

Continue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September 14, 2020 at 9:13pm — No Comments

諾貝爾經濟獎得主羅伯特·席勒《特朗普敘事經濟學》(上)

後疫情時代下的敘事如何影響經濟活動,甚至最終影響地緣政治力量的平衡?

延續閱讀:https://iconada.tv/photo/moooi010

傳統經濟學家在解釋過去或預測未來時,很少會引用流傳於街頭巷尾或報紙評論中的看法。但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耶魯大學經濟學斯特林教授羅伯特·席勒(Robert…

Continue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September 14, 2020 at 3:30pm — No Comments

羅伯特•席勒《敘事經濟學(上)——敘事的傳染模型》

摘要:本文考察與經濟波動有關的敘事流行學。人類大腦總對敘事非常敏感,無論敘事是否屬實,都會用來證明行為的合理性。故事促使人的行為與其內心深處的價值觀和需要相聯系。敘事如病毒般傳播擴散,甚至在全球範圍內造成經濟影響。盡管敘事是人性的深刻反映,但很難用科學的方法加以研究,但定量分析還是有助於加深對其流行的理解。

 

引言…



Continue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September 13, 2020 at 7:30pm — No Comments

諾獎得主羅伯特·席勒《敘事經濟學(下)——蕭條敘事》

乘數與泡沫的反饋,由敘事的印記而激發。1920—1921年蕭條、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

2007—2009年所謂“大衰退”以及今日備受爭議的政治經濟情況,都被視為各自時期敘事流行的結果。 



反饋變化:乘數與泡沫

要從社會流行的角度思考圍繞拉弗曲線爆炸性傳播的一連串事件,就要考慮反饋的問題。宏觀經濟學中以“支出多輪擴張”聞名的卡恩—凱恩斯乘數模型(Kahn,1931;Keynes,1936)可描述為一種流行病學模型,其感染率c由邊際消費傾向(MPC 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tinue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September 13, 2020 at 7:30pm — No Comments

韓方明:從最熱門“政治科普片”看國際政治營銷(下)

這樣就避免了政治宣傳那種過度強調宣傳操控者的意志的做法,堅持將營銷受眾作為整個活動的主體面向,堅持以受眾作為一切行為的出發點,從而做到尊重受眾、吸引受眾、聯系受眾並進而服務受眾這樣一種雙向行為。在當前的政府公共治理活動中,政府如何取悅選民以及贏取民意,就是非常重要的一種國內政治營銷行為。而作為國際政治營銷的典型案例,公共外交以及依托於新媒體平臺的多種互動形式,則為當前的國家形象以及國家軟實力的提升,提供了重要的推動力。 …



Continue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September 13, 2020 at 4:34pm — No Comments

蔡利平博士·旅遊目的地營銷研究(下)

轉化研究法(conversion study):這種研究在80年代時遭受到許多攻擊,但目前又被重新重視,因為目前找不到比轉化研究更好的辦法。它指的晃你的投資轉化為收入的程序和比率,其在1∶20和1∶99之間波動,即你投入1美元可收入20——99美元的回報收入。你的投資不僅要吸收更多人到你的旅遊地來,而且要吸引他們投資。從今年五一中國的旅遊狀況看,中國並不缺少遊眾,缺乏的是一個人數較少,但具有較高消費能力的消費群體。 

在營銷研究中,我想最後提的一點是:廣告是提高市場佔有率的重要手段,但並不是唯一手段,也不是最重要手段;提高市場佔有率是旅遊目的地營銷研究的重要目的,但並不是唯一目的。

 …

Continue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March 10, 2020 at 3:00pm — No Comments

蔡利平博士·旅遊目的地營銷研究(上)

今天我的講座主要從四個方面談旅遊目的地營銷研究: 

一、目的地營銷的步驟過程(A step-step process of destination marketing)

 …

Continue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March 8, 2020 at 8:51pm — No Comments

梁捷:“錦鯉”營銷背後的社會心理

最近,支付寶的“錦鯉”營銷策略的成功,也讓其他商家紛紛跟上,分別推出自己的錦鯉活動,“杭州錦鯉”、“深圳錦鯉”、“重慶錦鯉”等各種活動刷爆了朋友圈。直至今天,錦鯉活動仍有相當的熱度,形成一種值得關注的“錦鯉現象”。 

互聯網和朋友圈上的流行現象,為社會心理學家提供了極好的研究問題。人在大多數時候總是理性的,一言一行背後都有自己的考量。但有時候人也會表現出集體非理性,盲目做一些看似無意義的事。但跟風行為背後,必定有其社會心理的基礎。任何成功的營銷,也正是順應這些社會心理規律, 最終俘獲了用戶。所以,我們不妨用一些社會心理學的理論對這類行為做一番探討:

 …

Continue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March 1, 2020 at 7:49pm — No Comments

韓方明:從最熱門“政治科普片”看國際政治營銷(上)

最近,一段名為《領導人是怎樣煉成的》的視頻短片,通過對比世界多個國家的領導人選舉或選拔制度,以幽默生動的語言,講述了中國的官員選拔與考核制度,在短短的幾天內獲得了超過1000萬次的點擊率。這是中國領導人首次公開以卡通形象出現,不僅贏得了中國網民的熱捧,在國際社會的媒體傳播平臺也引起了普遍關注,被譽為“外國人長知識,內地民眾開眼界”的“政治科普片”。 …

Continue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February 25, 2020 at 2:48a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7

2016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