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伯特·希勒談疫情敘事下的經濟趨勢(下)

接下來,我要給大家講一個簡單的故事,它能夠反映敘事是如何發生變化的。

流行病可以很慢地發生,也可以很快地發生,但是我要給大家講的是19世紀發生的慢「流行病」,這涉及到公眾對心理學的關注。在英語中,心理學這個詞在18世紀的時候從來沒有聽說過,但是後來,信心、情感、恐慌等心理學詞匯開始出現。19世紀中期,人們開始用恐慌來解釋經濟危機。1837年也曾出現了金融危機,那是一場非常嚴重的危機,但在當時並沒有被稱為恐慌。後來,我們把1837年的經濟危機稱作恐慌,1857年還出現了一次恐慌。在發生此類經濟危機的時候,大家會講很多極具傳播力的故事。美國1907年發生了一次危機,當時就開始籌備央行,即美聯儲。現在,央行是我們關注的主要故事,也就是我們如何通過央行的措施來避免金融危機的發生。我們不僅要關注美聯儲在市場上的實際動作,更要關注它背後的故事。

書中還有很多內容,但很難在短時間內講清楚。我想告訴大家一些基本想法,比如新冠疫情,使全世界都非常震驚,尤其是西方國家因為自滿而毫無準備,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他們的自滿完全被疫情敘事擊破了。

經濟學家如果不關註這些敘事,會錯過影響經濟的很多關鍵因素,所以我們需要關註敘事。(羅伯特·希勒談疫情敘事下的經濟趨勢,原載 2020-06-30 新華網)

關於《叙事經濟學》:
每個人都是聽故事長大的。 在當下高度聯通的小世界中,通過口述、新聞媒體和社交網絡傳播的流行敘事,無論是關於經濟信心或恐慌、房地產繁榮與蕭條,還是關於網紅、比特幣、健康養生,也無論流行的是真相還是謠言,都在影響人們的決策,乃至改變整個經濟和社會的走向。然而,固守理性行為人和完全信息假說的經濟學家此前卻視而不見,遠遠落後於歷史學家、人類學家以及高度敏感的媒體和商界。

《敘事經濟學》試圖填補這一空白。在該書中,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希勒借鑒了流行病學模型,為讀者提供了思考流行敘事影響經濟和社會生活的全新視角。通過諸多重大事件的回顧,輔以數據分析,希勒展示了流行敘事對歷史進程及其中的個體人生的深刻影響,表明對這些流行敘事的經濟學思考,可以提高對金融危機、衰退、蕭條和其他經濟事件的預測能力,幫助我們未雨綢繆,將各種負面沖擊的危害降到更低。
諾獎得主羅伯特·希勒講述病毒般傳播的故事如何影響經濟走勢和個人決策。

1. 流行傳播:敘事如病毒擴散,口口相傳,無孔不入。借鑒流行病傳播模型,講述敘事的流行趨勢及其對經濟的重大影響,幫助理解當下疫情敘事如何影響未來的全球經濟和政治格局

2. 講故事:通過生動案例,讓讀者弄明白「講故事」如何成為經濟活動背後的驅動力量

3. 啟發性:歷史總是相似的,很多重大事件一再重現:疫情、蕭條、股市崩盤、房地產繁榮……曾經的經驗或教訓對當下或者未來都有重要啟發

4. 新方向:打破經濟學傳統框架,給未來的思考、研究和行動開辟了新的方向 高瓴資本創始人兼CEO張磊作序,陳志武、王爍、香帥、朱寧強力推薦。

作者簡介:
羅伯特·希勒(Robert J. Shiller)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耶魯大學經濟學斯特林(Sterling)講席教授。《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和專欄撰稿人,曾出版《非理性繁榮》《動物精神》《釣愚》(後兩本與喬治·阿克洛夫合著)等暢銷書。

Views: 4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