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從晚清到民國,中國文化產業實現了從無到有的發生與從單一業態向多元、復合業態的發展,但放
眼全國並與世界其他發達國家比較來看,規模仍極其有限。新中國成立之後,一批私營的電影院、電影
制片廠、報社、電臺、劇院劇團與出版社以公私合營的形式完成社會主義工商業改造,與此同時,一批國
營的黨報、出版社、劇院、電影院、廣播電臺相繼在全國各地市州、省及直轄市甚至高校、中央直屬機關、
群團組織中成立,尤其是以新華書店代表的國家級圖書發行機構、以“五大電影制片廠”代表的國家級
電影制片機構、由私營“大中華唱片廠”改制的中國唱片總公司以及遍布全國各地的報社、雜誌社、出版
社與廣播電視臺,它們至今仍產生著巨大的經濟效益,其總體規模之大、體量之完備,可以說是世界文化
產業史的奇跡,為新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奠定了極其豐厚的基礎。具體來說,此處之“拓”主要體現在如
下五個層面:
第一是體量的開拓。基本表現於全國範圍內文化產業的基礎設施建設之上。據不完全統計,1949
年之前,全國僅有嚴格意義上的出版社112 家、報社90…
Added by 罗刹蜃楼 on May 18, 2020 at 2:42pm — No Comments
筆者認為,核心原因在於, 1990 年代之後,中國文化產業突飛猛進,文化產業教學偏向實用型人才培養,而文化產業研究則集中於譯介性、對策性、個案性研究,缺乏對於中國文化產業基本概念與理論以及歷史發展脈絡的等元問題的思考。譬如一個基本的事實是: 時至今日“文化產業”這一概念尚無學界公認的標準化定義。目前正在編撰的《中國大百科全書》( 第三版) 始有“文化產業”及其相關學科的詞
條④。在2015 年出版的《新編經濟金融詞典》( 中國金融出版社) 與2009 年出版的《現代地理科學詞典》
( 科學出版社)…
Added by 罗刹蜃楼 on May 18, 2020 at 2:40pm — No Comments
事實上,改革開放之初,一批學者開始對社會主義文化工業化生產若干問題進行有效地探索,並對客觀存在的文化產業進行較為系統的定義與研究,所采用的名詞也是五花八門,如“第三產業”( 于長鎮、張可凡,1986) 、“文化藝術的商品性質”( 李軍,1987) 、“文化消費”( 賴志剛,1987) 與“精神產品” 1 ( 劉四輩,1987) 等等。不難看出,“文化產業”在當時雖無名、卻有實,這顯然不是因改革開放橫空出世的產物。
“文化產業”一詞被中文學界正式提及,是1988 年李建中的《論社會主義的文化產業》一文的發…
Added by 罗刹蜃楼 on May 18, 2020 at 2:37pm — No Comments
四、創新: 中國文化產業的引領期( 2012-)
經歷了奠基期與繁榮期的中國文化產業,其綜合體量、國際競爭力與業態成熟程度,都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在黨的十八大召開之前的2011 年,中國文化產業總產值超3. 9 萬億元,占GDP 比重首次超過3%,而為國民生產總值年增長率的貢獻值則占到了12. 7%①。
及至2012 年,增加值達1. 8 萬億,占GDP 比值為3. 48%②,這已經接近加拿大等發達國家在2007 年的水平③,也是當時的歷史新高。習近平…
Added by 罗刹蜃楼 on May 18, 2020 at 2:30pm — No Comments
第四是生產主體的開拓。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在一系列積極的文化政策與社會主義工業化運動的支持下,文化產業機構在全國範圍內以舉國計劃的形式激增,相關情況前文已經有了表述,此處不再贅述。
二是大量藝術家、文化經營者等從業主體的激增。以圖書發行業為例,在1949 年,全國從事圖書發行的機構不過170 餘家,總人數不到20000 人,當中還包括新華書店系統的8100 餘人,到了1978 年,因為“文革”的破壞,全國新華書店總職工人數有所減少,但也接近30000 [18]。
而以各級文聯、…
Added by 罗刹蜃楼 on May 18, 2020 at 2:30pm — No Comments
在這裏我們要澄明一個錯誤的成見,那就是“新中國前三十年沒有文化產業”。史實證明,在新中國前三十年中,以國家制定計劃的形式,成立了一大批遍布全國的出版社、劇團、樂隊、電影制片廠、廣播電視臺、報刊社、電影院、劇院等文化產業機構,實行了文化商品定價銷售、規范經營與利潤分配機制,從而確立了文化產品的生產、消費的商品化體系,並初步建立了稿( 片) 酬制度 1。上述機構與制度與純粹免費、具有公益性質的公共文化服務如博物館、科技館有著本質的區別,當時建立的機構與確立的機制…
ContinueAdded by 罗刹蜃楼 on May 18, 2020 at 2:26pm — No Comments
新中國成立七十年來,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憑借著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產業發展壯大,兩者相互促進發展、共存共榮。不言而喻,新中國文化產業不但成為不同歷史時期國家動員、社會宣傳、弘揚主旋律不可或缺的工具,而且還是國家文化建設、文化創新與文化形象國際傳播的主要動力,更是國民經濟產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簡而言之,新中國文化產業的發展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中國的文化史。
關於新中國文化產業史的研究,目前學術界成果不多且較為分散。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
一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文化產業的發展,如范周…
Added by 罗刹蜃楼 on May 18, 2020 at 2:17pm — No Comments
[摘要]在“中國化”路徑之下,文化產業的概念需要進行重新定義,才具有符合中國國情的可闡釋性。與新中國同步的新中國文化產業史可以分為奠基期、繁榮期與引領期三個歷史時期。在奠基期實現了由點到面、從多地到全國、從星星之火到體系完備的質變,具有開拓性的歷史意義,並完成了新制度與新導向的確立。而在繁榮期,文化產業則逐漸確立為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激活了民營經濟的力量並融入、開拓並培育了國際市場。在引領期,中國文化產業逐步建立了文化和科技融合與文旅融合創新體系,文化產業日漸成為拉動…
ContinueAdded by 罗刹蜃楼 on May 18, 2020 at 2:13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 40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