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韓國‧釜山9日訊)“50年前,韓國是一個貧窮且沒有任何天然資源的國家,人民依靠勞力來推動經濟的發展;50年後,韓國的發達不再是來自手腳,而是來自頭腦。韓國依靠創新的能力,來創造經濟的轉變。”
韓國未來創造科學部副部長尹宗錄接受15個國家的媒體聯訪時說,韓國未來十年將會著重研發的方向,當中網絡平台與網絡內容將是韓國重點研發的項目。
“韓國未來的長期發展計劃是創造經濟,由於科技的發展讓全世界都看到了韓流文化,因此我們可以將各領域與科技融合,以開創更多合作的可能。”…
Added by iki kia kiak on November 29, 2014 at 4:00pm — No Comments
(吉隆坡20日訊)大馬作品《分貝人生》在2014金馬創投會議拿下“百萬(台幣,約10萬8千令吉)首獎”,讓監製王禮麟和導演陳勝吉喜出望外!而蔡明亮與老拍檔鄭雄誠監制、王朝弘導演的《小地方》則拿下“聲色盒子獎”。
馬來西亞的《分貝人生》描述一名熱血社工和一個不願向命運屈從的家庭,映照出貧富懸殊的社會下,擺盪在生活和生存之間,需要多少的堅毅和無懼。《分貝人生》由陳勝吉執導,王禮麟、李治成聯合監制。陳勝吉也是《同學會》的副導演,影片萃取他在台就學經驗,以《分貝人生》大聲叩問“生活”與“生存”之間微妙的分界。…
Added by iki kia kiak on November 29, 2014 at 3:59pm — No Comments
老貓本名陳穎青(見圖), 20 多年紙本出版經驗,面對數位出版衝擊,他的態度是開放以待之。
2011 年出版《老貓學出版》一書,號稱是「全國第一本歡迎盜版的電子書」,完全 DRM-Free 格式,目的就是要讓任何人在任何平台上都可以獲取和讀到這本書。老貓自述:「因為我想知道電子書就只能鎖在 DRM 系統裡面販賣嗎?就沒有哪種方法可以讓書自由流通,並且仍然能夠讓作者獲得回報嗎?徹底放棄紙張書的商業模式,我們能為電子書的作者和讀者,建立新的可能性嗎?」
《老貓學出版》的獲利模式是贊助,讀者讀過書以最低 $100 的金額自由贊助給作者,換句話說,這不是商品的消費關係,而是對作者的貨幣化支持與回饋,老貓沒有…
ContinueAdded by iki kia kiak on November 28, 2014 at 8:07am — No Comments
看電影是不是一定要到戲院呢?未來可能當紅電影,不在大螢幕播放,而是在手機上才看得到,隨著越來越科技化,用手機拍電影或是用手機在網路上看電影,都變得輕而易舉,大陸不但舉辦專屬的手機電影節,也培養出近9000萬的收視戶,付費累計營收已有13億,而台灣也將在今年,首度舉辦專屬的手機創作微電影比賽。
手機電影《外公的秘密》:「死娃兒,你回來怎麼也不說一聲呢?」 整部戲四川方言對話,背後卻是由日本著名導演岩井俊二監製,這還不是大陸片《外公的秘密》,最特別的地…
Added by iki kia kiak on November 21, 2014 at 5:05pm — No Comments
經歷申請免費電視牌照失敗,以及流動電視廣播備受阻撓的香港電視(HKTV),終於在星期三正式開台了。雖然最後僅能以網絡電視台廣播,對獨霸香港電視業48年的無線似乎起不了太大的威脅,但受矚目的程度,卻不可小覷。
單從該台推出的3部重頭開台劇《選戰》、《警界線》及《挑戰》,無論星級的演員陣容,或是新穎題材以及高水準製作,都比近年被批像是“洗腦膠劇”的無線劇集,更讓觀眾耳目一新,尤其由李心潔主演的《選戰》,因為部份內容剛好緊貼近期香港政治大氣候,甚至被看好將會引起一股追劇熱潮。…
Added by iki kia kiak on November 21, 2014 at 11:04am — No Comments
英國劍橋有家老字號面包店,叫做“Fitzbillies”,近百年來以售“切爾西包子”(Chelsea bun)聞名,它是一種放了果幹的甜面包卷。
前幾年因為經營不善而倒閉,很多老劍橋人都覺得十分可惜,比作國家的損失。好在知名飲食專欄作家Tim Hayward出手,把它接了過來,幾年下來,竟然做得有聲有色,當地人與遊客甚至認為它的包點小吃和咖啡要比從前還好,漸漸成了遊覽劍橋的余興景點。
但它真比從前還好嗎?難說。
至少有一個客人嫌它的Chelsea bun縮水,不如從前那般大塊。於是Tim…
Added by iki kia kiak on November 20, 2014 at 12:04am — No Comments
微電影產業的發展契機 (台文創基金會)
資料來源:財團法人台灣文創發展基金會
2013-03-20
2010年為止,香港導演彭浩翔執導的微電影《四夜奇譚》系列,點擊總量超過了2 . 1億次,接近中國一年約3億的電影觀看次數(註01),具有相當規模的收視人口,當然也會創造相當大的商機,使得微電影產業受到中國和香港政府的重視。過去微電影產業的主要是受廣告需求因應而生,不過於近幾年YouTube和社群風起雲湧發展後,加上手持裝置的普及,降低了拍攝的成本以及時間與地點的限制,微電影的產業鏈開始由專業化垂直…
Added by iki kia kiak on November 17, 2014 at 1:06pm — No Comments
矽谷有一位著名的食譜作家兼美食攝影師———謝凱婷(Katie),她有著“矽谷美味人妻”的美譽,是一名來自臺灣、目前居定居矽谷的少婦。近日,Katie出版了她的第二本食譜著作,名為《一桌子幸福》,並在金山灣區舉行簽書會。當天,吸引了許多書迷,新書以秒殺的瞬間售罄。
夢想和生活結合…
Added by iki kia kiak on November 16, 2014 at 12:54pm — No Comments
我國的多元社會色彩造就了許多方面的特色,包括文化、風俗和美食等,尤其更成為了推廣旅遊的一大賣點。旅遊和文化部於2009年起開始舉辦的“一個大馬食全食美”美食嘉年華,即是一例。
這項活動一直以來都得到遊客的熱烈回響和支持,同時得到外國媒體的廣泛報道,是我國極為成功的旅遊觀光活動之一。然而,這項活動卻被標籤上“不顧宗教敏感”,而踢到鐵板,吹皺一池春水。
美食嘉年華自開始舉辦以來,在各大種族餐飲業熱烈響應下,所推介售賣的美食概括三大民族和各色外國食品,盡顯我國“亞洲魅力所在”的特色,並提高食物的水平和廚藝。但是,在國內有日趨單元化的社會氛圍下,美食嘉年華也成為箭靶,被有心人以偏概全,指責活動“浪得虛名,浪費公帑”,令旅遊部無奈喊停。…
Added by iki kia kiak on November 15, 2014 at 10:40am — No Comments
台灣,數位出版正風潮,所有出版社與平台都在嘗試,試圖跟隨時代趨勢前進;美國,由於載具的成熟以及市場的反應,乃全球數位出版最前線;紐約,是號稱全球最大的英文書籍展覽——圖書博覽會(BookExpo America, BEA) 的主要舉辦地,更是許多出版業者交流、研討的場所。
今(2014)年6月, 春水堂科技娛樂資深副總經理李文宏飛往紐約,他在參加BEA國際書展的同時,亦參與了國際數位出版論壇(International Digital Publishing Forum, IDPF)在紐約當地所辦理以電子書(Digital Book)為題的研討會,並將最新數位閱讀趨勢與觀點帶回台灣,並藉由「紐約X台北數位閱讀新潮流」座談會與關切數位閱讀時代發展的台灣出版業者分享。本刊特別整理關鍵議題與讀者分享。
數位VS.紙本…
ContinueAdded by iki kia kiak on November 14, 2014 at 1:46am — No Comments
經過兩百多年的文化淬煉,台菜已漸開枝展葉,發展出傳統台菜、創意台菜、客家菜、海鮮、土雞城、清粥小菜、原民原味,以及新移民料理等。可謂琳瑯滿目,任君選擇。
但,如果有外國賓客來訪,你要如何推介台菜?安排他們去哪裡品嚐屬於台灣的美味?且看美食家的「嚴選」菜單……
隨著賓客的年齡、身份及喜好不同,品嚐台味也有各種選擇,從高檔餐廳到鄉野、巷弄小館,無論傳統或創新,呈現的都是台灣特有的飲食文化。
胡天蘭──茂園
美食家胡天蘭心中的首選是位於台北長安東路上的「茂園」。…
Added by iki kia kiak on November 11, 2014 at 8:24pm — No Comments
應該是十幾年前的事了,蔡明亮第一次看到舉牌人。
那年代舉牌人販賣的是某種旅遊產品,不是房子,在車來人往的街頭,舉牌人的臉彷彿蒸發成看不見的氣體,他所舉的牌子取代了他的臉,他的身體。
他看見,他記得,他有一連串的問號。十幾年後,在他的第11部電影《郊遊》裡,李康生變成了舉牌販賣豪宅的舉牌人,失去婚姻,失去工作,有兩個「寄居」在大賣場的孩子,電 影裡有一幕,僅僅一幕,他用擠出全身悲憤的力氣引吭高唱〈滿江紅〉。不需要知道故事,那一幕,有一種天搖地動的力量,心臟猛烈敲擊胸口,有一些疼痛。…
Added by iki kia kiak on November 5, 2014 at 8:47am — No Comments
花生是好東西。花生之食可有生花之妙。首先是剝食生花生。這種天然的吃法對身體最好。生花生的剝食,要自己動手。方法至為簡單,取來一枚帶殼兒花生,將之夾於右手拇指和食指之間,在左手的幫助下,輕輕一捏,花生殼兒就開了嘴,兩三個粉紅花生豆兒就略帶羞色地呈現在眼底。不慌不忙送入嘴裏慢慢咀嚼,然後再剝食第二枚。
千萬不要小看了這一簡單到不能簡單的過程。想想看,若手裏捏著兩個大核桃轉來轉去,還不是想鍛煉筋脈,防止腦硬化和老年癡呆?這事兒可以早動手,從現在做起, 從剝食生花生開始。兒童吃花生可以長得快長得壯壯實實。唸書的學生吃花生,可以解除疲勞,集中精力攻關。…
Added by iki kia kiak on October 30, 2014 at 8:00pm — No Comments
《唐詩宋詞中的世界之最》
最開心的事——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最快的船——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最難找的人——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最害羞的人——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最多的愁——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最瘦的人——簾捲西風,人比黃花瘦。…
ContinueAdded by iki kia kiak on October 30, 2014 at 7:41pm — No Comments
(雪蘭莪‧八打靈再也26日訊)大馬之光柯汶利,在30歲前敲響金鐘獲人生首個導演獎,即將於明年畢業的他透露,明年計劃開拍電影長片當畢業作品。不忘本的他也不排斥畢業後返馬發展,推動大馬本地電影業。
大馬之光柯汶利在《第四十九屆電視金鐘獎頒獎典禮》擊敗所有對手,在“迷你劇集”單元一舉憑《自由人》拿下4獎,成當晚最大贏家。據悉,柯汶利的家人也遠道從 大馬赴台灣出席《金鐘獎》。詢及如何慶功,他開心表示會請台灣和馬來西亞的家人一起吃大餐。除了感謝家人及團隊的支持,柯汶利也特別感謝女友小葳的不離不棄。…
Added by iki kia kiak on October 28, 2014 at 10:00pm — No Comments
尋覓《詩經》中最美麗的植物
當《詩經》的美碰撞上植物世界的神秘燦爛,會怎樣?荇菜、飛蓬、艾蒿、薺菜、旱柳、桑陌、白楊、芍藥、桃花……,這些在《詩經》裏面目或清明或朦朧的植物,融入中華文明的血脈中,在一段詩性和植物性靈的對話,這是一次對植物美學與古典詩詞完美結合的審視,在美、性靈與感動中寄放現實之外的人生。
《詩經》的言辭是一幅幅質樸淡雅的國畫中最美的註腳。或是月光如水的夜晚,或是彌漫芳香的田園,或是那叢叢纖塵不染的植物,莫不失古樸的意蘊。
《詩經》的藝術形象,清純簡約,沒有任何粉飾,卻深深烙印在人的心裏。這片廣闊的精神天地彌漫著清香,和風習習,人們采摘著植物,采摘著屬於自己的快樂、憂傷與希望。…
Added by iki kia kiak on October 25, 2014 at 6:46pm — No Comments
相傳以前有兩個人名字分別叫做彼和岸,上天規定他們兩個永不能相見。他們心心相惜,互相傾慕,終於有一天,他們不顧上天的規定,偷偷相見。正所謂心有靈犀一點通,他們見面後,彼發現岸是一個貌美如花的女子,而岸也同樣發現彼是個英俊瀟灑的青年,他們一見如故,心生愛念,便結下了百年之好,決定生生世世永遠廝守在一起。
結果是註定的,因為違反天條,這段感情最終被無情的扼殺了。天庭降下懲罰,給他們兩個下了一個狠毒無比的詛咒,既然他們不顧天條要私會,便讓他們變成一株花的花朵和葉子,只是這花奇特非常,有花不見葉,葉生不見花,生生世世,花葉兩相錯。…
Added by iki kia kiak on October 6, 2014 at 10:45am — No Comments
北方人喜歡吃炸醬面,那是最普逋的面食,本不足奇,可是近幾年來江浙湖廣的朋友,似乎也對炸醬面發生興趣,就是臺省同胞近來下小館,不川米粉貢丸,而叫打鹵炸醬面也屢見不鮮!
不久以前白中錚兄在萬象版寫了一篇炸醬面,區區為了湊熱鬧也談了打鹵面,最近有一位讀者斐伯言來信說,他照我們所說如法炮制,打鹵炸醬居然做得都非常成功,以雲南蒙自人做炸醬打鹵面,請北方朋友吃,結果頗得好評,所以特地寫信來問,炸醬面還有別的做法沒有,下回約朋友小敘也好再露一手。…
ContinueAdded by iki kia kiak on September 27, 2014 at 8:55am — No Comments
國人喜食海味魚蝦,吃出了鮮美味道,也吃出了哲學思想,曰:魚,吾所欲也;熊掌,亦吾所欲也。又曰:治大國若烹小蝦。
蝦的烹飪制作,視大小有不同方式方法。半指頭長的新鮮蝦活蹦亂跳,可以生食,伴以佐料醋醬,鮮美無比。喜歡醉蝦者,可將活蝦置於酒盅,待其飽飲之後食之。
但是蝦的美味在於自然而然的食用。例如一指長的海蝦,在沸水中一過,立即變得鮮紅,食用不加佐料,與友朋兩三人,一邊聊天,一邊剝食,快樂無比。
大蝦的吃法多種多樣。可以做糖醋大蝦,也可以裹以面粉用油炸,吃起來香噴噴的。重要的是火候,即使是油炸,也要保證蝦肉的鮮嫩。也有人喜歡吃烤蝦,糌上一點兒花椒粉和鹽即可。…
ContinueAdded by iki kia kiak on September 22, 2014 at 11:30am — No Comments
擺上一桌海鮮若盛宴者,大約也未必討得山裏人歡心的。傳聞也矢。但是珍禽的美味來自深山,難道海邊的居民就會改變狼吞虎咽或細細咀嚼品味的不同食性嗎?
我所知道的是西歐很多國家即使世世代代生活在大海邊,他們也沒有食用品嘗海參海帶的習慣。至於來訪的中國人,在意大利飯店和法國飯店就餐時,的確對奶酪和並無甜味的兒的葡萄酒,讓西方人嘖嘖稱奇,可見土可以土的掉渣,而美食賞析不是書本上的理論,而是一個開化和接受的過程,是謂烹飪的接受關系。從營養的角度來看,海參、海帶的營養成份,在牛肉和山裏植物裏也可以找到,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ContinueAdded by iki kia kiak on September 20, 2014 at 12:43am — No Comments
2024
2023
2022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5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1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6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5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0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3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5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