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tikós kípos's Blog – December 2022 Archive (5)

陳平原:美食三柱(5)

關於食材的生產與配送,自有企業家及政府官員操心,我關心的是如何培養國人品鑒潮州菜的能力。說句玩笑話,食客的培養,同樣必須從小孩子抓起。想想麥當勞進入中國,除了口感與就餐環境,還有就是贈送各種玩具,以吸引眾多兒童。因此,在我看來,所謂「鄉土教育」,應包括培養孩子對於家鄉食物的好感與記憶。…

Continue

Added by Mystikós kípos on December 11, 2022 at 1:00am — No Comments

陳平原:美食三柱(4)

之所以突發奇想,撰寫那篇談糖炒栗子的長文,是因臺灣詩人兼美食家焦桐邀我參加他主辦的「飲食文學與文化研究」研討會(2007)。原本是詩人、教授的焦桐,圍繞「飲食文學與文化」,寫散文、編雜志、搞評鑒、開課程,還組織國際學術會議,一路風生水起,讓朋友們看得目瞪口呆。今天的焦桐,「美食家」成了他的第一標識。2004年,我替他主編的《文學的餐桌》作序,特別強調「中國談論飲食的文章及書籍的共同特色:不滿足於技術介紹,而是希望兼及社會、人生、文學、審美等」;2011年,我又為他的簡體字版《臺灣味道》撰寫前言:「談論飲食而能勾魂攝魄,需要的不是技術,而是故事、細節、心情,以及個人感悟。書中提及的很多餐館,你大概永遠不會去;提及的好些菜色,你也永遠不會品嚐,可你還是欣賞這些文章,除了詩人文字的魅力,更因背後蘊含的生活態度。」…

Continue

Added by Mystikós kípos on December 9, 2022 at 3:30am — No Comments

陳平原:美食三柱(3)

美食需要文字的熏陶

記得汪曾祺曾廣邀作家談飲食,其「征稿小啟」有曰:「浙中清饞,無過張岱,白下老饕,端讓隨園。中國是一個很講究吃的國家,文人很多都愛吃,會吃,吃的很精;不但會吃,而且善於談吃。」這則有趣的《<知味集>征稿小啟》,初刊《中國烹飪》1990年第8期,收入中外文化出版公司1990年版《知味集》。…

Continue

Added by Mystikós kípos on December 7, 2022 at 3:30am — No Comments

陳平原:美食三柱(2)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著名學者兼散文家鄧雲鄉撰寫了《魯迅與北京風土》(文史資料出版社,1982)一書,利用1912—1926年間的魯迅日記,勾稽其居京十五年所上館子,包含各式茶座、酒肆、菜館、飯莊的特色,南北嘉肴、風雅題名、走堂絕技、酒肆滄桑等,借此呈現民國時期北京的城市生活。政壇風雲變幻,但魯迅館子照上,品嚐而不評議。因為,在民眾普遍窮困且北京城美食有限的時代,無論你贊賞還是抱怨,都顯得不太得體——起碼「政治不正確」。可放長視野,將「飲食」與「文化」相勾連,其實不無道理。…

Continue

Added by Mystikós kípos on December 5, 2022 at 1:30am — No Comments

陳平原:美食三柱(1)

不僅吃飽,還要吃好;不僅挑食材,還講究味道;不僅訴諸味蕾,還大談飲食文化——當下中國人所念茲在茲的「美食」,其實已經成為一種重要的經濟/文化現象。

你問「飲食」如何「文化」,從環境到器物,從食物造型到進餐禮儀,從「文學宴」的設計到「美食中國」的推廣,所有這些,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就像齊白石論畫,似者媚俗,不似者欺世。套用過來論美食,只會做菜或品嚐的,那是廚師或饕餮,離「文化」還有一段距離;學問太大,出口成章,旁征博引,乃至壓倒了味蕾,那也不算本事。必須是能做、能吃、能說、能寫,才叫「美食文化」。

今天就借潮州菜文化研究會的成立,談談我心目中美食的三根支柱——經濟、文學、教育。…

Continue

Added by Mystikós kípos on December 3, 2022 at 3:30a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