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八十年代初,著名學者兼散文家鄧雲鄉撰寫了《魯迅與北京風土》(文史資料出版社,1982)一書,利用1912—1926年間的魯迅日記,勾稽其居京十五年所上館子,包含各式茶座、酒肆、菜館、飯莊的特色,南北嘉肴、風雅題名、走堂絕技、酒肆滄桑等,借此呈現民國時期北京的城市生活。政壇風雲變幻,但魯迅館子照上,品嚐而不評議。因為,在民眾普遍窮困且北京城美食有限的時代,無論你贊賞還是抱怨,都顯得不太得體——起碼「政治不正確」。可放長視野,將「飲食」與「文化」相勾連,其實不無道理。

上世紀三十年代的中國文壇,有若干談美食的文章,但數量不多;抗戰全面爆發以後,此類文章幾乎絕跡。文學作品中偶爾談及美食,也是嘲諷「前方吃緊,後方緊吃」。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中國大陸的經濟狀態很不好,加上政治氛圍,顯然也不適合於此類文章的生存。2002年我到臺灣大學講學,接觸不少當地的文人雅士,注意到臺灣作家以美文寫美食這條線半個多世紀以來一直沒斷。不管是早年的側重懷人懷鄉,還是後來的突出文化差異與審美感受,都有上乘的表現。比如梁實秋的《雅舍談吃》,唐魯孫的《中國吃》、《天下味》、《故園情》,逯耀東的《肚大能容——中國飲食文化散記》,以及林文月的《飲膳劄記》等,都讓人賞心悅目。這跟六十年代以後臺灣經濟起飛、民眾生活日漸優裕不無關係。

三十年前,我和錢理群、黃子平合編十卷本的「漫說文化叢書」,《閑情樂事》(人民文學出版社,1990;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北京時代華文書局,2018)一冊由我負責,其中談飲食的文字不多。前年我主編「漫說文化續編叢書」(即刊),收錄1980—2020年的文化散文,涉及飲食的好文章可就真的美不勝收了,於是專列一冊《世間滋味》。那是因為,進入八十年代,中國大陸調整政治方向,改革開放促使經濟迅猛發展,食物充沛,氛圍寬鬆,加上商業推動,「飲食文化」成了雅俗共賞的熱門話題。這個轉折,最初起於八十年代的文人談吃,如北京的汪曾祺、王世襄,上海的鄧雲鄉、唐振常,還有蘇州的陸文夫,他的小說《美食家》甚至被拍成同名電影(上海電影製片廠,1985)。

那麽多人談論美食,且好文章源源不斷,說明一個時代的飲食及飲食文化發達,而背後必定是經濟相對繁榮。當然,特定時期意識形態的控製,也會影響美食文章之興衰,但經濟是第一要素。

Views: 32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