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ember 2017 Blog Posts (119)

愛情的守望

姑姑是在縣城的女子中學讀初二時愛上那位高大英俊的體育老師的。那時的她,不僅是人們公認的“校花”,而且還是一位出名的才女,當她把張愛玲《心願》裏的一段話恰到好處地引用在文章中,並發表在校刊上時,沒有人懷疑她日後會成為蘇南文壇雅苑裏的名媛,可是事情並沒有像人們想像的那樣發展。初二之後姑姑的學習成績一落千丈,令許多以前教過她的老師唏噓不已。這緣自她過早地墜入愛河。她被她的體育老師的學識、灑脫、練達所深深吸引,為他的一舉手一投足而癡迷。其他所有的課程她都不再感興趣了,她就願上一門課:體育。…

Continue

Added by Bir Tanem on November 28, 2017 at 4:30am — No Comments

細節決定愛情

一次同學聚會,大家嘻嘻哈哈地笑鬧著,說起當初為什麽沒有追求誰,為什麽沒有以身相許私訂終身什麽的,於是就有人提議,每個人都說說自己的愛情經歷,但不許長篇大論,只說一個細節。

她先說。開始,對他的感覺真是一般,覺得他哪點兒也不出色,就有一搭沒一搭地約會著。那次正在一家超市裏吃快餐,他的手機響了,他看看號碼就掛了,疑惑他為什麽不接,甚至還酸酸地問,該不是腳踩兩只船吧?他笑了,說是姐姐從家裏打來的,說著就撥了回去。打完電話他解釋道,用家裏的座機打手機,按網話收費很貴,他掛了重新打過去,姐姐家的電話費就省了。他低頭說,姐姐下崗了。我心裏頓時一動,多細心、多懂得親情的男孩呀!於是,就鐵心和他好。…

Continue

Added by Bir Tanem on November 28, 2017 at 4:30am — No Comments

聰明的地主

從前,巴哈馬群島有個地主,自以為很聰明,時常變著法兒讓那些替他種地的農民多幹活,還總想少給些工錢。農民要是吃了飯休息一會,他就會大聲呵責:“不許偷懶!”

農民要是在工作時間裏講幾句話,他就要吹胡子瞪眼:“少廢話,快幹活!”

在這個村子裏,住著一個真正聰明的小夥子。一天,聰明的小夥子對他哥哥說:“我要給那個壞蛋一個教訓。”

說著,就轉身向地主家走去。

“老爺,請求您讓我幹些活。”

“好呀!”…

Continue

Added by Bir Tanem on November 28, 2017 at 4:00am — No Comments

讓你久等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一個年輕的日本男孩被迫從軍而與他的未婚妻分手。

在分手前,他們每次約會總約在某棵大樹下見面,那男孩因為工作關系,每回總是遲到。每次他遲到的第一句話,都是靦腆地說:“對不起,讓你久等了。”但那女孩總是笑著對他說:“還好,我也沒有等很久。”

那男孩起先以為是真的,後來有一次他準時到,卻故意在一旁等了一個小時才過去,沒想到,那女孩一樣露出微笑說著同樣的話。他這才知道,不管他遲到多久,她總是會為了不讓他尷尬而體貼地騙他。後來,他在被派去從軍前,為了怕一去不知幾年,或回來人事已非,便與她約好,回來彼此如果找不到對方,就記得到這棵大樹下等。…

Continue

Added by Bir Tanem on November 28, 2017 at 3:30am — No Comments

便條上的愛情

很早,他就和她同廠,他是三班倒的工作,她也是,一個月裏,只有幾天能輪在一個時間段上休息。剛結婚,廠裏沒房,住的是集體宿舍一間極小的房子,衛生間、廚房都是公用。

他早上8點半下班,她8點已去上班,回到家,桌上有一張便條:饅頭在鍋裏,趁熱吃,抓緊時間休息。下面落的是她的大名,他看了,去外面已封了火的竈台上把鍋端下來,揭開鍋蓋,饅頭還熱著。

下午6點半,她下班,他已走了,桌上的老地方,又有張便條:晚餐是大餅和粥,還有一碟腐乳,一定要吃完,我去菜場買菜。後面是他的姓名。一個小時後,他回來了,手裏拎著焉焉的蔬菜,“很便宜。”他說完,急匆匆穿上那件靛藍色的勞動布工作服去上班了,這一天,見面只有兩分鐘。…

Continue

Added by Bir Tanem on November 28, 2017 at 3:00am — No Comments

愛永不老

一天,一對70多歲的夫婦,走進一家律師事務所,他們是來遞離婚申請的。律師感到詫異,和他們交談之後,他知道了其中的故事。

這對夫妻結婚四十多年了,但一直爭爭吵吵,似乎每年什麼事是順心的。

他們維持著婚姻只是為了他們的孩子,擔心離婚會影響他們的成長。現在孩子們都長大成人了,有了自己的家庭,再沒有什麼可讓他們擔心的了。他們現在想要做的,就是把自己從這麼多年不幸福的婚姻生活中解放出來,所以兩人都同意離婚。

律師感到有點難,已經70多歲了,他無法理解為什麼這對老夫妻仍然要離婚。

當他們在離婚書上簽字的時候,妻子對丈夫說:…

Continue

Added by Bir Tanem on November 28, 2017 at 3:00am — No Comments

把得到的愛加倍還給你

自小外婆非常寵愛她,總在她的碗裏盛滿米飯,再層層疊疊地鋪上香濃的肉片蔬菜,堆得像一座色彩斑斕的小山,但是她的飯量一向不大,總是剩下半碗,而外婆每次都會笑著幫她吃掉剩飯。

那次他請她吃飯,她習慣性地將米飯剩在碗裏,結果他非常自然地將她的飯碗端起來。從容地吃掉剩飯,他吃得那麽自然,仿佛從盤古開天辟地之時,他就已經這麽做了。在那一瞬間,她怦然心動。他用紙巾擦擦她嘴邊的油星,握住她的手說:嫁給我吧。…

Continue

Added by Bir Tanem on November 28, 2017 at 2:30am — No Comments

愛情的銅戒指

在珠光寶氣的成功人士之中,他是最不同尋常的一個,因為,他戴著一枚銅戒指,有人揶揄它的廉價,他卻一笑置之——在他的心目中,這枚銅戒指價值連城,是一段真情的見證……

那一年他40歲,在男人最風光的年齡,他破產了。他變賣了別墅,轎車,股票,債券,卻仍有兩個債主待在他剛租下的20平方米的小屋裏不肯離去。他說,我現在的情況你們都看到了,請寬限些日子,我一定還你們錢!債主不為所動。

坐在屋角,與他一樣憔悴的妻子站起來,一聲不吭地褪下手中的結婚鉆戒,放在一個債主的手上,又默默無言地走過去,把他的另一枚也褪下來,放在另一個債主的手上,然後對債主們說:“請你們放心,我丈夫是講信用的人,欠你們的錢,他會一分不少地還給你們。”債主看著手中的借條,再看看手中的鉆戒,再看看他妻子堅定的眼神,走了。…

Continue

Added by Bir Tanem on November 28, 2017 at 1:30am — No Comments

幸福的抓鬮

當我和他終於天天生活在一起的時候,再也浪漫不起來了:鍋碗瓢盆,柴米油鹽,父母孩子,你能不管不顧嗎?沒理由兩個人吃飯我一個人幹活,更沒道理孩子兩個人生卻是我一個人教。

作為新女性的我根本沒有三從四德的觀念,因為我也是辛辛苦苦掙錢回來的呀,家務當然他也得承擔。於是,對於洗碗、買菜這些誰也不想幹的事情,就得抓鬮決定誰幹。

沒有孩子之前,飯後的新聞看完了,誰也不願打掃戰場,於是就隨便摸4張撲克牌來決定誰幹:四張牌加起來得數大的洗。

抓鬮時的氣氛很刺激,第一張牌我小,我得意洋洋。到第二張牌他小,他洋洋得意;到第三張牌又是他小,他高興萬分;最後的第四張牌我小,萬分高興。抓鬮決定的事情不單是洗碗,晾衣服、掃地、拖地、抹門窗……不過抓鬮很公平,幾乎是一人一次。…

Continue

Added by Bir Tanem on November 28, 2017 at 1:00am — No Comments

劉亞秋:從集體記憶到個體記憶 (8)

5、記憶微光的倫理學意義

記憶微光的提出,亦可以使我們反思對記憶研究的一貫的政治學解讀,記憶的倫理學得到強調,即從理解自身人手,有一些呈現為心智的活動,抑或情感的表達。在細化和深化記憶微光的時候,我們可以從這個路徑人手,如同柏格森以不同於塗爾幹的方式去認識圖騰制度一樣。

我們認為,隱隱的記憶微光揭示了可能被遮蔽的痛苦或感受。如同方惠容研究中“無事件境”下的那些西村婦女的生活痛楚,知青ZSS並沒有作為主要事件表述的個人病痛,以及普魯斯特對“小瑪德萊娜”點心茶的奇跡般感受等等。在這個意義上,我們說,記憶微光是射進來的一束光,是認識世界的一條線索。…

Continue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November 26, 2017 at 4:34pm — No Comments

劉亞秋:從集體記憶到個體記憶 (7)

(三)社會學範式之外的啟示

 

心理學研究的記憶問題給社會學的記憶研究帶來了直接的啟示,恰如哈布瓦赫對心理學記憶研究的體悟。有關記憶問題,不僅存在心理學研究傳統、哲學思辨傳統等,文學也有其思考。當然,文學領域內關於記憶的體察大多體現在作家們的小說中,其之細碎足夠稱得上“微光”,其細微更可能被認為瑣碎,不過,其對現實的洞察是不容忽視的。也就是說,面對記憶這一人類共同的體驗(經驗),其他學科,包括文學的理論洞見甚至感悟,不應該排除在社會學研究素材的之外。

社會學文本的固定格式往往局限了研究者和閱讀者的視野。…

Continue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November 26, 2017 at 4:30pm — No Comments

劉亞秋:從集體記憶到個體記憶 (1)

摘要:本文立足干哈布瓦赫傳統下的集體記憶研究範式,重點反思社會記憶的權力觀和社會決定論問題,並試圖將研究重心轉移到對個體記憶的關注上。在此,遭遇到記憶的微光,它多存在於個體記憶之中,往往出現在個體記憶與集體記憶的縫隙之間,一般而言,是社會決定論與能動個體之間碰撞的產物。記憶的微光之於強勢的社會記憶研究範式,其力量之微弱甚至暫時不能構成一種獨立的記憶類型,但它描摹了另一種記憶的存在狀態,提示著被忽視的現實洞察。



就是有那麽一些經歷,它們是無法交流和無法傳達的。我們雖然能將它們加以互相比較,但只能從外部進行比較。從一定經驗自身來看,它們件件都是一次性的……原始經歷知識的不可交流性,卻是無法超越的。 ——賴因哈特·科澤勒克(轉引自阿斯曼,2007:7)…



Continue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November 26, 2017 at 4:00pm — No Comments

劉亞秋:從集體記憶到個體記憶 (2)

(二)權力觀照下的社會記憶研究



1、社會記憶研究的權力觀

關於社會記憶研究,台灣學界的傳統大多圍繞著“族群”展開,因此,這一脈研究明顯帶有政治身份色彩,如王明珂等的一些研究。大陸的社會記憶研究,基本上也拷貝了這樣一種模式,即做社會記憶的研究者往往將記憶的政治問題置於核心地位,研究者關註的問題主要有:歷史與記憶之間的聯系、記憶的選擇與組織、傳授歷史和保存記憶、“記憶的責任”問題: 記憶為誰服務等等。這些主要問題中包含了一個基礎而核心的問題,即記憶中的權力問題。因此,關於記憶的權力範式是最需重提和反思的範式。…

Continue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November 26, 2017 at 4:00pm — No Comments

劉亞秋:從集體記憶到個體記憶 (5)

(四)個體策略的作用

在談到知青一紅衛兵經歷的時候,知青ZSS具有非常清醒的意識,即意識到自己講的內容可能不客觀,並指出,幾乎所有的人都站在自己的角度給自己正名。

ZSS:等你聽幾百個人談文化大革命的事,你才能得到比較客觀的結論,要不每個人都從自己的角度來看文化大革命。 也許當時不是這樣的,其實當時也許就是覺得該“破四舊”,現在看來都認為自己受壓。…

Continue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November 26, 2017 at 4:00pm — No Comments

劉亞秋:從集體記憶到個體記憶 (6)

三、有關記憶微光的解釋

 

(一)“記憶微光”的提出

 

在關註宏大歷史與個人遭遇的記憶研究思路中, 我們可以看見記憶的微光,它或存在於集體記憶之外,或與集體記憶交織在一起而不被註意,如個人的病痛記憶。在知青記憶研究中,知青ZSS對於下鄉經歷中的個人病痛的記憶栩栩如生。問題是,這些記憶並沒有單獨出現,而是與能夠引起關註的某類事件關聯在一起,如在談到是否能“回鄉”看看的時候,ZSS講到了自己的病痛障礙。…

Continue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November 26, 2017 at 4:00pm — No Comments

劉亞秋:從集體記憶到個體記憶 (3)

2、權力觀的繼續:一種對立視角的批判



(1)民間記憶與官方記憶對立的虛假成分。在權力觀下,存在著民間記憶與官方記憶的對抗性視角,在一些情況下,其表現為大眾和精英的區分,筆者認為這樣的對抗或者區分有時候是虛假的。在做知青記憶研究的時候, 當提到“青春無悔”是知青的一個主流記憶模式時,很多人會提出這樣的問題,這是否是一個知青中的精英記憶模式?我們認為,這樣的提問方式,事實上,也是在覆制精英與民眾(抑或所謂國家視野和民間視野)的對立立場。

可以看到,這樣的區分明顯受到所謂“常人視角”的影響。例如,口述史研究者往往認為他/她是站在了底層民眾的立場上,…

Continue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November 26, 2017 at 4:00pm — No Comments

呂嘉健:禪的故事:常識啟蒙(上)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薩,恰如求兔角。——慧能《六祖壇經》 

 一 

 “常識啟蒙”這等事,在禪宗故事集中無處不在,不妨直接地說:禪悟就是通過常識獲得性靈的啟蒙。真的就是基於經驗常識三言兩語醍醐灌頂的開示,讓純凈本性自然而然流露,習以為常,沒有負擔和阻礙,生根為自然的性格,就是修養成就。——真實的信仰沒有教條。 …

Continue

Added by kkogdugagsi 小木偶 on November 24, 2017 at 9:32am — No Comments

呂嘉健:禪的故事:常識啟蒙(下)

 

在禪的生活里,洋溢著許多基於常識的智慧故事,令人反思發蒙。在《不吝指教》一則里,是這樣敘述的:東京有位年輕醫生楠田,一天遇到了一位學禪的朋友,醫生問他禪是什麽,朋友說,我也說不出禪是什麽,但是一旦會了禪以後,你就不用怕死了!於是楠田請教到哪兒去找老師學禪。朋友指示他去找南隱大師。於是楠田就去拜訪南隱大師,不過他帶了一把九吋匕首,想要試試大師是否怕死。 …

Continue

Added by kkogdugagsi 小木偶 on November 24, 2017 at 9:32am — No Comments

沈從文:闕名故事(中)

到後望到四個大壇子,壇子在鋪櫃左角,用棉布包上,腹部貼了金字,戴的帽是白典錫作成的有頂有檐的帽,這壇子,對他卻做出笑容那樣使他駭異,因為壇子的裝璜,卻正同本城大街上一家南貨鋪的酒鋪子一個樣,這壇子是太熟習了。

 他走近壇子,那老板,一面正為秉志所纏,拿了一把長叉,在昂頭擢取樓頂的風幹魚,回頭望到了他走近酒壇,以為是要酒了,就大聲的向里屋,喊一個人的名。名字似乎是“阿巧”,象喊幫手。

 不見答應,就又喊。

 “阿巧,丫頭,來,幫副爺打酒呀!”

 “就來,人家手帶傷了呀!”

 “快一點!”…

Continue

Added by kkogdugagsi 小木偶 on November 24, 2017 at 9:11am — No Comments

沈從文:闕名故事(上)

上了船,船開了。

 船是小小的船,三個艙,小棕櫚葉的篷,艙中放的是無數軍裝,以及四個押解軍裝的人。各人用灰棉軍衣作墊坐的東西,坐到那里望船頭的人劃船。船在四把槳的劃動下,順水流。船尾一個中年艄公,穿藍布衣,藍布褲,口里含了一枝哈德門煙,兩只有毛的手擒到舵的把,一心只在水。

 船是慢慢的,——或者說快快的,在向辰州的地方走,今天的路程,不過十分之一而已。走五天,就可以到地了,這有五天!…

Continue

Added by kkogdugagsi 小木偶 on November 24, 2017 at 9:11a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