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uup's Blog – October 2016 Archive (3)

(美)邁克爾•布魯姆:像導演一樣的思考(11)

表演背後的理論基礎

康斯坦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通過觀察他那個時代最優秀的演員,為現代劇團帶來革命性的變化。他得到的結論是,一個演員要真誠地演出,就不能正常地直接處理感情。他發現,真實的情感是跟隨其他事情而來的副產品--例如追求一個目標或演出一個情節。對於絕大多數的演員來說,專註於直接表現情感是一種對指示的處理--當演員要表明情感而不是演出情節的時候。

最近,把所有的一切--從體驗派表演方法的過度泛濫到許多美國劇團的心理學偏好--都歸咎於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傾向變得很流行。但是,那些認為他的貢獻只不過是美國表演藝術體系根源之一的人,沒能考慮到他著作的主要部分。在美國表演技巧發展過程中最具諷刺意味的事情之一,就是在體驗派表演方法出現之時,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三本著作只有第一本被翻譯成英文。所以當李…

Continue

Added by Dhuup on October 28, 2016 at 5:36pm — No Comments

(美)邁克爾•布魯姆:像導演一樣的思考(10)

把情節和障礙放在一起

在《娜拉》(參見附錄三)的開場部分,英格瑪·博格曼將《玩偶之家》的第一場戲精煉為娜拉和她的丈夫托伐在一起討論錢的問題。娜拉邀請他來看看她買的那些圍繞著聖誕樹的禮物。托伐大談節約,然後主動說要給她買聖誕禮物。她請求托伐給她現金,因為她需要現金來償還她背著丈夫借的債務。他起身推諉。於是她轉向較輕松的話題--邀請朋友來參加聖誕晚會。這場表面上對話過多的家庭戲,情節卻充滿緊張而覆雜的弦外之音。

在這場戲開頭,娜拉提到她購買的物品勸誘托伐的註意。一開始他設法忽視她,但在他第一句台詞說到一半時,娜拉提到購物引起他的註意,此時這個節拍似乎就變換了。然後,她試圖哄托伐拿出更多的錢。他的反應是讓她註意他們的財務狀況。將他拿出皮夾的時點標記為節拍結束的點是順理成章的。…



Continue

Added by Dhuup on October 8, 2016 at 10:16am — No Comments

(美)邁克爾•布魯姆:像導演一樣的思考(9)

場景目標

劇作家是以完整的單元寫作一場戲的對白,因此每一場戲都有其基本的整體性,可以稱之為場景目標(scene objective)。它可以用來檢視這場戲裏的情節。如果把第《玻璃動物園》的第二場戲中發生的事看作一個整體,我們可以說阿曼達的目標是喚醒勞拉采取行動以保障她的未來。指責和鼓勵都符合這個目標,所以我們可能是走在正確的路上。在這場戲裏勞拉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為了平息她母親的憤怒和失望,包括播放唱機、分享她外出的愉悅以及說出她對吉姆?歐康納的迷戀,甚至她在這場戲開頭的偽裝,都可以詮釋為消減阿曼達進來時產生的悲觀失望的氣氛。我們很容易忽視阿曼達的需求,不過同樣,如果勞拉的情節被忽略了,她可能會顯得陰郁而像受害了一樣。…

Continue

Added by Dhuup on October 2, 2016 at 7:09p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