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識 庫's Blog – July 2018 Archive (17)

李鐘玨:《新加坡風土記》16

66 坡中道途寬坦,修治之工,終年不輟。橋梁多以精鐵為之,較之上海租界各橋,更形堅固。馬車路四通八達,無往不利。每於申酉之交,馳車騁游,沿海濱以入山內,濃陰深樹,細草疏花,不絕於目,時或一溪一橋,兩三茅屋,或層樓傑閣,隱約林間。昔人所謂入山陰道應接不暇,殆亦似之。夕陽將下,聞狺狺喔喔聲,恍惚峰泖景象,幾忘其置身萬里外也。

67 西人所謂花園,與中國異,並無樓台廊榭,惟擴地一區,多植樹木,其中羅列名花奇卉,供人清賞,豢養珍禽異獸,廣人眼界。而花徑縱橫,亦頗引人入勝。坡中之公家花園,即此類也。然草多花少,有禽無獸,尚不如香港之園。此外富商巨賈購地為園,則略有樓台,以時宴客,亦頗饒幽致。

68…

Continue

Added by 史識 庫 on July 17, 2018 at 6:05pm — No Comments

李鐘玨:《新加坡風土記》15

61 叻地樹木繁盛,尤多椰林,其次檳榔、榴連、菩提等樹最多,然皆不甚高大,欲求一百尺之材,十圍之木無有也。或曰,故多喬柯,六十年前,西人開山,被伐殆盡雲。

62 松有孤幹挺特高八九丈者,枝葉層層皆圓,其下寬二三圍,漸上漸小,多至數十重,其形似塔,因名塔松。初見疑經剪扎,後知自然生成。又有扇蕉,形似扇,其根出地四五尺,兩旁各茁叶七八瓣,排列甚勻,遠望宛然一扇。此二種皆不多覯。

63 椰實有大如斗者,其汁甚清,微有酒味,土人多食之。按《南方草木狀》云:昔林邑王與越王有故怨,遣俠客刺得其首,懸之於樹,俄化為椰子,林邑王憤之,命剖之以為飲器。南人至今效之,當客刺時,越王大醉,故其漿猶如酒云。嘻其信然耶。

64…

Continue

Added by 史識 庫 on July 17, 2018 at 6:04pm — No Comments

李鐘玨:《新加坡風土記》14

56 南洋鴉片煙貴於中國數倍,以其稅重也。叻中每錢需洋二角,聞加拉巴、亞齊等處,每錢五角雲。然吸煙者並不見少,且窮人尤多。彼拉手車者日夜可得洋一元,繳租四角,可餘六角,苟無煙癖,度日有餘。乃十人中無煙癮者不得一二。炎蒸汗血博得之蠅頭,盡入煙斗,殊可憐已。

57 英人賭禁綦嚴,然叻中賭風甚盛。有一局名天師公司,專誘人賭,黨與極多,無法禁絕。前年有華人上條陳於議政局,請照荷蘭辦法,盡弛禁令,重徵其餉,歲可入數十萬元。當時頗有韙其議者,而輔政使司謂英國不能如荷蘭辦法,致傷政體,屏置不議,仍求禁絕之法,此亦可謂能識大體者矣。

58…

Continue

Added by 史識 庫 on July 17, 2018 at 6:02pm — No Comments

李鐘玨:《新加坡風土記》13

51 牛車水一帶,妓館櫛比,聞注籍於護衛司之妓女,共有三千數百人,而此外之私娼女伶,尚不計其數。皆廣州府人,或自幼賣出洋,或在坡生長者。

52 頻年香港販幼女來坡,賣入妓院者踵相接。領事憫之,率同華紳言於英總督,允下護衛司議章保護,設保良局,以時查察,於是此風少息。

53 戲園有男班,有女班,大坡共四五處,小坡一二處,皆演粵劇,間有演閩劇、潮劇者,惟彼鄉人往觀之,戲價最賤,每人不過三四占,合銀二三分,並無兩等價目。

54 叻中酒樓無多,廣菜、番菜各一二家。凡宴客在各家園林者,多菜兼中西,酒飲白蘭地、威四搿、香賓等番釀,飲粵東糯米等酒者已少,紹興酒則如瓊漿玉液矣。…

Continue

Added by 史識 庫 on July 17, 2018 at 6:02pm — No Comments

李鐘玨:《新加坡風土記》12

46 兩升旗山,俱有炮台。王家山每日十二點鐘放炮一響,以准鐘表,禮拜日改一點鐘放,黎明五點鐘,黃昏九點鐘,各放一響,以定晝夜。

47 凡遇火警,傳電至王家山,即放炮放火箭,日則懸旗,夜則懸燈。炮之響數與旗燈之顏色,分出地段,使人一望而知。救火車聞炮即出,沿途皆有水門,澆灌甚便,故無大火。

48 坡中廟宇寥寥,會館亦少宏壯,而教堂林立,有天主、耶穌、天方各教之別,若大若小,或崇或陴,不下二十餘處。

49…

Continue

Added by 史識 庫 on July 17, 2018 at 6:01pm — No Comments

李鐘玨:《新加坡風土記》11

41 坡中時有風,而無颶風,時有雨而無淫雨。卯初日出,酉末日入,終歲不改。日中則熱,夜分則涼,四時皆然。居民單衣一領,若將終身,故甚利窮人。

42 西人之記晴雨者云,近歲最多雨之年,共一百四十日,最少之歲年,一百十二日。然晴雨甚調,五日中三日晴,兩日雨,從無久旱不雨,一雨經旬者。

43 叻地一年內有元旦三:華人元旦,一定者也;西人用西歷,無定而有定者也;若巫來由人元旦,則有定而實無定。其將近元旦之前數日,夜半,彼教中牧師登高處望日出,見天際一線日光出地,即欣然曰:明日元旦矣。於是集眾教堂中立誓,以為實見日出。每年元旦在中國六月初,設遇風雨連朝,陰晦無日,有遲至中旬者。今年中歷有閏,故五月初二日為其元旦,是日乘車賀年,亦紛紛不絕於道。

44…

Continue

Added by 史識 庫 on July 17, 2018 at 6:00pm — No Comments

李鐘玨:《新加坡風土記》10

36 閩人發辮,俱用紅線為綹,雖老不改,亦其風俗使然。故見紅辮者,望而知為漳泉二府人也。

37 土人所操巫來由語,通行南洋各島。華人久居坡中,及在坡生長者,無不習之。又多習英語。同儕往來,時而巫語,時而英語,時而閩廣士語,他省初到人往往對之如木偶。

38 久居叻之華人,多娶土人女為室,其裝飾與安南女子略同,窄袖寬衣,其長沒足,因而所生之女,亦從土裝。聞閩人潮人家中,竟無一漢裝婦女者,不若男子尚有一辮,存其本真也。閩廣士子在叻授徒者,頗不乏人。叻中子弟讀書圖回籍考試者亦不少,然叻地無書,又無明師友切磋琢磨,大都專務制藝。而所習亦非上中乘文字。近年領事官倡立文社,制藝外兼課策論,稍稍有文風矣。

39…

Continue

Added by 史識 庫 on July 17, 2018 at 5:59pm — No Comments

李鐘玨:《新加坡風土記》9

31 土人最貧,吉靈人亦鮮充裕,惟齊智及阿剌伯人,不少殷實。齊智人專以放債為生,重利盤剝,如中國印子錢之類。華商資本缺乏,或向告貸一時濟急,久則剝膚,時有涉訟不了者。

32 居民生死,每月有冊刊報。查西歷二月冊載:居民生育,男女一百五十七,死三百五十。三月生二百一,死五百十六。四月生二百十五,死五百二十五。五月生一百九十五,死五百三十二。觀此亦可參知民數矣。

33 生死報冊俱有限,生育者,三禮拜內不報,查出罰洋五元,死者逾一晝夜、二十四點鐘不報,即議重罰。蓋恐有別故隱匿,故特重其罰也。

34…

Continue

Added by 史識 庫 on July 17, 2018 at 5:59pm — No Comments

李鐘玨:《新加坡風土記》8

26 甘蜜樹高與人齊,其葉長三寸,兩端銳,中寬寸餘,採而搗之,其漿成蜜,甘與蜂蜜相埒。歐洲各藥中多用之,銷行甚廣。與胡椒二項,同一公局。主其事者,由華商公舉,經柔佛國王諭充。

27 自柔佛以上,各國港口繁多,俱產椒、蜜。華人之散處各港者,實數十萬。大都占地為園,雇工種樹,名曰園主。每一港推園之最大者為港主。叻中富商,設號各港,以收椒、蜜,如中國花、米、絲、茶等項坐莊者然。

28 潮商多業椒、蜜,閩商以各項海貨及往來各埠之輪船為宗,資本俱巨,他商不能及。

29…

Continue

Added by 史識 庫 on July 17, 2018 at 5:58pm — No Comments

李鐘玨:《新加坡風土記》7

21 西人每至年終,預將來歲一年進出款目核議,登諸日報,是亦量入為出之道。查本年叻中進款,應有三百六十七萬元,出款三百六十三萬五千四百四十四元,舉此可得歷年進出款大略。又按檳榔嶼上年入賦稅一百二十一萬六千六百八十八元,支款九十七萬七千五百二十九元,計餘存二十三萬九千一百五十九元。

22 坡中用錢不用銀,用洋錢不用中國制錢。自一鏍至一元,凡四等。最小為鏍,合制錢二文五六毫,四鏍為一占,又名先士,十占為一角,十角為一元,角與元以銀為之,鏍與占以紅銅為之。

23 通用之一元洋錢,鑄自日本,輕重與英洋同,英洋光者可用,然甚少。其一二角之小洋錢,皆倫敦及香港所鑄。占鏍銅餅,則港與坡並鑄之。

24…

Continue

Added by 史識 庫 on July 17, 2018 at 5:56pm — No Comments

李鐘玨:《新加坡風土記》6

16 中國領事之設,始於光緒三年,郭侍郎使西過叻,體察情形,奏請設南洋總領事,兼新加坡領事官。經總署議,以總領事事,宜姑緩籌辦,准設新加坡領事一員、隨員一員。

17 初設領事時,議以華人戶口年貌身格費、及船牌費,抵俸薪各項,後戶口身格費未行,船牌費不足抵用。光緒五年,始定仿照出使美國、日本章程,領事隨員俸薪,由出使經費內支給,而船牌費仍收取抵用。查船牌費,每重一噸收洋四占半,合銀三分有奇,此項歲入不過數百金,僅抵一月經費,而船戶涉險犯難,獲利無多,似當議除,以示體恤。

18…

Continue

Added by 史識 庫 on July 17, 2018 at 5:56pm — No Comments

李鐘玨:《新加坡風土記》5

13 英國駐叻軍額,計英炮手一隊,二百四十八人;外兵總六員,修理軍械匠十八人;步兵一隊,八百九十三人;又印度炮隊,並修理軍械匠共二百七十五人;管理炮隊糧道官二員,炮隊繪師一名,營醫十四名,統共一千三百五十七人,較香港少三百五十七人。其水師兵船則游泊無定云。

14 兵房二處,一在升旗山,一在公家花園。對面山坡上,平時不見一人,逢操演,齊出至臨海拋球場中。

15 各國駐坡領事,中國外,曰美、曰德、曰俄、曰法、曰奧、曰意大利、曰丹、曰荷蘭、曰葡萄牙、曰西班牙、曰巴西、曰比利時、曰哈華亞、曰暹羅、曰瑞典、那威,二國並一領事,共十有六。

Added by 史識 庫 on July 17, 2018 at 5:54pm — No Comments

李鐘玨:《新加坡風土記》4

10 巫來由柔佛國王都城,在坡北岸,一衣帶水,相望可接,坡中有行宮,時往來其間。其民之在坡者,皆貧無生計,西人役以工作,幾若牛馬,華人亦有用之服役者。

11 叻西北三百餘里,柔佛之上,沙剌我之下,有埠曰麻六甲,本暹羅屬國,葡與荷嘗迭據之,道光初歸於英。麻六甲西北九百里海中,有島曰檳榔嶼,亦屬英。兩處華人共十餘萬。英設總督於叻,統轄三埠(按英人以此三埠統言之曰三州府)。

12 駐叻英官,總督而下,曰輔政使司,曰按察司,曰參政司,曰正副經歷司,曰戶口司,曰庫務司,曰地理司,曰營造司,曰巡理府,曰護衛司,曰船頭官。巡理有三堂,分理坡中各案件,略別大小輕重。護衛司專管華人一切事,名為護衛華人,實則事事與華人為難。

Added by 史識 庫 on July 17, 2018 at 5:53pm — No Comments

李鐘玨:《新加坡風土記》3

7 居民冊籍約分五種:曰中國;曰歐羅巴,統英、法、俄、德各國;曰巫來由,統南洋各島國;曰亞墨利加,統南北花旗各國;曰東方諸國,統五印度以上諸小國,及緬甸、暹羅等國。五種人數,以中國為最多,其次巫來由。

8 華人住坡戶口最難詳確。查光緒七年英人所刊戶口冊云:福建男女二萬四千九百八十一人,廣州一萬四千八百五十三人,潮州二萬二千六百四十四人,嘉應州六千一百七十人,瓊州八千三百十九人,三州府生長之華人九千五百二十七人,不列籍之華人二百七十二名,統計八萬六千六十六人。近五六年來,雖少有參差,總在八九萬之間,而歷來居叻游叻者,動稱十餘萬,皆約略之詞,雖西人所報未必盡確,不列籍者不止此數,然總不過十萬人。

9…

Continue

Added by 史識 庫 on July 17, 2018 at 5:53pm — No Comments

李鐘玨:《新加坡風土記》2

4全坡之地,南北十四英里,得中國四十六里有差,東西二十七英里,得中國八十九里有差。中有河,自東達西,劃分南北,居人名其北曰小坡,南曰大坡。

5蘇門答臘、爪亞、婆羅洲三島,遙為屏蔽,皆在數百里千餘里外。對坡一島,綿亙東西,東曰廖嶼,西曰吉德門,天然近障也,吉德門十餘小島,若斷若續,直與坡接,窄處不過數丈,寬處不及一里,輪船自西南來者,從此入。其東自柔佛之羅漢嶼與廖嶼之馬案山相對處,中間海道闊十里。而羅漢嶼如髻如拳,錯列海中,下有礁石,舟不能近。論其形勢,兜裹層層,南洋各島皆不能及。

6海口炮台,西南二座,俱在山巔,最得形勢。其東一座在羅漢嶼西二十里椰林中,平地高四五尺,台面細草茸茸,自海中間望,倉卒不可辨認。是處海面不及三里。

Added by 史識 庫 on July 17, 2018 at 5:51pm — No Comments

李鐘玨:《新加坡風土記》1

1 自暹羅直南,伸如舌,長如股,中有山如脊斗入於海,皆巫來由種人居之。西人統名之曰下暹羅。其國有十:曰斜仔,曰大坤,曰宋卡,曰大年,曰吉連丹,曰丁噶奴,曰彭亨,曰柔佛,在山之東曰吉德,曰沙剌我。在山之西,地至柔佛盡處,谽谺一水,隔二三里而得一島。西以蘇門答臘為蔽,南以爪亞為屏,東以婆羅洲為障,四面環水,如驪龍頷下珠,即英人所謂新嘉坡也。舊名息力,又稱口石叻,華人或稱新州府。其地南距赤道三百零四里。



2 自香港乘輪船,指西南行,計程三千四百七十七里,至越南之西貢。自西貢指南偏西行二千四百二十一里,至新嘉坡。風順六日可到,風逆或至七八日,如灣泊瓊州、西貢各口,又需時日。



3…

Continue

Added by 史識 庫 on July 17, 2018 at 5:50pm — No Comments

丁松泉·鄭和下西洋:除了教訓,還有什麽?

今年是鄭和下西洋600周年紀念,對這一歷史事件的紀念或許有一定的價值,可以提高中國人的海洋意識,更可以促使國人深刻反思歷史中的教訓。歷史作為過去與現在的永無休止的對話,可能再過幾百年,後人仍可以就鄭和下西洋進行“現在”與過去的對話。但在今年這場對話中,我們除了感覺到學術界與媒體的雙重炒作外,特別感覺其中的對話已經明顯地背離了今日中國所特別需要的反思與啟蒙,而將對話引入了歧途:以鄭和下西洋的“和平性”批判西方的地理大發現與殖民主義,並認為鄭和的道路顯示了世界文明發展的“另一種選擇”或“另一種可能”。對西方殖民主義的批判永遠不會過時,但把鄭和下西洋提高到這樣的高度,甚至認為這是世界文明的另一種可能,顯示著一種新的不同於西方的世界秩序,因而有些過度的自我肯定,本人頗不以為然。如果因為今日看到了中國國力的上升而聯想到了新的國際秩序問題,那麽其中還有許多似是而非的問題需要解決。  …

Continue

Added by 史識 庫 on July 5, 2018 at 7:28p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