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eativnaya ideya's Blog – May 2016 Archive (12)

顧曉燕·炳靈寺169窟壁畫、塑像藝術風格研究

[摘要]炳靈寺169窟是炳靈寺石窟群中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最具代表性的石窟。本文主要結合歷史文化背景,對炳靈寺169窟塑像、壁畫的總體藝術風格進行分析和研究。

炳靈寺石窟是中國佛教石窟中的代表性石窟, 它的藝術價值不容忽視。炳靈寺169窟留存了西秦時期珍貴的壁畫塑像, 它們造型獨特、風格迥異、活力四射, 凝聚了中國傳統繪畫的精華, 並以其獨特的方式反映了該地區的社會歷史形態、文化意識樣態、藝術風貌和審美情趣。該窟的可貴之處是保留了目前中國最早的佛教壁畫, 這對於研究中國傳統繪畫和佛教文化有非常重要的價值。



一、炳靈寺石窟史地背景及文化狀況…

Continue

Added by Kreativnaya ideya on May 31, 2016 at 10:30am — No Comments

楊少毅·用心靈去透視和感知世界

在香港第一屆中國作品鋼琴比賽中,我第一次聽到胡海鵬這個名字。2004年初,當再次聽到了這個名字時,他已是“香港第二屆亞洲青少年音樂比賽”決賽中的中國作品組總區冠軍的獲得者。一個睜開兩眼晝夜不分的人,竟然做出“心明眼亮”的人也難以做好的事情,而且做得如此出眾 如此光彩奪目而令人驚嘆不已 這難道容易嗎?我曾不斷地給自己提問,而且萌發了要為此寫一篇文章的願望。但我確信,這不是一種好奇心的驅動,而是實實在在地想探索充滿傳奇色彩的故事背後的“奧秘”到底在哪裏。恰好,2005年5月我有機會赴武漢音樂學院,於是趁機訪問了正在武漢音樂學院成教學院學習的胡海鵬和他的老師蔣振瑞教授,以及海鵬的母親。 …

Continue

Added by Kreativnaya ideya on May 28, 2016 at 8:29pm — No Comments

鄭健強·碧雲洞——從自然到人文

若干年前,我有機會讀到寧波天一閣收藏、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明《嘉靖普安州誌》。在翻閱中,發現了很多對盤縣古時的山川河流,疆域沿革,風土人情等歷史方方面面的記載。在該書的《山川誌·泉洞》篇中,就有對碧雲洞的如是說: 



碧雲洞,在州治南三里,舊名水洞,外狹內曠,其中有通明處。懸崖怪石,狀如人獸,清奇可玩。仙境南洞勝遊即此。 



我知道,文中所謂的州治者,即為古時的普安州,今天的貴州省盤縣老城,我的故鄉。 

從該方誌中我還知道,碧雲洞在六百年前的明朝初年,就是頗有名氣的遊覽勝地,是為普安州著名風景的八景之一,稱之為“南洞勝遊”,後在更訂為十景之時,改雅稱為“碧雲佳興”了。有主題詩曰: …



Continue

Added by Kreativnaya ideya on May 21, 2016 at 7:38pm — No Comments

遠寒·皮影之炫

皮影戲之於古人,就像舞臺劇之於現在的人們,在鑼鼓喧囂和高亢唱腔中,將現場氣氛煽動到最為熱烈的狀態。它源於漢代,興於宋代,然後在現代的娛樂多元化沖擊下,漸漸隱沒在人們的記憶裏。年紀大一點的人,也許還依稀記得兒時舉著糖葫蘆,在人群的縫隙中引頸觀望,生怕錯過了“武松打虎”中武松飛身躍起的那一連串精彩的跟頭,或者“火雲洞”中孫悟空與紅孩兒的激烈對決。可對於從小便在遊戲機前長大的孩子們,皮影則陌生的宛如來自另一個世界。原本流行在大街小巷中的皮影戲幾乎在城市中絕跡而戲中的道具——皮影,則成為歷史遺落在現代生活中的斑斑痕跡,有人將它當作可以升值的收藏品,也有人將其看作一件藝術品而珍藏把玩。 



聲色“影戲華彩”背後的皮影史 …



Continue

Added by Kreativnaya ideya on May 18, 2016 at 6:00pm — No Comments

馬來西亞不可不去的人間天堂

文·中國和平國際旅遊有限責任公司

馬來西亞的真正魅力遠遠不止在吉隆坡周邊幾處著名的觀光景點。可惜在快餐文化風行的今天,長期以來東南亞旅遊團走馬觀花似的匆匆而過,讓我們錯過了隱藏在少數名勝之後的寶藏,少了很多驚喜和樂趣。到馬來西亞旅遊,如果能深入到當地社會,會發現馬來西亞是一個完全不同於其他東南皿國家的獨特國度。到馬來西亞自助旅行非常輕松便捷,超過很多人的想象,非常適合初次走出國門、嘗試背包自助旅遊的同胞,即便沒有很好的外語基礎和國外旅行經驗,只要計劃周全,也可以玩得很開心、很安全。這些都得益於馬來西亞豐富的人文、自然風光,低廉的消費和眾多的華僑。無論是在街頭閑逛,還是在海邊漫步,都會有一個非常完美的旅行假期。…

Continue

Added by Kreativnaya ideya on May 17, 2016 at 10:46am — No Comments

遊燕燕·森林取材創作 自然教育

你還記得大自然有什麼好玩的嗎?蘇添益毫不遲疑地列出幾種兒時玩意,如用石頭當五粒子、雞蛋花當毽子、用兩支不同長短的木枝玩“砍雞頭”、用竹子和果實制作槍和子彈……多不勝數,但你會把這些遊戲與大自然聯想在一起嗎?

也許人們早已忘了與大自然共處的樂趣,但他直到如今仍然與大自然玩樂。玩什麼呢?玩自然創作!

蘇添益:自然創作需要創造力和想像力。

馬來西亞荒野保護協會主席蘇添益在約8年前便開始對自然創作產生興趣。當時的他還未喜愛接觸大自然,只是平日閑來無事,看到一些漂亮的“廢物”被丟棄又覺得可惜,才靈機一動,通過自然創作賦予大自然的“廢物”新生命。…

Continue

Added by Kreativnaya ideya on May 15, 2016 at 5:24pm — No Comments

藍建學·600年前的輝煌與遺憾

半月談特約記者藍建學·紀念鄭和下西洋600周年

200余艘船只首尾相接綿延十余裏,在西洋的萬頃碧波上千帆競發,現在想來都震人心魄,當時親眼目睹這一場景的西洋沿岸各國的震驚程度更不用說。

600年前即明朝永樂三年,明成祖朱棣授權鄭和(生於雲南,回族,本姓馬,小字三保)帶領船隊出使西洋,也就是今天南洋和印度洋一帶,從此掀開了世界航海史的偉大一頁。從永樂帝到宣德帝,從1405年到1433年的29年間,鄭和及其船隊總共七次浩浩蕩蕩地在西洋上劈波斬浪。…



Continue

Added by Kreativnaya ideya on May 14, 2016 at 8:21am — No Comments

翁孟遷·漁港旅遊:海南亟待開發的旅遊寶藏

漁港旅遊是指以港灣和漁業資源為依托,以漁港風光和漁鄉文化生活體驗為主要內容的旅遊形態,是岸線島嶼的特色旅遊品種。漁港旅遊集濱海觀光遊覽、漁鄉度假體驗為一體,地方特色突出,開發價值巨大。

海南發展漁港旅遊的條件得天獨厚,優勢顯著。

一是漁港資源豐富,特色鮮明。海南環島遍布優良漁港,著名的有文昌的清瀾港、鋪前港,瓊海的潭門港,萬寧的烏場港,陵水的新村港,三亞的三亞港、西島港,樂東的嶺頭港,東方的墩頭港,儋州的馬井港,臨高的新盈港等。這些帶有天然漁場的漁港,有著古老的歷史,是漁鄉民俗文化的聚集地,且生態環境優美,自然風光旖旎,是海南最具特色的旅遊資源。…

Continue

Added by Kreativnaya ideya on May 12, 2016 at 8:00pm — No Comments

馬來西亞:南洋的懷舊與摩登

推薦機構·馬來西亞駐滬總領事館文化旅遊處

推薦計劃

①上海出發:D1-D2 吉隆坡,D3-D4 柔佛,D5 吉隆坡

②廣州出發:D1-D2 檳城,D3-D5 蘭卡威,D6-D7 吉隆坡

③上海出發: D1-D2 吉隆坡,D3-D5 關丹、珍拉丁,D6-D7 登嘉樓,D8-D9 吉隆坡

④上海出發: 從吉隆坡轉機到沙巴,D1-D5 沙巴,D6-D7 檳城,D8-D9吉隆坡

行程建議…

Continue

Added by Kreativnaya ideya on May 8, 2016 at 6:47pm — No Comments

石滄金·原鄉與本土之間: 馬來西亞客家人的民間信仰考察

[摘要] 馬來西亞客家人民間信仰的地域性神祗主要有三山國王、黃老仙師、何仙姑、譚公、鍾萬公神等。本土化的神明主要包括仙四師爺、劉善邦、大伯公等。由於其特色鮮明的信仰特征, 這些民間神祗成為辨別客家人的一種符號。供奉這些民間神祗的寺廟熱心從事社會公益事業, 尤其是積極資助華人教育, 在華人社會發揮了一定的影響力。



馬來西亞客家人民間信仰中所信奉的神祗大體上分為兩類: 傳自原鄉中國(主要是廣東、福建兩省), 深受中國影響的神祗; 受居住地影響, 在居住地創造和發展的神祗。傳自中國的神祗, 又可分為兩類, 一類為全中國普遍信仰神祗, 如觀音、關帝等, 這一類本文中將不再涉及, 另一類為分屬於閩粵等省的地方性神祗,本文中將加以重點分析。…

Continue

Added by Kreativnaya ideya on May 6, 2016 at 9:30am — No Comments

吉打:體驗稻田文化 稻地厝濃情蜜“憶”

采集吉打稻田文化的縮影,列為2016年吉打稻地節內容主軸,精心打造“稻地厝”正式開放,讓新生代對稻田文化、生態和價值有深刻的體驗。

結合本土文化與現代建築,融入環保元素創意設計的“稻地厝”,散發濃郁稻香味,更帶給民眾濃濃的情感回憶,走入懷念往昔阡陌縱橫的景象與稻農勞動記憶。

吉打稻地節重頭節目由吉玻米較公會與吉打華巫米較公會主辦,吉華校友會和吉華獨中家長聯誼會聯辦2016年吉打稻地節,從4月22日至9月17日近5個月的活動,今早舉行開幕的“稻地厝”是重頭節目之一。…

Continue

Added by Kreativnaya ideya on May 5, 2016 at 6:30pm — No Comments

陳嘉映《價值的理由》(4)

我們這一代

誰是我們這一代?社會學家有他客觀的尺度,我呢,只是從一己的視角來看。我1952年生在上海,6歲在北京上小學,知識分子幹部家庭,這大致劃出了我著眼的“我們這一代”。有一種說法,叫做“老三屆、新三級”——“文化大革命”時的中學生,恢復高考後的七七、七八、七九級大學生和研究生。這種說法,大概既有點兒客觀也有點兒個人,我的朋友、熟人差不多都在這批人裏。

一…

Continue

Added by Kreativnaya ideya on May 3, 2016 at 5:35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