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談特約記者藍建學·紀念鄭和下西洋600周年

200余艘船只首尾相接綿延十余裏,在西洋的萬頃碧波上千帆競發,現在想來都震人心魄,當時親眼目睹這一場景的西洋沿岸各國的震驚程度更不用說。
600年前即明朝永樂三年,明成祖朱棣授權鄭和(生於雲南,回族,本姓馬,小字三保)帶領船隊出使西洋,也就是今天南洋和印度洋一帶,從此掀開了世界航海史的偉大一頁。從永樂帝到宣德帝,從1405年到1433年的29年間,鄭和及其船隊總共七次浩浩蕩蕩地在西洋上劈波斬浪。


從當今的世界地圖看,鄭和船隊所到之處涵蓋東南亞、南亞、中東西亞、非洲東海岸,跨越整個印度洋。其持續時間之長、考察地域之多、航程之遠,在世界航海史和外交史上都是燦爛的一筆。

據《明史》記載,鄭和船隊有27800余人,船只200余艘。《西洋記》記載,船隊的主體船分為寶船、馬船、糧船、座船、戰船等五種,船只“體勢巍然,巨無與敵,篷帆錨舵,非二三百人莫能舉動”。據考證,大號寶船長151.8米,寬61.6米。

從長江口的劉家港出發,鄭和船隊經過南海和馬六甲海峽,向西泛舟跨過印度洋直達波斯灣、亞丁灣和東非沿岸,沿途經過占城(越南南部)、暹羅(今泰國)、爪哇、舊港(今印尼蘇門答臘島東南部之巨港)、蘇門答臘、阿魯(兩者均在蘇門答臘島北岸)、滿剌加(今馬六甲一帶)、榜葛剌(今孟加拉一帶)、錫蘭山(今斯裏蘭卡)、古裏、柯枝、小葛蘭(都在印度西南海岸)、忽魯謨斯(伊朗波斯灣口阿巴斯港南)、阿丹(今亞丁)、天方(伊斯蘭教聖地麥加城)、木骨都束(今索馬裏首都摩加迪沙)、不剌哇(索馬裏布臘瓦)、麻林(今肯尼亞的馬林迪)等。

鄭和船隊廣泛而和平地交好異邦,他們送去中國產的絲綢和陶瓷,接來各國的使者。這一點明顯區別於後來西方殖民者的炮艦外交,也是今天我們紀念鄭和遠航600周年的歷史聯結點。

600年後重談鄭和,除了自豪,也有遺憾。鄭和下西洋所帶來的開眼看世界的勢頭,卻因倭寇之患戛然而止。在鄭和出洋後期,明朝政治腐敗,海防松弛,日本海盜集團勾結中國沿海的土豪、奸商、流氓,騷擾東南沿海。朝廷因噎廢食,無奈關上開放的大門,實施“片板不得入海”的海禁政策。

宣德八年(1433年),在第七次下西洋歸國途中,鄭和在古裏(今印度卡利卡特)抱憾病逝。當時正值悶熱夏季,鄭和部下只得將鄭和遺體安葬於爪哇之三寶壟,只把衣帽和頭發帶回南京。一代航海家就這樣遺憾地告別了他所熱愛的航海事業,昔日乘風破浪的寶船再也沒有出過海港,接下來的就是西方殖民者的堅船利炮在中國的領海、內河橫沖直撞。

鄭和下西洋給現代中國的啟示發人深思。鄭和下西洋本質上是中華民族開眼看世界、和平結交異域異族的一次成功嘗試。隨同鄭和出使的馬歡、費信、鞏珍所著的《瀛涯勝覽》、《星槎勝覽》、《西洋番國誌》如今已經成為考證沿途國家歷史的珍貴史料,這表明這群來自“天朝上國”的官員能放下架子,躬身“銳意通四夷”,翔實考證沿途的民風民俗。

其實,中華民族就是在這樣不斷了解並吸收異域文明、吐故納新的過程中走向強大的。鄭和下西洋的歷史啟示我們,開放與包容、銳意探索與和平奮鬥是國運久盛之道;相反,自我封閉、夜郎自大則會斷送民族的生機。

另外,鄭和下西洋的成功有賴於中華民族長期的知識積累。漢代、唐代、宋代、元代的勞動人民為明朝的遠航累積了各種基礎性條件,比如指南針應用、造船技術、季風掌握、海路探索等等。換句話說,歷史的演進不是個人的獨角戲,而需仰賴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努力。

Views: 104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