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馬來西亞人每三分鐘上網一次,三分一的上網時間耗在社群媒體?
上網看視頻的時間,也比去年同時期多了19%,或相等于一個月增加一個半鐘頭?
看來寬頻加速後,上網過程比過去順暢,許多人逐漸也建立了“網式生活”、 “云端生活”。
不但如此,很多人甚至把網式生活,看得比實體生活更重要。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可以看見,男女朋友約會,或家庭成員在一塊,很多時候都是各自沉浸在掌中屏幕上。
看視頻、玩游戲、發信息、留意網友的動態……。
看起來,大家都忙得很;其實都很空閑,似乎有無窮盡的時間,去“欣賞”朋友剛在面子書上載的大頭照,或上午吃乾撈面的古怪表情大特寫。
結果,他們知道網友新生兒的體重和小名,或某某偶像的新片角色與價碼;反而不知道坐在眼前的伴侶或家人,點了什麼晚餐、飲料。
華商素來講究“社會意義”,要不一年到晚數不盡的為華校、為神廟、為社團等等盛舉,從臺前到幕後,那一項少得了大小華商的“共襄盛舉”。
對于年輕一代迷得如癡如醉的網絡工藝,許多華商看得見的“社會意義”,多着眼于它是否侵蝕了我們既有的生活價值,從而使到世代之間的疏離與隔閡,越發嚴重。
在社會角度之外,網絡工藝對經濟生態的沖擊,當然也是華商所關注的。
越來越友善好用的網絡工藝,可能為商貿活動帶來什麼經濟效益呢?這是無數華商感到興趣,而又沒有答案的問題。
工藝誕生,是為了改善我們的生活。我們有所困擾,那是因為我們還沒有找到,和工藝和諧共存、一道前進的方式。
舉個例子,人們已經習慣了以手機、平板電腦等掌中器,社交、娛樂、學習或游戲消遣;我們能否從社會面下手,鼓勵人們借這些掌中內容,建立更融洽、諒解的企業、家庭或伴侶關系?
組織、家庭、愛情或其他關系,能隨時間而變得更鞏固、甜美,少不了一個共同方向、興趣與體會的基礎。
讓網絡媒體成為幫助我們建立、深穩這基礎的平臺;而不是拉開、疏遠我們的逆流。
有了這個認識,網絡媒體就能成為提升企業與群體,蛻轉族群創新、人才與市場開發的善力量。
這個目標離我們還很遠,因為網絡媒體在這方面的內容,還是很缺乏。在內容出現以前,我們要先從找到或栽培相關人才入手。
(Photo: Jason Lee)
更多精彩文章、照片請瀏覽以下網站:
Comment
采訪潘健成後記
访问潘健成前夕,完全处于分秒必争的紧张氛围,行程和时间极度紧凑的他已坦言相告,只有讲座后有一点点的时间空档。
从台下走到宴会厅出口,再前往采访地点的那段路,夸张点形容,犹如电影《十月围城》里护送孙中山的过程。当然,无需杀出一条血路,但必须争分夺秒,排除万难,“挤”出人群。
从他走下台那一刻开始计时,跟着他又快又急的步伐,慢郎中也会不自觉地调快步调,亦步亦随,不敢稍有松懈。
一路上,有人把名片递过来,希望谈上几句。由于约了记者在先,他笑笑接过名片,继续疾步前行。
然而,走没几步,就已感觉后面涌来一股“人气”,回头一看,一群观众追星似地,拿着他的著作《为自己争气》要求签名。如此场面,艺人歌手司空见惯,出现在创业家身上,罕见。
他终于停下脚步,带着歉意说:“给我20分钟。”再望一望那条长龙,20分钟似乎不太够。结果,整整耗去35分钟。
心想:“终于轮到我了......”
哀怨——访问时间仅剩不到15分钟,他必须赶往另一个场合。
如斯紧迫,只能速战速决。
作风干脆利落
素闻他“干脆利落”的作风,果然是句句重点,一语中的,精简有力,直接了当,绝非游花园、耍太极的“滔滔不绝型”。
后续的补充访问,即使是“不适合谈”的课题,他依然约好越洋电访时间,亲口明确地告诉记者:“我对此研究不深,不适合谈。”
借用《为自己争气》作者所形容:“这种性格,和一般讲求圆融、人和的企业家很不相同。不过,也 因为这样的行事风格,偶尔难免有人觉得他过于狂妄。
但我认为,他只是展露了太多的真性情,勇敢说出别人不敢说的话。是好是坏,见仁见智。但我可以肯定的是,他不是抢着居功的人。这5个人(群联电子的创办人)都不是。”
(02.04.2012《南洋商報》《開心職場副刊》报道:甘盈孜 / 摄影:陈凯强)
在潘健成眼中,什么是创新的产品?
iPhone,有人说它不是创新,因为本来就有智慧手机的存在,只是把它做了一个改变。对我而言,只要符合大家的要求,也是创新。
创新关键词2:创新不一定是结果,也可以是过程、方法。
现实的考量,若没有金钱的吸引力,创新还会有动力吗?
不见得。非政府组织(NGO)、非营利团体举办很多活动,都没有利益,但都具备创新的元素。例如净选盟2.0、绿色集会,并没有利益,也是创新啊!还有,我们平常遇到问题,要找方法解决,也不见得有利益。
创新关键词3:创新,未必需要金钱、利益的推动力。
创新要怎么学习?
大家都在讲创新,单凭嘴巴讲创新,把创新口号喊出来,太简单了,却不见得能做出来。谁真正有能力实施,他才是赢家。
创新,是从错误中学出来、累积出来的。我以前也不懂,也是从很多错误中,不断学习、修正,那个经验就变成是你的。10年前,你问我,有没有可能创造出随身碟?我会告诉你,那是不可能的事情。5年前,我也不相信我做得到。
当时,整个团队都有很多好的想法,碰到问题,大家一起解决掉。直到没有问题,自然就赚钱。这就是一个学习创新的过程。
个人认为,多想、多看、多讨论、多尝试和失败,不断尝试、经历失败,就可以学习到创新。很多时候,不是说,学了就一定会。当你要用到的时候,不会,去找去问去看去学,那才是你的。
创新的书看得那么多有什么用?等到要用到的时候,发现不对了,才去看、才去找书,才学到、看到你真正要用。
创新关键词4:学习创新,就是不断try and error。从错误中学习,累积出来的经验,就是创新的筹码。
在你眼中,哪个人是创新王?是你欣赏的?
我不会永远崇拜、欣赏一个人因为他有多厉害。苹果、Acer也从不好做到好,人不会一辈子永远都成功,他成功,也因为曾经失败过;他现在再厉害,也总有一天摔下去。能够摔下去又能重新站起来,我才尊敬他。
没人能够预计未来,今天成功,搞不好明天会失败。
像我,摔过,也起来过,我也不知道明天会不会又摔下去?世事变幻无常,虽然我避免摔倒,但还是可能摔倒。重点在于,我摔倒后,有机会让自己重新站起来。
创新关键词5:过程难免失败,失败了能够让自己重新站起来,才会有下一个成功的创新。
( 02.04.2012《南洋商報》《開心職場副刊》报道:甘盈孜 摄影:陈凯强)
3月26日的《南洋商報》〈开心职场副刊〉訪問“第三屆馬來西亞全國中小企業大會”(主題:蛻轉-創新、人才、市場)主講人噗浪网共同创办人云惟彬,他告诉我们:
“创新,可以学习。”
今日,潘健成对于创新看法,则是:“生活上有许多创新机会,我们也经常在创新,因为有很多事情需要解决。当你想办法解决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创新。”
潘健成是台湾群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创办人兼总执行长,10年内,这家公司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快闪记忆体应用产品公司,并登上美国商业周刊“世界科技100强”的第65名。
他与团队共同研制出全球第一颗USB插槽快闪记忆体的系统控制晶片,创新,这词对他而言,却有另一番不同的见解。从他爽快利落的答案中,领悟出另一层次的创新。
什么是创新?
很多书都在谈创新,坦白说,我也看不懂。
个人对创新的自定义是:你遇到一个问题、一个难题时,会想要去找方法解决。而你找到一个以前可能有人用过,也可能没人用过的方法,解决掉问题的过程,这就是一种创新。
只不过,创新不会看到一个根本的情况。我常做很多事情,都是一些看起来不伟大的事,可是,往往就是一个创新。譬如我今天遇到一个难题,解决不了,去讨论、去问人,找个办法把它解决掉,这就是我的创新。
创新关键词1:不要把创新想得太伟大。它不是一个很具体、很伟大的事,一旦想得太伟大,压力就很大。( 02.04.2012《南洋商報》《開心職場副刊》报道:甘盈孜 摄影:陈凯强)
《潘健成回國投資意義深遠》
在台灣創造電子企業傳奇的留台學生潘健成,決定回國設群聯電子公司研發所,但是,選擇的地點並非是他的家鄉雪蘭莪州,而是選擇了檳城。針對這項抉擇,現任群 聯電子公司(Phison)董事長的潘健成,特別以3個理由來解釋。
第一個理由是因為檳州擁有豐富的工業歷史及經驗資深的人才;第二是檳城具備完整的供應鏈,尋找原料比較方便,例如英特爾及Altera等電子及電器跨國公司也在檳州設廠;第三則是考慮到檳城社群普遍使用閩南語及華語,方便調派到此服務的工 程師,避免他們面對語言障礙。
事實上,無論潘健成選擇哪個州屬設立研發所,回流投資之舉,已足以成為滯留外國大馬人才的表率,希望此舉能帶來拋磚引玉的作用,吸引更多外流的大馬人才回來檳城或其他州屬大展鴻圖,為建設祖國貢獻力量。
政府的轉型計劃之中,不斷鼓勵及招攬大馬人才回流,以群聯公司到檳州設立研發所為例,可說是大 馬人才響應回流計劃的契機。
正如潘健成所言,目前約有50名大馬人在台灣群聯工作,這50名員工一旦想回國,即可到檳城群聯研發所繼續為公司效勞,又可回 家鄉與親人團聚;最重要是,也可為國家經濟發展作貢獻,而這些人才,正是我國亟需招攬的對象。
群聯電子公司經營可攜式記憶體領域,2001年率先研發出USB快閃記憶體單晶片隨身碟 (Pen Drive),如今在全球的市場佔有率超過三成,每年營業額高達30億令吉。
在檳州設立研發所之後,將從台灣派專人給本地員工提供訓練,進行技術轉移,以 後將由本地子公司獨立研發產品。這與一般在本地設廠目的僅為賺取盈利的外國廠商比較而言,群聯公司所提供的高科技的技術轉移、培訓與生產,正是我國政府經 濟轉型計劃所迫切需要的。
我們不知道政府的招攬人才與外資回流計劃,迄今已取得甚麼成效,不過,要吸引外資回流,我們本 身還須具備一些基本條件。
一般上,外資需要的是一個經濟穩定、良好施政和具有競爭力的投資環境。潘健成選擇檳城的3大原因固然有理,然而,檳州與其他州屬 比較起來,所具備的各項優勢和條件,相信才是吸引群聯公司作此抉擇的重要原因。
撇開黨派政治因素,檳州政府這幾年的良好管理和表現皆有目共睹,它無論在經濟、行政和社會方 面,都取得了長進。在經濟方面,檳州是我國經濟第二發達的州屬,僅次於雪蘭莪州,它的經濟貢獻佔了我國總國內生產總值的21%。
施政方面,州政府整肅貪污 政策獲得國際透明組織稱讚,透明的財務管理也連續3年獲得國家稽查司的表揚,一系列以民為本的政策包括全島提供免費無線網絡,也為外資帶來了方便。
此外,檳城未來計劃建造的第三通道,將通過海底隧道將檳島與威省地區銜接起來,這些都是檳州所具備、而比其他州屬佔優勢的投資環境和條件。
而檳州外資佔全國外資總投資的三成六的數據,已說明外資偏好檳州的理由,相信這也是吸引群聯選擇檳州的基本考量。
潘健成響應政府招攬海外人才回流的計劃回國投資,未來若能像在台灣一般創造出企業傳奇,必然為我國電子業帶來美好的前景,即使沒有傳奇性的成績,也應成為其他滯留海外大馬人才的表率,相信未來勢將鼓勵更多人才回流。(16.3.2012 星洲日報/社論)
就在一個月前,二月四日,发明隨身碟晶片扬名全球的“随身碟晶片之父”潘健成在拉曼大學演講時表示,贊無計劃從臺灣回到馬來西亞發展。
不過他昨天宣布,為响应大马人才回流及政府发展计划,他将在我国设立台湾群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开发积体电路设计(intergrated circuit design)中心,为本地培养更多高科技人才。
今天的《南洋商報》頭版新聞報導,大马出生的台湾群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创办人兼总执行长潘健成受《南洋商报》越洋专访时证实,他将与马来西工业发展局(MIDA)合作,在大马设立积体电路设计中心,专门负责策略及投资部分。
潘健成强调,该公司决定来马投资,主要响应首相拿督斯里纳吉提倡的政府计划,希望成为“首发子弹”,抛砖引玉,吸引更多投资者入驻大马。
潘健成去年出席一个马来西亚圆桌会议时提到,由于在台湾的公司面对人手不足的问题,因此,他暂时无法回流大马。
潘健成向《南洋商报》表示,他一直有回马发展的意愿,因为本地拥有许多人才,发展空间很大:“当初我们因人手不足而作罢,如今政府积极推出各种发展计划,大马工业发展局也很有心,所以,我觉得是时候了(回马发展)。”
他指由于在台湾生活多年,对大马投资环境不甚了解,因此,纵使有意把台湾创业模式搬回大马,也须循序渐进。
“我须对大马有更多了解,先一步一步来,包括寻找合作伙伴、专才等。”
资讯科技如手机与平板电脑普及以後,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上网,也就可能随时随地购物。
在购物前,可以上网看看有关产品的资讯,上谷歌了解有关产品有何顾客投诉,并且和噗浪、FB网友交流有关产品的意见,然後当场下订单购买。
第二天速递公司就把有关产品送到府上或任何指定的地方。
有的网购公司还提供COD (Cash on Delivery)服务,非常方便。“贪方便”的要求,让网购消除了逛街市、堵车停车、耗时等麻烦。
这个了解产品、决定消费的过程,很明显受到社群媒体的影响。消费者的消费信心来自于网友的意见、推荐,soft approach 让人减低抗拒感。
像网购网站ebay都强调本身是社群成员之间的交易关系。网友与网友做生意。
多媒体内容与软接触的传播与沟通方式,可以建立起有效的社群关系。
此外,社群媒体也帮助我们找到潜在的顾客。知道谁喜欢美食或白咖啡,可以提供有关的信息给他们。
主题社群媒体也开发了年轻人的机会,在网购顾客与企业之间建立起桥梁。
人们对互联网的依赖,已经到了一定的成熟程度。一位ISP业者周唯田先生曾在《蜕转华商圆桌2》上说过,十年前当网路服务发生障碍时,他的顾客似乎也无所谓,有的甚至不会打电话来询问发生了何事。
现在,一发生网路障碍,就算是三几分钟顾客就张狂了。这表示人们对网路服务已经是空前的依赖,也意味着互联网环境已经稳定存在,就看我们怎麽去善用,挖掘其商机。
企业家当然不可能分分钟在社群媒体上,可是企业可以找到合作空间,让有心且有技能的年轻人,去帮忙玩企业本身的社群媒体,给现有的以及潜在的顾客提供信息,了解他们的反应与消费倾向,也可以做写促销、广告或公关的活动。
本月11日,国际数据公司(IDC)预测,我国今年的资讯科技消费料可高达82亿美元(254亿2000万令吉),预计全年增长率为10.1%。
国际数据公司亚太区高级研究经理苏德班嘉指出,流动通讯的概念及可负担的通讯工具,已改变大马消费者使用资讯工艺科技,特别是通讯商提供智能流动机及数据配套,让我国智能手机使用激增,预计流动商务应用在今年有更大的增长。
他说,苹果iPad平板电脑在2010年进入大马市场后,充斥整个市场及刺激消费者惊人的消费能力,目前国内有许多各种品牌的平板电脑,预计传统电脑将走入历史。
他说,消费者对传统电脑的需求已被其他多元电脑产品取代,而电脑商在寻找方法振兴他们的生意,因此该公司预测,今年超薄电脑将填补普通笔记型电脑与平板电脑之间的空白,同时,超薄电脑料能刺激销售市场。
“消费者对智能装备及智能手机很痴迷,新产品一推出就受到消费者热烈追捧。随着国内人对智能手机的需求,越来越多低档智能手机进入市场,满足庞大消费者需求。”
苏德班嘉昨日出席国际数据公司公布年度预测报告活动上,这么说。
苏德班嘉指出,目前资讯工艺科技是许多本地企业追求成本效益模式的产品及服务平台,预测今年将有一些机能刺激及带动本地及外国企业成长,这也塑造资讯工艺科技未来的一年。
“2012年是充满机遇的一年,也是充满变数的一年,因为很多生意对发展前景保持谨慎。当本地消费及外国投资预料持续成长,若没有掌握好对的时机,可能下一刻将出现很大变数。”
他说,去年资讯工艺科技对国家经济及社会扮演重要角色,而政府也通过经济转型计划采取适当行动,确保资讯工艺科技对国家未来发展继续贡献。
国际数据公司在最新研究中,预测我国主要资讯工艺科技今年的十大趋势:
1. 传统领域的显著资讯工艺科技崛起
2. 云端运算:时尚词汇的终结
3. 智能工具将成为流动商务主流
4. 超薄手提电脑为电脑市场带来新生命
5. 以客户为中心推动社会分析应用软件
6. 低档智能手机让大批数据流量充斥市场
7. 创意内容发展成为焦点
8. 减少成本依旧是企业主要考量
9. 充分解决人才问题
10. 巩固创新型经济
2月1日讀報獲悉,根据谷歌与麦肯锡咨询公司联合研究报告显示,马来西亚网络发展蓬勃,已崛起为重要行业,在2010年更为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贡献约4.1%或97亿5000万美元(约302亿2500万令吉),表现超越美国、德国、中国等国家。
在《在线与将近:网络对快迈入先进国家的影响》研究报告,自2007年,马来西亚安全网络伺服器数量是平均人口的两倍,成长率是其他南亚国家的25倍,这些表现都让网络在大马国内生产总值占4.1%比重,同时也让大马列为30个快迈入先进国或地区之首。
在各国及地区网络对国内生产总值贡献排名,瑞典最高6.3%、英国和台湾皆5.4%、韩国4.6%、马来西亚4.1%、匈牙利3.9%、美国3.8%、阿根廷2.2%、墨西哥1.0、越南、摩洛哥及土耳其0.9%。
麦肯锡公司主管尼马马努尔及谷歌马来西亚经理沙基西华南丹,今日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布《在线与将近:网络对有抱负国家的影响》研究内容。
尼马马努尔提到,大马全面善用网络潜能,政府推出一些措施提高网络使用、降低网络商业成本及提高国内乡区宽频覆盖率,在2008年至2010年期间我国大势推广资讯科技工艺,使到宽频覆盖率增倍。
他说,大马进口许多网络器材及设备,以便人民能够使用网络,因此相信未来3年可预见国内商业活动使用网络率有显著发展,并会为国家经济带来更大的贡献。
他认为,大马还有很多网络潜能还未善用,虽然大马人比其他国家人民更喜欢使用网上交易,但较少投资予网络广告项目,至今只有1%大马商人在网上打广告。
此外,沙基西华南丹说,马来西亚数码的经济价值从未进行研究,而这份报告显示大马在网络的投资及政策已取得稳健发展,让家庭及商业都受惠。
新闻、通讯与文化部副部长拿督佐瑟沙朗认为,我国有必要把更多本地公司及本地内容的讯息带入网络世界,让本地公司通过网络扩大市场至全球20亿网民市场。
他说,网络是最快速及节省成本的方式推广商品到全球,所以本地企业必须善用网络便利。
他今日出席谷歌与麦肯锡公司公布,网络对快迈入先进国的经济影响研究报告新闻发布会上,这么说。
佐瑟沙朗说,根据中小型企业机构数据,在70万间中小型企业中,只有10万间公司有本身的网站,因此希望其余60万间公司能够尽快拥有本身网站。
他说,在去年12月,该部、多媒体委员会、dotMy Domain Registry 及iTrain联合推出“让大马商业上线”活动,目标让5万间中小型公司上线,而在短短2个月接获1万间公司登记。
他也说,根据谷歌及麦肯锡研究报告,从2000年至2011年,英语网络使用者人数增加301%%、阿拉伯语使用者增加2501%,华语使用者增加1479%。
有鉴于此,他鼓励本地人把更多属于马来西亚的内容上载到网络,把我国文化推广到世界各地。
根据麦肯锡对我国网络使用研究报告,我国流动互联网用户比无电脑兼非网络使用者每天花在游览数码媒体时间多出133%,流动互联网用户平均每天花337分钟游览数码媒体。
该研究把国人分为5个组别,即无电脑兼非网络使用者、有电脑兼非网络使用者、住家无上网设备兼网络使用者、住家有上网设备兼网络使用者及流动互联网用户。
每个组别使用者每天阅读传统媒体时间从177分钟至217分钟,至于收听流动音频则从16分钟至24分钟。
各组别使用者在游览数码媒体时间有很大悬殊,无电脑兼非网络使用者每天平均花38分钟、有电脑兼非网络使用者79分钟、住家无上网设备兼网络使用者231分钟、住家有上网设备兼网络使用者296分钟及流动互联网用户则多达337分钟。
大马人使用电子政府服务次数比其他国家或地区多,包括游览政府资料、网上联络政府官员、网上报税等。
报告提到,30个快迈入先进国当中,有10亿名网络使用者,相等于全球网络使用者的一半,而宽频发展率达31%,而发展中国家的宽频发展率11%。
其中,每年有14万3000个以网络有关的生意,社交网络使用者人数多达5亿3400万人,至于能够游览网络的流动工具超过3亿1000万个。
今天星期天没上班,早上喝早茶读《南洋商报》,知道潘健成新年期间回来了马来西亚,昨天还到拉曼大学去演讲,题目是《迈向成功》。
他说,要留住本地人才为国家服务,首先必须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否则人才离开后可能永远不会回来。
他认为,在人才回流政策下,如果能把整个行业团队一并带回马来西亚,当有助营造良好的环境留住人才。
他以种橘子为例指出,在不同地方种植,将因环境不同结出不同的果实。
“在中国的时候吃到一粒很甜的橘子,不过把这粒甜橘的种子带回大马种后果肉却是酸的,原因就是环境有别。”
讲座会现场也售卖潘健成的英文版创业著作《Driven to Success》,并把版税捐赠大马留台联总。
潘健成说,人才逐一回流后在某个特定领域工作,可是后来因政府无法协助达到期望,这些人才最后都会选择离开。
他也说,原本是希望大马多媒体走廊能够创造更好的环境,但现在却跟实际情况有点落差。
他说,群联目前也在国内寻找人才,群联愿意在公司内提供培训机会。
群联目前有45名来自马来西亚的员工,潘健成称赞大马留台生比较勤奋。
至于他本身有无考虑回国发展,潘健成坦言,发展就顺其自然,不过由于对大马环境和市场不熟悉,所以不会回来开公司。
“人生每个时候面对的问题都是难以解决的,困难什么时候都会发生,如我的情况,从创业找不到资金,后找不到员工,随着业务好转后遭人起诉,随后又因生意太好后遭人眼红被断货,及遇上金融海啸。
“这些难题都有待一步一步去解决。”
身为台湾群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创办人兼总执行长的潘健成说,华校生都很有创意,怎么可能是抄袭者。“我也是华校出身,请问我向谁抄袭?”
他是在问答环节回答出席者的问题时这么说。
出席者要求潘健成对大马历史学家丹斯里邱家金指华校生没创意,是一群抄袭者的言论。
潘健成说,评论华文教育者,必须对华文教育有深入的认识,不然将沦为井蛙之谈。
出生于雪兰莪州的潘健成,毕业于台湾交通大学电子与控制工程所,到该大学深造,是其人生的一个转泪点,他在台湾创业,专注在可携式记忆体领域。
他在2001年率先研发出USB快闪记忆体单片随身碟控制晶片,并命名为Pen Drive。潘健成中小学都受中文教育。
他跟听众分享了创业的心路历程,并提到在高科技领域成功创业的8大原则。
潘健成曾多次回來馬來西亞,談他農家子弟、獨中生、留臺生的個人奮斗史。缺乏積極消息可以發表的本地媒體,當然也很愿意錦上添花地回響着。
我個人倒是覺得,把潘健成的故事講得像一般的“激勵故事”,已不足以彰顯其成就對大馬華社--特別是華商--的意義。
我覺得潘健成的成功,對大馬華商今後的蛻變、轉型,有幾點是值得我們偷師的:
首先,當然是有關“知識創業”這議題。有人深入高山開賭場而發達;有人砍伐婆羅洲原始森林而發達;有人因為認識了某某權貴而發達;更多的當然是替人打工學得一盤生意而發達,“知識創業”似乎還是新事物,潘健成可以分享他在這方面實戰智慧。
潘健成的群聯創業團隊,在臺灣工業研究院育成中心的地下室,開發出Pen Drive的工藝。不過,真正讓他們崛起的,是日本的東芝(Toshiba)公司投下馬幣1300萬,讓他們的工藝成為產品進入市場。單是怎樣拿着工藝知識與跨國企業合作,這夠新一代大馬華商學習的。
再來是建立團隊的議題。和潘健成聯手創立“聯群科技”的四位伙伴,一位和他一樣來自馬來西亞巴生濱華獨中,兩位台灣人和一位澳門人。
潘健成團隊從零開始,憑一門新工藝打造了一盤新生意,幾年間創造了以馬幣“億元”為單位的業績,據知五個人有着5種不同的性格,這個團隊是怎麼組織、維持下來的?
潘健成曾表示,公司創立時是集體一道兒打拼;五個人在上了軌道後反而不常見面;靠着彼此的默契與尊重、各司其職。有時候甚至好幾個月都沒碰頭,可是一旦遇上挑戰,大家坐下來一下子就解決了。
這麼有默契的營運團隊,實在不簡單;蛻轉型、智慧型華商應該有許多可仿效的功課。
群聯靠潘健成和他的團隊創業起家;但要一路保持穩健的成長,卻是需要大量的人才。
潘健成說過,“人和”是他們成功的一大關鍵,“人和創意”是他們公司的最大資產。
群聯擁有一直在最前端的隨身碟工藝,但他們的業績據知不全是建立在工藝的基礎上,很大的收入是來自他們的隨身碟設計。
怎樣讓主要靠左腦思考的工程師,和主要靠右腦思考的設計家,兩幫人才不僅相安無事,而且發出最大的團隊協和作用,這其實是潘健成一直沒對外公布的秘密。
也是今天銳志蛻轉的華商,不妨虛心向潘健成偷師的最大潛功夫。
畢竟,人才是我們不能不學好的一門求變秘訣。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6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