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墾絲綢之路經濟體·慕課》推薦精彩文獻,請點擊各個題目:


台灣高動態攝影家 譚志國·磺火捕魚

Rating:
  • Currently 4.66667/5 stars.

Views: 502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絲經 庫 5 hours ago

(續上)小紅書尾部達人(粉絲5k-1萬,)種草來測試,小紅書采取雙瀑布流模式,用戶瀏覽時發現感興趣的內容直接點擊進入,因此,品牌方可以用封面和標題展現待測試的不同賣點,根據點擊率和回搜率測出不同賣點的吸引力。而且,小紅書可采取圖文方式(甚至直接給達人供圖),對比抖音的視頻,更快更簡單。

共創新生意模式,獲得增長

經營思維的創新,有機會導向生意模式的創新。

很多本地生意的生意模式,可以用十年如一日來形容。即使有新平台、新工具出現,商家也只是把它們當做提升引流、轉化、付款效率的手段,生意模式沒有本質改變。但很多紅利和增長,不把原有模式打破重塑,是很難吃到的。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水果店大多開在路邊上、小區里,是很接地氣的生意。但百果園在眾多零售企業遇冷的大環境下,憑借智慧零售模式,走出了自己的增長之路。百果園發現了抖音的「數字+」價值,從而將抖音作為百果園智慧零售布局的一部分。

百果園最初以「探索者」姿態入局抖音,隨著探索的深入,百果園決定擁抱抖音數字化經營。百果園數字化經營的落地方式,並不複雜,主要以區域爆款短視頻+達人視頻+自播的三角組合展開。此外,百果園還采取了以下動作,與抖音一起打造自己的「智慧零售」模式:做私域運營,保證與消費者之間的粘性;用抖音數據反哺策略制定,為門店引流形成復購;通過抖音用戶行為推動產品貨架完善,從而滿足更多消費需求。

同樣完成零售數字化轉型的,還有來伊份。休閒零食新品牌持續湧入,成熟品牌想要保持領先優勢、找到新增長點,擁抱新業態是一個解題思路。來伊份的數字化模式體現在經營的方方面面,並充分利用了抖音的流量和玩法:

· 營銷數字化。例如,春節是零食消費的重要節點,來伊份將線下春節場景搬到線上,通過短視頻和直播間收獲消費者注意力。

· 幕後流程數字化。吸引消費者注意力僅僅是開始,來伊份還通過抖音,擴大「新鮮零食」的品牌理念,通過短視頻和直播,將來伊份的技術保鮮、供應鏈保鮮、產品采摘等過程,直觀展現給消費者。

· 客群輻射數字化。LBS轉化是來伊份在抖音的新增量,通過數字化能力,門店的輻射范圍被擴大,基於LBS+興趣推送,門店客流和用戶群打開了活水。

· 長期經營數字化。來伊份的數字化經營,抓住了「可持續」這個重點。會員粉絲是屬於品牌的可持續資源,來伊份將私域運營作為數字化經營的重點,長期積蓄屬於品牌的「人」的資產。

以上兩個案例,根本意義是,帶來新增量並打破原有生意模式的限制。零售門店形態是與用戶近距離交流的觸點,但同時也帶來了制約:一方面,傳統水果店和零食店是「家門口」的生意,實體門店的輻射范圍有限;另一方面,線下門店受購買頻率制約,商家做拉新、復購缺少抓手。百果園和來伊份生意模式的迭代,是對傳統模式局限性的打破。

將抖音等社交平台作為常態化交易渠道,門店輻射范圍被放大,並能帶來更豐富的客群。當代消費者的注意力是分散的,零售核心要關注消費者在哪里。短視頻和直播的形式,超越了線下門店的空間限制,覆蓋人群的邊界得到拓寬。同時,抖音的短視頻和直播,可以讓商家信息更高頻地觸達用戶,或做私域沉淀,從而提升復購頻率和拉新效率。

在過去,實體門店是線下零售生意的「根」,但隨著消費市場和消費者消費意識的迭代,線下生意的物理空間反而成為獲得新增量的限制。零售生意的數字化轉型,就是突破原有模式限制、探索新紅利的過程。

百果園模式和來伊份模式,不僅僅是「水果店」模式和「零食店」模式。在行業浪潮瞬息萬變的大環境下,零售品牌、零售店乃至各品類本地生意,都可以讓線下生意不僅僅局限於「線下」。


抖音同城號如何為實體店引流

打開抖音,在頂部菜單欄,「關注」的左側,就是同城頁。通過這個頁面,我們可以看到附近的抖音視頻,包括附近的直播間。在賬號的隱私設置中有個「同城展示」,開啟後你的作品和直播才會在同城頁展示。所以,在進行同城引流時,就需要遵從抖音系統的距離優先邏輯原則。

在發佈視頻的時候,通過開啟同城定位,視頻就會被追加投放到同城流量池里面,更大的在同城里面曝光。


通過同城頁進入直播間的用戶,相關數據就會統計在「同城」這一欄。如果關閉了同城展示,默認不會有同城的流量。所以,抖音同城號其實就是基於生活分類服務所衍生出來的一種賬號類型,利用抖音的智能推薦算法,把視頻內帶有同城的內容推薦給帶有同城標簽的用戶。


結語

對於實體零售而言,不能完全依賴線下商圈客流,應保證線下客流的同時,以短視頻平台為依托,創造線下客流增量。渠道價值是短視頻對於商家的顯性價值,真正能決定商家經營成果的,是如何透過流量和渠道的背後,發掘屬於自己的可能性,將平台力量與自己的生意模式有機結合,找到自己的增長點。

(摘自:漢水襄江:實體店如何通過短視頻種草,達到引流和私域運營,2024-10-18,https://www.zm8887.com

Comment by 絲經 庫 on January 1, 2025 at 9:55pm

藝術源起興觀羣怨呼唤「碩鼠碩鼠,無食我黍」——《詩經·魏風·碩鼠》的用比技藝

【原詩】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
三歲貫女,莫我肯顧。
逝將去女,適彼樂土。
樂土樂土,爰得我所。

碩鼠碩鼠,無食我麥。
三歲貫女,莫我肯德。
逝將去女,適彼樂國。
樂國樂國,爰得我直。

碩鼠碩鼠,無食我苗。
三歲貫女,莫我肯勞。
逝將去女,適彼樂郊。
樂郊樂郊,誰之永號。

【今譯】

大老鼠啊大老鼠,請不要吃我的黃米。
辛辛苦苦侍奉你三年,你卻從來不曾把我理。
我現在就要離開你,到那安樂的地方去。
那是個安樂的地方啊,它才是我的安身之地。

大老鼠啊大老鼠,請不要吃我的麥子。
三年辛苦把你侍奉,你卻沒有一分感激。
現在我就要離開你,到別的地方尋求安樂。
那是個安樂的地方啊,它才是我眞正的歸宿。

大老鼠啊大老鼠,請不要吃我的禾苗。
辛辛苦苦養活你三年,你卻從不給半點慰勞。
我現在就要離開你,到那快活的天國去。
那是個快活的天國啊,誰也不用悲傷與呼號。

【賞析】

賦、比、興是《詩經》作者常用的三種主要藝術表現手段。三者當中,賦與比、興區別較為明顯。即:前者為一種直接表現手段,可以直說,不一定需要藉助他物;後者為一種間接表現手段,不直說,必須藉助他物。而比與興則旣相同又有所不同。籠統地講,興也是比,也是以「他物」比喩「所詠之詞」,但具體運用就不一樣:興所用來作比的「他物」只是個引子,有「起興」的作用,並非歌詠的對象;比則往往可將「他物」(彼物)作為歌詠的對象。(愛墾評註對照雅各布森的“隐喻”(選擇軸)[對應:興] 與“轉諭”(組合軸)[對應:比])


《詩經》第一篇《關睢》為「興」的代表作,而《碩鼠》則為「比」的代表作。


詩篇用「比」的方法進行寫作,即「以彼物比此物也」。所謂「彼物」,即為「碩鼠」,而「此物」並未出現;照《毛詩·大序》的說法,「《碩鼠》,刺重歛也」,所謂「此物」應指當時的暴歛者,比如貴族或者地主。詩篇用「比」,直接將「彼物」(碩鼠)作為歌詠對象。

第一章說,侍奉碩鼠多年,盡心盡意,碩鼠則貪婪、殘忍,毫無顧念之意,因此決計離開它,到另一地方去尋求「樂土」。「三歲」,可確指,也可泛指多年。「貫」,侍奉。「女」,同汝。「顧」,顧惜、體諒。「莫我肯顧」,為倒裝句,相當於「莫肯顧我」。以下「莫我肯德」、「莫我肯勞」同此。「德」,恩惠,此用作動詞。「勞」,慰問、犒勞。此言碩鼠無情無義,祇顧橫徵暴歛。「逝」同誓。表示堅決之意。「去女」,猶言離開你。「適」,到。「樂土」,詩人想像之詞,與以下「樂國」、「樂郊」意同,均指理想中的天國。第二、三章意思與第一章大致相同,都是譴責碩鼠,謂其忘恩負義,自私、沒有人性,表示堅決離開它,前去尋找天國,以免為此長久嘆息、呼號。三章重疊在一起,反覆詠唱,頗有一唱三嘆之妙。

全詩自始至終所歌詠的僅是「彼物」(碩鼠),但因它與「此物」——未出場的剝削者,有著許多相似之處,比如不勞而獲、寄生等,而且,作者也善於將「此物」的一些特性,比如貪婪、殘忍等,賦予「彼物」,因此達到了一箭雙鵰的目的,這就是詩篇用「比」所取得的藝術效果。www.macaudata.mo

陳明發博士談文創感知能力

Comment by 慕課 庫 on December 18, 2024 at 3:53pm

KSSM华语-华文文学工程,先从学习的原动力开始~~2011年开始,大马教育部开始推行全新的KSSR教育课程。到了2017年开始推动KSSM初中课程。2000年进入KSSM高中课程。那些预备在念完中四与中五后报考大马教育文凭(SPM)的学生,若能回头去了解KSSM华语/华文文学两门选修课的既定背景,必有助于学好、考好这两科。

若能从生命呼唤原理(Theory of Calling)切进去帮助应考生,则能起到真实提振的作用。先让我们来理解有关背景如下——


在马来西亚,教育是一项持续性的事业,它致力于全面与综合地发展个人之潜质。在信奉和遵从上苍的基础上,塑造一个在智力、精神、 情感和体魄方面都能平衡与和谐的人。其目标在于造就具有丰富的学识、 积极的态度、崇高的品德、责任感,并有能力达致个人幸福的大马公民, 从而为家庭、社会与国家的和谐与繁荣作出贡献。(来源:1996年教育法令[第550条])

导言:马来西亚教育课程的制订向来以《国家原则》和《国家教育政策》为依归,以《国家教育哲理》的意愿为目标,旨在塑造智力、 精神、情感和体魄都能平衡发展的人,培养具备爱国意识的国民, 以期建设一个文明和谐、繁荣富强的现代化国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 21 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 《学习:内在的财富》提出了21世纪教育的两个重要观点,一个是 “终身学习是 21 世纪的通行证”;另一个是“21 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和学会共处。报告中指明了“终身学习”将通过“四大支柱”来实现,换句话说,这“四 大支柱”也是每个人一生的学习支柱。马来西亚向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看齐,也以“四大支柱”作为教育改革的基础。 课程发展司成立至今,中学课程已历经数次修订。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课程制定是一项需长期积极进行的工作。课程的修订、 改革往往与时代的嬗变和社会的需求有着密切的关系。

为配合21世纪教育发展的趋势,教育部推出了《教育发展大蓝图 2013-2025 年》,其中一个目标是制定一套具稳定性的课程。为达致此目标,课程发展司重新修订各科课程,并推行“中学标准课 程”。中学各科目的课程标准皆以模块为形式,着重内容的整体性,强调符合中学生的程度,且极力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华文文学是马来西亚中学标准课程的其中一个科目,让具有中三华文基础的学生在中四和中五修读,以使学生在学习华文之余能 进一步提高文学素养。

《华文文学课程与评价标准》(以下简称 《课程标准》)是以文学体裁的分类来制定的,课程着重让学生掌握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等四种文学作品鉴赏的基本方法,以丰富学生对鉴赏文学作品的审美观点,并培养他们阅读文学作品的兴 趣,从而达到提高文学素养,促进文化传承的目标。

修读华文的学 生可以同时修读华文文学,两个科目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必要时, 教师可根据学生学习华文和华文文学的实际情况,在教学方式和时 间分配上作出适当的调整。 本课程也强调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促进华族文化的传承,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和爱国精神。

总目标中学华文文学课程的总目标在于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基本能力,丰富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观点,提高他们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也让他们通过阅读领悟作品中所传达的人生观,加深他们对文学作品反映的历史、文化、社会和人生的认识,并理解文学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精神生活,加深学生对华族文化的理解与认同,促进文化的传承。 课程目标 修完中学华文文学课程后,学生能:

1.借助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了解各类作品的主题思想,体会作品的内涵、情感和社会意义。

2. 借助基本的文学知识,分析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和语言风格。

3. 解读诗歌的意象,品味诗歌的意境,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4. 品味散文的语言特色,品味作品的意境,分析作品的篇章结构。

5. 分析小说的情节发展和人物形象,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6. 分析戏剧情节的安排,解剖台词和人物角色的形象,了解戏剧冲突的作用。

7. 培养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发展热爱语言文 化的情感,提高爱国情操和文学素养。

中学标准课程架构 《国家教育哲理》明确指出,教育的目的是塑造在智力、精神、 情感和体魄各方面都能达致平衡与和谐的人。为了体现《国家教育哲理》,培养具有丰富学识和积极态度的人力资源,“中学标准课程”把教育的各个主要层面归纳为互补互利的六个领域,那就是:交际,精神、态度和道德价值,人文,科学与工艺,体健与美育, 个人才能等六大领域。

(见:大马教育部,2019,中学标准课程(KSSM)“交际华语-华文文学”中四/中五内容标准、学习标准和评价标准文件; Dokumen Standard Kurikulum dan Pentaksiran Tingkat 4 & 5 —Bahasa Cina Komunikasi 交际华语 / Kesusasteraan Cina 华文文学)

Comment by 絲經 庫 on December 9, 2024 at 11:14am

柏楊〈談文化人性〉

由於長期的專制封建社會制度斫喪,中國人在這個醬缸裡醬得太久,我們的思想和判斷,以及視野,都受到醬缸的污染。

我們的丑陋,是在於我們不知道自己的丑陋。

我們不是怪我們的父母,我們不是怪我們的祖先,假定我們要怪的話,我們要怪我們的祖先給我們留下什麼樣的文化?這麼一個龐大的國度,擁有全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一個龐大民族,卻陷入貧窮、愚昧、斗爭、血腥等等的流沙之中,難以自拔。

中國人在單獨一個位置上,譬如在研究室裡,在考場上,在不需要有人際關係的情況下,他可以有了不起的發展。但是三個中國人加在一起──三條龍加在一起,成了一條豬、一條蟲,甚至連蟲都不如。

中國人的不能團結,中國人的窩裡斗,是中國人的劣根性。這不是中國人的品質不夠好,而是中國文化中,有瀘過性病毒,使我們到時候非顯現出來不可,使我們的行為不能自我控制!

為了掩飾一個錯,中國人就不得不用很大的力氣,再制造更多的錯,來證明第一個錯並不是錯。

因為中國人不斷的掩飾自己的錯誤,不斷的講大話、空話、假話、毒話,中國人的心靈遂完全封閉,不能開闊。

沒有包容的性格,如此這般狹窄的心胸,造成中國人兩個極端,不夠平衡。一方面是絕對的自卑,一方面是絕對的自傲。自卑的時候,成了奴才;自傲的時候,成了主人!獨獨的,沒有自尊。

中國人是天下最容易膨脹的民族,為什麼容易膨脹?因為中國人「器小易盈」,見識太少,心胸太窄,稍微有一點氣候,就認為天地雖大,已裝他不下。假如只有幾個人如此,還沒有關係,假使全民族,或是大多數,或者是較多數的中國人都如此的話,就形成了民族的危機。

中國傳統文化裡──各位在《資治通鑑》中可以看到──一再強調明哲保身,暴君暴官最喜歡、最欣賞的就是人民明哲保身,所以中國人就越來越墮落萎縮。

中國傳統文化真是一個大醬缸,不要說不識字的小民,即令是高級知識份子的大學生,一個個也都被醬成干屎橛、醬蘿卜。

這個文化,自從孔丘先生之後,四千年間,沒有出過一個思想家!所有認識字的人,都在那裡注解孔丘的學說,或注解孔丘門徒的學說,自己沒有獨立的意見,因為我們的文化不允許這樣做,所以只好在這潭死水中求生存。這個潭,這個死水,就是中國文化的醬缸,醬缸發臭,使中國人變得丑陋。

中國人在一起喜歡談政治,可是每個人又都怕政治。這是一種神經質的恐懼,對不應該恐懼的恐懼。大家得過且過,自己的權力自己不會掌握,必須由有權的大老爺恩賜一點,才敢接受。

中國人認為要忍讓,這是美德。其實那是長期屈辱的慣性,而用忍讓兩字來使自己心理平衡!很少中國人敢據理力爭。

中國人太聰明了,聰明得把所有的人都看成白痴。自己從八十層高樓跌下來,經過五十層窗口外,還在譏笑裡面喝咖啡的夫婦,竟然不知道不久就會被咖啡噎死!

Comment by 絲經 庫 on December 8, 2024 at 10:01am

我記得小時候,老師向我們說:「國家的希望在你們身上。」但是我們現在呢?輪到向青年一代說了:「你們是國家未來的希望。」這樣一代一代把責任推下去,推到什麼時候?

每當我看到印地安人廢墟,和他們文化的停滯,就感到心如刀割,不由的想到,會不會有一天,中華民族也像印地安人一樣?

中華與印地安兩大民族,雖然有許多不相同之處,卻也有許多相同之處。最相同的一點是,大家都有濃厚的崇古崇祖的情緒,這情緒是浪漫的,多彩多姿,使人動容。可是卻因之使我們無法面對現實,對現代化深拒固閉,對有些已經毛病百出的傳統文化,仍摟在懷裡,沾沾自喜。類似乎這些相同之點,都是致命之點。


我贊成簡體字,而且更贊成應該進一步改成拼音文字。

以權勢崇拜為基石的五千年傳統文化,使人與人之間,只有「起敬起畏」的感情,而很少「愛」的感情。

儒家那裡口不言利,口不言錢,但心裡卻塞滿了錢和利的畸形觀念,必須糾正過來,社會民生,才能蒸蒸日上。

在中國社會上,俠義情操已被醬成了「管閒事」,對之沒有一絲敬意,更沒有一絲愛意,而只有譏嘲和忌猜。或尊之為「傻子」,或尊之為「好事之徒」,成為千古以來最大的笑柄,和千古以來最大的殷鑑。

儒家最高的理想境界,似乎只有兩個項目,一個項目是教小民如何的藏頭縮尾,國家事管他娘,而只去維護自己的身家財產;用一句成語,那就是「明哲保身」、「識時務者為俊傑」,鼓勵中國人向社會上抵抗力最弱的方向走。另一個項目則是求求當權派手下留情,垂憐小民無依無靠,用御腳亂踩的時候,稍微輕一點;其成語曰「行仁政」。

中國人好像是一種不會笑的動物,聖人曰:「君子不重則不威」,每個人似乎都要「重」要「威」。人生籬笆就像西柏林圍牆一樣,活生生築了起來。

僅看紙上作業,中國人是禮儀之邦。但在行為上,我們卻倒退到蠻荒。

在醬缸文化中,只有富貴功名才是「正路」,凡是不能獵取富貴功名的行為,全是「不肯正幹」,全是「不走正路」。於是乎人間靈性,消失罄盡,是非標准,顛之倒之,人與獸的區別,微乎其微。唯一直貫天日的,只剩下勢利眼。

唐人街已成了中國人吞噬中國人的魔窟,有些沒有居留權的小子或老奶,被關到成衣廠,每天工錢只夠喝米湯的。跟當年黑奴,相差無幾,一生就葬送在那裡,連個哭訴的地方都沒有。幾乎所有的黑店,都是專門為中國同胞而設,對白老爺可連眼都不敢眨,……

戰敗後的德國和日本,固然成了三等國家,可是他們的國民卻一直是一等國民,擁有深而且厚的文化潛力。好像一個三頭六臂的好漢,冬的一聲被打暈在地,等悠悠蘇醒,爬起來拍拍屁股上的灰,仍是一條好漢。而我們這個三期肺病的中國,一時站到世界舞台上,不可一世,可是被冷風一吹,當場就連打三個偉大的噴嚏,流出偉大的鼻涕,有人勸我們吃阿斯匹靈,我們就說他思想偏激、動搖國本,結果一個倒栽蔥,兩個人都架不起。

沾沾自喜和浮誇膚淺,只有使一個人陶醉在自己的影子裡,惹人生厭生畏,自己卻不能吸收任何新的東西,再沒有長進。大多數人都如此,中國人殆矣。

身在美國的若干中國朋友,明明處於跟黑人相同的地位,心眼裡卻難以接納黑人,一提起黑朋友,簡直把頭搖得好像啥時候害了搖頭瘋,那種不屑的表情,能使人抽筋而死。(柏楊〈談文化人性〉)

Comment by 絲經 庫 on November 15, 2024 at 7:58pm

陳明發博士著《文創哲學》札记(15.11.2024)~~海德格爾說,人是在没得選擇的情况下被抛擲到這個世界裏来的。在本書所界定的文創視角下,這個無可選擇而被给予的世界,是一個充满創作、經营和欣賞可能性的境遇;大有“敞開”、“照亮”的機緣。對角色可能有所區隔或重叠的創作者、經营者與欣賞者,這是一個有所覺察、選擇的自我投入、彼此呼唤與重覆辯證的意境生成過程。從而解决了傳統哲學對個體自我發掘的偏重;以及舊有定義對創意来源以個我為基礎的落差。

Comment by 絲經 庫 on October 29, 2024 at 9:24am

墾APP:定義情動~~受到斯賓諾莎(Spinoza)關於情動(英文:affect;法語:L'affect;拉丁語:affectus/adfectus)的哲學影響,德勒茲和瓜塔里寫成《千高原》(A Thousand Plateaus)。在其英譯本序言中,譯者布賴恩·馬蘇米(Brian Massumi)對「情動」(affect)進行了特定的定義,在德勒茲和瓜塔裡的用法中,affect並非傳統的情緒或個人情感(emotion),而是指一種非個人、非心理化的狀態,具有生理和潛能的維度。馬蘇米強調,affect是一種「強度」(intensity),是一種跨越身體的未具象化的力量,能夠在個體或事物間流動並激活轉變與聯系。

斯賓諾莎的affectus概念則將情感視為「身體的能力的增加或減少」,一種直接關係到個體存在的狀態變化。德勒茲和瓜塔里從斯賓諾莎的思想中汲取靈感,將感情視作一種內在能量的變化,與個體的意志無關,是一種更為基礎的存在狀態——一種可能的生成過程。這種生成性在《千高原》中表現為對身體潛能和其與周圍環境互動的關注,超越了個體性或情緒化的理解。因此,在馬蘇米的詮釋下,affect作為感情被賦予一種能量場或力量的內涵,它激活並改變存在的動態,連接了人與環境的關係。

馬蘇米的解讀為德勒茲和瓜塔里的哲學概念賦予了動態、非個體化的特點,使得affect成為一種身體與社會之間的互動性狀態,這也是他們「身體無器官」概念的核心之一。

In the preface to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A Thousand Plateaus, translator Brian Massumi defines the term "affect" as used by Deleuze and Guattari with reference to Spinoza’s concept of affectus. Unlike traditional emotions or personal feelings (often translated as "emotion"), affect is understood as a non-personal, non-psychological state that encompasses physical and potential dimensions. Massumi highlights affect as an "intensity"—a form of unembodied force capable of circulating between individuals or objects, initiating change and establishing connections.

Spinoza’s concept of affectus regards emotions as a change in an individual’s capacity for action, directly impacting one’s state of being. Deleuze and Guattari draw inspiration from Spinoza, viewing affect as an intrinsic shift in energy unrelated to individual will, a more fundamental state of being, or what they describe as a generative process. This generative aspect, as described in A Thousand Plateaus, centers on bodily potential and its interactions with the environment, extending beyond personalized or emotional interpretations. Thus, in Massumi's interpretation, affect is imbued with a kind of energetic or force-based dimension, activating and altering the dynamics of existence and linking individuals to their surroundings.

Massumi's reading emphasizes the dynamic, non-individualized nature of affect, aligning it with Deleuze and Guattari's core concept of the "body without organs." This view positions affect as an interactive state between the body and society, underscoring the non-linear and transformative aspects central to Deleuze and Guattari’s philosophy.

Comment by 絲經 庫 on October 3, 2024 at 12:00am

愛墾APP: 德勒兹共鳴意念科學

以下意念科學的論點與德勒茲的哲學核心概念依然可以找到諸多共鳴,尤其是在對物質、意識以及存在本質的流動性和生成性理解上。

「我們的世界肖似一個巨大的量子信息網絡」:德勒茲的「平面」(Plane of Immanence)恰好呼應了這個觀點。在德勒茲的哲學中,所有的存在和思維都在同一個平面上相互作用,世界本身是一個無休止的、流動的信息網絡。平面代表著萬物之間的相互連接,這與量子信息網絡的概念非常相似,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通過這種網絡彼此影響、生成和變動。

「『真實』並非固定不變,而是流動或變動的」:這個觀點直接呼應了德勒茲關於「生成」(becoming)和「差異」(difference)的哲學思想。在德勒茲看來,現實並不是靜止或恆定的,而是不斷處於生成之中。萬物都處在持續的變化和轉變中,沒有任何事物是最終固定的。這與「真實是流動或變動的」觀點完全一致,德勒茲通過他的哲學揭示了現實的動態和不斷生成的本質。

「想要用意念影響物質,念頭必須非常專注,而且動機強烈」:這個論點可以通過德勒茲的「無器官身體」(Body without Organs)來理解。無器官身體並不是指沒有身體,而是指去除了特定功能的身體,使其能夠與外界力量(如意念)自由互動。在德勒茲的哲學中,強烈的動機和意念可以重新組織「無器官身體」的能量狀態,從而影響物質世界。這種專注和強烈的動機就像一種重新配置身體能量的過程,從而在現實中產生效果。

「物質並不是固態和穩定的,甚至不是任何東西」:德勒茲的「皺褶」(Fold)理論可以很好地解釋這一觀點。皺褶表明事物的內外界限是流動和可變的,物質並不具有固有的、永恆的形態,而是在不斷地折疊、展開和變化。物質不是某種固定的實體,而是多層次的、動態的生成結構。這個觀點與量子物理中物質不是固態或穩定的概念相吻合,在德勒茲的框架下,物質同樣是通過持續的折疊和生成來存在的。

「生物體歸根究底是由電子之類的粒子構成,所以任何磁方向的激烈改變,理應深深影響他們的生理過程」:這個論點可以通過德勒茲對「力」(force)和「密度」(intensity)的探討來理解。在德勒茲的哲學中,所有的生命和物質過程都是力量和密度的變化。生物體作為一個動態的力量場,對外界的影響極為敏感。這種力量和密度的變化直接影響到物質的存在形態,因此磁場的改變可以影響生物體的生理過程。德勒茲對身體的理解同樣強調它是流動的、可塑的,受到外界力量的深刻影響。

「這些粒子獨自發出的能量小得難以想象,證明了次原子物質與零點能量場的不斷交換能量」:在德勒茲的「平面」概念中,這種能量的交換是存在的基礎。所有事物,包括最微小的粒子,都參與到能量的流動和交換中,形成一個統一的平面。零點能量場和次原子物質的能量交換,體現了德勒茲所描述的萬物之間的能量流動性,所有物質和力量都相互作用,共同組成存在的整體。

「移去零點能量場,所有的物質將會垮陷」:這個論點與德勒茲對「基礎平面」的描述一致。德勒茲的哲學強調,所有的存在都基於一個內在的、持續生成的平面。零點能量場可以被看作這個基礎平面的物理對應體,移去它,物質將失去存在的根基。這與德勒茲的「平面」概念相符,物質的存在依賴於其在平面上的能量交換與互動。

「心靈顯然是以某種方式與物質不可分地聯系在一起」:德勒茲的「皺褶」概念再次成為關鍵。皺褶消除了心靈與物質之間的固定界限,心靈與物質通過折疊互相影響和轉化。心靈不僅僅是獨立的意識,它與物質世界不可分割地聯系在一起,通過皺褶相互滲透,構成一種動態的關係。這種相互連接體現了心靈與物質的統一性,並表明兩者之間的界限是模糊的、流動的。

這些意念科學中的觀點不僅與德勒茲的核心哲學概念相呼應,還進一步豐富了德勒茲對物質、意識、能量流動和生成性的理解。德勒茲的「平面」、「無器官身體」和「皺褶」提供了一種動態、非線性和非二元的視角,能夠很好地解釋這些意念科學的理論框架。

Comment by 絲經 庫 on September 29, 2024 at 10:47pm

愛墾APP:無器官身體の新文創時期

「無器官身體」德勒茲和瓜塔里提出的一個複雜概念,代表了去結構化、去中心化的生成場域。在中國「新文創」時期,文化復興、國家品牌推廣和意識形態引導都與這種生成的動態過程發生了聯系。它們分別在無器官身體的生成中形成了獨特的強弱點,以下是對這些要素在中國語境下的分析:

文化復興與無器官身體

強點

多元文化生成:
文化復興借助社交媒體的去中心化,激發了廣泛的傳統文化的復興與再創造。Z世代通過參與國潮、非遺文化、漢服運動等,幫助傳統文化在現代語境中重新生成。這種生成過程與無器官身體的開放性、去結構化的特質相吻合。文化復興通過平台化的無中心生成,不斷打破舊有的文化邊界,探索新的文化可能性。


情感共鳴的增強:文化復興強調民族認同感與文化自豪感,通過無器官身體的「感性生成」,使Z世代與傳統文化之間建立起更為強烈的情感連接。這種生成模式將個人體驗與集體記憶相結合,形成了一種情感驅動的文化復興進程,增強了Z世代對文化身份的認同和集體歸屬感。

弱點

傳統文化的固化:盡管無器官身體具有去結構化的特性,但在文化復興的背景下,某些傳統文化元素可能被固化為特定的形式,導致復興過程偏向符號化和表面化。例如,國潮文化中的某些符號被高度消費化,可能失去了文化本身的深層意義,這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無器官身體的生成潛力。

對創新的抑制:文化復興在鼓勵傳統文化復蘇的同時,可能無意間抑制了其他形式的文化創新。過度強調傳統文化和民族認同感可能導致新的文化形態生成受到限制,使得無器官身體難以實現更大范圍的去疆域化和自由創造。

國家品牌推廣與無器官身體

強點

全球文化輸出:在國家品牌推廣的語境下,無器官身體的生成與國家形象的塑造緊密相連。Z世代通過社交媒體參與到國家品牌的塑造中,將中國文化與國際潮流結合,形成了一種跨文化對話的空間。這種去中心化的品牌推廣方式使國家品牌在全球范圍內獲得更廣泛的認可,符合無器官身體的去疆域化特性。

集體參與感:國家品牌推廣鼓勵Z世代成為國家形象塑造的積極參與者,使他們能夠在文化傳播和品牌推廣中找到個體與集體身份的共同生成點。這種集體參與的過程,增強了Z世代對國家品牌的認同感,使無器官身體的生成不僅僅停留在個人層面,而是在集體層面上實現了新的可能性。

弱點

工具化與有限的生成空間:
國家品牌推廣雖然借助無器官身體的生成特質,但由於其本質上是服務於國家形象建設的,存在將個體創造力工具化的風險。品牌推廣的任務要求個體行為必須符合國家設定的品牌形象,Z世代的創作自由和身份生成空間因此受到限制,無法充分實現無器官身體的去中心化和多樣化特質。

單一敘事的風險:為了服務國家品牌形象,可能會形成單一的敘事框架,限制了不同文化、社會階層或亞文化表達的機會。這種敘事的單一化與無器官身體的去疆域化和多維度生成是相悖的,削弱了多樣性和創新性。

Comment by 絲經 庫 on September 29, 2024 at 10:47pm

意識形態引導與無器官身體

強點

價值認同的整合:
意識形態引導通過社交媒體和文化政策,對Z世代的價值觀和文化認知進行有力的整合和引導。這種引導幫助個體在生成過程中獲得穩定的價值參照點,使他們能夠在去中心化的文化環境中找到自我認同。這種過程符合無器官身體中的情感和價值生成機制,將個體的生成與更廣泛的社會意識形態融為一體。

穩定的社會秩序:意識形態引導能夠在去中心化和無結構化的文化生成過程中,提供一個相對穩定的社會秩序框架。這一框架幫助避免個體在生成過程中陷入無序狀態,從而使文化生成在一定范圍內保持可控性和安全性。這種秩序與無器官身體中的生成秩序相結合,有助於平衡去結構化與社會穩定之間的張力。

弱點

去疆域化的限制:
意識形態引導往往通過嚴格的意識形態控制和內容審查,限制了無器官身體的完全去疆域化特質。Z世代的創造力和身份生成必須在意識形態框架內進行,文化表達的自由度受到一定抑制。這種框架化的生成過程削弱了無器官身體在個體自由生成和情感多樣化方面的潛力。

文化生成的單向性:在強有力的意識形態引導下,文化生成的過程往往是單向性的,由上至下進行。這種生成方式與無器官身體的去中心化、多向性生成有所衝突。個體在生成過程中無法實現完全的自主性和創新性,導致文化表達的多元性受限。


無器官身體在這三種場域中的強弱點

文化復興通過情感共鳴和多元文化生成,增強了無器官身體的去中心化和多樣性,但可能因符號化和傳統文化固化而限制創新。

國家品牌推廣利用無器官身體的全球文化輸出和集體參與感,幫助形成全球認同,但其工具化傾向和單一敘事限制了個體的多維度生成空間。

意識形態引導提供了穩定的價值認同和社會秩序,有助於整合個體的生成過程,但其控制性與單向性削弱了去疆域化的自由與多樣性。

整體來看,文化復興、國家品牌推廣和意識形態引導在中國的無器官身體生成過程中,既有其助力生成的積極方面,也有其限制自由創造的消極層面。這些強弱點反映了現代社會中個體與集體之間複雜的文化生成關係。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