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Comment
龍舟歌
端午節,當然少不了賽龍舟和吃五月糉。這兩個項目大家都很熟悉了。
那麼, “龍舟歌”大家又知道嗎?
龍舟歌在民間又稱 "唱龍舟" 或簡稱 "龍舟",是流行於廣東珠江三角洲地區的一種曲藝形式。在端午節前後特別盛行,一般都唱一些吉祥的歌文。
龍舟歌是一種吟誦式的歌謠,據傳是順德人首創的,所以演唱時要以順德腔才為正宗,演唱者如果不是順德人就必須先學順德口音。龍舟歌行腔樸素簡練,歌詞通常帶有詼諧意味。一般沒有音樂伴奏,演唱時敲著小鼓和鑼,即 "一鑼一鼓"。
相傳在清朝乾隆年間,一位原籍順德龍江鄉的破落子弟平時能說會道,為了糊口,在木魚的基礎改革腔調,胸前掛個小鑼鼓,手提木雕的龍舟,邊敲邊唱賣藝度日,首創了這種說唱體的龍舟歌。大家覺得這種唱法非常獨特而且很有味道,腔調明快悅耳,通俗易懂,便鐘情其中。於是,不少人爭相仿效,龍舟歌便漸漸流傳開來。
也有另一種說法,指龍舟歌由廣東天地會等反清團體始創。清代康熙年間,一批反清志士以通俗的歌謠作為團結群眾 "反清復明" 的媒介。天地會活動初期,就編了六七百首那樣的歌,他們在水網地帶往來演唱,並以龍舟作為標記,後來稱為 "龍舟歌" 。甚至有人說,他們掛著的鑼代表 "日",鼓代表"月", "日" "月"合起來就是一個 "明" 字。這種說法又為龍舟歌加添了不少政治色彩。
歷史上的龍舟歌多數由藝人走街串巷演出。據《佛山歷史文化辭典》記載:"珠江三角洲河湧縱橫,人們都喜歡扒龍舟、賽龍舟,而且喜歡聽龍舟歌,過去,一些被稱為'龍舟佬'的賣唱藝人,手持木雕龍舟、胸前掛著小鼓和小鑼,邊唱邊敲,沿門賣唱……"
龍舟歌富有鄉土氣息,宜於敘事抒情。曲目內容豐富,從神話故事、民間故事到時事新聞幾乎無所不包。但由於民間藝人識字不多,且多為口耳相承,流傳下來的並不多。
大家有興趣的話,不妨看看余福智老師對“龍舟歌” 的介紹:
曾仁青整理·謝九客家山歌《九伯後生下南洋》(29-30)
(廿九)
戰後和平興百業,九伯有命轉來拾;
一步一步重頭來,一手一腳冇日夜。
(三十)
九伯字墨冇幾多,講道講理知得多;
眼見焦仔冇書讀,將來又變盲豬股。
曾仁青整理·謝九客家山歌《九伯後生下南洋》(23-24)
(廿三)
亂世時局人驚人,吾知對方鬼系人;
生死關頭一線間,風吹草動作飛人。
(廿四)
戰機炮火四面攻,走死妹命兩頭踵;
門外風飄柴又濕,餓到一身發冷震。
註釋:
走死妹命 - 逃命
發冷震 - 冷到發抖
曾仁青整理·謝九客家山歌《九伯後生下南洋》(19-20)
(十九)
九伯過藩十零年,想轉唐山敬爺娘;
誰知日本開太戰,一打就系碗五年。
註釋:碗五年 - 整五年
(廿)
好多後生有骨氣,講打日本就來去;
雙十夜晚槍一響,去去呵呵打緊去。
註釋:去去呵呵 - 轟轟烈烈
曾仁青整理·謝九客家山歌《九伯後生下南洋》(11-12)
(十一)
都講阿娘半仙娘,焦仔好搞夜博驚;
阿娘喊驚連三晚,焦仔一覺到天光。
註釋:
焦仔 - 小孩子
夜博驚 - 夜晚發驚夢
(十二)
接生陪月系一流,哦芽叫聲響滿樓;
補血補身黃酒雞,滿月母子紅搭嫩。
註釋:哦芽 - 嬰孩
曾仁青整理·謝九客家山歌《九伯後生下南洋》(7-8)
(七)
講起樹榕開割時,吾講旁人那得知?
天滿光就落芭肚,蚊家堆堆叼一身。
註釋:天滿光 - 天未亮
叼一身 - 叮滿身
(八)
割洒樹榕落太水,膠杯膠汁汁化水;
水篤一身濕答答,又系白做又白食。
延續閱讀 》
一帶一路·札記
海絲館
遇上·北婆羅洲 02
曾仁青整理·謝九客家山歌《九伯後生下南洋》(3-4)
(三)
隔籬人家風水亮,過藩華哥系有料;
轉來起屋又買田,都話同人吾同命。
(四)
阿爺阿娘不冒愁,講洒一句涯命衰;
身子健康來日長,留得青山有柴燒。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8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4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8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4 Comments 85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7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2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5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0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7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