妲姬 格格's Blog (295)

加藤嘉一《中國的邏輯》 中文比英文重要(下)

有些中國學者最好不要出於炫耀自己英文水平或顯示自己的學術地位去亂講英文,這是對同聲傳譯者的不尊重。有個中國學者跟我說,他說英文是為了減輕同傳的負擔。對不起,您錯了。作為經常做同聲傳譯的人我很清楚,對於我們來說,最重要的是聽清楚,這樣才能保證說清楚。前者比後者更迫切而關鍵。最好的方式是聽母語,說外語。中國學者自以為是地亂講英語,還說不清楚,這對同傳者來說才是頭疼的問題。

我曾在國際會議上遇到過一位研究美國的中國學者,他表現得很低調,與其他如前所述的學者不同,踏踏實實地用中文演講,把溝通任務徹底委托給同傳。到了茶歇時間,我看到他和英國學者私下聊天的場面,大吃一驚,他英文簡直是perfect!絕對是在會場上說英文最好的中國學者。在我看來,那個人才是合格的參會者。…

Continue

Added by 妲姬 格格 on October 24, 2020 at 11:27pm — No Comments

加藤嘉一《中國的邏輯》 中文比英文重要(中)

我很吃驚,但一瞬間解答了我過去無數次感到過的疑惑。如今,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有英文名字,背景很清楚——改革開放。在對外交流不斷增多的今天,用英文名與外國夥伴交流確實更容易和平相處。畢竟,對我們老外來說,中國人的名字的確不好念,很多的時候甚至不知道怎麼念,很費勁兒。

問題在於,許多中國年輕人,尤其80後和90後的思維觀念和表達方式已經徹底變成英文化了,用不好聽的話來說,全盤西化了。包括在中國人的圈子里,不叫自己王明或李雪,而叫Franklin或Amanda。



根據我在北大留學期間的經驗,中國學生之間,尤其在與國際交流有關的社團里,都互相叫英文名,郵件也用英文。我則始終被卷在他們的遊戲規則里面,對我來說,與中國人溝通還是用中文名字,郵件用中文舒服一點。因為,我們生存於東方文化,為了雙方能真正理解對方的意思,還是用本土化的語言精確一點。…

Continue

Added by 妲姬 格格 on September 10, 2020 at 12:11am — No Comments

加藤嘉一《中國的邏輯》 中文比英文重要(上)

日本人普遍持有一種說法:讀書的秋天和運動的秋天,意思是秋天是最適合人們讀書或運動的季節。日本人似乎也最喜歡秋天,因為它不熱不冷,日子過得很舒服,看書、跑步都有勁兒。

我在北大生活的幾年中,有一個很深的感觸,春天是大家從宿舍跑出來讀書的季節。在校園里,經常能看到學生坐在椅子上看書或在未名湖畔練習英文。對於北大學子來說,讀書的春天也許是最合適的。至於是否是跑步的春天,我比較懷疑。

來到中國以後,我仍堅持跑步,在這過程中有一個深刻的感受,那就是與炎熱的夏天、寒冷的冬天相比,春天明顯是最不好跑的,因為有柳絮這一麻煩的對手。不過,我還是最喜歡春天,畢竟我是4月出生的,雖然北京的春天很短,但我還是會盡量去欣賞它、珍惜它。…

Continue

Added by 妲姬 格格 on September 10, 2020 at 12:09am — No Comments

加藤嘉一《中國的邏輯》 三亞的夜宵(4)

國家發改委在2010年2月11日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1月份,全國70多個大中城市的房地產價格與去年同比增長了9.5%,其中前五名是:海口35.1%;三亞31.2%;廣州22.4%;溫州、金華16.9%;深圳15.2%。根據當地政府的介紹,目前,海南基本每個樓盤的島外客戶成交量都占到80%以上,且基本入住率都低於30%。海南房地產明顯處於泡沫狀態,省委書記則是要在未來30年要靠房地產支撐海南經濟。三亞政府高官很有信心地表示:90年代的房地產泡沫崩潰再也不會發生;財政預算的一半以上將投資到民生領域;除了商品房外,海南也將為本地人準備大量經濟適用房。…

Continue

Added by 妲姬 格格 on September 10, 2020 at 12:07am — No Comments

加藤嘉一《中國的邏輯》 三亞的夜宵(3)

聽說,前些日子在三亞市區內發生了殺人事件。有個馬仔要在一家工廠休息日的時候去宿舍見女朋友,後來工廠老板不讓他進去,馬仔就生氣回家了,晚上再過來,衝進來用小刀把老板殺了。

那天晚上,我們倆一共喝了70瓶啤酒,總共花了2000多元,大哥果然不讓我請客。我擔心地問他:“你一個月的收入不是4000元嗎?這個月沒事兒吧?”他說:“沒事兒,不是春節快到了嗎?三亞就是旅遊旺季了,許多內地富人來這邊度假,隨便開一天的車至少超過1000元了。過年前後我要特別忙。”據他介紹,最近三亞管制酒後駕駛特別嚴厲,我在路上也看到了不少被抓住的司機。他卻繼續開自己的黑車,酒量超大,果然是東北人。他說一定要送我,我笑著說:“不用了,你喝了那麼多酒,把車亂開了怎麼辦?我還不想死哦。”…

Continue

Added by 妲姬 格格 on September 10, 2020 at 12:07am — No Comments

加藤嘉一《中國的邏輯》 三亞的夜宵(2)

一位從別處坐漁船走到山區後面的當地朋友跟我說:“坐一般的觀光船是過不去的,必須跟那些與軍艦有默契關係的漁船去。上次去我看到了海軍正在搞用火光炮的小軍演,這種軍演在大東海那邊更多。另外一天,我也看到了潛水艇浮到水面上。”

據說,三亞亞龍灣將來會成為中國解放軍南海艦隊的重要基地。有一天我在從亞龍灣坐車前往三亞市區的途中故意繞了一下路,路過大東海。三亞的旅遊區由三亞灣、大東海、亞龍灣組成。大東海那里的海邊全都是軍事管理區,我也看到了不少普通的建築,但聽熟悉當地局勢的資深司機介紹,那些都或多或少有軍方背景,一般人都不好考進的。…

Continue

Added by 妲姬 格格 on September 5, 2020 at 2:00am — No Comments

加藤嘉一《中國的邏輯》 戶口與休假 (中)

政府為什麼保留或維護目前的戶籍制度呢?我們要知道,政府的做法永遠都不會是“不成立”的。它對政府來說自然有其道理,但制度的真正合理與否取決於它是否符合滿足國民幸福指數的客觀需要,是否成為了這一指數的客觀障礙。

從經濟的角度講,戶口制度是中國為了實現工業化采取的,為了工業的發展而消耗農村的制度遺留。現在工業化已經基本完成,進入科學、可持續、和諧發展的時代,政府再也不能利用戶口剝削農民了。從政治的角度講,農業戶口意味著極少的發展機會,保留農業戶口則意味著受社會的歧視。從教育的角度講,戶口在高考中作用極大,不同地區的高中畢業生在升學方面的待遇完全不同。…

Continue

Added by 妲姬 格格 on September 3, 2020 at 2:00am — No Comments

加藤嘉一《中國的邏輯》北大師生缘與麥當勞 (下)

日本大學生基本不住在校內,而是在外面租房。國立大學的學費一般一年50萬日元左右(1人民幣=15日元左右)。最貴的私立大學醫學部一年要付600萬日元。拿東京私立大學文科這一比較平均的水準算一下:學費一年100萬日元,房租一個月6萬日元;吃飯一天2000日元,交通一天500日元,一年就需要260萬日元。家長只負責學費和房租的一半,即130萬日元。剩下130萬日元從何而來?不可能從天上掉下來。唯一的辦法就是孩子打工賺錢。…

Continue

Added by 妲姬 格格 on September 2, 2020 at 12:30pm — No Comments

加藤嘉一《中國的邏輯》北大師生缘與麥當勞 (上)

中國學生,尤其是我母校北大學生的聰明才智一直讓我自己感到慚愧,他們無疑是世界上一流的青年才子,若不出意外正常發展下去一定能成才。當然,任何才子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有欠缺才可愛。

在非典高峰時來京,第一天我就住在了北京大學。在華生活的幾年中,始終與北大密切相連,在這里我接觸過來自城市的、農村的、富裕的、貧窮的學生,以及與日本老師風格很不同的中國老師,同時也走訪了許多外地大學。現在,我想談一談對中國高校的幾點看法。…



Continue

Added by 妲姬 格格 on September 1, 2020 at 11:00pm — No Comments

加藤嘉一《中國的邏輯》 閑人和有錢人(下)

近年以來,日本社會對吸煙者的管制不斷嚴格,不管是室內還是室外,政府機構在各處建立了吸煙專屬區,以制度、規定的方式去要求每一個吸煙者只能在那個區域內吸煙,其他地方,包括餐廳、酒店、廁所、公司等公共場所,一律禁煙。路過吸煙區,看見大家在那里排隊,擠著吸咽。突然間發現一個打扮相當奢侈的大哥嘴里叨著煙,懷里抱著幾包煙和幾瓶酒去收銀臺結賬。從他獨特的風格看,就是沒文化的土皇帝。

收銀臺的小姑娘看到客人抽煙勸告說:“先生,這里不能抽煙,請到旁邊的吸煙區抽。”土皇帝笑瞇瞇地回應說:“美女,你別生氣,我就是抽一會兒,沒事的。”我在旁邊看著,靠,那個男的真是的,一點紳士氣質都沒有………



Continue

Added by 妲姬 格格 on August 31, 2020 at 11:30pm — No Comments

加藤嘉一《中國的邏輯》 閑人和有錢人(上)

在我看來,閑人與有錢人的生存態勢將決定中國的未來發展態勢。我一點都沒有誇張,希望讀者朋友們認真思考,這是你們自己的問題。

先說說閑人。



2010年的五一假期,我是在西安過的。5月1日早上跑步90分鐘,從經濟發達地高新區的酒店經西門跑到城墻內最中心的地方鐘鼓樓。西安城墻始建於隋代開皇二年(公元582年),在隋唐皇城基礎上經過歷代修葺,明代洪武初年向東、北延伸後擴建而成。…

Continue

Added by 妲姬 格格 on August 31, 2020 at 11:30pm — No Comments

加藤嘉一《中國的邏輯》 四川地震:紀念與反思(下)

再談反思。

就人類社會發展的進程而言,反思其實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我們不應害怕反思,相反,我們需要經常反思。對於四川大地震的抗震救災工作來說,中國政府與人民的偉大是一回事,活人的反思則是另一回事,兩者並不構成矛盾。地震的確是天災,但天災不一定都會帶來死亡和損失。既然人類不得不與自然共存,那就要學會如何與它打交道。

地震中倒塌的建築,是否包含了那些豆腐渣工程的危房?針對自然災害的預防機制是否到位?針對突發事件的應對機制是否啟動?公民的防患意識是否達到了應有水平?一旦知道地震發生,官方和民間如何應對?城市或農村的規劃以及基礎設施是否合格?對這些問題的反思,目的都是為了在下次地震發生時盡最大可能避免生命和財產的損失。…

Continue

Added by 妲姬 格格 on August 30, 2020 at 3:00am — No Comments

加藤嘉一《中國的邏輯》 四川地震:紀念與反思(中)

由此可見,無論是媒體還是老百姓,日本人對本次四川大地震采取的態度具有比較明顯的傾向,即對於直接遭受巨大傷害的老百姓表示同情,對於國家建設遭到損害的政府方面表示質疑。日本政府在大地震發生後,始終緊密關注鄰國的動態,盡量提供各種援助。

除了關注災區災民的動態之外,我比較關注這次大地震發生後,中日關係將如何的問題。

眾所周知,本次大地震是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剛剛結束對日國事訪問,回到北京的第三天發生的。中日兩國社會及人民還未離開“暖春”的餘音,大災害就突然發生。在這種情況下,兩國政府為了維持良好健全的關係,必然試圖互相“示好”,日本國民積極關心中國、同情中國人,中國人民也主動感謝日本政府的援助、日本人的關懷。…

Continue

Added by 妲姬 格格 on August 30, 2020 at 2:00am — No Comments

孫甘露《都市人群單身問題》

十二月二十五日

忙亂的一周。母親打了五天點滴,病情還算穩定。天氣忽然就有了冬天的意思,這樣還算得上是冬天。聖誕夜前一天,鄭逸文來電話邀請去《文匯報》參加中國黃酒高級論壇。算是見識了黃酒的妙處。

晚上和朋友去L16吃泰國菜。環境不錯,服務值得稱道。二十四日下午去《大都市》作有關都市人群單身問題的談話,和一位李姓心理分析師。在一間辦公室,曾年拍攝的巴黎街景巨幅照片前錄音、拍照。信口開河,說了什麼都已經忘了。…

Continue

Added by 妲姬 格格 on April 20, 2020 at 5:30pm — No Comments

孫甘露《園林》

昨日晚間,讀陳東東在《收獲》上發表的紐約隨筆,有大家風範。和友人聊及年中紹興之行,找出胡雲翼選注的宋詞來讀。陸遊的釵頭鳳,蘇軾的江城子。還是那句老話,生離死別都叫古人寫盡。

夜涼如水,這也是一句老話了。

天氣挺暖和,能見度很高。陽光直接照到床上,尋思著以後晚上要把墨鏡放在床頭。

下午去附近的公園,一個嗓子很好聽的婦女唱歌拉手風琴。那些文革以前流行的各國歌曲。在她邊上的一張椅子上閑坐,看那些高高在上的風箏和在雲層中穿過的客機。如果要選我見過的世上最美的園林,那就是彼得堡郊外芬蘭灣旁的夏宮。…

Continue

Added by 妲姬 格格 on April 2, 2020 at 7:43pm — No Comments

孫甘露《尋找失去的時間》

在季風書店遇見一很久不見的熟人,我都不知道該怎麼稱呼

他興奮地說將要去阿根廷、美國、巴西,還有一大堆耀眼的國家。使我隱約想起托妮·莫里斯小說中的人物。她認為自己把人生搞得一團糟是因為自己“忘了”。

“忘了?”

“忘了它是我的。我的人生。我只是在街上跑來跑去,一心只希望我是別人。”…



Continue

Added by 妲姬 格格 on March 29, 2020 at 3:24pm — No Comments

孫甘露《天堂存在於失去之後》

曹磊介紹了若干人讀了《少女群像》。

聊到書面語,文言和文言文,白話和白話文,為了白話文之後的漢語的書面語的寫作(曹磊稱之為一種二度的書面語),文體、看不見的文本。馬可波羅和忽必烈的談話,向他描繪一個似乎是不存在的地方(對忽必烈來說),由此引出的卡爾維諾小說《看不見的城市》,等等。



二十年前的事和人,人的面孔由青年變成了中年。寫作及對寫作的關注,對經典的體認,而並非只是對現實(當下?物質性?)的反應。通過寫作活動,書寫已非純然是它所描述的事物的對應物,也是對它同時代的寫作的反應——此處的“反”,也是反面的反。關於非虛構寫作的思考紀錄在為《萬象》寫的奈保爾《半生》的書評《天堂存在於失去之後》里。…

Continue

Added by 妲姬 格格 on March 14, 2020 at 8:41pm — No Comments

孫甘露《俄國漢學家》

草嬰翻譯生涯紀念會。路極堵。遲到。令人厭煩的交通。世界城市之路,或者是貧民窟之路。通往孟買、加爾各達、里約熱內盧。誰知道呢?這是電視財經節目里口若懸河的郎咸平憂慮的事情。那些成群的小汽車,在廢氣中看上去像是一群自行車。

請草嬰先生在他的譯著和文集上簽名留念。曹元勇說文藝社贈托爾斯泰小說全集一套。

鄭體武留下手機號。

郟宗培為我們介紹俄國漢學家李福清。問我們在俄國有沒有見過,他的面貌像極了電影中的捷爾任斯基。

Added by 妲姬 格格 on March 14, 2020 at 8:19pm — No Comments

孫甘露《莫扎特》

金湯池。一些人拉家帶口結伴去搓背,難得一見的景象。蜂蜜、浴鹽、牛奶。奢侈的體驗。浴後大廳里上百人的睡衣晚餐,難得一見的慣常景象,公社式的都市休閑活動。



移動後的上海音樂廳,奧地利莫扎特管弦樂團的演出,莫扎特作品,244號等等。奧地利式的矜持、冷漠和不耐煩——奧地利與我何來如此印象——依照流行的詮釋,在莫扎特的音樂中沒有這種東西。想起另一個喜歡談論、演奏莫扎特的人——傅聰,在移動之前的這個建築里,聽過一場他的演奏會。他不斷地捋著油光閃亮的額髮,在差不多每一個樂句的間隙。他的新書《望七了》,倒是一個頑童式的、莫扎特式的好名字,他在此書收錄的訪談中說,他在演奏時頭髮幾乎紋絲不動。好像是他說過:貝多芬奮鬥了一生所達到的地方,莫扎特生來就在哪兒了。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音樂廳移到了的地方,看上去倒像是它該在的地方。誰知道呢?…

Continue

Added by 妲姬 格格 on March 8, 2020 at 12:29am — No Comments

孫甘露《索爾·貝婁》

海男來電話約稿。《小說選刊》的一位女士來電話,通報選用《少女群像》。劉葦寫了關於文學片斷自選的書評。《上海一周》的編輯來電話約稿,關於本年度網絡的十個關鍵詞。寫不了。建議去找陳村老師。

母親病情不見好轉,準備明天去住院。

元旦晚間張銳和朋友在蘇浙匯宴請,與小眼三人黨等一幫老朋友同往。各種黃段子假手機短信滿天飛,了無新意。印度洋海嘯是當然的話題,各種末世論在餐桌上被討論。飯後去blues and jazz,和徐崢兩口子喝了一杯。

餐前去季風買了索爾·貝婁的《拉維爾斯坦》、伍迪·艾倫的《門薩的娼妓》、一本關於讓-呂克·戈達爾的小冊子、耶利內克的《鋼琴教師》。…



Continue

Added by 妲姬 格格 on March 5, 2020 at 9:25p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