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4,542)

阿來《草木的理想國:成都物候記》梅(上)

當陽光驅散薄霧,下樓就望見那團紅雲更加濃重,步步走近,那紅艷並不消散。因此知道這一樹紅梅花真的開了。的確是長得好看的那一樹熱烈地開了。

早晨,看見對面的屋頂濕濕的,很松潤的樣子。盥洗完畢,才聽見自己心中冒出話來:咦!春雨。再走到窗前,看昨夜雨過的痕跡。這一夜的雨,真是與看了一冬的雨的感覺大不相同了。…

Continue

Added by Récupérer on June 17, 2018 at 12:05am — No Comments

阿來《草木的理想國:成都物候記》蠟梅(下)

前些日子寫過一篇博文《錯過了蠟梅的花期》,幾位網友來指教,說,“蠟梅”的“16”是這個“臘”。這里先謝過一字師了。也許他們說得都對,我寫得也沒錯。臘梅是說其開放的時間在臘月。而蠟梅是說其花瓣上那層光如塗蠟一般。大家都不錯,兩種用法都有人用,都有各自的道理。這其實和中國人的植物命名的隨意有關,到了植物學家們那里,為了準確表述,他們都用拉丁文的學名,那是一個科學的但我們看來未免生僻難解的命名系統。

但更多的時候,植物學書上,還是都用蠟梅。

在我印象里,從古到今留下的文字里,還是寫作蠟梅為多。

蘇軾、黃庭堅都寫有“蠟梅詩”。…

Continue

Added by Récupérer on June 17, 2018 at 12:02am — No Comments

阿來《草木的理想國:成都物候記》蠟梅(上)

陽曆十二月和一月,成都是蠟梅的天下。很多時候種梅的花農剪了一大枝一大枝的半開的蠟梅進城販賣:那時候,一座成都城,幾乎就是家家梅香了。

前些日子,動完手術,剛能走動就到醫院園中散步,看到一株半雕的蠟梅,以為在病床上錯過了蠟梅花期。…

Continue

Added by Récupérer on June 17, 2018 at 12:02am — No Comments

阿來《草木的理想國:成都物候記》序

前年這個時候吧,突然,經常作怪的膽突然從B超機熒幕上消失不見了。雖然肯定它可以沒有從肚子裏破壁而去,但隨便哪個醫生來也找它不見。診斷是那個分泌膽汁的小皮囊像沙漠裏的湖一樣,神秘地乾涸了。…

Continue

Added by Récupérer on June 16, 2018 at 11:52pm — No Comments

房龍《地理的故事》(77)

小人物掌大權

前面已談到,日本列島、“福摩薩”島(16世紀葡萄牙殖民者對我國台灣省的稱呼———譯者註)以及菲律賓群島都屬於古老的亞洲大陸的邊緣高山,被太平洋的驚濤駭浪沖擊了幾百萬年後,最終同大陸分離了,變成了島嶼。

馬來群島(還有許多不同的稱呼:馬來西亞群島、印度群島、荷屬東印度群島等)不但是亞洲大陸架的延伸,而且是一個大小和中國差不多的巨大半島的殘余,從緬甸、暹羅和印度支那南部向東延伸出去,一直延伸到澳大利亞。在地質史初期,這個半島或許直接同亞洲大陸(當然遠比現在大)連在一起。後來,把這個半島同澳大利亞隔開的是一條狹窄的水帶,這條水帶和托雷斯海峽的寬度差不多,而這條海峽位於昆士蘭和新幾內亞島之間。…

Continue

Added by Récupérer on June 16, 2018 at 11:18pm — No Comments

郭沫若《百花詩》萱草

我們是黃百合,一般就叫作金針,

作為菜比作為花大家知道得更深。

說我們可以忘憂,完全是莫須有,

並不是麻醉劑,怎能使愁者不愁?

比如你在發愁,怕不能又紅又專,

你總不會把金針吃上十幾大碗。

除非你自己努力進行自我革命,

我們不能把你的憂愁除掉一星星。

Added by 開篷樂勢力 on June 16, 2018 at 11:17pm — No Comments

郭沫若《百花詩》攀枝花

攀枝花在嶺南就叫作木棉,

嶺南人又叫我們為英雄樹。

高大的喬木能戴滿大紅花,

生產英雄具有這樣的風度。

但我們的木材輕松,沒有什麽用,

我們的棉絮也和棉花大不相同。

幸喜四川也有攀枝花產生鐵礦,

地以花命名,使我們也沾了大光。

Added by 開篷樂勢力 on June 16, 2018 at 11:12pm — No Comments

郭沫若《百花詩》朱藤

人們最喜歡把我們蟠上木架,

讓我們的花由暮春開得初夏。

花序很長,有時可以長到六尺;(註)

枝葉繁茂,翠蓋下倒垂著紫霞。

千年的古木只剩著枯幹杈枒,

在勞動宮裏不少的枯樹開花。

那就是讓我們以枯樹為骨幹,

人們便賦予以新生,功同造化。…



Continue

Added by 開篷樂勢力 on June 16, 2018 at 11:11pm — No Comments

郭沫若《百花詩》石榴花

感謝張騫把我們從中亞帶來,

我們來到了中國並沒有見外。

花紅如火在炎熱的夏天盛開,

是在響應勞動人民,不在比賽。

太陽笑著說:石榴同誌,你們好!

你們具有著無產階級的誇耀。

趕快結出萬粒清甜的石榴子,

盛在金罍裏送往廠礦去犒勞!…

Continue

Added by 開篷樂勢力 on June 16, 2018 at 11:11pm — No Comments

郭沫若《百花詩》鳳凰花

我們是大喬木,原名本叫攀霞拿,(註)

種在澳門鳳凰山上故名鳳凰花。

幹和葉都像馬纓花而比他更大,

花滿枝頭,周年開放,高攀著雲霞。

花冠五瓣,面紅背黃,湊集在一團,

結成長條蒴果每超過一尺有半。

清晨迎風暢開,花落後色不雕殘,…

Continue

Added by 開篷樂勢力 on June 16, 2018 at 11:10pm — No Comments

郭沫若《百花詩》木芙蓉

白居易曾把我們來比楊貴妃,(註)

我們或許沒有楊貴妃那樣美。

我們最討厭那位胡塗的皇帝,

要讓楊貴妃自殺,自己不認罪。

古今來多少的冤罪加諸女性?

一直到今天我們還有點不平。

今天是人民解放,女性也解放,…

Continue

Added by 開篷樂勢力 on June 16, 2018 at 11:08pm — No Comments

郭沫若《百花詩》掃帚梅

我們是秋天開花的一種蒿草類,

外文名是宇宙花,中文名掃帚梅。(註)

蒿草要代表宇宙,未免太不自卑,

掃帚可以掃除汙穢,倒合乎口胃。

我們纖細的蒿體有時比人還長,

由於是集體成群,就顯示了力量。

我們集體地開花,粉白、粉紅、深紅,

簡簡單單的七瓣,娉婷嘯傲西風。

 

(註)外文為Cosmos,即宇宙之意。中文名或稱為大波斯菊或者秋櫻。

 

Added by 開篷樂勢力 on June 16, 2018 at 11:04pm — No Comments

郭沫若《百花詩》僧鞋菊

學名叫阿科尼同,不要見怪,(註)

紫碧色的花朵在秋季盛開。

中國的庭園中愛栽培我們,

根據花形給了個怪名——僧鞋。

我們有毒,但我們的用處很大,

根可醫瘰癧、腫癢,腳氣及其他。

可以利尿、殺蟲,還有麻醉作用,

經過辯證統一,毒草變成香花。

 

(註)Aconitum,其中所含毒素即名Aconitin,(阿科尼丁)。

Added by 開篷樂勢力 on June 16, 2018 at 11:03pm — No Comments

郭沫若《百花詩》千葉石竹

我們和剪春羅、剪秋羅是姊妹,

莖有節而中空,葉和竹葉相類。

花瓣千葉,花色多樣,花香清微,

梗長耐旱,怕聽騷音,聽久會萎。

北京的花房愛在蛇身上加腿,

要替我們染色,真是令人受罪。

著色的象牙雕像也常常看到,

你們以為美嗎?一點兒也不美。

Added by 開篷樂勢力 on June 16, 2018 at 11:02pm — No Comments

郭沫若《百花詩》桔梗花

桔梗在中藥中是常見的藥名,

傷風、咳嗽、消化不良,都用我們,

朝鮮朋友還把我們當成食品;

可是看過花的,怕就沒有幾人。

花有單瓣,有雙瓣,是五裂鐘形,

日本人說紫色就代表以桔梗。

我們是在向陽的山地中野生,

為了人民健康,深願獻出生命。

Added by 開篷樂勢力 on June 16, 2018 at 11:02pm — No Comments

郭沫若《百花詩》大麗花

有人又叫我們是天竺牡丹,

種類之多連我們也難分辨。

我們的球根很有點像番薯,

我們的花倒和菊花不相遠。

自到中國來就在這樣作想:

假使我們的根能成為食糧,

那嗎我們就可算經濟植物,

豈不對六億人民更有用場?

Added by 開篷樂勢力 on June 16, 2018 at 11:01pm — No Comments

郭沫若《百花詩》蜀葵花

箭莖條條直射,瓊花朵朵相繼,

由下而上,直射不倚,相繼有序。

我們要做多快好省的花模範,

我們要做力爭上遊的青雲梯。

超過英國,趕上美國,不算希奇,

不僅六億人民都有這種誌氣,

萬花萬匯也都服從黨的指揮;

多麽光榮呵,花開在“七一”佳期!

Added by 開篷樂勢力 on June 16, 2018 at 11:00pm — No Comments

郭沫若《百花詩》梔子花

梔子開花的時節在春夏之交,



我們的花期長,我們的香氣高。



我們的花色純白,其後變為黃,



果實可以作為染料、藥料、食料。



韓愈的詩句“芭蕉葉大梔子肥”,(註)



用上一個“肥”字顯出他的推敲;



花瓣肉厚,葉和梗全都沒有毛。…



Continue

Added by 開篷樂勢力 on June 16, 2018 at 10:59pm — No Comments

郭沫若《百花詩》臘梅花

在冬天開花已經不算甚麽希奇,



掌握了自然規律可以改變花期。




不是已經有短日照菊開在春天?




我們相信臘梅也可以開在夏季。




我們希望能夠參加“五一”和“六一”,




也希望趕上“七一”、“八一”、“十一”獻禮。




園藝家們,科學家們,請你們試一試,…


Continue

Added by 開篷樂勢力 on June 16, 2018 at 10:58pm — No Comments

郭沫若《百花詩》木筆

木筆的稱呼比辛夷更有詩意,

我們要把青天當作一張白紙,

蘸足紫墨水,好向紙上寫新詩;

問誰在濡染大筆這樣地淋漓?

詩寫好了,詩人們卻看不見字,

他們依然把青天當成沒字碑。

懂得這首新詩的,究竟有誰呢?

就是那濡染大筆的農民夫子。

Added by 開篷樂勢力 on June 16, 2018 at 10:57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