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獻給許多不能與我共幽賞的朋友
從來談論西湖之勝景的,大抵注目於春夏兩季;而各地遊客,也多於此時翩然來臨。──秋季遊人已暫少,入冬後,則更形疏落了。這當中自然有以致其然的道理。春夏之間,氣溫和暖,湖上風物,應時佳勝,或「雜花生樹,群鶯亂飛」,或「浴晴鷗鷺爭飛,拂挾荷風薦爽」,都是要教人眷眷不易忘情的。於此時節,往來湖上,沈醉於柔媚芳馨的情味中,誰說不應該呢?但是春花固可愛,秋月不是也要使人銷魂麼?四時的煙景不同,而真賞者各能得其佳趣;不過,這未易以論於一般人罷了。高深父先生曾告訴過我們:「若能高朗其懷,曠達其意,超塵脫俗,別具天眼,攬景會心,便得真趣。」我們雖不成材,但對於先賢這種深於體驗的話,也忍只當做全無關係的耳邊風麼?…
Continue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May 18, 2016 at 9:00am — No Comments
輕紅釅白,
雅稱佳人纖手擘。
──東坡詞
這實在使我時常想起來,有點懊恨,為什麼不生在那周漢故都的秦豫之鄉,又不生在那風物嫵媚的江南之地,卻偏偏生長在這文化落後蠻僚舊邦的嶺南呢?雖說在這庚嶺之陽,南海之濱,也盡有南越南漢未荒的霸跡,白雲西湖挺秀的河山,足以供我們低徊遊眺,少愛美好古之懷,但翹首北望,畢竟不免於爽然自失啊!
然而,生息在這樣邊僥的地方,略略可以叫我們感到滿意的,卻不能不數及飲食之事了。我用不著把嶺南一切鄉土風味,一一地加以陳述,但略舉敘一二有趣故事以當例示便得了。…
Continue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May 12, 2016 at 8:09pm — No Comments
我們地方的水仙花,都是省(廣州)港(香港)來的,每當臘月時候,少數往來省港商戶,便從那裡運了一二筐回來。這種東西,在我們地方上是不大有「消頭」的,除了一些有錢的富家或行店,及少數對於他有愛好的性癖之人,別的人再不買這個。它的價目,在數年前,大約每棵只消幾個銅板。後來越賣越貴,今年已經要兩三角錢才能買得一個了。可是,這種東西,是有產階級的用品,雖然價值高貴—點,也沒什麼難買賣,即使消額可能比前幾年減少一些。…
Continue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May 9, 2016 at 9:47pm — No Comments
小雨霏霏,輕寒淒惻,雖說遠趕不上北國的彤雪密佈,凍雲紛飛,但住慣或生長在嶺表的人,總會感覺得這是一種「歲雲暮矣」的情調了。記得從前有一首五言律詩雲:
梅動芳春近,雲低遠樹微
雨兼殘葉下,風帶暗沙飛。
坐看三冬盡,回思百事非。
濁醪連日醉,未足破愁圍。前四句,說的便是這個時節的景象。…
Continue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April 29, 2016 at 3:44pm — No Comments
關于色情與藝術的區別,到現在都沒有一個確切的界定。由于不同的人所處的年齡、行業、文化以及國度不同,對色情與藝術的定義也不同。還記得第一次看到所謂的裸體的畫面是在讀者上,那時就覺得那種不是藝術,是色情。也許是從小受到森嚴道德教條熏陶,成年後缺乏辨別色情與藝術區別的能力。直到後來才知道,那是藝術,一種藝術美。
什麽是色情?什麽是藝術?對波提切利《維納斯的誕生》,我們覺得她是藝術,一個很好的藝術品。其中維納斯的面容被意大利政府印在歐元的50分幣上,可見其形之美。她的裸體,在于展現美,人物精神與肉體的和諧需要得到充分的表達。然而維納斯的美不在于她的裸體,她的性感,從她的裸體美中我們更多的是體會到女性的線條美,女性的柔媚。她微蹙的眉尖,茫然而略帶憂郁的神情,仿佛對她的誕生感到不適與惶恐——就在這一瞬間,她的美如春風般使人爲之感動,然而這種感動是朦胧而不清晰的,因此分外持久。…
Continue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April 12, 2016 at 5:17pm — No Comments
1、終於明白,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那些邀約好同行的人,一起相伴雨季,走過年華,但有一天終究會在某個渡口離散。紅塵陌上,獨自行走,綠蘿拂過衣襟,青雲打濕諾言。山和水可以兩兩相忘,日與月可以毫無瓜葛。那時候,只一個人的浮世清歡,一個人的細水長流。
2、都說世相迷離,我們常常在如煙世海中丟失了自己,而凡塵繚繞的煙火又總是嗆得你我不敢自由呼吸。千帆過盡,回首當年,那份純凈的夢想早已漸行漸遠,如今歲月留下的,只是滿目荒涼。…
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April 9, 2016 at 12:32am — No Comments
在離大街只有一墻之隔的住所
讀他的詩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起先我還聽到來訪者叩門
猶豫著開還是不開
後來我已獨自深入他的果園
我遇見那些久已疏遠的聲音
它們跳躍在樹上 流動在水中
我看見弗洛斯特嚼著一根紅草
我看見這個老家夥得意洋洋地踱過去…
Continue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March 30, 2016 at 10:45am — No Comments
檔案室
建築物的五樓 鎖和鎖後面 密室裏 他的那一份
裝在文件袋裏 它作為一個人的證據 隔著他本人兩層樓
他在二樓上班 那一袋 距離他50米過道 30級臺階
與眾不同的房間 6面鋼筋水泥灌注 3道門 沒有窗子
1盞日光燈 4個紅色消防瓶 200平方米 一千多把鎖
明鎖 暗鎖 抽屜鎖 最大的一把是“永固牌”掛在外面
上樓 往左 上樓 往右 再往左…
Continue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March 26, 2016 at 10:04am — No Comments
距離第五病區數百步的地方,有一個長方形的荷花塘。這是我在這裡經常盤桓 的地方。
我到這裡的第三天,去二病區檢查血液,沿路左邊都是池塘。我心裡想:為什 麼不種種荷花呢?她不僅有經濟效益,首先也可供病人清賞。因此,心裡老是有些不 滿足之感。
不久,在散步中,小卉忽然指著西北角對我說,在「消防栓」紅箱子的那邊, 有個荷花塘,正在盛開著紅、白的花。
我像發現了什麼寶貝似的高興起來了。 1929年,鐘敬文與陳秋帆在杭州合影。鐘敬文(1903— ),散文家、農俗學家; 陳秋帆(1909年—1984年),作家、北京師範大學副教授。
就在那天晚飯後(太陽還沒有落下地平線),我攜著手杖,漫步向小卉上午…
Continue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March 24, 2016 at 6:35pm — No Comments
整個春天我都等待著他們來叫我
我想他們會來叫我
整個春天我惴惴不安
諦聽著屋外的動靜
我聽見風走動的聲音
我聽見花蕾打開的聲音
一有異樣的響動
我就跳起來打開房門
站在門口久久張望…
Continue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March 23, 2016 at 4:36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March 18, 2016 at 11:00pm — No Comments
哦 要下雨啦
詩人在咖啡館的高腳椅上
瞥了瞥天空 小聲地咕嚕了一句
舌頭就縮回黑暗裏去了
但在烏雲那邊 它的一生 它的
一點一滴的小故事 才剛剛開頭
怎麼說呢 這種小事 每時每刻都在發生
我關心更大的 詩人對女讀者說
依順著那條看不見的直線 下來了…
Continue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March 14, 2016 at 10:01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March 12, 2016 at 9:18am — No Comments
一只蝴蝶在雨季死去 一只蝴蝶
就在白天 我還見她獨自在紐約地鐵穿過
我還擔心 她能否在天黑前趕回家中
那死亡被藍色的閃電包圍
金色茸毛的昆蟲 陽光和藍天的舞伴
被大雷雨踩進一灘泥漿
那時葉子們緊緊抱住大樹 閉著眼睛
星星淹死在黑暗的水裏
這死亡使夏天憂傷…
Continue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March 7, 2016 at 1:35am — No Comments
在機艙中我是天空的核心 在金屬的掩護下我是自由的意誌
一日千裏 我已經過了陰歷和太陽歷 越過日晷和瑞士表
現在 腳底板踩在一萬英尺的高處
遮蔽與透明的邊緣 世界在永恒的蔚藍底下
英國人只看見倫敦的鐘 中國人只看見鴉片戰爭 美國人只看見好萊塢
天空的棉花在周圍懸掛 延伸 猶如心靈長出了枝丫和木紋
長出了 白色的布匹 被風吹幹 露出一個個巨大的洞穴 下面…
Continue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March 2, 2016 at 2:24pm — No Comments
寄身在一棵樹下 躲避一場暴雨
它用一條手臂為我擋住水 為另外的人
從另一條路來的生人 擋住雨水
它像房頂一樣自然地敞開 讓人們進來
我們互不相識的 一齊緊貼著它的腹部
螞蟻那樣吸附著它蒼青的皮膚 它的氣味使我們安靜
像草原上的小袋鼠那樣 在皮囊中東張西望
註視著天色 擔心著閃電 雷和洪水…
Continue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February 28, 2016 at 6:37pm — No Comments
一只螞蟻躺在一棵棕櫚樹下
三葉草的吊床 把它托在陰處
象是紐約東區的某個陽臺
下面有火紅色與黑色的蟲子
駕車駛過高速公路和布魯克林大橋
這些螞蟻腦袋特大 瘦小的身子
像是從那黑腦袋裏冒出來的嫩芽
它有吊床 露水和一片綠茸茸的小霧
因此它胡思亂想…
Continue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February 24, 2016 at 10:03am — No Comments
一只螞蟻躺在一棵棕櫚樹下
三葉草的吊床 把它托在陰處
象是紐約東區的某個陽臺
下面有火紅色與黑色的蟲子
駕車駛過高速公路和布魯克林大橋
這些螞蟻腦袋特大 瘦小的身子
像是從那黑腦袋裏冒出來的嫩芽
它有吊床 露水和一片綠茸茸的小霧
因此它胡思亂想 千奇百怪的念頭…
Continue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February 21, 2016 at 11:34am — No Comments
七月十八日《文學遺產》,刊載了一篇宋毓珂先生評余冠英先生編《漢魏樂府選註》文章,提出了許多註釋得失問題。余先生原註書還未讀到,我無意見。惟從宋先生文章中,卻可看出用“集釋法”註書,或研究問題,評註引申有簡繁,個人理解有深淺,都同樣會碰到困難。因為事事物物都在不斷發展和變化,文學、歷史或藝術,照過去以書註書方法研究,不和實物聯系,總不容易透徹。不可避免會如紙上談兵,和歷史發展真實有一個距離。這裏涉及的是一個“方法”問題。古代宏儒如鄭玄,近代博學如章太炎先生假如生於現代而治學方法不改變,都會遭遇到同樣困難;且有可能越會貫串註疏,越會引人走入僻徑,和這個時時在變化的歷史本來面目不符合。因為社會制度和事物,都在不斷發展變更,不同事物相互間又常有聯系,用舊方法搞問題,是少註意到的。…
Continue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February 15, 2016 at 10:44pm — No Comments
古代人穿衣服事情,我們過去所知並不多,文獻上雖留下許多記載,只因日子太久,引書證書,輾轉附會,越來越不易清楚了。幸虧近年考古學家的努力,從地下挖出了大量古文物,可作參考比較,我們才得到新的認識。…
Continue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February 15, 2016 at 10:44p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7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5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9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5 Comments 86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5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7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9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