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獻給許多不能與我共幽賞的朋友
從來談論西湖之勝景的,大抵注目於春夏兩季;而各地遊客,也多於此時翩然來臨。──秋季遊人已暫少,入冬後,則更形疏落了。這當中自然有以致其然的道理。春夏之間,氣溫和暖,湖上風物,應時佳勝,或「雜花生樹,群鶯亂飛」,或「浴晴鷗鷺爭飛,拂挾荷風薦爽」,都是要教人眷眷不易忘情的。於此時節,往來湖上,沈醉於柔媚芳馨的情味中,誰說不應該呢?但是春花固可愛,秋月不是也要使人銷魂麼?四時的煙景不同,而真賞者各能得其佳趣;不過,這未易以論於一般人罷了。高深父先生曾告訴過我們:「若能高朗其懷,曠達其意,超塵脫俗,別具天眼,攬景會心,便得真趣。」我們雖不成材,但對於先賢這種深於體驗的話,也忍只當做全無關係的耳邊風麼?
自宋朝以來,平章西湖風景的,有所謂「西湖十景,錢塘十景」之說,雖裡面也曾列入「斷橋殘雪」,「孤山霽雪」兩個名目,但實際上,真的會去賞玩這種清寒不很近情的景致的,怕沒有多少人吧。《四時幽賞錄》的著者,在「冬時幽賞」門中,言及雪景的,幾佔十分的七八;其名目有「雪霽策蹇尋梅中」「三茅山頂望江天雪霽」,「西溪道中玩雪」,「掃雪烹茶玩畫」,「雪夜煨芋談撣」,「山窗聽雪敲竹」,「雪後鎮海樓觀晚炊」等。其中大半所述景色,讀了不禁移人神思,固不徒文字粹美而已。但他是一位瀟灑出塵的名士,所以能夠有此獨具心眼的幽賞;我們一方面自然佩服他心情的深湛,另方面卻也可以證出能領略此中奧味者之所以稀少的必然了。
西湖的雪景,我共玩了兩次。第一次是在此間初下雪的第三天。我於午前十點鐘時才出去。一個人從校門乘黃包車到湖濱下車,徒步走出錢塘門。經白堤,旋轉入孤山路。沿孤山西行,到西冷橋,折由大道回來。此次雪本不大,加以出去時間太遲,山野上蓋著的,大都已消去,所以沒有什麼動人之處。現在我要細述的,是第二次的重遊。那天是一月念四日。因為在床上感到意外冰冷之故,清晨初醒來時,我便預知昨宵是下了雪。果然,當我打開房門一看時,對面房屋的瓦上全變成白色了,天井中一株木樨花的枝葉上,也粘綴著一小堆一小堆的白粉。詳細的看去,覺得比日前兩三回所下的都來得大些。因為以前的,雖然也鋪蓋了屋頂,但有些瓦溝上卻仍然是黑色,這天卻一色地白著,絕少鋪不勻的地方了。並且都厚厚的,約莫有一兩寸高的程度。日前的雪,雖然鋪滿了屋頂,但於木樨花樹,卻好像全無關係似的,此回它可不免受影響了,這也是雪落得比較大些的明證。
老李照例是起得很遲的,有時我上了兩課下來;才看見他在房裡穿衣服,預備上辦公廳去。這天,我起來跑到他的房裡,把他叫醒之後,他猶帶著幾分睡意的問我:「老鐘,今天外面有沒有下雪?」我回答他說:「不但有呢,並且頗大。」他起初懷疑著,直待我把窗內的白布幔拉開,讓他望見了屋頂才肯相信。「老鐘,我們今天到靈隱去耍子吧?」他很高興的說。我「哼」的應了一聲,便回到自己的房裡來了。
我們在校門上車時,大約已九點鐘左右了。時小雨霏霏,冷風拂人如潑水。從車簾兩旁缺處望出去,路旁高起之地,和所有一切高低不平的屋頂,都撒著白麵粉似的,又如鋪陳著新打好的棉被一般。街上的已大半變成雪泥,車了在上面碾過,不絕的發出唧唧的聲音,與車輪轉動時磨擦著中間橫木的音響相雜。
我們到了湖濱,便換登汽車。往時這條路線的搭客是頗熱鬧的,現在卻很零落了。同車的不到十個人,為遨遊而來的客人還怕沒有一半。當車駛過白堤時,我們向車外眺望內外湖風景,但見一片迷濛的水氣瀰漫著,對面的山峰,只有一個幾於辨不清楚,的薄影。葛嶺、寶石山這邊,因為距離比較密邇的緣故,山上的積雪和樹木,大略可以看得出來;但地位較高的保(chu)塔,便陷於朦朧中了。到西冷橋前近時,再回望湖中,見湖心亭四圍枯禿的樹幹,好似怯寒般的在那裡呆立著。我不禁聯想起《陶庵夢憶》中一段情詞懼幽絕的文字來:
崇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天與雲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於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湖心亭看雪》)不知這時的湖心亭上,尚有此種癡人否?心裡不覺漠然了一會。車過西冷橋以後,車暫駛行於兩邊山嶺林木連接著的野道中。所有的山上,都堆積著很厚雪塊,雖然不能如瓦屋上那樣鋪填得均勻普遍,那一片片清白的光彩,卻儘夠使我感到宇畝的清寒、壯曠與純潔!常綠樹的枝葉後所堆著的雪,和枯樹上的,很有差別。前者因為有葉子襯托著之故,雪上特別堆積得大塊點,遠遠望去,如開滿了白的山茶花,或吾鄉的水錦花。後者,則只有一小小塊的雪片能夠在上面粘著不墮落下去,與剛著花的梅李樹絕地相似。實在,我初次幾乎把那些近在路旁的幾株錯認了。野上半黃或全赤了的枯草,多壓在兩三寸厚的雪褥下面;有些枝條軟弱的樹,也被壓抑得欹欹倒倒的。路上行人很稀少。道旁野人的屋裡,時見有衣飾破舊而笨重的老人、童子,在圍著火爐取暖。看了那種古樸清貧的情況,仿彿令我忘懷了我們所處時代的紛擾、繁遽了。
到了靈隱山門,我們便下車了。一走進去,空氣怪清冷的,不但沒有遊客,往時那些賣念珠、古錢、天竺筷子的小販子也不見了。石道上鋪積著頗深的雪泥:飛來峰疏疏落落的著了許多雪塊,清冷亭及其它建築物的頂面,一例的密蓋著純白色的氈毯。一個拍照的,當我們剛進門時,便緊緊的跟在後面。因為老李的高興,我們便在清冷亭旁照了兩個影。
好奇心打動著我,使我感覺到眼前所看到的之不滿足,而更向處境較幽深的韜光庵去。我幽悄地盡移著步向前走,老李也不聲張的跟著我。從靈隱寺到韜光庵的這條山徑,實際上雖不見怎樣的長;但頗深曲而饒於風致。這裡的雪,要比城中和湖上各處的都大些。在徑上的雪塊,大約有半尺來厚,兩旁樹上的積雪,也比來路上所見的濃重。曾來遊玩過的人,該不會忘記的吧,這條路上兩旁是怎樣的繁植著高高的綠竹。這時,竹枝和竹葉上,大都著滿了雪,向下低低地垂著。《四時幽賞錄》「山窗聽雪敲竹」又雲:「飛雪有聲,惟在竹間最雅。山窗寒夜:「時聽雪灑竹林;淅瀝蕭蕭,連翩瑟瑟,聲韻悠然,逸我清聽。忽爾回風交急,折竹一聲,使我寒氈增冷。」這種風味,可惜我沒有福分消受。
在冬天,本來是遊客冷落的時候,何況這樣雨雪清冷的日子呢?所以當我們跑到庵裡時,別的遊人一個都沒有,──這在我們上山時看山徑上的足跡便可以曉得的──而僧人的眼色裡,並且也有一種覺得怪異的表示。我們一直跑上最後的觀海亭。那裡石階上下都厚厚地堆滿了水沫似的雪,亭前的樹上,雪著得很重,在雪的下層並結了冰塊。旁邊有幾株山茶花,正在艷開著粉紅色的花朵。那花朵有些墮下來的,半掩在雪花裡,紅白相映,色彩燦然,使我們感到華而不俗,清而不寒;因而聯憶起那「天寒翠袖薄,口暮倚修竹」的美人兒來。
登上這亭,在平日是可以近瞰西湖,遠望浙江,甚而至於縹緲的滄海的,可是此刻卻不能了。離庵不遠的山嶺、僧房、竹樹、尚勉強可見,稍遠則封鎖在茫漠的煙霧裡了。
空齋踢壁臥,忽夢溪山好。朝騎禿尾驢,來尋雪中道。石壁引孤松,長空沒飛鳥。不見遠山橫,寒煙起林抄。(《雪中登黃山》)我倚著亭柱,默默地在咀嚼著王漁洋這首五言詩的清妙;尤其是結尾兩句,更道破了雪景的三昧。但說不定許多沒有經驗的人,要妄笑它是無味的詩句呢。文藝的真賞鑒,本來是件不容易的事,這又何必咄咄見怪?自已解說了一番,心裡也就釋然了。
本來擬在僧房裡吃素麵的,不知為什麼,竟跑到山門前的酒樓喝酒了,老李不能多喝,我一個人也就無多興致乾杯了。在那裡,我把在山徑上帶下來的一團冷雪,放進在酒杯裡混著喝。堂倌看了說:「這是頂上的冰淇淋呢。」
半因為等不到汽車,半因為想多玩一點雪景,我們決意步行到岳墳才叫劃子去遊湖。一路上,雖然走的是來時汽車經過的故道,但在徒步觀賞中,不免覺得更有情味了。我們的革履,踏著一兩寸厚的雪泥前進,頻頻地發出一種清脆的聲音。有時路旁樹枝上的雪塊,忽然掉了下來,著在我們的外套上,正前人所謂「玉墮冰柯,沾衣生濕」的情景。我遲回著我的步履,曠展著我的視域,油然有一脈濃重而靈秘的詩情,浮土我的心頭來,使我幽然意遠,漠然神凝。鄭綮答人家自己的詩思,在灞橋雪中、驢背上,真是怪懂得趣兒的說法!
當我們在嶽王廟前登舟時,雪又紛紛的下起來了。湖裡除了我們的一隻小劃子以外,再看不到別的舟楫。平湖漠漠,一切都沈默無嘩。舟穿過西泠橋,緩泛裡西湖中,孤山和對面諸山及上下的樓亭、房屋,都白了頭,在風雪中兀立著。山徑上,望不見一個人影;湖面連水鳥都沒有蹤跡,只有亂飄的雪花墮下時,微起些漣漪而已。柳宗元詩雲:「千山飛鳥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我想這時如果有一個漁翁在垂釣,它很可以借來說明眼前的景物呢。
舟將駛近斷橋的時候,雪花飛飄得更其淩亂。我們向北一面的外套,差不多大半白而且濕了。風也似乎吹得格外緊勁些,我的臉不能向它吹來的方面望去。因為革履滲進了雪水的緣故,雙足尤冰凍得難忍。這時,從來不多開過口的舟子,忽然問我們說:「你們覺得此處比較寒冷麼?」我們問他什麼緣故。據說是寶石山一帶的雪山風吹過來的原因。我於是默默的興想到智識的範圍和它的獲得等重大的問題上去了。
我們到湖濱登岸時,已是下午三點余鐘了。公園中各處都堆滿了雪,有些已變成泥濘。除了極少數在待生意的舟子和別的苦力之外,平日朝夕在此間舒舒地來往著的少男少女、老爺太太,此時大都密藏在「銷金帳中,低斟淺酌,飲羊羔美酒,──至少也靠在騰著血焰的火爐旁,陪伴家人或摯友,無憂慮地在大談其閒天,──以享樂著他們幸福的時光,再不願來風狂雪亂的水涯,消受貧窮人所應受的寒冷了!
這次的薄遊,雖然也給了我些牢騷和別的苦味,但我要用良心做擔保的說,它所給予我的心靈深處的歡悅,是無窮地深遠的!可惜我的詩筆是鈍禿了。否則,我將如何超越了一切古詩人的狂熱地歌詠了它呢!
好吧,容我在這兒誠心瀝情地說一聲,謝謝雪的西湖,謝謝西湖的雪!
一八年一月末日寫成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