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我哭過三次,我父親去世是第一次,在汶川漢旺的救災現場是第二次,都是因為悲傷。第三次,我是被自己給感動了。
從瓦努阿圖回到北京後,有媒體給我們弄了個招待會我們在馬魯姆火山上拍的視頻、照片,在會上播放。鏡頭不多三言兩語,道不出我們在那上面八天的故事。熒幕上的火山風姿大打折扣。當那張我在下降到-275米的凸點,展開寫著“中國”的那面旗子的照片跳出來的時候,我的眼眶霎時就濕潤了,有淚滾落。身下熊熊燃燒的馬魯姆火山,給我做了回背景。
這次是驕傲,是自豪。我三番五次地提到,自己有一種近乎執拗的狹隘民族自豪感,一次次探險之旅,讓我的這種自豪感得到多次釋放和爆發。…
ContinueAdded by KyrGyz on December 11, 2019 at 5:25pm — No Comments
哲人說,做出改變很容易,打開窗戶,放陽光進來;打開門,讓自己出去。我們給自己制定了幾條旅行路線,遊山玩水,走馬觀花。回來之後,心是放開了一點兒,但還是覺得對生活有一種很強的無力感。
“那我們再走遠一點。”
走遠一點,跳出現在的圈子,才能發現到底是什麼在禁錮著自己。
…
ContinueAdded by KyrGyz on December 11, 2019 at 5:25pm — No Comments
一直以來,我總試圖弄清楚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現在答案再明顯不過,我是一個碌碌無為的人,一個虛度光陰的人,一個想跟自己瞎較勁兒的人。
那時候,老天爺又給了我重重一擊,我爸去世了,才62歲。收拾他的遺物的時候,我找到了很多老照片,父親跟我的合影。我們一起制作火箭筒的情景,我們一起改造北京第一輛水陸兩用車的往事,放電影一樣出現。悲慟之下,我痛哭不已。
“爺們兒,什麼是爺們兒,牙齒掉了咽肚子里,胳膊折了推袖子里。”這是我爸留給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在我爸的眼里,我是個野心很大、從不墨守成規的人,還是一個極端的完美主義者,無論什麼事,只要我想做,這事就一定要做成。…
ContinueAdded by KyrGyz on December 11, 2019 at 5:25pm — No Comments
我們的向導是酋長
瓦努阿圖此刻在我們面前,展現了它最美的一面。島嶼鏈如一盤珍珠,撒在南太平洋上,83個島嶼星羅棋布。湛藍的海,甚至讓我們覺得很假,不像真的,怎麼可能這麼藍!
晴空萬里,飛機無法出沒雲層。俯瞰下去,是只有在電影里才能看到的景象,真實立體地呈現在我們眼前。原始叢林莽莽如一張綠色的地毯,將一些島嶼覆蓋住。遠處火山帶煙霧繚繞,猶如仙境。
這一飛的目的地,不是馬魯姆火山,而是伊索爾火山這一帶共有四座火山,另外兩座已經沈寂,成了死火山;近幾十年,只有馬魯姆火山和伊索爾火山還在不定時噴發。…
ContinueAdded by KyrGyz on December 11, 2019 at 5:22pm — No Comments
“白骨之路”上的幽靈
“不去,路上都是無人區,太危險了。”
雄赳赳、氣昂昂,奔赴奧伊米亞康,不料我們的第一步就遇挫了:找不到車。離那兒還有600多公里呢,咱不可能步行去。我們問了許多人,得知要去奧伊米亞康之後,大多數車主都是伸出大拇指,然後搖頭:不去。
滿腔熱情,差點兒就這樣給澆滅了。我們三個人跑了一萬多公里,好不容易到達了雅庫茨克,剩下的650公里近在眼前,卻又是如此遙遠。司機們深知那段路的兇險,不敢涉險。
一般去奧伊米亞康的,都是科學考察隊,他們都有自己的運送車。…
ContinueAdded by KyrGyz on December 11, 2019 at 4:26pm — No Comments
接下來一程,汽車把我們送到雅庫茨克。
這地方在普通人眼里沒有北京、倫敦有名,但是在我們這夥人眼里,那就是聖地,為什麼?因為它特別、唯一。
北極圈附近不乏世界名城,冰島的首都雷克雅未克、俄羅斯最大的軍港摩爾曼斯克、挪威的“北極之門”特羅姆瑟、阿拉斯加的航空港安克雷奇、格陵蘭島的首府戈德霍普,這些全是地地道道的“寒都”。但世界最寒冷的城市,這一名頭,只屬於雅庫茨克。
…
ContinueAdded by KyrGyz on December 11, 2019 at 4:21pm — No Comments
不來雅庫茨克,我得後悔一輩子
扔下一包行李,乘著裝甲車假裝去索馬里南,出了市區,立馬繞道直奔機場。背後仿佛千軍萬馬。
金蟬脫殼之計頗為驚險,所幸最終我們成功地逃離了索馬里。把槍口扔在身後,到達了迪拜之後,“摩加迪沙的詛咒”來了。腹瀉,不停地腹瀉,還有反復的嘔吐。
去醫院一查,感染上霍亂了。原因是喝了摩加迪沙的水。不聽人言的教訓。
那幾天,我反復奔走在迪拜的酒店和醫院之間,一度脫水到無法下床。…
ContinueAdded by KyrGyz on December 11, 2019 at 4:16pm — No Comments
當飛機終於停穩,卻不是在摩加迪沙,而是在哈爾格薩,索馬里第二大城市。艙門一打開,所有人都跟聽見放學鈴聲似的,哧哧溜溜,爭先恐後,一下子走光了!
這下我們就徹底暈菜了,全站起來,看著空空如也的機艙,目瞪口呆。合著那滿滿的一機艙人,都是到哈爾格薩的,不是跟我們一路去“天堂”摩加迪沙的。
在過去的幾個小時里,這些陌生的乘客,他們自己都不知道,他們曾一度是我們這夥人的精神依靠。此時在空蕩蕩的危機(危險飛機)里,感覺我們好像被人遺忘了。這種感覺很可怕。
…
ContinueAdded by KyrGyz on December 11, 2019 at 4:04pm — No Comments
穿上防彈衣,飛越亞丁灣。
在吉布提,我們是穿著防彈衣上飛機的。瘦弱如梁紅,看起來也有些笨拙。
從北京出發,中轉迪拜,經停吉布提,接下來是摩加迪沙。我、梁紅、魏凱、曾喬四個人,仿佛經歷了時光倒流,從繁華的現代都市,退回到了戰後現場。 …
ContinueAdded by KyrGyz on December 11, 2019 at 4:02pm — No Comments
最後他車還是買了,不是跑車,而是一輛路虎。帶了倆人,去歐洲自駕遊去了。
這是個意外,一個朋友,因為我們所做的事情,做出了一些改變,扔掉了原來醉生夢死的日子。
原來我們所做的事情,並不只是滿足了自己對別樣生活的體驗,對自身極限的挑戰,以及對未知地域的探尋,還能傳遞正能量。
…
ContinueAdded by KyrGyz on December 11, 2019 at 3:47pm — No Comments
離釣魚島183公里,風平浪靜。
太平洋難得的溫順,一晝夜風波過後,老王和小雨靠在箱子上,抓緊時間休息;曾喬在檢修船的設備,魏凱則在埋頭寫航海日誌。
梁紅和我相偎舷頭,天水一色,茫茫海面的藍看上去很不真實,這麼純粹的色彩,讓人不太敢相信是真的。怒號之後的大洋,用一番祥和美景,報答了我們昨晚的不辭風雨。天際處適時地送上一抹彩虹。
今天是我們大航海環球計劃出發的第16天,接下來將會穿過日本海、韓國海北上,橫渡白令海峽,進入東太平洋,沿著美國西海岸進入墨西哥灣、加勒比海,再順著南美大陸南下,路過合恩角,直奔南極。 …
ContinueAdded by KyrGyz on December 11, 2019 at 3:45p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