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e 2018 Blog Posts (376)

周國平《偶爾遠行》在亞布力訓練

在距哈爾濱260公里的地方,有一片名叫亞布力的山林,一年的積雪期長達半年,現已辟為中國最好的滑雪場。在亞布力滑雪場內,極地辦設有中國南極考察訓練基地,供每年訓練越冬隊員之用。我們是度夏隊員,本不必去那里受訓,但阿正想讓我們有盡量完整的經歷和體會,便請求極地辦專為我們安排了一次訓練活動。1-01

乘飛機到達哈爾濱,走出機場,迎接我們的是迷漫的大雪。極地辦派來的教練一直在擔心訓練場地的雪量不足,面對這場大雪頓時松了一口氣。然而,大雪卻也增加了行車的難度,使行駛時間大為延長。中巴載著我們顫顫巍巍,由於天氣和緯度,天黑得很早,車前燈小心地照亮一小截又一小截積雪的路,然後把它們拋在越來越濃的黑暗里。…

Continue

Added by Kolkata Bachcha on June 18, 2018 at 10:11pm — No Comments

周國平《偶爾遠行》關於“極地沈思”

我們的這次行動有一個題目,叫做“極地沈思”。針對於此,常有人問我:“你打算如何沈思,沈思什麼?”我的回答永遠是:不知道。

我的確不知道。在這方面,我沒有任何打算,不做任何計劃。我無法預先去設計一種“沈思”,尤其是一種在我從未到達過的地方的“沈思”。一切都要到時候再說。到時候我也不擺“沈思”的姿態,一切都順其自然。

當然,書是要寫的。我應該寫,也願意寫。在那樣一個極端環境里,我應該會看見前所未見的事物,獲得前所未有的感受。我一定要勤快地記下我的所見所感,因為那是一筆不該丟失的財富。我從來喜歡思考一些世界和人生的道理,到了那里,我的思考大約不會中斷,我要一如既往地記下我的思考。這些就是我要寫的書的素材了。…

Continue

Added by Kolkata Bachcha on June 18, 2018 at 10:11pm — No Comments

周國平《偶爾遠行》哲學家與探險家

我幾乎是一個地理盲,因為要去南極,才認真查看了一下世界地圖。這一看才發現,原來地球上的陸地都集中在北半球,南半球陸地極少,基本是連綿的海洋。北極無洲,但是被有人居住的陸地環繞著。南極有洲,但是與有人居住的陸地遠隔重洋。難怪南極洲的發現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情了。

最早斷言南極洲的存在的是哲學家。畢達哥拉斯和柏拉圖認為,已知世界的反面必有一塊土地,以維持平衡,他們稱之為對應地(Antichtone)。希臘人用Arktos一詞指大熊星座,也指其下的北極地區,於是造出Antarktos一詞指相反的地區。

可是,從這個詞的存在,到這個詞所指的地區的發現,經過了漫長的兩千多年。…

Continue

Added by Kolkata Bachcha on June 18, 2018 at 10:08pm — No Comments

阿蘭·德波頓《旅行的藝術》好奇心(3)

此外,我對這裏男人長著小腳感到好奇,新市區裏的建築體現出人們對現代建築風格的取舍,這也同樣令我興趣盎然。例如,我在這裏發現,一棟建築的現代性比它是否美觀更為重要,就連一眼就覺得難看的古銅色外觀也無所謂,現代性似乎是期盼已久的東西,人們需要感受到它的強烈程度,以彌補過去停滯不前的時代。如果我能夠依據好奇心的驅使決定什麽是有趣的,而不是被一本有著綠色封面、影響力極強的《米奇林馬德裏道路指南》所左右,那麽我主觀上認為以上所說的,都應該名列馬德裏趣事中。而那本旅遊指南具有很強的磁場作用,把讀者心中好奇的指針拉往王室赤足女子修道院內,那些走起來有回聲的走廊上一道褐色樓梯。…

Continue

Added by 吉爾吉斯 on June 18, 2018 at 9:51pm — No Comments

阿蘭·德波頓《旅行的藝術》好奇心(2)

不過在馬德裏,一切都已經知曉,所有的事物都已經測量好。大廣場的北側長約101。52米。它是在1619年,由德莫拉建成的。這裏的溫度是攝氏18。5度,風向朝西。大廣場中央的菲利普三世騎馬的雕像高5。43米,是由詹博洛尼亞和皮耶羅·塔卡合力鑄造而成。旅遊指南介紹這些詳情時,偶爾顯得有些急切。接著,它又指引我來到聖米格爾教堂。這是一座灰色的建築物,為了不被遊客一眼帶過,它建得與眾不同。書上這麽寫道:

“這座由波納維亞設計的長方形教堂,是少數從18世紀意大利巴羅克建築風格獲得靈感的西班牙教堂。它弧形的外觀以精致的塑像點綴,展現了內外線條之美。拾階而上,可以看見聖尤斯圖斯和聖帕斯托爾的浮雕。這座教堂正是為紀念這兩位聖者而建。教堂的橢圓形屋頂與拱形的屋檐交叉著,而且灰泥粉飾濃重,使教堂內部顯得優雅高貴。”…

Continue

Added by 吉爾吉斯 on June 18, 2018 at 9:50pm — No Comments

阿蘭·德波頓《旅行的藝術》好奇心(1)

春天,我受邀到馬德裏出席一個三天的會議,會議預計在星期五下午結束。由於我從來沒有到過這個城市,而又聽說這裏有一些名勝古跡(顯然不限於博物館),我決定留下來多住幾天。接待我的朋友為我在旅館租了一間客房。這間旅館就坐落在城市東南部、一條樹木林立的大街上。從這裏可以俯視一座庭院。有時,我會看到一位個子矮小、長得很像菲利普二世的男子,站在那裏一面抽著煙,一面用腳輕叩著我想應該是通往地窖的一扇鐵門。星期五傍晚,我很早就回房休息。我並沒有向接待我的友人透露,我準備在這裏度過周末,因為我擔心那樣會增添他們的麻煩,反倒對大家都不好。不過,這意味著我的晚餐將沒有著落。在走回旅店的途中,我沒有膽子去路邊的餐館一探究竟。很多地方都是黑漆漆的木屋,好些餐館的天花板都垂吊著火腿。我害怕成為眾人好奇和憐憫的焦點,於是,我在客房的點心吧裏拿了一包辣味薯片,看完衛星電視新聞後倒頭便睡。…

Continue

Added by 吉爾吉斯 on June 18, 2018 at 9:50pm — No Comments

阿蘭·德波頓《旅行的藝術》異國情調(8)

此外,盡管福樓拜希望能擺脫他所認為的歐洲現代資產階級的那種極端的愚蠢,但他發現,不管身處何地,這種愚蠢無時不伴隨著他:"愚蠢是一種頑固的東西;如果你試圖從你的生活中根除這種愚蠢,那麽,你的生活也就隨之毀掉了……在亞歷山大,一個叫湯普遜的家夥將自己的名字刻在龐培柱離地六英尺高的地方。他是一位來自桑德蘭的遊客,在四分之一英裏外你就能看見他的名字。只要你看到了龐培柱,你必然就會看見‘湯普遜’的字樣;自然,你就會聯想到湯普遜其人。這白癡已成了紀念柱的一部分,並使自己同龐培柱一起萬世留名。我能說什麽呢?他用巨型的字母刻寫了他的名字,這份壯觀幾乎讓龐培柱相形失色……所有白癡差不多都有桑德蘭的湯普遜這種德性。一生中,在那些最美麗的地方和那些最精致的景觀前,我們不知會碰上多少個這樣的白癡!旅行中,也會遇上無數……因為僅僅是擦肩而過,之後,我們尚能一笑,因而不同於日常生活中的境況,在日常生活中,白癡最終都會讓人惱怒不已。"…

Continue

Added by 吉爾吉斯 on June 18, 2018 at 9:49pm — No Comments

阿蘭·德波頓《旅行的藝術》異國情調(7)

福樓拜思想中的一個核心部分是,他認為人不僅僅是有思想的動物,同時也是需要拉屎撒尿的動物,我們必須把這種率直的理念納入世界觀。他對舍瓦利耶說:"我們的身體裏有泥土和糞便,還有比豬和陰虱更卑劣的本性,我不相信它們包容著任何純潔和精神的東西。"這並不是說人類沒有任何高於動物的地方。只是福樓拜所處時代的偽善和假道學使他萌生心念,以人類的種種不足來警策世人。因此,他不時地會站在當眾小便者的一邊,有時,他甚至同情馬奎斯·德·薩德的觀點,為雞奸、強奸、亂倫和未成年者性行為等作辯護。他曾對舍瓦利耶說:"我剛讀了知名評論家讓寧關於薩德的傳記文章。這文章使我心生憎惡——是對讓寧的憎惡,因為很顯然,他是在以仁慈、道義和被奸汙的處女的立場進行說教……"…

Continue

Added by 吉爾吉斯 on June 18, 2018 at 9:48pm — No Comments

阿蘭·德波頓《旅行的藝術》異國情調(6)

如果我們了解福樓拜的這些想法,我們就會明白他對中東有著特別的興趣決非偶然,也不只是追求時尚。東方同他的性情有著邏輯上必然的契合。我們可以在他個性中的一些主要方面找出他強烈喜歡埃及的理由。他自身的一些想法和價值觀念並不見容於他所生活的社會,但在埃及,這些想法和觀念卻能大行其道。…

Continue

Added by 吉爾吉斯 on June 18, 2018 at 9:47pm — No Comments

阿蘭·德波頓《旅行的藝術》異國情調(5)

建築師:都很弱智;總是忘記在建築物內設計樓梯。”

也可以表現出他對異國及其動物的偏執和無知:

“英國女人:對她們能生育漂亮孩子表示驚訝。駱駝:有雙峰,而單峰駝只有一個駝峰;也許是駱駝只有單峰,而單峰駝有雙峰——沒有人能記得清楚孰單孰雙。

大象:因其記性和對太陽的崇拜而著稱。法國人:世界上最偉大的民族。酒店:只有瑞士才有第一流的酒店。意大利人:都懂些音樂,都不可靠。約翰牛:如果你不知道一個英國人的名字,叫他約翰牛。

古蘭經:穆罕默德著述,全部內容都與女人相關。…

Continue

Added by 吉爾吉斯 on June 18, 2018 at 9:47pm — No Comments

阿蘭·德波頓《旅行的藝術》異國情調(4)

我對公寓房子情有獨鐘,因為這樣的建築讓我感受到節制之美。它舒適,但不招搖。從這種樓房可以看出,這是個在財富上偏好中庸的社會。在建築設計方面,也透出一種淳樸來。在倫敦,建築物的前門通常傾向於模仿古典廟宇的外觀,但在阿姆斯特丹,人們坦然面對生活,他們避免在建築中采用石柱和石膏,選擇的是整齊且不加任何裝飾的磚石。這裏的建築最好地體現了現代意識,予人以整飭,乾凈,明亮的感覺。

異國情調一詞包含有一些更細微、更讓人捉摸不定的意義,異域的魅力源發於新奇與變化,譬如在異域你看到的是駱駝,而在家鄉,你看到的是馬匹;在異域你看到的是不加粉飾的公寓房,而在家鄉,你看到的是帶有裝飾性石柱的公寓房。但除此之外,這一切還可能為我們帶來更深層次的快樂,因為我們看重這些域外特質,不僅僅是因為它們新奇,而且還因為它們更符合我們的個性,更能滿足我們的心願,相反,我們的故土並不能做到這一切。…

Continue

Added by 吉爾吉斯 on June 18, 2018 at 9:45pm — No Comments

阿蘭·德波頓《旅行的藝術》異國情調(3)

那些生活在北非沿海地區、沙特阿拉伯、埃及、巴勒斯坦和敘利亞的人們可能不曾料到,他們棲身的土地,在一位年輕的法國人眼裏竟然是一切美好事物的朦朧化身。這位年輕人驚嘆道:"萬歲,太陽!萬歲,橘樹、棕櫚樹、蓮花!還有那鋪著大理石的涼亭,涼亭裏有用木板隔成的小間,專供墜入情網的年輕人談情說愛!……我是否永遠看不到那古城裏的墓群,在那裏,薄暮時分,有成群的駱駝靠著墓穴憩息,還能聽到地底下墓穴裏國王們的木乃伊旁狼狗的嚎叫?"

他能夠實現他的夢想,因為二十五歲時,父親突然辭世,留給他一筆財產,使他得以擺脫那似乎早已命定的小資產者的生活,從此不必聽那些關於淹死的牛的無聊抱怨。他立即著手安排一次埃及之旅,參與他的計劃的還有坎普,他的好友,也是同學,和他一樣對東方充滿激情,並願意將此種激情付諸實踐,踏上通向東方的旅程。…

Continue

Added by 吉爾吉斯 on June 18, 2018 at 9:45pm — No Comments

阿蘭·德波頓《旅行的藝術》異國情調(2)

在這群人中有一位心事重重的十二歲男孩,他就是古斯塔夫·福樓拜。福樓拜的最大夢想便是離開魯昂,到埃及去趕駱駝,在後宮中找到一位有著橄欖膚色,上唇帶著一絲幽怨的女孩,並為她獻出自己的童貞。…

Continue

Added by 吉爾吉斯 on June 18, 2018 at 9:43pm — No Comments

阿蘭·德波頓《旅行的藝術》旅行中的特定場所(4)下

在各種交通方式中,火車也許最益於思考:同輪船和飛機比較,坐在火車上,我們決不會擔心窗外的風景可能會單調乏味;其速度適中,既不會太慢而讓我們失去耐性,也不會太快而讓我們無法辨認窗外的景觀。在行進過程中,火車能讓我們瞥見一些私人空間,譬如說,我們可能剛剛看見一位女士正從廚房的餐臺上拿起杯子,緊接著看見一個露臺,露臺上正睡著一位先生,再接下來,看見公園裏一個小孩正在接一只球,至於拋球的人我們卻看不見……這些私人空間,雖是短短的一瞥,卻給人遐思。

在一次旅行中,火車行進在平坦的原野上,我的思緒差不多完全放松下來。我想到了父親的死,想到了我正在寫作的關於司湯達的論文,還想起了兩個朋友間的猜忌。每次只要我的思考遇上死結,腦海一片空白,我就會把目光轉移到車窗之外,讓視線鎖住一個目標,然後跟住它一會兒。,直至新的想法開始成形,並能在沒有壓力的情形下將思緒厘清。

在長時間的火車夢幻的最後階段,我們會感覺自己返歸本真——亦即開始清楚那些對我們真正重要的情感和觀念。我們並非一定得在家裏才最有可能接近真實的自我。…

Continue

Added by 吉爾吉斯 on June 18, 2018 at 9:40pm — No Comments

阿蘭·德波頓《旅行的藝術》旅行中的特定場所(4)上

黃昏時分,汽車沿著盤旋的公路穿行於大片森林之中。車頭燈的強光,不時射在路旁大片的草地和路旁的樹幹上,以至於每塊樹皮和每根草莖的形貌都清晰可辨。在森林裏,車燈的光線慘白、強烈,似乎更適用於醫院病房。汽車繞過彎,車燈照在似在昏睡的路面上,這些草地和樹幹又沒入一片黑暗中。

一路上很少見到別的車輛,偶爾碰到的,也是迎面來的,亮著車燈,像是在逃離其身後夜的黑暗。車內昏暗,儀表板發出紫色的光。突然,在前方一塊空闊地上出現一片亮光——是一個加油站。這是這條公路駛入這最茂密也是最大的一片森林之前的最後一個加油站,再往前方,一切都將落入黑夜的掌心——這就是油畫《加油站》所表現的場景。加油站的管理員離開了房間,在油泵前檢查汽油存量。房間內溫暖明亮,燈光強烈,一如正午的煦陽正撒滿室外的大院。室內也許還有一只收音機在開著。管理室靠墻處,除了有糖點、雜誌、地圖和車用窗簾,也許還整齊地擺著一排油桶。…

Continue

Added by 吉爾吉斯 on June 18, 2018 at 9:39pm — No Comments

阿蘭·德波頓《旅行的藝術》旅行中的特定場所(3)下

1906年,霍珀二十四歲,他前往巴黎,並在巴黎發現了波德萊爾的詩歌。從那以後,波德萊爾的詩作便成了他終生誦讀的對象。我們不難理解他對波德萊爾的迷戀:他們對孤獨、都市生活、現代社會,以及他們對夜的寧靜和旅行過的地方持有相同的看法。1925年,霍珀買了一輛二手道奇車,這是他一生中買的第一輛車,然後,從他在紐約的家一直開到新墨西哥。這之後,他每年都有幾個月的時間在外旅行,不管是在路途中、旅店房間裏、汽車後座上,還是在戶外和餐廳裏,他都留下了大量素描或油畫作品。…

Continue

Added by 吉爾吉斯 on June 18, 2018 at 9:38pm — No Comments

阿蘭·德波頓《旅行的藝術》旅行中的特定場所(3)上

飛機上的食物,如果是坐在廚房裏享用,可以說是毫無特色,甚至讓人倒胃,但現在,因為面對的是雲海,這些食品卻有了不同的滋味和情趣,一如坐在海邊峭壁之巔,一邊看驚濤拍岸,一邊野炊,這時吃哪怕是普通的面包和奶酪也會讓人神采高揚。僅依賴飛行中的小餐板,在原本毫無家的情趣的機艙內我們感覺到了如家的自在:我們吃的是冷面包卷和一小盤土豆色拉,賞的是星際美景。細看之下,我們發覺機艙外陪伴著我們的雲朵並非是我們想象中的情形。在一些油畫作品中,或者是從地面上看去,這些雲朵看上去是平平的橢圓體,但從飛機上看去,它們像是由剃須泡沬層層堆砌而成的巨型方尖塔。它們和水氣的關聯是顯而易見的,但它們更容易散發,更加變幻無常,因而更像是剛剛爆炸的東西所產生的塵霧,仍然在變異之中。人們至今還在困惑,為什麼不可以坐在一團雲上。

波德萊爾清楚如何表達對這些雲朵的喜愛。…

Continue

Added by 吉爾吉斯 on June 18, 2018 at 9:38pm — No Comments

阿蘭·德波頓《旅行的藝術》旅行中的特定場所(2)下

波德萊爾羨慕的不僅是旅程的起點或終點,如車站、碼頭、機場等地方,他也羨慕那些交通工具,特別是海上行駛的輪船。他曾寫道:"凝視一艘船,你會發現它散發出深邃、神秘的魅力。"他到巴黎的聖尼古拉斯港觀看平底船,到魯昂和諾曼底的港口觀看更大的船只。他驚訝於和這些船只相關聯的科技成就,它們竟能使如此笨重復雜的船體協調合作,優美地穿行海上。一艘巨輪讓他想起"一個龐大、復雜卻又靈活機敏的動物,它充滿活力,承載著人類所有的嗟嘆和夢想"。…

Continue

Added by 吉爾吉斯 on June 18, 2018 at 9:37pm — No Comments

阿蘭·德波頓《旅行的藝術》異國情調(1)

在阿姆斯特丹斯希普霍爾機場下飛機,進入航站才幾步,我就被一塊天花板下懸著的指示牌吸引住了。這是一個指明通往迎賓廳、出口和簽轉櫃臺的方向指示牌,鮮亮的黃顏色,長兩米,高一米。指示牌設計也簡單,鋁制的箱框,鑲著塑料的指示牌,通過小鋼柱連接,從電纜線和空調管路密布的天花板掛下來。指示牌很簡單,甚至太過普通,但它卻讓我快樂。



用"異國情調"來形容這種快樂也許有些不同尋常,卻是合宜的。指示牌上有好幾處顯出這種異國情調,如荷蘭文寫的“迎賓廳”一詞中的兩個並置的a;“出口”一詞中字母u和i連在一起;除了荷蘭文,指示牌上還標有英文副標:用balies來表述desk的意思,還采用了一些實用新潮的字體。…

Continue

Added by 吉爾吉斯 on June 18, 2018 at 9:30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