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圖校友's Blog – May 2024 Archive (6)

段偉文·數字技術突變與一般器官學藥方 4

斯蒂格勒的這些思辨不僅延續了近70年來有關社會批判、文化工業批判以及多種晚近現代及後現代思想家對技術時代人類命運的反思,而且通過他展開的遞進式的系譜化構造,使得數字中斷所導致的人的認知短路等「網絡憂郁」乃至對系統愚化的擔憂的急迫性得以充分彰顯。



由此,他向人們揭示了這種數字中斷所帶來技術震驚:人類的精神、智力、情感和感性能力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威脅,符號生產與理論知識創造越來越少,人們在其個體化過程中的能動性越來越難以發揮,人的個性化與獨特性的缺失越來越普遍。這迫使人們看到,很多看似使人類的行動能力變得空前的強大科技,實際上是憑借著各種破壞性的手段發展起來的,它們在導致非有機體、非世界與非人無限膨脹和熵的無限增加的同時,必然造成人的精神生態危機。

因此,斯蒂格勒認為,面對數字中斷及其導致的技能與知識遭遇普遍性剝奪的無產階級化過程,是時候引入相應的二次懸置折疊(中斷重復)…

Continue

Added by 柏圖校友 on May 22, 2024 at 1:00pm — No Comments

段偉文·數字技術突變與一般器官學藥方 3

對此,斯蒂格勒認為,馬克思和恩格斯在有關機器和一般智能等討論中,最早明確地指出了其中的「無產階級化」也就是去技能化或無能化問題,即由知識的外置化所導致的知識破壞與喪失。([2],pp.89-91)而這種「無產階級化」是技術變革、資本主義和工業革命等制度安排下的產物,一般伴隨著人對這一過程的有意識或無意識的屈從。具體而言,19世紀工廠對工人身體的機械蹤跡的采集導致了人的技能知識的「無產階級化」,20世紀興起的消費社會中的文化工業對受眾的模擬蹤跡的引導使人的生活知識「無產階級化」,當前建立在第三數字持存即數字蹤跡的自主-自動生產之上的超級工業和自動化社會則正經歷著「理論知識喪失的時代的誕生」——徹底「無產階級化」的第三階段。([2],pp.46-47)…

Continue

Added by 柏圖校友 on May 17, 2024 at 6:00pm — No Comments

段偉文·數字技術突變與一般器官學藥方 2

對此,他提出可以用一般器官學來理解作為外置化生命形式的技術。所謂一般器官學就是技術學,它將一般意義上的器官劃分有機體內部的心理層面、有機體外部的人造層面和由相關機構與組織構成的社會層面等三個既平行又會通的層面。從一般器官學來看,各種技術如同生物學意味的突變,由此所帶來的有機器官與人造器官的結合,以及相應的心理層面、人造層面和社會層面的安排,難免會對有機器官及其所棲居的身體產生毒性和破壞性。鑑於技術這種類似藥的效用,一般器官學必須展開藥理學研究,或者說它同時也是藥學。([2],pp.23-24)而不論是一般器官學還是藥學所采用的都是系譜學的方法,這有助於揭示技術與人的關係在特定演進階段的模式、危機與出路。…

Continue

Added by 柏圖校友 on May 16, 2024 at 6:00pm — No Comments

段偉文·數字技術突變與一般器官學藥方 1

哲學家總想努力對他所處的時代說些什麼,斯蒂格勒亦然。自上個世紀90年代初以來,以互聯網和大數據等為代表的數字技術對於整個人類社會所帶來的框定與加速現象成為每個人都無法回避的時代規定性。在斯蒂格勒看來,數字技術所推動的超級工業社會或自動化社會開啟了無產階級化的新階段,正在使人類社會走向邪惡化和下流化,甚至沿著向下的「惡的螺旋」滑向系統性愚昧的時代。[1]

為了回應人類紀、工業革命和資本主義推動下的這一「技術突變」(technological mutation),在講授南京課程《在人類紀時代閱讀馬克思和恩格斯》時,他特別建議聽眾展開跨學科工作(transdisciplinary…

Continue

Added by 柏圖校友 on May 10, 2024 at 4:00am — No Comments

劉永謀:科技世代與人類未來丨技-藝反思的「法國潮」下

另一個與作為工具制造者的人之觀念相關的法國技術哲學突出特點在於:與人類學研究關係密切,大量使用和借鑑人類學研究技術的思想和方法。這個特點在斯蒂格爾理論中體現得非常明顯,他受到法國著名古人類學家古爾漢(AndréLeroi-Gourhan)影響巨大。從歷史和人類學角度來考察技術都強調時間和起源的問題,因此科學史傳統的巨大影響與法國技術哲學親近人類學是一致的。



通過對人類與技術關係的人類學考察,法國技術哲學得出技術與人協同進化的基本觀念,也為強調技術的歷史性、偶然性、斷裂性和差異性開辟道路。古爾漢讓法國學者相信,技術已經成為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受他影響的技術哲學家除了斯蒂格勒,還包括西蒙棟、德勒茲和拉圖爾,拉圖爾甚至提出「人類學轉向」的說法。但是,正如塞瑞祖里強調的,「人類學轉向」並不是法國技術哲學對人性或人的本質主義方法的回歸,而是強調技術的「人類學構成」,反對技術中立的工具主義觀點。…

Continue

Added by 柏圖校友 on May 7, 2024 at 9:30pm — No Comments

劉永謀:科技世代與人類未來丨技-藝反思的「法國潮」中

自笛卡爾之後,經百科全書學派、聖西門、孔德、柏格森、巴什拉、科瓦雷、康吉蘭,到福柯、德勒茲、利奧塔,法國科學史傳統可以說佔據法國思想的半壁江山。在法蘭西學院,福柯擔任的是思想史講席。他認為,在當代法國哲學中,以巴什拉、柯瓦雷和康吉蘭為代表的「知識的、理性的、觀念的哲學」形成了與「經驗的、感覺的、主體的哲學」分庭抗禮的局面,後者的代表是薩特、梅洛-龐蒂。[2]

法國是社會學誕生的重要源頭。聖西門和孔德對於社會學創建居功至偉,後者1838年首次在《實證哲學教程》中提出「社會學」這一名稱,並建立起社會學的基本框架。之後,迪爾凱姆、布爾迪厄和拉圖爾的社會學均赫赫有名。聖西門對技術與工業的研究投入許多精力,其後科學、技術與知識一直是法國社會學研究的重要主題,以拉圖爾為代表的SSK「巴黎學派」崛起便是明證。…

Continue

Added by 柏圖校友 on May 6, 2024 at 4:30p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