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采訪:困困
攝影:王可迪
翻譯:林侃璇
“中美文化藝術論壇”一場名叫“敘事的力量”座談會中,歷史學家史景遷是嘉賓中最沈靜的一位。
不僅僅因為他年紀大——史景遷今年75歲,舉手投足十分輕緩,說話聲音也小,外加他的英國口音,有時候都很難聽清。參與座談的其他幾位都是壯年的記者,包括美國非虛構作家,國際政治記者馬克.丹納(Mark…
ContinueAdded by Ashgabat on December 1, 2016 at 8:00pm — No Comments
有個地方我從未去過,在經驗之外
愉快地存在,你的眼睛有種沈默:
你最纖巧的姿態裏有東西能緊裹我
也有東西太靠近我使我無法觸摸
哪怕我把自己關緊象捏攏手指
你最輕微的目光也很容易打開我,
一瓣兒一瓣兒開,就象春天打開
(巧妙、神秘地觸摸著)第一朵玫瑰…
Added by 沒答案也好 on December 1, 2016 at 5:18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沒答案也好 on December 1, 2016 at 5:17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沒答案也好 on December 1, 2016 at 5:11pm — No Comments
我每天走著不同的道路,時而
走向林中的草地,時而到泉邊,
時而到薔薇盛開的山巖上,
從山上眺望原野;可是,
麗人啊,日光下到處看不到你,
微風中消失了那些語言,
溫柔的語言,從前我在你身旁
……
是!你已遠去了,幸福的面龐!…
ContinueAdded by 沒答案也好 on December 1, 2016 at 5:10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沒答案也好 on December 1, 2016 at 5:09pm — No Comments
萬能的女神們!請假我一個夏季,
一個秋季,讓我的詩歌成熟,
那麽,我的心兒,滿足於
這甘美的遊戲,就樂願死去。
這顆心靈,在生時不能獲得它那
高貴的權利,死後也不會安寧;
可是,有一天,這神聖的事業,
深藏在我心中的詩歌獲得完成,…
ContinueAdded by 沒答案也好 on December 1, 2016 at 5:08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沒答案也好 on December 1, 2016 at 5:08pm — No Comments
我每天走著不同的道路,時而
走向林中的草地,時而到泉邊,
時而到薔嶶盛開的山巖上,
從山上眺望原野;可是,
麗人啊,日光下到處看不到你,
微風中消失了那些語言,
溫柔的語言,從前我在你身旁
……
是!你已遠去了,幸福的面厐!…
ContinueAdded by 沒答案也好 on December 1, 2016 at 5:08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沒答案也好 on December 1, 2016 at 4:57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沒答案也好 on December 1, 2016 at 4:56pm — No Comments
我敞開胸膛,
讓宇宙進來,像熾熱的瀑布一樣。
新的一天降臨,
我便消亡。
我像飽滿的巖洞
將新的一天歌唱。
為了失而覆得的樂趣,
我樸實無華,既不接受也不給予,
直到黑夜出哥爾戈納…
ContinueAdded by 沒答案也好 on December 1, 2016 at 4:55pm — No Comments
我的軀體要一滴一滴地離開你。
我的臉龐要在沈悶的油彩中離去;
我的雙手要化作零散的水銀,
我的雙腳要化作兩個塵土的時辰。
一切都要離開你!一切都要離開我們!
我的聲音要走了,它曾是你的鐘
只對我們發出聲音。
在你如梭的視線中,
我將失去緊縮的表情。…
ContinueAdded by 沒答案也好 on December 1, 2016 at 4:54pm — No Comments
時而顯現,時而隱去,
這就是空氣,這就是空氣,
別看他沒有嘴,
舔著你、吻著你,像親愛的父親。
啊,我們穿過了他,但又未把他穿破,
他像是受了傷飄散,但又無怨言,
他很像把什麼都裹起來帶走,
而又把什麼都完整地留下,這就是空氣………
ContinueAdded by 沒答案也好 on December 1, 2016 at 4:53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沒答案也好 on December 1, 2016 at 4:52pm — No Comments
一
你被放在冰冷的壁龕裏,
我讓你回到明亮的人世,
他們不知道我也要安息在那裏,
我們的夢連在一起。
我讓你躺在陽光明媚的地方,
象母親那樣甜蜜的照料熟睡的嬰兒。
大地變成一個柔軟的搖籃,…
ContinueAdded by 沒答案也好 on December 1, 2016 at 4:51pm — No Comments
蒂蒙圖斯·卡波維茲(1921——)曾在弗羅茨瓦夫大學研究波蘭哲學,獲得博士學位。他同時用好幾種文體寫作:詩歌、劇本、短篇小說及文學批評,出版過好幾首詩集。卡波維茲的詩運思深遠,致力於探究人類語言表達的可能性和界限及被迫沈默帶來的極度痛苦。
那狗對著
自己的窩叫喊
從這頭
到那頭
它總該對著某些東西狂吠
但最終…
ContinueAdded by 沒答案也好 on December 1, 2016 at 4:42pm — No Comments
蒂蒙圖斯·卡波維茲(1921——)曾在弗羅茨瓦夫大學研究波蘭哲學,獲得博士學位。他同時用好幾種文體寫作:詩歌、劇本、短篇小說及文學批評,出版過好幾首詩集。卡波維茲的詩運思深遠,致力於探究人類語言表達的可能性和界限及被迫沈默帶來的極度痛苦。
沈默是將大地吸幹
是一條山谷被取出耳膜
回響的根部萎縮
微弱得不能走路
發出一個呼吸…
ContinueAdded by 沒答案也好 on December 1, 2016 at 4:42pm — No Comments
蒂蒙圖斯·卡波維茲(1921——)曾在弗羅茨瓦夫大學研究波蘭哲學,獲得博士學位。他同時用好幾種文體寫作:詩歌、劇本、短篇小說及文學批評,出版過好幾首詩集。卡波維茲的詩運思深遠,致力於探究人類語言表達的可能性和界限及被迫沈默帶來的極度痛苦。
我隱伏在沈默的底部
逃離激烈的喧囂
我想伴隨著緘默而生長
預言般的鳥
用它們的形狀暗示…
ContinueAdded by 沒答案也好 on December 1, 2016 at 4:41pm — No Comments
蒂蒙圖斯·卡波維茲(1921——)曾在弗羅茨瓦夫大學研究波蘭哲學,獲得博士學位。他同時用好幾種文體寫作:詩歌、劇本、短篇小說及文學批評,出版過好幾首詩集。卡波維茲的詩運思深遠,致力於探究人類語言表達的可能性和界限及被迫沈默帶來的極度痛苦。
當一只蝴蝶
劇烈地對折
它的翅膀
請把這當作一個沈默的呼喚
當一只受驚的鳥兒…
ContinueAdded by 沒答案也好 on December 1, 2016 at 4:41p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8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4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8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4 Comments 85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7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2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5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0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7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