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Comment
社媒:越虚假,越過癮
原題《我們都愛上了朋友圈里的虛偽》
微信朋友圈,已變成一個擾人的虛擬空間。
前幾年微信剛興起時,我們視之為一種朋友間的“半私密”空間,經常是隨時想到什麼、拍到什麼就隨手往微信上一發。後來微信好友積累漸多,除了普通朋友之外,也有同事。無論關係好不好的,都是一通猛加,故此,工作上的事情漸漸不願意在朋友圈提及了,怕得罪人。這成為微信生活“虛偽”的起點。
隨後,單位領導也加了微信,“暢所欲言”的空間更小。畢竟,“牢騷太盛防腸斷”嘛。不僅如此,說話謹慎的同時經常還得主動轉發一些領導發的正能量段子,又是點贊又是留言的,總是期望能借此獲得領導的某種認同。微信圈的“虛偽”自此愈演愈烈。
再往後,微信加的好友日積月累,從家里的親屬到飯桌上認識的酒肉朋友,從學生妹到企業家,可謂魚龍混雜、物種豐富。發展至此,至少我已經在朋友圈中徹底放棄了“自我展示”,乾脆每天就轉發一些雞湯段子。像雞湯這類的內容,不能說大部分人喜歡,但至少誰都不得罪。
(the instagram artist turning her social media addiction)
另外,我有些強迫症似的特別注意,朋友圈中發的內容的質量,即使發一句簡單的文字,內心也打了長時間的腹稿:這樣說話,誰誰誰應該會喜歡,同時也不會令誰誰誰反感。
對了,我不應該遺漏微信群和好友分類的功能,它直接讓我的微信生活從簡單舒適變得複雜心煩——不僅得考慮各色人等的感受,還得分類發佈內容。生活的哪些方面適宜展現給哪些相應的人看,這種微妙的分類、計算、發布,占據了不少時間。
不得不說,呈現在微信圈中的自己距離真實的自己,已漸行漸遠。我們日益熟練地利用網絡和移動端平臺來偽裝自己、討好別人、謀求人際資本……真實的自我形象卻如風中的燭光般閃爍不明。微信朋友圈真的讓我們變得更“虛偽”了嗎?
如果答案是一個簡單的“是”,那麼未免有些流俗。實際上,不妨反問,在微信出現以前,我們的生活真的要比現在“真實”,或者說“不虛偽”得多嗎?這個問題是值得深入討論的。過去,受技術所限,人與人的交流,必須“面對面”。
然而,近距離交往時,我們其實也有著微信朋友圈一樣的“虛偽”,比如刻意的著裝、說話比平時溫柔一萬倍、脾氣變得極好、健談、慷慨,但說穿了,你自己明白,生活中當你獨處之時,以上的“美德”你其實通通都不具備。只有當需要為了人際關系而“表演”時,你才會成為一個稱職的生活的演員,一個更“好”的人。
在特定社會場景下,我們的“真人表演秀”,幾乎也是和微信朋友圈一樣的模式化。社會學家歐文·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一書中,將我們在生活中的表演稱之為“前臺”。他觀察到了真實生活和戲劇表演的某些共同之處:為了特定的目的,人們總是在生活中為自己塗脂抹粉,培養各種禮儀和談話技巧,通過閱讀和學習來獲得談資。
凡此種種,構成了我們對外的“公共人格”。
這種“公共人格”就是我們人生自我展示的一塊廣告牌。我們塑造自我角色形象,並透過它被周圍的人知曉,從中,我們積累下了人際資本,博得了重要人物的好感,為自己獲得機會並維持這一形象。這便是我們每個人生活常態的一個重要方面,很難說它是不虛偽的。
而戈夫曼也注意到,對於我們這些人生的演員來說,“前臺”之外,還存在“後臺”。那“後臺”就是我們“卸妝”的地方,把自己從社會角色、職業角色和公共人格的表演中暫時解脫出來,作為一個單獨的人而存在的時刻。通常,這個時刻不會很多,除了自己和關系極密切的人以外,不會有更多的人看到。
戈夫曼的這套理論,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面臨的一個新問題是:移動網絡的出現,似乎讓我們的“前臺”以一種可怕的速度在延展,而“後臺”的空間則在不斷地退縮、減少。
討論這一問題的過程,在某種程度上,足以回答本文開頭,關於微信是否讓我們變得更加“虛偽”的設問。如果我們把“虛偽”等同於“前臺表演”時間的增多,那麼我們將看到,在微信朋友圈的“綁架”下,我們每天幾乎24小時都處於“前臺”。
早上起床微信自拍刷臉,每去一個地方都打卡簽到,時而低調炫富,時而轉發看似寓意深刻的雞湯文。在這八萬四千六百秒的時間內,每一秒鐘幾乎都貢獻給了此類廉價的表演。
說實話,悲催的真相是,我們的內心一如過去那樣熱衷於表演,只是現在表演的成本和門檻更低:幾張PS痕跡嚴重的照片、幾則轉帖、幾幀模糊不清的場景,塑造出了我們微信時代的公眾形象。
換個說法,這叫互聯網思維。(下續)
互聯網思維這個詞,於今確實是落伍了。後起代之的一個詞是:O2O,中文翻譯為“從線上到線下”。當我們對著社交網絡熱烈表演一通之後,卻又發現,無論時代如何傾向於“線上”,但戈夫曼所說的“前臺表演”,仍然具有確鑿無疑的“物質性”和“現實性”。
於是,我們盡力使自己在生活中的真實形象,符合微信中的虛擬表演,以打通所謂的“O2O閉環”。其實這就是創業課堂,里所宣講的新商業模式的社會學基礎,無非是兩種“表演”的交融結合。假如我是一個廚子,那麼我不但得菜做得好吃,而且需要在朋友圈里體現出“我是個廚子”。否則,我就不算一個特別稱職的廚子。
問題在於,一個廚子的社會角色肯定不只是廚子而已。在另一些時候,他可能是一位食客;在家庭里可能扮演父親、丈夫等角色;而在僱傭關係中,他又是一個需要討好老板的員工;如果自己創業,他還需要討好投資人和金主……所謂的“O2O”,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無非就是一種從虛擬到現實的表演,誰能最好地在這場曠日持久的演出中,塑造最佳的公眾形象和人格,誰就走在了成功的道路上。
俗話說: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移動時代,這句話更是絕對真理。在登上人生的戲劇前臺時,表演者通過精心設計的前臺布局、服裝、燈飾等因素的配合,以達到更好的表演效果,獲得更多掌聲。在後臺則不需要這些,表演者從前臺回到後臺,便從戲劇回到現實,即人們在前臺的行為舉止,和在後臺時是完全不一樣的。
換言之,提供前臺表演的場景,在一個日益複雜的社會不斷增多,我們今天不但要線上的表演,而且要線下的表演,從線上演到線下,每一個不斷擴大的前臺都占用了我們過多的時間。
並且,如今的我們不僅是演員、是觀眾,還是希臘戲劇中的唱詩班。留言、點贊、轉發……讓我們成了無比疲憊的演員。我想問的是,當碩大無朋的“前臺”不斷侵占我們的生活之時,當我們的“後臺”已縮小至幾無立錐之地,甚至徹底消失時,生活中是否有某些重要的東西正在失衡,在傾塌?
互聯網時代的殘酷性和曖昧性全在於此。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演員自我修養》里,描寫過一段表演者在後臺的真實經歷:“打開燈,端詳著自己。我看見了完全不是我期待的形象。我在工作時找到的姿勢和手勢,也並不是我想像的那樣。而且,鏡子暴露了我以前不知道的身上的,那些不協調處和那些不美觀的線條。
“因為這樣的失望,我全身的熱情一下子消失了。”
在我看來,要想使這種表演的熱情不至於消失,最佳的辦法莫過於讓後臺消失,進而讓這面映照了自我的鏡子消失。那樣,生活的演員們將永遠處於在線的狀態,永遠滿懷熱情,永遠成為一個他所不是的人。
詭異之處在於,我們已經習慣甚至愛上了這樣的狀態,自己卻渾然不知。(悅來網)
陳明發《公眾人物》
得民心者得天下
不得民心者
得媒體的心也得天下
不得媒體的心者
得某些媒體人的心
一樣得天下
他們懂得
有些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有些小事搞大,大事搞砸
註:
1 對有些事是金睛火眼,對有些事卻忽然語焉不詳、口齒不清。
2 有些地方發生事情,名字大大出現在標題。
3 有些地方發生事情,看完整篇新聞也不清楚發生在哪裡。
4 許多媒體已經變成自家企業生意的會訊。
5 最“精彩”的是,在一些媒體人的眼中,土崩活埋的十一條人命還比不上“一個人的王朝”、“一個人的革命事業”,面對白紙黑字的記錄與鐵證,這些媒體人在報導新聞時還理直氣壯地說:“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素來正義凜然的神樣,突然變成無賴。這些人押寶,賭得很大啊!
6 “那座三層樓的建築可以在不遠處建,為何五十樓建築不可以建?這就是雙重標準,是特別針對我們。” 三層樓與五十層樓是一樣的?這種話居然有人敢敢掰 ,居然也有媒體人挺他,像是說相聲似的打邊鼓,給他們來一句“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收尾總結。
7 有些公眾人物理虧時,總有些媒體人會抖出一句“見仁見智”,當是魔術師的那塊紅布,希望轉移民眾的注意力。找不出證據的指控,他們卻習以為常報導得繪聲繪影、痛心疾首;現在十一條屍體從泥潭深處挖出來,擺在眼前,他們卻從容淡定的一句“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好像很“哲學”、“智慧”的樣子,都是故作無事,準備放煙霧。
8 為何有人一點也不認為自己失誤,有他們必須負的公共責任,至少說一聲對不起;反而繼續胡亂在掰?就是因為他們不管怎樣掰,都有些媒體人會給他撐腰當大聲公與啦啦隊。
9 在神當家的地方,神以為子民都和他一樣神,在雷雨交加、大水來襲的三更半夜,兵荒馬亂搶救老弱幼小與物件家產的非常時刻,還能安安穩穩、服服貼貼上FB聽神發表精神講話,像極了好萊塢災難電影Independent Day總統演說的鏡頭。
10 看看當前我們作為一個社群所面對的挑戰 ~~當很多媒體熱心在“押寶”下一回誰會“得天下”,我們社會所面對的進展問題,早已不是當家的換誰做這麼簡單。可是,誰來帶領大家面對、激發思考一些很實在的建設問題?例如下一代的創意、創新思維如何培養;工業4.0如何著手,特色小鎮如何推進.......?
我覺得很害怕, 害怕我們的法律在一些當權者的手裏, 像搓面團似的以他們的喜惡為標準,他們的意見和立場才是對的,死不認錯,就算錯也要拉一個來墊背。(2017年10月22日 臉書)
Iconada: A Clubbing Place for Curators?
I came across a good book by Steven Rosenbaum, Curation Nation: How to Win In a World Where Consumers Are Creators. In this book, 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the editors and contributors of content to an internet site be called "curator", like a curator works in museum with his professional knowledge to organize collections of exhibit into a meaningful pattern. This blog, to me, is a testimony to Rosenbaum's thesis, where the blogger organizes outstanding photographs into a meaningful story. After reading the convincing story, we are just like having visited a nice exhibition in museum or arts gallery. (Comment by iPLOP on July 6, 2011)
Curator? I buy the idea. All of us are drown in the information tsunami. We used to describe the great difficulty of finding something as " looking for needle in a hay". I find that this description do not reflect our reality in the internet world today. The reason is simple, the size of hay is growing tremendously everyday, while the size of that pity needle is becoming tinier and tinier. There are too many good things that GOOGLE simply can't find. The reason, information grows in size and speed that no search engine can cope with now a day.
Good content is struggling with rubbish for web audience's attention. Curators' job is to organize good content for people's appreciation. We have been fed up with wasting time to look for good creators and their great works. GOOGLE doesn't help us much. We need outstanding curator to help locate, manage, organize and present good creators and their works. (Comment by corps sans organes on July 17, 2011 )
Can ICONADA be the clubbing place for web content curators? Or even the exhibitions hall of the curators' works?
We need to commence and convene a productive and local-specific conversation with all our stake holders. Voices must be heard and that is more than a monologue or one-way carpet-bombing of sales talks.
We need a central organizing place for all our stake-holders to meet, share ideas, and build a communal trust. It is not a matter of “create content and they will come”; it is “create content that gets socially connected and they will come”.
We need to put together an exhibition supervised by a curator or director of insight, someone who can give pattern and meaning to the fast changing incidence happened in our market place.(Comment by MalaysianCinema on August 3, 2011 )
(Ugo Rondinone 'Clouds + Mountains + Waterfalls' Exhibition)
More On Iconada's Review of Current Malaysian Mass Media ——
媒體與藝頻道 MEDIA § ART
愛墾雲端藝廊: 族群和解主題館
《媒体愛墾》
放慢脚步·數位化:所有的時間都在工作
與此同時,技術使工作滲透人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在信息高速公路時代,人們無從逃避電子郵件、電傳和電話。一旦你能從家里進入公司的數據庫、從飛機上接通互聯網,或接到在海濱度假的老板的電話,每個人都潛在地一直處於上班狀態。我的經歷告訴我,在家工作不知不覺地極易演變為,所有的時間都在工作。在最近的一次采訪中,《工作狂》一書作者瑪里琳稱,在21世紀,那種總是繃得很緊的壓力十分普遍。"工作狂過去指的是隨時隨地都處於工作狀態的人;現在所變化的是,隨時待命業已成為一種標準。"(奧諾德《放慢腳步》[35])
陳明發《誰說新聞不能是一種娛樂?》
各位不是在電視上,看過那些娛樂綜藝節目,在主持人或來賓說了什麼話後,後臺制作人員有事沒事的,就發一段“哈哈,哈哈,哈哈哈”的背景音效,增加觀賞樂趣?
如果在報告新聞時,也加上這特別笑聲音效,大家會覺得國家領導人和藹可親多了。
收視率會大大的提高,一般民眾的心理也比較平衡。
舉個例子:各位電視前面的觀眾你們好,首先來看看今天的新聞重點。
副首相今日宣布,政府將放棄以英語教數理(切進音效“哈哈,哈哈,哈哈哈”);
正在麥迦朝圣的首相漏夜發出文告澄清說,有關以英語教數理的決定,尚在研究中(切進音效“哈哈,哈哈,哈哈哈”);
總稽查署透露,政府以超過市價三十倍的價錢購買一批望遠鏡(切進音效“哈哈,哈哈,哈哈哈”);
反貪署澄清說,政府購物的程序合法,東西買貴了,是因為購買者沒有市場經驗(切進音效“哈哈,哈哈,哈哈哈”);
國防部說,政府買入的潛水艇只能浮在水上,無法潛下海底(切進音效“哈哈,哈哈,哈哈哈”);
政府發言人說,潛水艇的問題幸好發現得早,要是潛下海底後才發現無法浮上來,那才是真正的災難(切進音效“哈哈,哈哈,哈哈哈”)………。(原載 8.11.2011 愛墾網)
(Photo Appreciation: vee-why)
紀思道·被Pornhub毀掉的孩子
“他們從我的痛苦和煎熬中牟利,”一位名叫泰勒(Taylor)的18歲女性告訴我。警方證實,在她14歲的時候,一位男友祕密錄製了她的性行為影片,而影片最終被發到了Pornhub上。
“他們在利用我人生最低谷、利用我的身體賺錢,”一名哥倫比亞少女告訴我,她要求化名“Xela”。她16歲時,兩個美國男子給她錢換取性服務,並且將整個過程拍攝下來,然後發布在了Pornhub上。
(2020年12月8日 紐約時報中文版 https://cn.nytimes.com/)
愛懇編註:“他們從我的痛苦和煎熬中牟利,”;“他們在利用我人生最低谷、利用我的身體賺錢,”政治詐騙集團從民生煎熬與不滿中獲利,與這些色情產業經營者原來處於同一水平。
人格分裂?
相信不少上FB的朋友, 曾看過這樣的動態/貼文:
"我今天心情不好, 不要煩我!"
(心情欠佳,又嫌人煩, 那就躲起來別上臉書好了;非上社媒去發泄不可,不妨就把信息設定為“僅限本人”,偏偏又要上臉書公告天下,像不像鬧劇裏的橋段:“我想死啦,讓我去跳河,你們別拉我!”其實,誰也沒打算拉他/她囉。)
有趣的是,好些充滿善意與愛心的指頭,不管社媒信息長短或好壞,先禮貌地按個讃再說,或根本不看就滑到下一則信息。
(人家都心情不好, 你還按讚?簡直就是幸災樂禍?)
有些網友比較細心,會關切地問:“你怎麼了? 誰欺負你了。”
(都叫你別煩啦,還多多嘴問東問西?)
最搞笑的是,收集夠了一百幾十個讃以後,帖主回覆了: "我沒事,我很好!"
(人格分裂嗎?一下子我心情不好,轉個身又說我很好! )
其實,我最無聊;這樣的事竟然去讀,還煞有介事記載下來。
愛懇媒軆·延續閱讀 》
意大利都靈聖卡羅廣場
媒體與藝頻道 MEDIA § ART
陳明發·有些主流媒體
有的朋友不明白,我為何對某些所謂的主流媒體有很大的意見。這些想當然爾之輩還試探:“你是否和他們主事者有私人恩怨?”這話未免太小看我;私人恩怨何足掛齒?當這些媒體導致今天社會的墮落與混亂,無辜犧牲的,何止一人、一群人?我對他們有意見,自然比遇上殺父仇人還激動啦,因為受禍害的,是整整一代人。他們不自覺發揮“第四權”影響力也就罷了,但自覺地充當幫兇還若無其事,別人有麻木的權利與美德,我沒忍受的義務。(10.4.2021)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