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Comment
陈明发《一个词,一笔非遗》
[ 上 ]
人人爱听好故事,可是真正的好故事,又似乎不常有。
能把好故事来个新意的演绎,更深入人心,那还真考功夫。
实际上,我们的许多日常成语、用语,后面的典故就是非常感人的故事。
某个民族有世代流传的老话:格言、训诫、教诲、俗话、成语、谚语、歇后语等,仔细考据,都有“语出”何典的说法。那说法,便是故事。具有这个民族的文化特性。
所以说,这是这个民族的一项“文化生产”;产物,就是那足以流传下去,成为语境所蕴涵的智慧符号。
文化一直在演进,其产物的生产也不会只有一次机会。假如我们视原来的典故为素材,便有可能重新演绎做第二度、第三度的“文化生产”。
更精彩的,是作为语境符号的典故,它也具有“文化再生产”的价值。(31.12.2020)
[ 下 ]
徐志摩有首《偶然》,有人开个头,剩下的句子大家都会背得出——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汉语有个词,有人一开口说“三生”,很多人便自动想到“三生有幸”,形容某个际遇是三辈子修来的福;当然还有“三生不幸”;意思是“倒了三辈子的霉”。
最近看了个《景德传灯录》里的故事,里头对“三生”的诠释,让我联想到,徐志摩恐怕没读过这则宋代禅叙。
先来说故事本身。话讲——
有位朝廷要官,梦见自己走到浙江太湖的弁山碧岩下,遇上一位禅坐的老僧人。
眼前彌漫着极微薄的烟缕。
僧人对来客说道:这是施主向佛上香许愿留下的香,存在于世已三生。
第一世,是在唐明皇时期,你辞去剑南安抚使;第二世,在唐宪皇年间你上任西蜀书记;第三世,就在眼前。
呵呵,多有诗意。
一份缘,一个愿,最初作证的一炷香,留下看似随时消逝的一缕烟穗,流转了三生依然袅袅在飘。
那炷香,相信是施主在头一世退官返乡,途中路经碧岩时敬焚的;心中何所愿?看他后来二世都踏上仕途,可以猜想一二。
我写的不是劝世歌,无意叫大家勤烧香。
只是想温习柏格森的“绵延”哲学,从中华经典中去找一则小故事,说明我们这民族相信,心念这东西有其力量的。
再者,也和徐志摩抬抬杆:就算是微弱轻烟,因为有了信念,都能飘三世;一大片的流云投在人心上,怎个说忘就忘?
当然,很多事并不尽如人意,就像徐志摩后来的骤逝就够叫人嘘嘘不已;还好,大家都不听他的话,一份情缘没当真转个身就丢掉;一首好诗流转下来也快百年了。
列祖列宗留下的文化遗产,处处有诗性,我们三生有幸十辈子也享受不尽。但故事人都是考古学家,需要从篇章字句的层岩洞穴去挖掘。清理,鉴定与重新认识。(20.7.2023)
陳明發〈文化自信〉
說好自己的故事,不是替自己强打廣告;老王賣瓜,自讚自誇。斬釘截鐵,不容置疑。更準確的說法,不妨這麼措辭:「這故事好的地方,在它可能鼓舞我們一起解決共同的問題,走得更遠、更快,攀登得更高。」
一個國家的崛起,其不曾統治他國的歷史,雖是好故事;但聆聽這故事的國家,極可能曾飽受其他國家的侵略與蹂躪,尤其是不少國家曾在西方的“保護”、“協助開發”等名義下,最後淪為他們的殖民地。
這些「歷史陰影」,更容易遭遇外來的煽動;或被别有居心的政客所利用,是可以相像的。
因此,把好故事說好,固然要自身的「文化自信」,但同時間也不能忽略各方對這故事的信心。自信確實可掌握在自己手裏;可是他人有信心的反應,則必須主動去苦心經營、日積月累。
「一帶一路」要講好各方的好故事,這题目是完全正確的;與此同時,也要突出彼此共同的好故事,以拉近彼此的#心理距離。(3.10.2022)
朱啟華·時間性(Temporality)
名詞解釋: 時間性是指時間之所以成立的依據,常以一個「不變」為起點,區分變的順序,具體而言,亦因而有了過去、現在和未來。法國哲學家柏格森(Henri Bergson, 1859~1941) 提出了「綿延」(durée) 的觀念以說明時間性。他認為人們的意識原本是一條向前進行而不斷的綿延流,亦即人們處在不斷地知覺、統整外在事物的意識歷程中。只有當人在回想時,不斷往前的綿延流才會回復並注意到過去的綿延片刻上。依此人才能回憶「過去」的事。海德格 (M. Heidegger, 1889~1976) 延續胡塞爾 (E. Husserl,1859~1938)對「內在時間意識」的觀點,並由存有學的角度論述時間性。他認為「關切」(care; Sorgen)之意即在於時間性的基礎上。即「此有」(Dasein)之所以能不斷地顯示工具世界或「懸念」著其他的「此有」,是由於時間性使然。如有人想由一地到另一地時,即顯示出由此地到彼處的世界,可能步行或搭車前往。此時各種可能性均顯現出來,是基於「過去」所曾顯示過的工具世界而生。又當人「當下」做出某項決定時,立刻又顯示出一指向「未來」的世界。所以海德格以為任何「此有」在顯示其存有時,是基於「過去」;在「當下」顯示出一指向「未來」的世界。「過去」、「現在」、「未來」原來是整體的,這整體即是「時間性」,時間的區隔是以時間性作為基礎而產生。舒茲 (A. Schütz, 1880~1953)則將時間性的理論應用於社會學。他延續著柏格森、胡塞爾及海德格的觀點,區分每項社會行動產生的動機為:原因動機及目的動機。前者是一項行動之所以產生的原因,後者則是一項行動所欲達成的目的。通常一項行動產生時,兼具以上二種動機,但一般人並未細加區分。舒茲舉例說,當一個人下雨撐傘時,他之所以會撐傘可能是因為「過去」曾因雨淋而感冒;或不喜歡衣服溼的感覺,因此他撐傘以達到不被雨淋的目的。前者是原因動機、後者則是目的動機。也就是說,原因動機是基於「過去」的經驗,目的動機則是指向「未來」,故一項行動即統合了「過去」、「現在」和「未來」三方面。 由上述的論述推衍時間性在學校的時數分配中所應具有的基礎性。一節課之所以需要有引起動機及先前知識的複習,即在於喚起過去的經驗有助達成學習成果,這又是建立在意識之連續性,即時間性上。另一方面,當學生欲學習新課程時,應當與過去的經驗銜接,而不是呈現斷層的現象。由此即顯示出學生的學習活動並不局限在課堂上的時間,過去的學習經驗與即將呈現的知識內容,均應顧及學習者的時間性或意識整體。(收藏自:2000年12月 教育大辭書)
Source: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0734-020-00507-4
世界十大哲學問題如何認識
七、意向
意向問題,在本世紀許多著名哲學家的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儘管他們對意向的解釋有差異,意向在他們各自的哲學理論中起的作用也大不一樣。對意向的重視起源於胡塞爾,意向性理論是他的現象學的基石。
意向性指意識活動必定要指向某個意識對象,這是一種意向關係,它包括意向活動(noesis),也包括意向對象(noema),雖然意向性是人的心理活動所具有的特徵,但它不是心理結構,而是純意識的特性和結構。
海德格爾對這種意向性理論既有繼承,又有修正,他不是從意識與存在的區別著眼理解意向性,而是將其視為從在世存在引申出的概念。
薩特比海德格爾更接近胡塞爾,認為意識的基本特徵就是意向性,以及透明性。但他不同意胡塞爾把意向性當成構造性功能的觀點,他認為意向性意味著意識無內容,本身是虛無。
梅洛—龐蒂把意向性視為意識主體與對象聯繫的方式,他強調這種聯繫是沒有中介的內在關係,並認為意向性有不同的程度,意向活動與意向對象的關係也不是截然分明的。
利科對意向的研究有精神分析和解釋學影響的痕跡,認為意志大致等同於意向。
胡塞爾的意向性理論和語言的意義問題有很大關係,他認為聲音或墨跡本是一些無意義的物理現象,只是因為意向性賦義活動,才使語言符號具有意義。
在現象學之外的其他派別中,不少人對語言意義的說明充分考慮到了意向這個因素。當然,這個概念在他們那裡基本上等同於人的意圖、打算、動機,與胡塞爾的意向性概念有差異。
解釋學內部對於能否用作者的意向來說明文本的意義,有十分熱烈的爭論。早期的施萊爾馬赫是贊成用意圖說明的,後來,伽達默爾和許多人反對這一點,認為無法探知作者的意向,意義來自語言規則,或閱讀者的解釋。
而赫施認為意義是一種意向意識的存在,還有許多人認為,在日常談話中,講述者的意義由其意圖決定,詩人或作者的意向是解釋學文學文本意義的天然基礎。
在英美語言哲學家中,維根斯坦曾認為,把意向成分排除於語言之外,就會使語言的整個功能不復存在。
齊碩姆認為,應該用思想的意向性來解釋語言的指稱。格耐斯主張,講話者的意向在意義中起關鍵作用,某個語言表達式的意義就是講話者使用它來意謂某事。
胡塞爾在《意向性》(1982)一書中發展意向性理論,認為意向是把語言、心靈和實在聯繫起來的中介。(2018-10-08 由 幹部早讀《今日頭條》)
世界十大哲學問題如何認識
四、實在論和反實在論
實在論和反實在論的對立鬥爭貫穿本世紀的始終,尤其在近年,大批科學哲學家涉入此問題,成了科學哲學的核心爭論。這種對立鬥爭以完全不同於古典時代的方式表現出來,不論實在論還是反實在論,都有名目繁多的派別和牌號。
在上一個世紀之交,羅素和摩爾背棄了德國唯心主義的影響,轉到實在論立場,認為事實獨立於經驗存在,沒有人的感覺經驗,世界過去、現在和將來都存在著。緊接著,培里、蒙塔古等六位美國哲學家批評羅伊斯的絕對唯心主義,公開自己的新實在論立場。他們堅持被認識的對象獨立於人的意識而存在,批駁認識對象與認識主體不可分的唯心主義觀點。到了二十年代,以桑塔亞那、德雷克、斯特朗為代表的一批美國哲學家自稱為批判的實在論者,以別於新實在論立場,因為他們企圖克服新實在論的諸多困難。當然,他們仍然堅持反對將經驗等同於存在的唯心論立場。這批人中的R·W·塞拉斯在三十年代轉向唯物主義,在四十年代表示贊成辯證唯物主義。
自三十年代以來,實在論和反實在論的對立鬥爭日趨尖銳,量子力學中的某些發現,使反實在論獲得新的動力。海森堡宣稱,基本粒子的客觀現實性已不復存在,數學公式描述的不是基本粒子的行為,而是對其行為的認識。愛因斯坦和玻爾的實在論和反實在論觀點之爭,由於貝爾不等式被否定而有利於玻爾。有人把這一結果通俗地表述為:「月亮在無人看它時不存在。」反實在論常以工具主義的名稱出現,它主張,科學理論不是在描述微觀實體,它們不過是將一組可觀察情況和另一組聯繫起來的方便手段或工具。
W·S·塞拉斯是六十年代科學實在論的代表,他認為可以從科學理論的正確性中,推出理論實體的存在。當代最有影響的實在論者可能要算普特南,他的名言是,實在論是不使科學的成功成為奇蹟的唯一哲學。他和波義德一道主張一種逼真實在論,即認為成熟科學中的術語一定有指稱,成熟科學中的理論定律近似地為真。他贊成真理符合論,並和克里普克一道主張指稱的因果論。戰鬥力最強的實在論者是加拿大哲學家邦格,他稱自己的學說是科學唯物主義,他認為這是一種精確化的、與現代自然科學一致的唯物主義。此外還有埃利斯的內在實在論,哈金的實體實在論,胡克的自然進化實在論,邱奇蘭德的強實在論,夏皮爾和傑寧斯的中間路線實在論等。
近年來最令人矚目的反實在論者是范弗拉森,他用建構經驗論代替科學實在論,主張「科學旨在給予我們經驗上合適的理論;而接受一理論所包含的信念只是其經驗上的合適性。」勞丹認為,科學史不是證實了,而是明確地駁倒了科學實在論。法因大力駁斥各種實在論,宣告實在論已經死亡,鼓吹一種「自然的本體論態度」,認為各種「論」都是科學的空洞外殼。
當代實在論和反實在論之爭的另一個重要領域是意義理論,戴維森主張用語句的真來說明語句的意義,他採用了塔爾斯基的符合論的關於真理的形式定義。達梅特反駁說,這就假定了世界上一定存在某種東西,它使一個陳述要麼為真,要麼為假。達梅特的反實在論認為,這種實在論的假定並不成立,陳述的真假與我們的認識能力有關,有些語句無法判定其真假,古典的二值邏輯在有些情況下是無效的。
德希達的語言意義觀,也被人們認為是反實在論的,因為他認為語言並不代表或對應一個非語言的實在,符號不是從它們表示的對象那裡獲得意義,而是從其他符號處獲得意義。(2018-10-08 由 幹部早讀《今日頭條》)
(https://www.pinterest.com/)
世界十大哲學問題如何認識
一、反形而上學
這裏所說的形而上學,是就西方哲學傳統而言。不是機械觀的對立面,而是超驗玄想的同義語。除了新托馬斯主義、新黑格爾主義等帶“新”字號的哲學,幾乎每家每派都以反形而上學相標榜,都以破除形而上學為開辟新說的前提。
問題在於,對於不同派別而言,作為對立面的形而上學是大不相同的,甚至有這樣的情況:某家某派所欲破除的形而上學,正是另一家另一派立論的精髓之所在。
最早亮出反形而上學旗號的,應屬活躍於上一個世紀之交的尼采。他自稱反形而上學家,宣稱要向形而上學開戰,他以自己的透視主義認識論為武器,抽去西方傳統形而上學的兩塊基石——道德和邏輯,宣稱傳統形而上學自以為把握了世界的終極本質,實為一廂情願。不過,當他用強力意志對世界的根源和本質作概括時,他開創了一種新的形而上學。
在二、三十年代,分析哲學的開創者羅素和維也納小組的石里克、卡爾納普等人對形而上學展開了猛烈的攻擊。他們的出發點是邏輯和語言分析。羅素批評說,黑格爾那龐大而堂皇的思想體系,不過是建立在傳統的主謂辭邏輯的基礎上。
卡爾納普在題為“通過語言的邏輯分析清除形而上學”的論文中,指責與他同時代的存在主義大師海德格爾不顧語言的邏輯句法,發出了“這個‘沒有’本身沒有著”的囈語。事實上,海德格爾肯定認為自己是與傳統形而上學劃清界限的,在他看來,卡爾納普等邏輯實證主義者偏執於邏輯和科學標準,才是形而上學的表現。
當代法國解構主義哲學家德里達,大力鼓吹消解“在場的形而上學”,他認為自柏拉圖以來,西方哲學的主流假定了一種外界的、客觀的、絕對的參照物,用以衡量裁判觀念、意識的真假對錯。他認為,根本不存在這種作為基礎或標準的東西,他還認為尼采、弗洛依德、海德格爾,都曾致力於推翻這種在場的形而上學。
有些哲學家從反形而上學的立場出發,得出了取消哲學的結論。比如維特根斯坦認為哲學困惑是誤用語言所致,治療這種語言病的辦法是讓事物保持原樣,不搞哲學。羅蒂的觀點和德里達相似,他主張拋棄認識論哲學,轉向一種以詩歌為典型的後哲學文化。
由於反形而上學的風潮,二十世紀各派哲學很少以理論體系形式出現,有的極具方法論特色,有的以批判和否定為特征。對於我們來說,應該看到西方反形而上學傾向是哲學內部學理研究的結果,是大膽懷疑、勇於否定的精神的表現,否定形而上學之後往往有深刻的、新穎的東西出現。
(2018-10-08 由 幹部早讀《今日頭條》)
柏格森·內在綿延:反映意識流動
柏格森認為, 只有從空間延伸性角度,才能解釋可測量時間的本質。因此, 他運用三維空間、運動、(填充) 空白等術語, 表述其關註內在綿延的哲學理論。......
柏格森認為, 雖然物理時間可以測量, 但並不能反映意識的流動, 不能直接表現綿延的狀態, 可測量時間實際上,只是在計算一系列的“同時發生”。
因此, 人的智力活動表現為內在意識狀態的外化, 然後在三維空間中進行體悟與整理, 從而做出某個決定。
“我們若不引入三維空間這個觀念, 則不能用一根線來象征陸續出現。”(柏格森,2002 :69)空間成為人的思維活動的介質, 離開它智力就無法完成任何認知行為。
柏格森承認,物理時間對自然科學的有效性, 但認為它對語言和社會科學研究則不利, 因為語言和社會科學面對的是有意識的生命, 這也是他提出綿延概念的基本動機。
物理時間借助空間,而具備可測量的特征, 所謂時間的連續性, 實際上不能與真正的陸續出現或綿延相提並論。“至於所謂在外界的先後狀態, 它們每個單獨地存在著; 只是對於我們的意識而言, 它們的眾多性才是真實的; 我們的意識能首先保持它們, 然後把它們在彼此關係上加以外在化, 從而把它們並排置列起來。
意識所以能保持它們, 乃是由於外界的這些不同狀態,引起了種種意識狀態, 而這些意識狀態互相滲透, 不知不覺地把自己組成一個整體, 並通過這個聯系過程,把過去跟現在聯在一起。”(柏格森,2002 :82) (見胡學星,2005,柏格森與曼德爾施塔姆詩學,《山東外語教學》,2005 年第3 期,總第106期)
(Temporality as Bergsonian Critique in the Advertising and Visual Art of Bertram Brooker)
空間與時間:連續性與差異性
生態女性主義的論述認同,當今世界的生態危機起因,是二元對立論為主的思維體系。要修正這一錯誤對立的重點,首先必須認知到所謂人與非人、自我與他者之間的“連續性與差異性”。拉圖爾的政治生態學著眼於觀察人與非人,如何在局部性互動中逐漸形成一整體性網絡。主張沒有清楚的疆界或固定的本質,與環境間也未截然劃分,取而代之的是彼此間的根莖連結與局部網絡 (rhizomes and networks)。這種新物體的觀念有效的地方,在於它帶出了某種時間性,簡單的說,就是伯格森所說的,在注意到物體除了我們眼見的空間化輪廓 (spatial configuration)之外,還有所謂“在時間中的存在”(a way of being in time),亦即其綿延的韻律 (a rhythm of duration)。(参考:林宛瑄·綿延之群)
陳明發《過生活》
哲學實踐是過生活,比較有想法地過生活。極可能,也只有一個想法而已。這個想法就是:我就只懂得的,就這麼多。當下,這裏,此時此刻所能想到的那麼一點。不是打開手機去查閱別人曾說過什麼,目前正在時髦什麼;那是“博學”玩的邏輯。“博學”未必與“體悟”、“洞察”有關。哲學不錯是和所有事物有關;而我卻只能和自身當下,這裏;此時此處的覺知有關。那覺知若有創造力,即使是那麼一點,它也可能找到路徑跨越出去、翻身過去,躍進新領域。絲毫不稀罕、不需要感歎身世淒楚;因為生命、命運與生活可以互不糾結。不是原来就没有糾結,而是哲學實踐讓它受到更有生命力的對待。(29.3.2021)
(Source:https://www.pinterest.com)
延續閱讀 》陳明發談布爾迪厄
文化中介
福柯美學
https://iconada.tv/photo/hoststudio008
https://iconada.tv/photo/hoststudio042
https://iconada.tv/photo/2-13
https://iconada.tv/photo/6-1 超越性
https://iconada.tv/photo/7-1
https://iconada.tv/photo/8-1 文化傳承
https://iconada.tv/photo/12 學習
https://iconada.tv/photo/13-1
https://iconada.tv/photo/14-1
https://iconada.tv/photo/14-1 銀髮
https://iconada.tv/photo/4-4
https://iconada.tv/photo/hart-l-shkina-1
https://iconada.tv/photo/hart-l-shkina 文化資本
https://iconada.tv/photo/hart-l-shkina-4 敘事藝術
https://iconada.tv/photo/hart-l-shkina-5 文化
https://iconada.tv/photo/lois-greenfield-40-years-of-dancing-1 網絡學習
延續閱讀 》陳明發《一個成語,一筆文化遺産》(上)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