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自己:创意人心理学(第2部分)

Rating:
  • Currently 5/5 stars.

Views: 55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Rajang 左岸 on October 20, 2024 at 9:33pm

愛墾APP: 海德格爾的「呼喚」(Ruf)~~和心理學的「Calling」都涉及個體對自我意義的覺醒,但海德格爾的呼喚更側重於存在的哲學層面,強調個體對自身存在本質的反思和覺醒。而Calling理論更關注個體在社會、職業和生活中的使命感和滿足感,是一種更具實踐性和外向性的召喚。兩者的區別在於,海德格爾的呼喚是一種形而上學的內在覺醒,而Calling則涉及實際的社會角色和個人使命的實現。

海德格爾的「呼喚」(Ruf)與心理學中的「Calling」(人生召喚理論)存在了一些相似性,但它們的背景、哲學基礎和目標有所不同。通過對比兩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其異同點。

相似點

核心概念的相似性:海德格爾的「呼喚」是指個體從存在本身接收到的一種內在召喚,促使其覺醒並轉向本真的存在。它是一種對個體的召喚,旨在讓個體超越日常生活的沉淪狀態,重新面對自身的存在問題。

心理學中的「Calling」也涉及個體感受到一種來自生活、職業或使命的召喚,通常與個體的價值觀、意義感和內在驅動力相關。Calling意味著個體在某個領域找到一種深刻的目的感或使命感,這種召喚激勵他們為某個目標或更高的意義而努力。

個體覺醒與意義感:海德格爾的呼喚引導個體擺脫平庸的日常生活,意識到自己在世界中的存在,尋找對生命更深的理解。個體通過回應這種呼喚進入一種「本真性」狀態,找到自己存在的真正意義。

Calling也是一種個體對人生或職業意義的覺醒,促使個體擺脫消極的生活態度,找到與自己的內在價值觀、目標相符的行動路徑。它涉及追求一種有意義、有目的的生活。

超越日常生活的動力:海德格爾的呼喚讓個體從日常生活中的瑣碎事務中超越,關注其存在的本質問題。

Calling 理論認為個體通過找到召喚,能夠超越單純的職業角色或社會地位,追求更高的生活目標,達到一種內在的滿足感。

差異點

哲學與心理學背景:海德格爾的呼喚根源於存在主義哲學,特別是存在與時間中的形而上學討論,強調個體如何面對死亡、時間性和存在問題。海德格爾的呼喚是存在論的一部分,涉及個體在面對虛無與存在焦慮時,如何覺察到自身的生存狀態。

Calling則是心理學的理論,尤其在職業心理學、意義心理學和自我實現領域中常被討論。Calling理論通常探討個體如何在職業、生活中找到個人使命感和價值感。這種召喚更多與心理健康、個人滿足感和職業發展的實際問題相關聯。

本真性 vs. 社會性:海德格爾的呼喚集中於個體的「本真性」狀態,即如何通過內在覺醒擺脫日常的非本真狀態。這是一種深刻的存在哲學問題,更多是個體與「存在」(Being)之間的關系。呼喚並不關心個體在社會中的角色,而是強調與自身存在的深層聯系。

Calling理論則更注重個體與社會、職業和生活角色的互動。它涉及個體如何在社會期望、職業責任和個人價值之間找到平衡,通常圍繞著如何通過工作或生活追求個人價值和貢獻社會的問題。Calling 涉及一種社會化的角色履行過程,而不僅僅是個體的存在覺醒。

呼喚的來源與性質:海德格爾的呼喚是形而上學的,來源於存在本身,它沒有具體的對象或外部目標,是一種無聲的、內在的呼喚,引導個體面對其存在的本質問題。這種呼喚沒有明確的內容或方向,更多是引發個體的反思和覺醒。

Calling理論中的召喚通常有具體的方向和目標,可能與個體的職業、使命、生活目標相關。Calling可以是內在的感知,但也常常外化為某種職業或人生目標,明確指向個體的某種職業、社會貢獻或生活使命。

焦慮與滿足的關係:在海德格爾的呼喚理論中,個體通過面對自身的存在焦慮和虛無感,進入一種「本真」狀態。因此,呼喚引發的常常是一種存在的焦慮和反思,需要個體直面自己有限性(特別是死亡)帶來的生存困境。

而在Calling理論中,召喚更多與滿足感、成就感和個人使命感有關。Calling常與積極的心理狀態如自我實現、工作滿意度、幸福感等相聯系。雖然Calling也可能涉及挑戰和困難,但最終的目的是通過找到使命感來獲得滿足。

歷史與個體:海德格爾的呼喚不僅關乎個體的存在,也與整個歷史性(historicity)的存在有關,涉及此在如何通過時間性理解自身存在。這種呼喚不僅僅是個體性的,也涉及到人類歷史與時間的聯系。

Calling理論則是個體的,專注於個體在特定職業或人生階段中的使命感,與歷史或時間的深層關聯較少。Calling更多地關注個體如何在當下的社會和文化背景下找到意義,而非通過時間性理解自身。

 

海德格爾的「呼喚」和心理學的「Calling」都涉及個體對自我意義的覺醒,但海德格爾的呼喚更側重於存在的哲學層面,強調個體對自身存在本質的反思和覺醒。而Calling理論更關注個體在社會、職業和生活中的使命感和滿足感,是一種更具實踐性和外向性的召喚。兩者的區別在於,海德格爾的呼喚是一種形而上學的內在覺醒,而Calling則涉及實際的社會角色和個人使命的實現。

Comment by Rajang 左岸 on October 11, 2024 at 9:02pm

愛墾APP:意念科學·夢境同步與量子糾纏

意念科學
(Noetic Science),或稱為心智科學,探索意識、心靈與物質世界之間的關係,尤其關注心靈對物理現實的潛在影響。在意念科學的框架下,夢境中的同步性與量子糾纏現象可以被視為一種心智與宇宙間的深層關聯,揭示了人類意識可能超越時間和空間限制,彼此相互影響的潛在機制。

意念科學的核心假設

意念科學認為意識不僅是個人的主觀體驗,還是一個具有實質影響的力量,可能與量子力學中的不確定性、波函數、糾纏現象等原理相關聯。這個領域探索諸如心靈感應、遠距感知、意識對物質世界的影響等現象。通過這種視角,以下幾個方面可以用來解釋夢境同步性與量子糾纏:

意識的非局域性:意念科學中有一種觀點認為,意識或心智具有非局域性特質,超越了物理空間的局限。這與量子糾纏的非局域性相似。如果兩個或多個個體的意識在夢境中能夠發生「糾纏」,這可能暗示意識的非局域特性允許在不同個體之間傳遞信息或能量,正如量子糾纏粒子那樣,彼此間存在著一種「無形的鏈接」。

集體意識場域:意念科學的某些理論,例如由精神哲學家皮爾斯(Charles Sanders Peirce)發展出的「意識場」(Noosphere)假設,認為所有個體的意識可以構成一個共享的場域。在這種場域內,個體意識並非獨立存在,而是彼此交織在一起。夢境中的同步性現象可能是通過這種集體意識場域實現的,類似於量子場中的糾纏作用,個體在無意識狀態下能夠相互感知或互動。

夢境同步性與意念的交互

在夢境中發生的同步性現象可以從意念科學的角度進行解釋:

夢作為意識的投射:夢境被視為意識的表達,或者說是對潛在無意識領域的探索。意念科學可能會將這種同步夢境解釋為個體意識對「集體無意識」或某種更大場域的投射與感知。在這個場域中,個體的意念可以相互糾纏,類似於量子物理中的糾纏態。因此,當兩個個體在同一時間進入夢境時,他們的意念可能因為糾纏現象而同步,彼此感知到同樣的夢境內容或情感。

心靈感應的擴展形式:意念科學中提到的心靈感應現象,即個體之間通過意念傳遞信息或感知彼此思想。如果量子糾纏作用發生在夢境中,它可能表現為夢中的心靈感應。兩個人在夢中共享相同的感知、思想、場景,這不僅僅是一個被動的夢境體驗,而是一種通過量子糾纏和心靈感應的主動交流與共享。

時間與夢的重構

意念科學可能幫助解釋夢境中的時間結構與意識的關係:

夢中的時間超越:在夢中,時間通常以非線性的方式展開,過去、現在和未來可以交織在一起,甚至瞬間跨越多個時間段。意念科學可能會將這種現象解釋為意識對時間的重構能力。量子糾纏夢境中的同步性也可以通過這種機制來解釋:個體的意識在夢境中不再受到傳統時間線性的限制,而是進入了一種更為開放的時間狀態,意識的同步性可以在此狀態下通過量子糾纏的瞬時性來實現。

未來感知與夢的預示功能:意念科學領域的一些研究涉及預感或預知夢現象,即個體能夠在夢中預見未來事件。如果夢境與量子糾纏相關,意識可以「感知」未來的信息,這與糾纏現象中的瞬時性信息傳遞相契合。兩個或更多個體在夢境中感知到某種未來信息,他們可能同步體驗這種信息,從而產生夢的同步性和預示功能。

情感、意念與創造力的增強

從意念科學的角度,夢境中的量子糾纏現象不僅僅是一種意識連接,它還可能增強情感共振和創造力的潛能:

情感場域的擴展:意念科學認為情感不僅是個人的心理現象,還是一種能量形式,可能會影響到他人或更大環境。如果在夢中發生了量子糾纏現象,個體的情感體驗可能通過糾纏影響其他個體的情感場。這種同步情感體驗將強化夢中的情感共鳴,使夢成為一個高度情感化的場域,促進集體情感體驗。

創造力的激發與合作:意念科學強調,意識與意念的互動可以促進創造力的增強。通過夢境中的量子糾纏現象,個體的創造力不再是孤立的,而是與其他人的創造力相互關聯,形成一種集體創意的共振場。這種夢境中的集體合作將創造力推向新的高度,尤其是當無意識層面的洞見和靈感被激發時。

意念科學的未來探索

量子糾纏夢境的同步性現象為意念科學的未來研究提供了一個有趣的視角:

量子意識與實驗:如果意念科學可以找到夢境中量子糾纏的證據,它可能為意識與量子力學之間的聯系提供重要支持。未來的實驗可以通過腦電波監測、意識狀態跟蹤等手段,進一步探索夢境中的量子糾纏現象,以及個體之間的夢境同步性。

跨學科合作:意念科學還可以與神經科學、心理學、量子物理學合作,進一步研究夢境中的同步性現象,揭示意識、情感與物質世界的深層相互作用。通過這些跨學科的研究,或許能更好地理解夢境作為創造力來源的潛力,以及它如何通過同步性和量子糾纏來增強人類的意識體驗。

意念科學可以為夢境中的同步性與量子糾纏現象提供一個解釋框架。通過意識的非局域性、集體意識場、心靈感應以及時間的重構,意念科學揭示了夢境中個體之間可能發生的深層連接。這種同步夢境的現象不僅暗示了意識的廣闊潛能,還可能成為激發人類創造力、情感共鳴和意識擴展的重要途徑。意念科學結合量子物理的理論,將夢境轉變為探索人類潛意識和意識深度的橋梁,有助於進一步挖掘人類的創造力潛能。

Comment by Rajang 左岸 on October 9, 2024 at 5:11pm

愛墾APP:意念科學與「情動轉折」有何關係?

意念科學(Noetic Science)與「情動轉折」(Affective Turn)之間存在關聯,特別是在如何看待意識、感知、情感和身體之間的關係方面。這兩者都挑戰了傳統科學和哲學對心靈、身體以及情感的理解,強調了在主觀體驗中的感性和情感的重要性——

對感知和意識的關注

意念科學:意念科學研究的核心是人類意識的本質及其對物質世界的影響,包括直覺、內省、心智能力(如預知、感應等),這些往往超越了傳統科學所能解釋的范圍。它注重意識的潛力,探索心智與世界的關係,探討情感、思想與物質之間的互動。


情動轉折:
情動轉折聚焦於情感(affect)在主觀體驗中的中心作用,強調情感並非純粹的心理現象,而是通過身體感知、文化實踐和社會關係來表達和調節的。它探索個體如何通過情感和感知來理解和互動世界

關聯點:兩者都重視感知、情感和意識,超越了單純的理性認知模式。意念科學探討人類意識的潛力時,也觸及到情感如何影響我們的感知和意識狀態,情動轉折則強調情感和感知如何塑造我們的現實體驗。

超越身體與心靈的二分法

意念科學:
意念科學試圖超越傳統的身心二元論,認為意識和物質之間存在某種深刻的關聯,心智的活動不僅僅局限於身體內部,還可能對外界產生實質性的影響。它關注的是意識與物質世界之間的相互影響。


情動轉折:情動轉折也質疑了傳統的二元劃分,強調情感和身體的關係密不可分,認為身體不是情感的容器,而是情感過程的一部分。它重視身體感知在情感體驗中的作用,特別是在與環境和他人互動時,身體如何成為情感的承載體。

關聯點:兩者都對傳統的心靈-身體二分法提出了挑戰,認為心靈、情感和身體是一個整體化的系統。情動轉折的情感-身體關係,與意念科學中意識對物質世界的潛在影響之間存在共鳴。

對情感與直覺的重視

意念科學:
在意念科學中,直覺被視為人類意識的一種特殊表現,它是一種超越理性分析的深層感知能力。直覺不僅是一種情感反應,更是一種深層次的意識能力,能夠提供超越邏輯思維的洞見。


情動轉折:
情動轉折強調情感作為一種預感性的力量,它影響我們對環境的反應方式。這種情感並非簡單的情緒反應,而是通過感知過程發生的、超越語言和理性分析的體驗。它探討的是情感如何在文化、社會和歷史過程中運作。

關聯點:意念科學中的直覺與情動轉折中的情感體驗都被視為一種預感或超感知能力,兩者都強調人類有能力在傳統邏輯之外,通過感知和情感直接與世界互動。

對個體與集體的意識及情感連接

意念科學:
意念科學還關心個體的意識如何與集體意識相互聯系,認為個體與群體的心靈之間存在某種共鳴,這種共鳴可以通過直覺和感知體現出來。它提出集體意識可能在某些情況下影響社會進程或物理世界。


情動轉折:情動轉折也探討了個體情感如何通過社會和文化環境得以傳播和表現。它關注的是情感如何在社會中成為集體的力量,如何在日常實踐中表現出來。集體情感和情感氛圍(affective atmospheres)在情動轉折研究中是重要的概念。

關聯點:兩者都承認個體與集體的情感或意識之間的互動作用。意念科學強調集體意識的力量,情動轉折則關注情感如何在社會和文化中傳播並影響個體和群體行為。

非語言的研究重點

意念科學:意念科學經常探索那些無法通過語言和理性邏輯完全解釋的現象,比如靈感、直覺、潛意識等。這些現象常常是通過體驗、感知或直接的情感反應來捕捉的,而非通過傳統的語言表達。


情動轉折:同樣,情動轉折研究強調非表征性的情感經驗,即那些無法通過語言直接描述的感官和情感反應。它對情感如何通過身體和空間進行傳達感興趣,而這些情感往往是在語言之前或之外運作的。

關聯點:意念科學和情動轉折都關注無法通過語言表達的體驗和知識。意念科學試圖探索那些更深層次的感知領域,而情動轉折則通過身體和環境來理解情感如何在社會和文化中流動。


意念科學與「情動轉折」在一些核心議題上相互呼應,特別是在對情感、感知、意識與身體之間複雜關係的探索上。兩者都質疑傳統的理性至上觀念,強調情感和直覺在理解世界和自我中的關鍵作用。然而,意念科學更側重於探索意識對現實的直接影響,甚至包括心靈對物質的影響;而情動轉折則更關注情感在文化、社會和身體之間的互動過程。這兩種視角可以互為補充,共同為理解人類複雜的意識、情感和體驗提供新的理論框架。

Comment by Rajang 左岸 on September 30, 2024 at 11:52pm

愛墾APP:無器官身體の在地智慧

結合在地智慧(native wisdom)與德勒茲的理論及新文創教育,可以通過「生成」與「流變」的角度將地方性知識、傳統實踐、文化記憶等資源轉化為具有現代性和創新性的文化內容。以下幾個步驟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如何有效結合在地智慧,並在新文創教育中加以運用。

在地智慧的流動與生成

德勒茲的「生成」理論強調文化的動態變化,而在地智慧也並非靜態的傳統知識,它通過實踐、傳承和適應不斷發展和演化。海外華人社群中的會館、宗祠和行團等組織,本身就是這些流動智慧的儲存器。要結合在地智慧,關鍵在於找到這種流動性,並將它與現代需求相結合。

在地智慧的「生成」:在地智慧常常包含對自然、社會、人文的深刻理解,例如對於自然環境的傳統管理方式、節慶儀式中的社會團結和情感共鳴。這些智慧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通過新的方式生成新的意義。例如,傳統的節日慶祝可以通過現代媒介重新解讀,成為社會團結的象征和文化認同的體現。例如:通過研究婆羅洲或東南亞地區的農耕祭祀儀式,結合當代環境保護意識和可持續發展理念,設計一個融入文化傳承和現代環保的文創項目。

在地智慧的現代化應用:要將傳統的在地智慧與現代技術結合,可以通過數字化工具和新媒體實現。例如,通過記錄和數字化展示傳統工藝、口述歷史、音樂舞蹈等文化內容,可以為年輕一代提供接觸傳統文化的機會,並通過這些新媒介實現創新。例如:利用虛擬現實(VR)或增強現實(AR)技術,將宗祠或會館中的傳統儀式、手工藝和儀禮過程數字化,創造一種互動的文化體驗,使得受眾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並參與這些傳統文化。

多重性與地方智慧的共創

德勒茲的「多重性」概念提醒我們,文化不應被理解為單一的,而是多層次、多維度的。在地智慧也是如此,它不僅僅是地方的「固定」知識,還是多元文化和經驗的交匯。在結合新文創時,需要尊重這種文化的多樣性,並創造出新的文化形式。

共創的文化空間:通過新文創教育,可以讓在地智慧與現代創意產業融合,並賦予其新的意義。這種共創的文化空間不僅僅是為了保護傳統,更是為了利用它們生成新的文化體驗。例如:設計跨文化工作坊,讓當地社區與全球創意者一同參與,探索如何通過傳統的手工藝、舞蹈、音樂等文化形式,創造出新的文化產品,如時尚設計、數字藝術作品等。

多重文化身份的結合:新文創教育可以通過結合在地智慧中的文化多樣性,展示如何通過文化的交匯與融合生成新的文化身份。海外華人的組織結構(如會館、宗祠等)本身就反映了這種文化的多重性,可以將它們作為文化交匯的示例,通過新文創進行展示和教育。例如:在文創項目中,通過展示不同地方(如婆羅洲、東南亞、北美等)的華人社區如何融合當地文化與華人傳統,探索跨文化身份在全球化時代中的意義。

Comment by Rajang 左岸 on September 30, 2024 at 11:52pm

身體實踐與文化傳承

德勒茲的「身體」概念在這里尤為重要。在地智慧通過身體的實踐得以傳承,無論是手工技藝、宗教儀式,還是集體勞動和生活方式,這些文化實踐通過身體動作和感官體驗被一代代傳遞下來。新文創可以利用這一點,將傳統文化實踐轉化為新形式的文化產品或教育內容。

身體與文化體驗:可以通過創意的工作坊、表演或藝術展覽,展示身體如何成為文化傳承的媒介。在這些活動中,學生可以通過身體的參與來體驗文化的意義,從而加深對在地智慧的理解。例如:通過傳統的武術、舞蹈、手工藝工作坊,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文化傳承的具體方式。借助新媒體技術,拍攝或記錄這些身體文化實踐,轉化為可視化的文化檔案或數字藝術作品。

技藝傳承的現代化:結合身體技藝與現代技術,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傳統技藝如何在當代得以創新。例如,將傳統的木雕、編織等技藝與3D打印或數碼設計結合,形成具有現代風格的文化產品,既保持了傳統技藝的本質,又賦予其新的市場生命力。
例如:可以開發基於行團中的傳統手工藝技能的數字設計平台,學生通過這個平台既可以學習傳統技藝,又可以運用現代數字工具進行創作,形成具有創新性的文創產品。

去中心化的教育模式

在地智慧往往根植於社區和地方性組織,這與德勒茲去中心化的思想契合。通過去中心化的教育模式,可以將在地智慧融入日常生活和社區實踐中,而不再局限於課堂或中心化的教育結構。

社區主導的教育:通過去中心化的教育系統,鼓勵民間團體或地方社區參與教育決策和內容制定。會館、宗祠等組織可以成為文化教育的基地,通過社區成員的集體智慧,設計符合地方實際需求的課程或項目。 例如:在地方社區內設立文化教育中心,由當地傳統技藝大師、宗祠長老等作為導師,教授年輕一代有關地方歷史、手工藝、儀式文化等內容,同時結合現代教育方法,增強教育的互動性和實用性。

線上線下結合的去中心化平台:新媒體技術可以幫助實現去中心化的教育模式。通過線上平台,將不同社區的在地智慧進行共享,學生可以在線上學習全球各地的文化內容,而線下則可以通過實踐和體驗,真正接觸這些文化智慧。例如:開發一個全球華人社區文化平台,匯集不同地區的文化智慧與教育資源,學生可以通過在線課程和線下工作坊結合,學習不同地域的文化精髓,並將其應用於創意項目中。

新媒體與在地智慧的數字化

新媒體可以為在地智慧提供廣泛的傳播渠道和數字化平台。通過數字技術,不僅可以保存這些文化遺產,還可以創新性地展示和互動,讓更多人有機會接觸和理解這些智慧。

在地智慧的數字檔案:利用新媒體技術,將地方文化、傳統知識、口述歷史等進行數字化保存和傳播。例如,可以建立數字化的宗祠歷史檔案,記錄華人社區的文化傳統和故事,讓它們在全球范圍內傳播。例如:創建一個虛擬博物館,展示全球華人社區的歷史、文化遺產和在地智慧,用戶可以通過虛擬現實技術在其中進行互動和探索,學習文化背後的深層智慧。

創新性的文化表達新媒體可以幫助將傳統文化形式轉化為新的表達方式,例如通過短視頻、數字藝術或互動游戲展示在地智慧。學生可以通過這些新形式學習並創造文化內容,將傳統與現代結合,形成新的文化表達。例如:開發一個基於婆羅洲土著文化的互動游戲,通過游戲中的任務和情節展示當地的傳統知識、風俗習慣和自然管理智慧,讓玩家在娛樂中學習文化內容。

結合在地智慧與新文創教育,不僅可以通過數字化工具和新媒體技術創新性地展示和傳承文化,還可以通過德勒茲的生成、多重性和去中心化理論,使文化成為動態的、開放的創意資源。在地智慧通過與現代技術、創意產業的結合,不僅為教育提供豐富的內容,也為全球文化的多樣性和創新性做出貢獻。

Comment by Rajang 左岸 on September 29, 2024 at 4:20pm

愛墾APP:“平面”與“身體”的關係

德勒茲的「身體」概念和「平面」的關係可以從他的哲學中多個方面來理解,尤其是他的「生成」(becoming)和「平面」(plane)的理論。

身體的生成與多重性(Multiplicity of Becoming

德勒茲在其與瓜塔里的合作中,提到「無器官身體」(Body without Organs, BwO)這個概念,強調身體並不是一個固定的實體,而是一個多重性、開放性和過程化的存在。身體不應該被理解為功能性的機械結構(如內臟、器官系統),而應被視為一個不斷變化、解構並重組的場域。這個「身體」是生成的一個平面(plane of becoming),它允許多種力量和流動自由穿梭並重新組合。這種生成的過程不受單一功能或目的限制,而是開放的、多維度的。

平面與生成的關係

德勒茲提出「內在平面」(plane of immanence)是一個重要的哲學概念,指的是所有存在、思維、生成的場域。這個平面不帶有預設的本質,而是一個充滿潛能、未定形的區域。在「無器官身體」這個概念下,身體是在這個「平面」上進行生成和轉化的。這是一個無邊界、無中心的平面,其中力量、欲望和情感(affects)不斷被重新組合,形成新的關系和新的生命模式。這個平面為所有存在的「生成」提供了空間,使得身體、思想和事物可以進行自由的變化和演變。

平面作為潛能的展現

平面不僅僅是一個生成的場所,還是各種可能性和潛能的展開之地。在德勒茲看來,身體並不是一個固定的物質,而是一個潛能的多重性場域,處於不斷的生成和流變中。身體在平面上展示了無限的變化可能性,既不局限於生物學的理解,也不受文化和社會的固定編碼所約束。這與德勒茲的「去疆域化」(deterritoria-lization)緊密相關,身體和思維可以不斷從原有的限制中逃逸,進入新的關係和新的生成層次。

德勒茲的「身體」概念並非靜態的、器官化的存在,而是在「平面」上持續生成和變化的多重性場域。這個平面充滿了潛能和未定的可能性,身體在其中不斷被重新組織、流動和生成。這種關係表明,身體在德勒茲的哲學中不是固定的生物實體,而是一個在「平面」上開放、流動、解構並重新組合的動態場所。

Comment by Rajang 左岸 on September 14, 2024 at 9:50am

爱垦APP:美学、叙事、想象力

在西方美学史上,最早关于想象力的重要理论,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和《论灵魂》。在《论灵魂》里,亚里士多德提出“表象(φαντασία,phantasia)” 概念,认为表象是心灵在感知事物后的再现,是知识和思维的中介,而这与我们现代所说的“想象力”有很大的关联。

然而,更系统地讨论想象力作为创造性思维的力量出现在18世纪。例如,康德在他的《纯粹理性批判》(1781)和《判断力批判》(1790)中,深入探讨了想象力的角色。他认为想象力不仅在感知事物时发挥作用(将感性材料与理智概念结合),而且在艺术创作中具有自由创造的潜力,尤其在审美判断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康德的理论在浪漫主义时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例如,柯尔律治在《文学传记》(Biographia Literaria,1817)中,提出了“第一想象力”(primary imagination)“第二想象力”(secondary imagination)的区分,强调了创造性的、超越现实的想象力作为艺术创作和诗性思维的核心能力。

所以,亚里士多德是最早提出想象力概念的哲学家,而康德与浪漫主义者则进一步塑造了想象力在西方美学史上的核心地位。


叙事想象力


亚里士多德和康德都没有明确提出叙事直接影响想象力的系统理论。但是,二人通过不同的具体论述方向,间接涉及了叙事对想象力的影响,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表明叙事通过模仿生活;而康德藉审美体验中的自由创造,发现对想象力具有强大的引导和激发作用。而浪漫主义者如柯尔律治则进一步将叙事和想象力的关系推向了一个更具创造性的层次,强调通过叙事的象征与隐喻可以激发深层次的想象与创造性思维。

亚里士多德:

在《诗学》中,亚里士多德的主要关注点是戏剧与叙事(尤其是悲剧)的结构与功能。他虽然没有直接论述叙事如何影响想象力,但他通过讨论模仿(μίμησις, mimesis)和情节的安排,揭示了叙事形式如何影响观众的心理和情感反应。对于亚里士多德,戏剧性叙事可以通过模仿现实生活中的行动和情感,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和想象力,从而产生净化效果(卡塔西斯,katharsis)

在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中,观众通过想象和感受戏剧叙事中的冲突与情感,体验到自己未曾经历的情境,从而扩展了他们的心理体验。因此,叙事在某种程度上是通过模仿和呈现生活场景来激发和引导想象力的。

康德: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对想象力进行了更抽象的探讨,尤其是在审美体验中,想象力和知性之间的自由互动是核心问题。尽管康德的重点不在叙事上,但他认为想象力在感性与理智之间扮演了中介角色。在康德看来,艺术作品(包括文学和叙事)的构建通过提供自由的形式,能够激发个体的创造性想象力,尤其是在对艺术作品进行审美判断时,观者会在没有固定概念的情况下自由地运用想象力。

康德提到的这种自由游戏,可以解释为当人们在欣赏文学叙事时,想象力不仅仅被动接受外界提供的形象,而是在与作品的互动中主动构建和重新创造意义。通过叙事结构的布局、情节的发展,观众的想象力被不断引导、挑战和扩展。

浪漫主义:浪漫主义者如柯尔律治进一步发展了叙事与想象力的关系。柯尔律治在《文学传记》中探讨了如何通过叙事和诗歌唤起观众的想象力。他的“第二想象力”(secondary imagination)尤其强调艺术家通过重构和改造现实,创造出新的世界,而叙事是其中一个重要媒介。浪漫主义文学中的诗歌与叙事作品通过其象征性和隐喻性,能够启发读者的想象,帮助他们看到超越现实的可能性。

Comment by Rajang 左岸 on September 9, 2024 at 12:02pm

爱垦APP:史蒂格勒技术哲学教育 2

爱垦網之前在讨论意念科学时,曾提到机械人真的和斯蒂格勒(Bernard Stiegler [1952 – 2020] )的技术哲学,对传统教育将造成不小的的冲击。接下来,我们要谈谈它的机会又是什么?

对传统教育的机会

个性化教育的实现:AI使个性化教育成为可能,能够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学习计划、提供即时反馈、分析学习风格和需求。这种教育模式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节奏、兴趣和潜力,突破传统的“一刀切”教学模式。

AI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轨迹,识别出他们的优势和薄弱点,从而精准地提供针对性的课程和资源,提升学习效率和学习体验。自主学习能力的增强:学生在AI的辅助下,可以更加自主地规划学习路径,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

跨学科与系统思维AI技术的发展为跨学科教育提供了新的可能性。通过整合量子物理、心理学、认知科学和技术哲学,教育可以更全面地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帮助他们在复杂世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AI分析不同学科的关联,教育系统可以帮助学生跨学科学习,知识整合变得可能,综合性思维得以培养,从而打破传统学科壁垒。

AI辅助下的教育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全球性问题(如气候变化、社会不平等等),并通过技术哲学和系统思维训练,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创造力与协作能力的培养:AI和自动化能够替代许多重复性任务,这反而为教育提供了更加专注于创造力与协作能力培养的机会。未来工作需要更高水平的创造力和人际协作,这些都是AI无法完全替代的技能。

AI可以帮助学生完成大量繁琐的工作,腾出时间进行创意和创新活动。教育的重点将从知识的积累转向创造力的培养。

通过虚拟学习平台和AI支持的协作工具,学生可以与全球的同龄人互动,跨文化、跨学科地学习与协作,提升全球视野和团队协作能力。


伦理与技术反思教育的机会:AI和技术的迅速发展需要学生具备深刻的伦理反思能力。未来的教育可以通过引入技术哲学、量子伦理等新兴学科,帮助学生理解技术的复杂性以及它对社会和人类的影响。

教育可以专门设立关于技术伦理的课程,培养学生对AI、量子计算等技术背后隐含的道德和伦理问题进行批判性思考,形成对未来技术应用的反思性认知。

教育也可以通过技术与人文学科的融合,培养学生不仅具备技术技能,还具备哲学、心理学和伦理学的思维,能够应对复杂的技术世界。

AI时代对传统教育的冲击是深刻的,技术加速、记忆外化、时间和空间的重新定义都在挑战着传统的教学模式。然而,AI也为教育提供了诸多机遇:个性化学习、跨学科整合、创造力培养、伦理反思等,教育可以通过这些机遇重新定义其角色,将技术作为增强人类心智和社会合作的工具。在AI的辅助下,教育不再仅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而是成为培养未来全球公民与创造性思维的关键平台。

这对企业的培训、学习型社团的转型,以及乡产学的推动也一样管用。(爱垦網内部探讨整合笔记)

Comment by Rajang 左岸 on September 9, 2024 at 8:08am

爱垦APP:“意念意识” Noetic Consciousness

“意念科学”或“心智科学”(Noetic Science)中,科学家们是怎样看待“意念意识”的?

有关“意念意识”的定义,涉及到科学家们如何理解心智、知觉、经验的本质,尤其是在物质世界与心灵体验的交汇点上。“意念科学”的研究聚焦于心智与宇宙间潜在的深层联系,意识被视为不仅仅是个体生物功能的产物,也可能涉及超个人的、跨物质层面的维度。具体而言,通常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整体性:意识被看作是宇宙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类似于物质和能量。它不仅局限于个体的主观体验,而是更广泛的、与宇宙本质相关的现象。

2.扩展性:意识不仅仅局限于大脑的运作,可能跨越时间、空间,甚至连接到超越个人的领域,如集体潜意识、宇宙意识等。

3.非局限性(Nonlocality)受到量子物理的影响,Noetic Science提出了“意识”可能是非局限的,存在于超越物理空间的层面。它与量子纠缠等概念类似,强调了意识可能影响到远超个体的范围。

4.双向性:心智科学家们认为意识不仅仅是对外界的被动反应,它还能够主动塑造现实。在这种双向互动中,意识可能会改变物质现实,影响到个人和集体的命运。

5.不可简化性:相较于传统的神经科学将意识归因于神经元的电化学活动,“意念科学”提出了意识的不可简化性,认为它无法完全通过物质过程解释,可能有更高层次的存在形式。

6.自觉性(Self awareness)意识被理解为一种能够反观自身的能力,这种自我意识不仅仅是生理或心理过程,而是人类与宇宙深层对话的一部分。

这些观点虽然仍在科学主流中处于边缘地位,但为探索心灵、意识与宇宙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尤其是跨学科融合和心智的多维度研究。

这里的探讨并不是直接引用某位特定科学家的著作,而是基于对Noetic Sciences Institute(意念科学研究所)以及相关领域中常见的理论综述。Noetic Science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涉及心理学、意识研究、量子物理学和哲学等,许多科学家和思想家在不同方面进行了探索。

然而,关于“意识”的定义及其特性,以下几位科学家的著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背景和贡献:

1.Edgar Mitchell:阿波罗14号的宇航员,是意念科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Noetic Sciences, IONS)的创始人。他的著作和理论将意识与宇宙的整体性联系起来,提出了一种超越传统物理学的世界观,认为意识与宇宙密切相关。他的书籍《*The Way of the Explorer*》探讨了他的宇宙体验与意识的关系。

2.Dean Radin:是当代"意念科学"领域的代表人物,IONS的首席科学家。他的著作《*The Conscious Universe*》《*Entangled Minds*》探讨了量子物理与意识之间的关系,特别关注意识的非局限性和超感知觉(ESP)

3.Roger Penrose和Stuart Hameroff:虽然不直接属于“意念科学”,但他们的量子意识理论与Noetic Science中的某些观点有共鸣。他们提出意识可能与微管中的量子过程有关,从而与宇宙的基本物理定律相联系。

4.David Bohm:著名物理学家,其全息宇宙理论(Implicate Order Theory)强调了意识与宇宙整体结构的关系。他的观点强调宇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意识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

5.Ervin Laszlo:他的“阿卡西场理论”(Akashic Field Theory)结合了意识与宇宙的信息场,认为意识与宇宙场在相互作用中塑造现实。

这些科学家及其思想有助于理解“意念科学”中对“意识”多维度的思考,特别是在非物质、超个人领域和量子现象之间的联系。

Comment by Rajang 左岸 on September 8, 2024 at 9:35pm

爱垦APP:“意念體驗”(Noetic Experience)

回顾爱垦網15年来所发表或珍藏的内容,对文化创意商品(造物、培训或服务)做了大量的工作。其中,关系文创人潜能开发的部分,不管是个体或团体,直接或间接,为“意念科学”或“心智科学”提供了大量值得关注的材料。

开发成体验型文创商品,不妨命名为“Noetic Experience”或“意念体验”;其文创就是建立在“意念科学”基础上的“意念文创”。

它大可沿着“宇宙诗学”的方向做(文创管理)科学实践,设计出独特的感性活动。其设计结合个体的认知扩展与在地知识的实践性,将文化创意与灵性探索、感知体验深度融合,既满足现代消费者对深度体验的需求,又能通过文化传承和情感联结,增强产品或服务的独特性和吸引力。且举几个值得想像的项目——

“宇宙感知”性饰物与工艺品

使用在地天然材料(如石头、木材、水晶)制作具有象征意义的灵性饰品,如手链、项链、戒指等,这些饰品可以嵌入地方传承的文化符号,并引导佩戴者感受宇宙的能量。每一件饰品可以附带其制作过程的故事,讲述在地知识如何融入其中,强调其美学和文化背景。

以在地的传统符号、象征或自然元素为灵感,设计出承载地方知识的手工艺品,如护身符、雕刻、编织物。这些作品不仅仅是物件,它们可以通过象征性的设计让使用者感受到与自然和宇宙的联系,具有感知性的意义。手工艺品可以附带一些互动方式,如在使用过程中冥想或感知四周的自然力量,提升其精神价值。

手工艺与感知联结工作坊

开设手工艺制作与感知体验相结合的工作坊,参与者不仅学习传统技艺(如陶艺、纺织、编织等),还可以通过制作过程探索与地方知识和自然环境的感知互动。例如,在制作过程中,引导参与者去感知材料与自然界的关系,融入冥想与专注,强调制作过程中与宇宙的连接。

“地方传说与宇宙体验”书籍与插画

设计基于地方传说和传统知识的精美插画和书籍,结合对地方文化和宇宙观的美学呈现,让读者不仅理解地方知识,还通过书中的文字、视觉艺术体验到“宇宙诗学”的概念。例如,插画可以描绘人与自然、宇宙的关系,传递“诗性智慧”的感知。

文化体验式培训与工作坊 / 生态灵性体验营

沿着科学实践的理念,文化创意培训和工作坊可以帮助参与者通过实践体验获得与宇宙和地方文化的深度联结。设计以在地文化和自然为内涵的诗性冥想课程。例如,参与者可以通过冥想与大自然互动,体验在地文化中的“地方感”,课程设计可以通过结合传统仪式、故事传承等方式,引导参与者通过深度的感官体验进入宇宙与个体联结的状态。每次冥想课可以设置特定的主题,如与水、山、风等自然元素的联结,体现地方文化中的宇宙观。

将生态保护与灵性实践结合,设计以地方文化和传统知识为基础的“生态灵性体验营”。参与者不仅学习传统文化中的自然保护知识,还可以通过冥想、仪式、户外探索等方式,体验地方文化中的宇宙观。例如,通过森林或河流的灵性体验,参与者能够感知自然的力量,并学习如何通过地方知识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

文化创意服务

在文化创意服务方面,可以设计一系列带有“宇宙诗学”科学精神元素的体验式服务。包括但不限于“感知与文化再现”沉浸式体验,运用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等技术,设计沉浸式体验项目,带领参与者进入地方文化的历史与宇宙视野。例如,利用VR技术让参与者“进入”某个地方的传说世界,在虚拟空间中体验地方知识中的神话故事和宇宙观,这种方式可以让用户身临其境地感受“宇宙诗学”中的深层美学。

灵性旅游项目

设计与地方文化、传统知识紧密结合的灵性旅游项目。例如,带领游客深入乡土社区,参与当地的仪式、工艺制作和自然探索。每一次旅行都包含与当地人共同生活的体验,游客不仅是观光者,更是文化传承的参与者。他们通过感知地方文化中的自然智慧,体验人与宇宙的联结。这样的旅游项目可以深度结合“实行科学”,强调通过实际行动来理解和保护地方文化。

个性化灵性咨询服务

开发基于在地传统知识和宇宙感知的灵性咨询服务。通过结合地方文化中的占卜、星象学或其它灵性实践,提供个性化的心理或灵性指导。这个服务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基于地方传统知识,但又通过“宇宙诗学”的理念,帮助客户探索个人与宇宙、自然之间的深层联结。

沿着“宇宙诗学”和科学精神的方向设计文化创意商品和服务,能够赋予产品和体验独特的灵性与感知深度,帮助用户与地方知识、传统文化建立深刻的联系。这种设计方向不仅满足了现代社会对身心灵健康、感知体验和文化认同的需求,还通过整合科技与传统,创造出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文化创意体验。(爱垦網内部探讨/评注记录)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