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美國管理學大師彼得聖吉在1990年出版《第五項修練》一書後,10多年來在世界各地引起廣大而深遠的影響,帶動了許多企業競相推動學習型組織。
這幾年來,彼得聖吉開始接觸中國的儒釋道思想,並且多次到香港拜訪國學大師南懷瑾,今年再次提出新的管理思潮《修練的軌跡》(Presence),將管理再推向一個新的境界。
趨勢科技董事張明正,今年以來多次與彼得聖吉會談,也深受聖吉的影響。身為一個征戰全球的企業家,張明正如何解讀與使用聖吉提出的新思潮?《修練的軌跡》與企業經營如何連結?
(Photo Affection: The Curious Case of the Lady with the Red Scarf by Christian Beirle González, http://www.flickr.com/photos/yushimoto_02)
為什麼人才愈多,效率愈差?
楊瑪利(以下簡稱Q):近半年來你多次跟彼得聖吉接觸,看了他的新書 《修練的軌跡》,身為企業人,你怎麼讀這本書?
張明正答(以下簡稱A):這本書還沒有中文版的時候,我就買來看了。聖吉這本書將管理帶到另一個新的境界。
初看這本書時有點看不懂,不是英文看不懂,而是無法理解這和管理有什麼關係,找不出連貫性。我看不懂,就想直接向他討教,於是今年2月那陣子我去哈佛上課,順便去找他。
那天下了很大的雪,我在他任教的MIT(麻省理工學院)附近的一家餐廳等他兩、三個小時,手機也打不通,後來才知道雪太大了,他到不了波士頓市區,所以他索性去滑雪了。
隔天雪停了,他再約我去他家附近的義大利餐廳相會,我們終於有機會深談。
我當面問他:為什麼學理工出身,後來成為組織學與管理學大師的他,會去拜禪學大師南懷瑾為師、又對中國的儒釋道備加推崇?
那次見面我跟他談了三個小時,還因此延後一天回台灣。那天我們的談話涉及很多種領域,也提到他的研究關懷。
其實英文書名《Presence》,中文直譯就是 "活在當下"。
今年2月多我去聽星雲法師演講,我問他什麼叫做活在當下,他只對我說:你去打個禪七吧;所以4月我去打禪七,就是要去體認活在當下的哲學。
禪七讓我對事物能夠 "止觀",看事物會比較定,我開始瞭解,生活可以這麼規律、一致,而人的心智是可以被訓練的。
我以前總是積極地想要學習,創造策略,卻忽略了心智和思路的訓練。
聖吉的這本新書恰巧和我最近的體悟相契合。也許當管理的理論或實踐都已做到極致,就會發覺不足,轉而探究更高層次的,屬於心靈與哲學的層面吧。
這些說起來有點玄,聽起來有點不切實際的東西,卻是和商業經營息息相關。
在公司經營的過程中,我們曾遭遇到很多問題,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居然有了領悟,找到問題的根源。原來一切起源於人的自覺。
Q:你遭遇過哪些經營的問題?為什麼說自覺是一切的根源?能不能再進一步解說?
A:好!首先,就是遭遇執行力不彰的問題。大家都在講執行力,但往往好不容易搞出一個策略了,卻只有20%的人能夠把策略執行完畢,這個問題的真正原因在哪
再者,策略必須因應環境而改變,策略改變,組織也要改變,也就是所謂的組織變革,但變革往往無法深入,常常變到一半又回到原點,這是為什麼呢?
第三,趨勢科技的軟體計畫規模愈接愈大,各方高手如雲,就得要分組進行,台北、南京、和美國的團隊都得加入。
然而,我們的團隊愈來愈大、工程師愈來愈聰明,計畫完成的時間卻愈拖愈久,無法及時完成。在實際操作後,才發現這些問題不能單純透過計畫管理(project management)來改善,因為那些理論僅能分析,無法應用。
歸納我所遭遇到的三個主要問題:為什麼策略沒有辦法執行?為什麼無法做到深層的改變?為什麼人愈來愈優秀,但效率愈來愈差?這些都是在企業運作上實際會遇到的問題。
而聖吉的書中提到如何做到深層改變,其實跟中國哲學常說的止觀非常相近;透過止觀、反觀,追溯心中的真實狀態,才能讓我們看清問題的核心所在。
Comment
《修煉的軌跡》引動潛能的U型理論
自美國哲學家杜威以來,理論家一直認為,我們向過去學習,透過行動與反省的循環,產生新行動。
但是,U型理論指出了一種不同的學習過程。
在這種過程中,我們向尚未發生的未來學習,也向不斷發現自己的過程學習。
我們發現,自己是未來的一部分,要把未來帶入現在。
若過去是未來的良好指針,向過去學習當然不成問題。但是,如果造成變遷的全新力量興起,這時靠著過去前進,會讓我們看不見深刻明顯的變局。
(Photo Affection: H2O 5 by Nabil Darwish, http://ndproductions.wordpress.com/)
認知現實的另一種深度
“U”表示認知現實的另一種深度,以及由認知而來的另一種行動層次。這個過程包含三個主要階段或要素:
“觀察、觀察、再觀察(observe, observe, observe)”——與世界合而為一;
“退省與反思(retreat and reflect)”——讓內在領悟湧現;
以及“順應自然,迅速行動(Act in a instant)”。
我們決定將這三個階段稱為感知(sensing)、自然呈現(presencing)與實現(realizing)。
感知(sensing)
U型運動的三個基本層面,是所有學習過程的一種延伸。因此它們在表面上與計劃性變革的標準模式類似。就某種意義而言,較為表面的學習與變革過程,是U型運動的簡化版本。
例 如,絕大多數的變革都沒有“下探U”,因為人們沒有深層的感受。搜集資料不一定表示“暫停(suspending)”看待世界的慣常方式,也不一定表示註 意力從外部,轉為從現象或狀況的內部,來感知眼前的事物。
我們很可能只搜集支持自己既有假設的資料,“下載自己的心智模式(downloading patterns of the past)”,看到自己準備要看到的東西。
我們看到的是自己的過去,是自己的心智模式所反映的過往經驗。縱然我們試著做到“暫停(suspending)”,試著用新鮮的眼光看事情,還是有可能只看到自己與既有事物的連結。
自然呈現(presencing)
同樣的,沿著U下探的深度,也就是感知的深度,會塑造往後要發生的事。標準的變革理論就是做決策、訂定願景,以及透過一個有魅力的人,讓人們“獻身於願景”。
但是我們應達到一種清明的狀態,與正在湧現的未來,與“內在領悟”,合而為一。
“就某種意義來說,這個過程並不涉及做決定。該做什麽會顯而易見”。
要做什麽,取決於“你從哪裏來,以及你是什麽樣的人”。理性計算出來的決策與後續追蹤模式,很少關註決策者的內在狀態。
U型路線的最底部是自然呈現——從最深的根源觀省,成為這個根源的器皿。當我們“暫停(suspending)”、轉向,新的見解會從整體的生命過程裏慢慢浮現。
當我們感受到自然呈現(presencing),新的見解會進一步發展,從未來最高的可能性裏湧現。而未來最高的可能性連結了自我與整體。
自然呈現包含了第三種觀省,超越看到的外界現實,甚至超越從生命整體的內部觀省,它是從根源觀省,而未來的整體將從這個根源湧現。
它是從未來回顧現在。那一刻,我們會感覺到,與自己未來最高的可能性,也與此生的目的,合而為一。意願的根源從我們的過去,轉向操之於我們的未來。
在U的底部,你會發現自己的真正面貌,你會知道自己是個仆人或管家,為了世界的需要而存在。這就是“內在領悟”。一旦你看到自己需要做什麽,你就會自動自發,采取行動。
實現(realizing)
從U型路線的底部上攀,這個歷程涉及實現新事物,就像學習的標準模式一樣,只是這種行動來自一個比理智更深的根源。亞瑟的武術比喻(比武時思考,必死無疑)強調,順應自然采取行動的重要性。
就像一位受訪者所言:“我仿佛在一旁看著自己的行動。我一方面投入,同時保持疏離。這種情況發生時,奇跡必定會出現。”
U型理論提出一個基本問題:“如何才能從世界的內部采取行動,而不是由外部把行動加在世界上?”
在一般模式中,推動變革的領導者與他們想要改變的對象,是分隔的兩個群體。
例如,高階主管想要“改造他們的組織”,仿佛組織與自己是完全分開的。當其它人抗拒他們推動的計劃性變革,他們會感到挫折,然後繼續把遇到的困難“外化”,歸諸於自己以外的原因。
事實上,“改革計劃”或“推出改革方案”等名詞本身就意味著,人們把自己的意誌,加在一個預設成在他們之外的現實情況上。
與世界建立共同創造關系
但是U型理論提出另一種主張,強調個人或集體應與更大的世界建立“共同創造co-creating”的關系。
自我與世界有著無法逃避的連結關系。自我不是被動地響應外界現實,也不是在孤絕的狀態下創造新事物。
相反地,就像大樹的種子,自我是新世界誕生的一扇門。
最後,我們不可能說:“這是我的成就。”或是說:“這是我們的成就。”因為我們的經驗是一種不可分割的覺知與行動的一部分。
要找出能帶來真正意義的指導理念,讓大家願意奉獻自己,把指導理念化為一起生活與工作的方式,這實在是一項艱難的工作。這項工作要不斷地沿著U型路線往下走,不只走一回,而是一次次地走。
節選自《修煉的軌跡——引動潛能的U型理論》(彼得聖吉著,楊碩英譯,2006,台灣天下文化)
企業經營,靠知識傳遞的方法會有用嗎?
楊瑪利: 你去年卸下執行長的角色後,在趨勢科技的角色也跟著轉變了嗎?
張明正: 基本上,經營管理甚至策略制訂,我都可以放心交給Eva(新執行長陳怡樺)了。
因為我自己相信知識傳遞 (knowledge transferring) 是沒有用的,所以我也不會用以前成功的經驗影響Eva。以前發生過就發生過了,要讓整個公司都活在當下,才能創造全新的競爭力出來。
(Photo Affection: Reverse Hypnotism by Subhasis Santra, https://www.facebook.com/subhasis.santranit)
楊瑪利:這麼說來,其實很多像是心理學、哲學的東西其實都和商學有關?
張明正: 這些領域都是相互接軌的,而止觀就是連接的道路,《修練的軌跡》就是利用”“止觀”來與商學接軌的書。原本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但現在我發現了其中的關聯性。
聖吉沒有像我這樣這麼深層的商業經驗,可以將“止觀”與企業管理做連結,但他的研究和理論,卻打通我的任督二脈,我豁然開通,從腦到心的修練,對商業經營真的是很有用,也很實際的。
聖吉在這本書裡強調,商業的經營必須是從腦力的競爭到心力競爭,而心的力量唯有修練才可達成。
楊瑪利: 因此從《第五項修練》之後,你覺得企業應該要從學習型組織,轉變為自覺型組織?
張明正: “明心見性”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時候是我們被自己的習慣性的假設矇騙,唯有透過止觀才能打破成見,潛力、創造力就會慢慢發揮出來,從學習型的組織變成自覺型的組織。
每一個組織都必須要有自覺性,能夠隨時做改變,競爭力才能高。
自覺或止觀乍聽之下很玄,但認真體驗,便知它凌駕所有商業理論,有句廣告詞“科技始終來自人性”,我認為是止觀、自覺之後的深刻體認。
至於我自己,真的希望能夠“天人合一”,像聖吉說的“願景自然湧現”,不必苦苦追求。
真的是“道可道,非常道”啊。聖吉的書有研究理論與成功實例為後盾,把這種中國比較偏向性靈的哲學連貫到商業經營,真的是很難得。(洪綾襄整理)
楊瑪利: 你覺得聖吉在這本書裡的理論是可以應用的嗎?是不是可以趨勢科技為例?
張明正: 我很佩服聖吉,美國那麼實事求是的國家,他敢提出這種看似玄學的內容,能夠讓人信服,正是因它有被成功實踐的個案。
方才我提到另一個令我困惑的問題──為什麼公司愈大,人才愈多、愈優秀,但工作進度卻愈容易延誤?
分工愈細,容易造成每個部門互相指責、對立。
前些時候,南非前總統戴克拉克(Frederik Willem de Klerk)來台訪問,提到之前推動南非種族和解:
“ 就在那個時刻,我‘覺知’ 到黑人和我們是同一國家的人,他們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我要把 ‘他們’變成 ‘我們’。”
他的談話讓我體悟很深,在公司治理上,要讓人人認知到 “我們是同一掛” 的。
(Photo Affection: Hynoptic Geometry by Brian KC, http://www.flickr.com/photos/bchu81)
公司愈大,事情變複雜了,分工就更需要目標以及共同願景(share vision)。
建立協同力(collaboration)以及默契,才是讓你達成目標的原因。透過心智止觀,瞭解自己之後才能聆聽,默契於是建立。
知識的傳遞是無法傳授默契的,但默契的確相當重要,現在我也開始要我們的工程師培養自我意識。
我每兩個禮拜跟他們開一次早餐會,設計一些遊戲與活動,讓他們慢慢開始培養自覺性。我事實上已從止觀的領悟中,衍生出許多訓練內部溝通的方法。
比如我會將三人分成一組,共同討論一個主題:委屈。
同仁A對同仁B做報告最近有什麼覺得很委屈的事情,同仁C在一旁觀察,之後看同仁B如何轉述同仁A的委屈後,同仁C就針對B的報告做評論,B是否真實的聆聽到A的委屈?還是有很多的錯誤延伸?錯誤解讀?
這個過程其實就是在訓練聆聽、溝通、價值判斷,瞭解到如何給予回饋(feedback)、勇於面對、並接受他人的評價,這樣的訓練能讓員工學習 “接受現實”。
如果有些人覺得被評斷受到委屈,那就要當眾跟大家報告,這就是一種自我觀照,用更積極的態度去表達,這過程,就是一種止觀的過程。
楊瑪利:你剛才提到自覺是一切問題的根源,現在又談到默契是最重要的,是不是一定要團隊當中人人有自覺,才能建立團隊默契?這是你打禪七之後才有的體悟嗎?
張明正:人人有自覺,體認到改變的必要,跟自己的團隊產生休戚與共的感覺,大家覺得有必要朝一個共同的目標執行,這就產生了默契。
打禪七之後,才發現,其實很多的行為只是出於直覺。這種行為是無法意識到的,所以無法把自己抽離出來觀察自己,無法解釋自己的行為動機。
比如你每天喝茶,突然有人問你要喝什麼,你還是會選茶。過去加糖,你就加糖,過去加牛奶,你照樣加牛奶。就是說,原本只是直覺,延伸為一種行為,後來成為一種習慣
因此要在行為之前,先問自己為什麼要這麼做;「止」就是暫停以前的習慣、暫停現在正在進行的動作,「觀」就是要觀照自己的心態以及幽微的轉變。
我們常說「換頭腦」就是這個意思,如此才能深層思考。
如何讓員工真誠地對話,又敢嗆聲?
楊瑪利 :止觀應用在公司治理中,會產生什麼樣的效應?
張明正: 剛剛我提到為什麼策略沒有辦法執行,我認為當人人都有自覺性(self awareness)的時候,公司才能變成一個有自覺性的公司,可以感覺(sensing)外界的變化,感受到客戶購買的變化,這是深層改變的第一個步驟。
因為有了自覺,才能沒有成見地聆聽。否則大家只聽到自己想聽的,只能選擇性地接收,無法客觀地觀察現實問題。聆聽之後才能真誠溝通。
策略執行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真誠對話,敢嗆聲。我常說,Be yourself, be the best part of yourself,做自己,每個人都敢講真話,就能解決上述問題。
策略要有願景,而這種願景也必須是大家共同體驗、辯論得來的,如此才能打從心底激起熱情,共同朝目標邁進,這是未來每個公司都必須具備的。
最近大家都在說「世界是平的」,未來的公司形態會轉變,團隊上班不會在同一棟辦公室,甚至沒有辦公室。合作方案不會在同一個地方進行,管理的形態將大幅度改變。
比方說,在台灣設計軟體程式的工程師,要怎麼知道所設計的軟體能適合阿根廷或德國客戶的需求?
工作團隊天各一方,老闆可能久久才見一次面,維繫團隊的只有靠共同塑造的願景、靠員工自發性的熱情,在不被管理或監視的情形下,員工也能自動自發回應客戶的需求,因為他有了自覺,感受到團隊的默契,他為自己而工作,並非聽令行事,這樣的執行力當然更勝一籌。
為何公司容易老毛病復發?
楊瑪利 : 是不是有點玄了?談管理談到中國人的止觀?
張明正: 是有點玄,但是我又覺得很切身。止觀是他書中 "U型修練" 的第一步。他的書中提到,很多公司要改變,首先著手的大多是認知上改變、邏輯上的改變,但一下子又很容易老毛病復發,又回到老習慣。
他的U型理論就是講組織如何跳脫這種一再重複的因循,真正做到深層改變而脫胎換骨。
很多時候企業的改變是上層宣示一個新策略,大家於是熱熱鬧鬧地開會,表面上有了共識,但這種共識並不是來自於每個人深切體認後產生的自覺,而是遵從上層的心智模式(mental model)來認知。
如果觀念未做深層的改變,就很容易回到老習慣,做出同樣的行為、決策,變革便無法深化。
如果能夠先把以前種種成見或假設都先拋開,才能認清當下的事實,我想這就是所謂的止觀吧。
先暫停一切思惟,先放下知識,清空之後你會發現自己的五官視覺都更靈敏了,於是聽到了別人的聲音,瞭解了別人的真意,團隊之中人人有了這種自覺,自然容易產生默契。
說真的,在組織團隊當中,最難能可貴的就是默契了。而默契是無法用開會、教導、上課培養出來的。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