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這兩點,都和中國傳統對「詩」的看法大相徑庭。從第一點來看,詩幾乎成了文學的代詞,可以總括模仿之藝術。中國詩,除了偶爾可以兼指詞曲外,一般不如此用,也不如此想。其次,亞里士多德將「詩」視同「文學」,而且又是「模仿的藝術」,則這種詩與中國之所謂詩,在性質上亦不相同。因為自《尚書》和《詩序》以來,中國歌詩是環繞著「 詩言志 」這個觀念而發展的,其性質並非模仿;而亞里士多德將詩藝術的性質界定為「 模仿 」,也使得他的「詩學」缺少了抒情詩,成為戲劇的詩學。
不僅如此,亞里士多德又說「詩,是藉語言以模仿的藝術,其體或散行或和韻 」,在體制上,中國詩也沒有不用韻的散行體。
可見無論在指涉、性質、體制各方面,此詩與彼詩,皆非一物,隸屬於「詩學」觀念下的「史詩」、作為悲劇前身的「史詩」,要到中國詩歌里來認親戚,豈非緣木而求魚…
ContinueAdded by Cheung Po Tsai Cave on September 30, 2023 at 6:00pm — No Comments
史詩另一個形式特征,是它充滿了祈禱和譬喻。譬喻的使用,原因及其所欲達成的效果,是娛樂;祈禱則來自史詩和宗教、神話的關聯。文藝復興時期,批評家塔索(T. Taasso)甚至認為史詩雖以歷史為題材,卻必須是一種真正宗教(如基督教)的歷史 。換言之,史詩不能不涉及宗教,雖不一定以某種宗教信條為主題,卻含有濃厚的宗教意味。而且偽教和異教的歷史也絕對不適合用為史詩的材料。
三、史詩非詩史
透過這些文類特征,我們可以簡單地將詩史與史詩做一比較:…
Added by Cheung Po Tsai Cave on September 28, 2023 at 5:30pm — No Comments
這清晰地強調了它兩種原始功能。它是一部編年史、一本部落之書、一部有關風俗與傳統的重要記錄,同時也是一本供大家娛樂的故事書。其敘述活動,既然意在取悅群眾,則它所敘述的史跡就不可能是真實的歷史,而是為著聽眾興趣而恣意想像創造的,充滿了作意 好奇的幻設,以及大量神話、民間故事、風俗與傳統的材料。
故而,在史詩里,歷史是資材,超寫實的虛構是它的性質,而娛樂則是目的。
就其使用歷史題材而言,史詩主要是敘述超凡的英雄事跡,因此,英雄與神人的冒險、追求,構成了史詩的內在骨幹。後來的史詩,雖不再寫英雄和神話,卻仍以英雄式的個人為主,成為傾向於某人自傳的史詩。如華茲華茲的《序曲》、龐德的《詩章》、大衛.瓊斯的《咒逐》等都是。…
ContinueAdded by Cheung Po Tsai Cave on September 27, 2023 at 11:30pm — No Comments
有段時期,人們由於某些偏見,惋惜意大利沒有悲劇、法國沒有史詩。
美學家克羅齊認為這個現象很好笑,曾批評說:把某民族不具有某一文類視為恥辱或缺陷,惋惜某國沒有「史詩」,並對該國終於產生了史詩作家、終於有了史詩作品表示慶幸是種文化偏見。
不幸,這也是近百年來我國常上演的鬧劇。
一、尋找史詩
繼討論「中國何以沒有悲劇 」和在中國作品中尋訪悲劇的活動之後,許多卓越的批評家也在納悶:何以中國沒有史詩或長篇敘事詩不發達?…
ContinueAdded by Cheung Po Tsai Cave on September 22, 2023 at 9:00am — No Comments
詩之緣性
緣性。指萬事萬物「因緣和合」的緣生性。詩的緣性,即詩性中含有與萬事萬物緣交緣結的特性。詩為何豐富多樣? 皆因詩性中具緣性機能,能夠緣結宇宙自然的零零種種,緣交社會人生的方方面面,將人、事、物、景的種種形象與姿態聯系起來,因緣和合,顯現詩的儀態萬方。
外向與內向為緣性表現的兩個方向。外向,與宇宙自然、社會歷史、人類群體緣交,與個體的外在性人生軌跡緣結。內向,與心靈深處的心理活動精神狀態應緣結合。無論是詩的本體五要素,還是詩的主體五品質,皆因詩的緣性聚匯一體。詩豈止「緣情」,難道不同時也緣象、緣意、緣法、緣語等本體要素? 同時也緣感、緣思、緣識、緣悟、緣觀等主體品質?…
ContinueAdded by Cheung Po Tsai Cave on September 19, 2023 at 11:30pm — No Comments
詩之靈性
靈性。指靈透神奇之性能,飽含創造的靈妙性奇異的想像力,又稱為「靈氣」或「靈感」。靈性出自天賦,柏拉圖說詩人有神靈附體,不啻為詩之靈性寫照。詩表達的所有,從物性到肉性,從生理到心理——情、理(知與智)、慧、悟、神等初、中、高級的各個層次各種維度,皆為詩之靈性滲透,所貫穿。詩之靈性的獨特,是殊異與超越。殊異,能激活詩的一切質素,穿透詩的各個層面;超越,能提升詩人心性,不斷引領詩寫向前進發或向上攀升,乃至越過語言閥限躍向終極之境。詩之靈性,在詩人(藝術家)心性中最為活躍,極為殊特!此靈氣最能激活詩寫主體品質——詩心中的靈感、靈思、靈識、靈悟、靈觀、靈慧、靈覺等「靈心」狀態。
詩之靈性,為形而上之上溯靈元之力,率一顆詩心不斷創造,作不息的超升。…
ContinueAdded by Cheung Po Tsai Cave on September 6, 2023 at 11:26am — No Comments
如此明確界說,差不多也是對詩性的定義,它表明了「詩」之「性」在詩和詩學中體現的根本性質和基本性能。下面,是一個更簡明的定義——
詩性,是詩得以生生不息的根本性能。
這個定義,看似與上述說法不同,實質並無區別。因為「詩性」這個概念中的根本性即基礎性,意謂著與根基、根源、根性、基性、基石、本原、本源、本質、本性、始元、始源等同義,也意味著終極或指向終極。詩,狹義指詩歌這種體裁,廣義指向所有的文學藝術品類。詩性,也就意味著藝術性,不僅於一切詩歌現象與詩學理論都具同等份量,所有的詩與詩學都以它為基礎;藝術性既為文學藝術品類所必須,亦是一切文藝理論研究的前提。詩性使詩「生生不息」一語,意味著詩(包括一切文學藝術)生命從無至有的萌生、發生和不斷生成、生長等含義。…
ContinueAdded by Cheung Po Tsai Cave on September 4, 2023 at 5:00pm — No Comments
對於「詩性」這一詩學理論的核心概念,如何才能明確認知? 即——何謂詩性? 詩性由何構成? 有何特質與特性? 其內在機制、機理與機能是什麼?
本文試以漢語特有的字思維入手,以字詩想為理路,從建構字詩學理論角度,對以上問題的解答,提供一得之見。
概念簡釋與詩性界說
字思維字詩想字詩學字象…
ContinueAdded by Cheung Po Tsai Cave on September 2, 2023 at 3:00am — No Comments
【編者按】新詩百年,詩歌理論並不少,但絕大多數都是西方理論的販賣和嫁接,真正本土的理論少之又少。張嘉諺,一位年逾70的學者,幾十年致力於中國本土詩歌理論的創建,其遠見和治學精神令人佩服,中國詩歌的發展還是需要中國特色的理論來指導。
本文為論者「字詩學」理論研究的核心論文《論「詩性」》的節選,因「詩性」作為詩的根本「全子」,層層打開廣涉詩歌整體。本文僅論及其內在核心構成,其結構派生的若幹機能及其顯化為詩歌的若干功用,已在另外章節論述。用以回答「詩歌有什麼用?」的問題。即此文是回答:詩是什麼? 明白了詩性,詩是什麼? 的問題也大致明白了;而論述詩性機能與詩歌功能部分,則是部分回答「詩有什麼?」的問題。…
ContinueAdded by Cheung Po Tsai Cave on September 1, 2023 at 2:00a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6 Comments 59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2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0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5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7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5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2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