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他長得挺像大一號的許不了。
其實不僅長相,連講話的「氣口」和方式都像,讓人無法想像這麼一個詼諧的人,到底幹了哪些不堪聞問的事,否則怎麼四十多歲之前有一半的歲月都在監獄度過?
一旦問起他的過往,他又故意閃躲,然後一本正經地跟你說:「……如果不是你問起的話,我也不想講啦,其實,那些年,我一直替臺灣外島的交通建設流血流汗呢!不相信哦?我跟你說,綠島環島公路有我一分,而且大概表現太好了,所以後來蘭嶼環島公路開工竟然又找我去兜腳手。」
原來他說的是他人生頭兩次的流氓管訓。…
Added by iki kia kiak on September 18, 2016 at 10:55pm — No Comments
爸爸十六歲那年從嘉義跑到九份附近的礦區工作。十六歲還不能進礦坑,所以在煉金工廠當小工。
他發現工廠裏有一個年長的女工幾乎每天以淚洗面,於是善意地問人家出了什麽事,那婦人說她兒子在山上工作時中暑死了,十六歲,跟他一樣大。
我爸說:“你不要傷心啦,不然……我給你當兒子。”
從此我爸進了人家家門,當了別人的兒子。
…
ContinueAdded by iki kia kiak on September 10, 2016 at 9:35am — No Comments
阿端雙眼失明,所以村子裏的人習慣叫他“青瞑端”,當年他是礦村許多人的心理醫生。
日了不順的時候去找他,他會說七月家裏犯白虎,九月秋涼之後北方壬水旺,賺錢如扒土……諸如此類的,聞者便認命地忍受這段理所當然的艱辛。
萬一九月還是不順呢?他會要求把全家人的出生年月日都拿去給他看,全家幾口人總會有一口又沖犯到什麽吧?你說是不是?
他說的話沒人不信,於是再苦也可以往下撐,因為有信仰便有力量,三民主義不也這麽說過?…
Added by iki kia kiak on August 31, 2016 at 11:45am — No Comments
阿義和他似乎在開學第一天就已經交上朋友了。
第一堂課的自我介紹,他一開口全班就笑成一團,因為他的國語帶著很重的南部臺語腔調,聽起來很像豬哥亮在主持節目。
沒想到他好像也沒生氣,看了大家一眼之後說:「我是很認真地想跟大家認識,但是如果我的國語讓大家覺得這不正經的話,那我用臺語講好了。」
然後他就用流利而且有點古味的臺語介紹他自己,不過語氣裡有掩蓋不住的怒氣和挑釁。他說其實他不想來北部考高中,因為家裡是種田的,土味重,都市沒泥巴,怕水土不服;不過,國中校長想拚業績,說如果他考上北部第一誌願高中的話,三年學費要幫他出,所以才來考。…
Added by iki kia kiak on August 25, 2016 at 10:35am — No Comments
美滿有兩個丈夫,一個戶口內,一個戶口外;兩個孩子,一男一女,也是一個戶口內,一個戶口外。
每當有人說她好命,人生就像她的名字,她都回應人家說:“我的人生?我的人生根本就像看到鬼!”
美滿十八歲那年嫁給大稻埕一個商家的小兒子;洞房之前她不知道這個丈夫長得是圓還是扁,不過,所有親戚都說她會很好命,因為老幺比較得寵,吃、穿都占雙份,當老幺的媳婦肯定吃好、穿好、責任少。
結果呢?美滿說:“看到鬼!就沒人跟我說他爸爸娶了四個老婆,生了十個兒子外加七仙女,他是四房生的第十七個小孩,他爸爸連他的名字都常忘記!”…
Added by iki kia kiak on August 10, 2016 at 8:24pm — No Comments
事業失敗之後才發現除了開車之外,自己好像連說得出口的專長都沒有,所以最後他選擇開計程車。
不過,計程車在市區裡跑還是容易碰到以前商場上的客戶或對手,「熟人不收費,自己倒貼時間和油錢這不算什麼……,最怕遇到的是以前的對手,車資兩百三給你三百塊,奉送一句:不必找啦,留著用!外加一個奇怪的眼神和笑容,那種窩囊感夠你低盪個一整天!」
所以後來他專跑機場,說比較不會遇到類似難堪的狀況,而且也不用整天在市區沒目的地逛,讓自己老覺得像一個已經被這個戰場淘汰的殘兵敗將,或者像中年遊民一般地無望。…
ContinueAdded by iki kia kiak on August 9, 2016 at 1:25pm — No Comments
賣煙賣酒賣冰賣點心和零食的小店在村子的路口,是礦工們每天進出礦坑的必經之地,所以早晨、黃昏各熱鬧一次。
早晨他們習慣聚集在小店前等同伴,一邊聽某人轉述昨晚NHK海外放送的新聞內容,一邊清點入坑的工具和炸藥。黃昏再度聚集的時候,他們則是習慣邊吃東西邊聊天,順便讓風吹幹一整天都泡在水裏的膠鞋和腳掌。
礦工們的腳掌好像都很容易長雞眼或累積厚厚的一層角質,所以每隔一陣子總有人會跟小店的老板借剃刀,把正好被水泡軟了的雞眼和角質給削掉。
…
ContinueAdded by iki kia kiak on July 31, 2016 at 8:04pm — No Comments
那張臉孔和笑容依然如此熟悉,歲月好像沒有在他臉上留下多少痕跡。他的生日即便沒有寫上,直到現在她也還記得清清楚楚,何況是那麼特別的日子:四月一日,再怎麼樣要遺忘也難。
「……甜美而纏綿的言語或許更容易打動妳的心,但,請原諒一個在這樣的日子裡出生的呆子,他想用最簡單而且愚眛的書寫方式,來呈現心裡已然無法壓抑的悸動和持續的、無聲的吶喊,可是卻又想不出其他的合適的詞句,因此只好寫下這貧乏的三個字——我愛妳。」
這是他寫給她的一百多封情書的第一封。
…
ContinueAdded by iki kia kiak on July 25, 2016 at 12:30pm — No Comments
對於執行內容行銷的公司來說,要經常性地產出足夠的、精準的、以及能引起互動的內容,是一個大挑戰。而根據CMI和MarketingProfs的“2013年B2B內容行銷研究報告”,有64%的內容行銷業者覺得製定足夠的內容是讓他們最頭痛的事。
這也是為甚麼很多行銷人開始運用“內容策展”(Content Curation)的技術來解決這個難題的原因。行銷業者可以因此不用自己產出原創內容。…
Added by iki kia kiak on July 19, 2016 at 3:54pm — No Comments
我們的穿著、說話方式、飲食甚至是運動,全都被社群媒體網站和應用程式支配了。你起床之後的第一件事是看手機嗎 ?睡前的最後一件事是看手機嗎?兩個答案想必都是「是」吧?
社群媒體的力量在短短幾年內大幅增加,手機也變得有如我們身體的一部份。我們沉迷於Facebook、Twitter、Instagram等網站,更嚇人的或許是,社群媒體讓我們的自我形象,得以與自我價值和社會自尊產生直接連結。不信嗎?接下來就是社群網站和應用程式控制你的十種方式:
1.…
Added by iki kia kiak on July 18, 2016 at 12:30pm — No Comments
有很長很長一段時間不敢吃茄子。多長?算一算大約三十五年。
三十五年前,三年兵役的最後一年,部隊從金門移防臺灣;許多資深軍官和士官長忽然一窩蜂地辦婚事,大部分娶的是年紀幾乎可以當他們女兒的東部姑娘。
老莫好像一點也不動心,一如往常獨來獨往。他是空中管制無線電臺的臺長,和幾個兵成天窩在裝滿無線電器材的拖車裡,除了三餐派個人出來打飯之外,跟通信營的其他人好像少有接觸,也常讓人忘了他們的存在。
…
ContinueAdded by iki kia kiak on July 17, 2016 at 1:00pm — No Comments
【摘要】目前我國經濟快速發展,電視節目也百花齊放。在生活服務類中,美食節目的關注度不斷上升。當下,我國美食節目類型單一,同質化嚴重。深圳衛視的《蔡瀾食尚》是我國美食類節目中具有代表性的欄目,分析其創新之路,可以為我國美食節目發展提供借鑒。
30年的改革開放提高了我國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人們對精神娛樂方面的需求也隨之上升。於是作為新興產業的傳媒和通訊業自覺或不自覺地把自己的產品和服務向娛樂靠攏,美食節目也越來越多。本文分析深圳衛視《蔡瀾食尚》來談談我國美食類節目的創新之路。希望為我國美食節目發展提供借鑒。
一、美食節目《蔡瀾食尚》的定位與創新…
Added by iki kia kiak on July 16, 2016 at 10:58am — No Comments
[摘要]專業化品牌的建立主要是建立在受眾群基礎上的,隨著電視媒體之間的競爭逐步加劇,受眾的選擇空間也越來越大,電視傳播市場逐漸由一貫的賣方市場轉變為買方市場,電視頻道的品牌營銷成為爭取受眾群的主要手段。本文主要對影視頻道的發展現狀進行了闡述,分析並探討了影視頻道基於受眾意識展開品牌營銷的有效途徑.為影視頻道的專業化提出了建議。
隨著電視媒體競爭的愈加激烈,影視頻道主要媒體經營的中心環節逐漸轉向品牌營銷。對於電視媒體來講,電視媒體品牌建設的關鍵在於和受眾具有共同的價值觀,使受眾產生對頻道的忠誠度和信賴度,使頻道的收視率具有長期的穩定性。站在傳播學的角度上來說,影視頻道從一開始的建立發展到為受眾所接受和喜愛,主要是因為具有自己獨特的品牌形象和電視營銷觀念。…
ContinueAdded by iki kia kiak on July 15, 2016 at 10:35am — No Comments
小學二年級的孩子好像很喜歡鄰座那個長頭髮的女孩,常常提起她。每次一講到她的種種瑣事時,你都可以看到他眼睛發亮,開心到藏不住笑容的樣子。
他的爸媽都不忍說破,因為他們知道不經意的玩笑都可能給這年紀的孩子帶來巨大的羞怒,甚至因而阻斷了他人生中第一次對異性那麽單純而潔凈的思慕。
雙方家長在校慶時孩子們的表演場合裏見了面;女孩的媽媽說女兒也常常提起男孩的名字,而他們也一樣有默契,從不說破。
…
ContinueAdded by iki kia kiak on July 13, 2016 at 11:02am — No Comments
阿婆一輩子住在漁村,三十五歲那年先生就翻船死了,七個小孩最大的才十七歲,她說她是以“我負責養小的,大的孩子自己養自己”的方式把所有小孩拉拔大。
四男三女七個小孩後來都很成材,也許從小習慣彼此相互扶持,所以兄弟姊妹之間的情感始終濃郁。
他們唯一遺憾的是,阿婆一直堅持住在漁村的老房子裏,怎麽說都不願意搬到城市和孩子們一起住。她的說法是:“一年十二個月,七個小孩不好分,哪裏多住哪裏少住,他們都會說我大小心……而且一個人住,我自由,他們也自由。”
…
ContinueAdded by iki kia kiak on July 4, 2016 at 7:13pm — No Comments
村子的小學是分校,只有一到三年級各一個班,四年級之後就得走一小時的路到山下的本校上課。
也許太偏遠了,所以除了專帶一年級的老師因為一家人就住在村子裡,因此始終沒走之外,二年級和三年級的老師好像一直來來去去,最久的一年,短的一學期,甚至還有一個女老師報到那天哭著爬上山,第二天請病假,說是一雙腳全起水泡,接著就落跑,起水泡的腳怎麼走下山的沒有人知道。
惟一待過一年的那個,老實說,除了我們那裡,大概也沒人要。
…
ContinueAdded by iki kia kiak on July 2, 2016 at 10:02pm — No Comments
阿照跟她的爸爸一點都不親,就連「爸爸」似乎也沒叫過幾次。
這個爸爸其實是她的繼父。
媽媽在她四歲的時候離婚,把阿照託給外婆照顧,自己跑去北部工作。
阿照國小二年級的時候,媽媽帶了一個男人回來,說是她的新爸爸;不過,她不記得那時候是否叫過他,記得的反而是那男人給了她一個紅包,以及她從此改了姓,被同學問到厭煩、生氣,所以對這個爸爸不但陌生,甚至從來都沒有好感。…
ContinueAdded by iki kia kiak on June 29, 2016 at 9:29am — No Comments
第31節·角色
在文學、戲劇和電影裏,角色(characters)經常是分析的主題。無論是在敘事電影還是非敘事電影裏,無論是主角還是配角,他們都集中了人物的行為和電影的主題(圖3-6)。通常,我們對一部電影的討論集中於發生在角色身上的事情及其演變。《與安德烈的晚餐》(My Dinner with André,1981)主要是關於兩個人在晚餐時的談話,更準確地說,此片是兩個人在講的故事而不是關於兩個角色的故事。如《逍遙法外》(Catch Me if You Can,2002)這樣的傳統電影,以及如《漫畫大師羅伯特·克魯伯》(Crumb,1994)這樣的非傳統電影,幾乎是將它們的敘事全部集中於主要人物的傳記——騙子藝術家小弗蘭克·阿巴格納爾(Frank Abagnale,…
ContinueAdded by iki kia kiak on June 25, 2016 at 10:54pm — No Comments
第28節·敘事
大多數人在談到電影時,通常想到的只是敘事電影,而不是紀錄片或者實驗電影。一部敘事(narrative)電影可以被分成不同的部分:
·故事(story)是所有呈現給我們的事件或我們可以推斷出的事件。
·情節(plot)是以某種形式或結構對一系列事件的安排或建構。…
ContinueAdded by iki kia kiak on June 23, 2016 at 5:00pm — No Comments
第三部分:電影術語和文章主題
養成質疑影像並就其做筆記的習慣,會使你培養出一種將問題導向特定主題的能力。問題和筆記應該導向更多的問題,以及部分或者全部的答案。這種方法使一篇文章集中於某個特定的主題和技巧上。這個過程的關鍵是使用合適的詞匯來提出你的問題,描述你所看到的和你所想到的,來幫助你組織文字以使你的分析緊扣主題。
第25節·電影術語和文章主題…
Added by iki kia kiak on June 19, 2016 at 10:28am — No Comments
2024
2023
2022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5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1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6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5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0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3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5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