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自己:创意人心理学(第2部分)

Rating:
  • Currently 5/5 stars.

Views: 535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Rajang 左岸 on Saturday

爱垦網·高阶创造力挑战机械人系列:美学、叙事、想象力

在西方美学史上,最早关于想象力的重要理论,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和《论灵魂》。在《论灵魂》里,亚里士多德提出“表象(φαντασία,phantasia)” 概念,认为表象是心灵在感知事物后的再现,是知识和思维的中介,而这与我们现代所说的“想象力”有很大的关联。

然而,更系统地讨论想象力作为创造性思维的力量出现在18世纪。例如,康德在他的《纯粹理性批判》(1781)和《判断力批判》(1790)中,深入探讨了想象力的角色。他认为想象力不仅在感知事物时发挥作用(将感性材料与理智概念结合),而且在艺术创作中具有自由创造的潜力,尤其在审美判断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康德的理论在浪漫主义时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例如,柯尔律治在《文学传记》(Biographia Literaria,1817)中,提出了“第一想象力”(primary imagination)“第二想象力”(secondary imagination)的区分,强调了创造性的、超越现实的想象力作为艺术创作和诗性思维的核心能力。

所以,亚里士多德是最早提出想象力概念的哲学家,而康德与浪漫主义者则进一步塑造了想象力在西方美学史上的核心地位。


叙事想象力


亚里士多德和康德都没有明确提出叙事直接影响想象力的系统理论。但是,二人通过不同的具体论述方向,间接涉及了叙事对想象力的影响,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表明叙事通过模仿生活;而康德藉审美体验中的自由创造,发现对想象力具有强大的引导和激发作用。而浪漫主义者如柯尔律治则进一步将叙事和想象力的关系推向了一个更具创造性的层次,强调通过叙事的象征与隐喻可以激发深层次的想象与创造性思维。

亚里士多德:

在《诗学》中,亚里士多德的主要关注点是戏剧与叙事(尤其是悲剧)的结构与功能。他虽然没有直接论述叙事如何影响想象力,但他通过讨论模仿(μίμησις, mimesis)和情节的安排,揭示了叙事形式如何影响观众的心理和情感反应。对于亚里士多德,戏剧性叙事可以通过模仿现实生活中的行动和情感,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和想象力,从而产生净化效果(卡塔西斯,katharsis)

在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中,观众通过想象和感受戏剧叙事中的冲突与情感,体验到自己未曾经历的情境,从而扩展了他们的心理体验。因此,叙事在某种程度上是通过模仿和呈现生活场景来激发和引导想象力的。

康德: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对想象力进行了更抽象的探讨,尤其是在审美体验中,想象力和知性之间的自由互动是核心问题。尽管康德的重点不在叙事上,但他认为想象力在感性与理智之间扮演了中介角色。在康德看来,艺术作品(包括文学和叙事)的构建通过提供自由的形式,能够激发个体的创造性想象力,尤其是在对艺术作品进行审美判断时,观者会在没有固定概念的情况下自由地运用想象力。

康德提到的这种自由游戏,可以解释为当人们在欣赏文学叙事时,想象力不仅仅被动接受外界提供的形象,而是在与作品的互动中主动构建和重新创造意义。通过叙事结构的布局、情节的发展,观众的想象力被不断引导、挑战和扩展。

浪漫主义:浪漫主义者如柯尔律治进一步发展了叙事与想象力的关系。柯尔律治在《文学传记》中探讨了如何通过叙事和诗歌唤起观众的想象力。他的“第二想象力”(secondary imagination)尤其强调艺术家通过重构和改造现实,创造出新的世界,而叙事是其中一个重要媒介。浪漫主义文学中的诗歌与叙事作品通过其象征性和隐喻性,能够启发读者的想象,帮助他们看到超越现实的可能性。

Comment by Rajang 左岸 on September 9, 2024 at 12:02pm

爱垦網·高阶创造力挑战机械人系列:史蒂格勒技术哲学教育 2

爱垦網之前在讨论意念科学时,曾提到机械人真的和斯蒂格勒(Bernard Stiegler [1952 – 2020] )的技术哲学,对传统教育将造成不小的的冲击。接下来,我们要谈谈它的机会又是什么?

对传统教育的机会

个性化教育的实现:AI使个性化教育成为可能,能够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学习计划、提供即时反馈、分析学习风格和需求。这种教育模式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节奏、兴趣和潜力,突破传统的“一刀切”教学模式。

AI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轨迹,识别出他们的优势和薄弱点,从而精准地提供针对性的课程和资源,提升学习效率和学习体验。自主学习能力的增强:学生在AI的辅助下,可以更加自主地规划学习路径,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

跨学科与系统思维AI技术的发展为跨学科教育提供了新的可能性。通过整合量子物理、心理学、认知科学和技术哲学,教育可以更全面地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帮助他们在复杂世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AI分析不同学科的关联,教育系统可以帮助学生跨学科学习,知识整合变得可能,综合性思维得以培养,从而打破传统学科壁垒。

AI辅助下的教育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全球性问题(如气候变化、社会不平等等),并通过技术哲学和系统思维训练,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创造力与协作能力的培养:AI和自动化能够替代许多重复性任务,这反而为教育提供了更加专注于创造力与协作能力培养的机会。未来工作需要更高水平的创造力和人际协作,这些都是AI无法完全替代的技能。

AI可以帮助学生完成大量繁琐的工作,腾出时间进行创意和创新活动。教育的重点将从知识的积累转向创造力的培养。

通过虚拟学习平台和AI支持的协作工具,学生可以与全球的同龄人互动,跨文化、跨学科地学习与协作,提升全球视野和团队协作能力。


伦理与技术反思教育的机会:AI和技术的迅速发展需要学生具备深刻的伦理反思能力。未来的教育可以通过引入技术哲学、量子伦理等新兴学科,帮助学生理解技术的复杂性以及它对社会和人类的影响。

教育可以专门设立关于技术伦理的课程,培养学生对AI、量子计算等技术背后隐含的道德和伦理问题进行批判性思考,形成对未来技术应用的反思性认知。

教育也可以通过技术与人文学科的融合,培养学生不仅具备技术技能,还具备哲学、心理学和伦理学的思维,能够应对复杂的技术世界。

AI时代对传统教育的冲击是深刻的,技术加速、记忆外化、时间和空间的重新定义都在挑战着传统的教学模式。然而,AI也为教育提供了诸多机遇:个性化学习、跨学科整合、创造力培养、伦理反思等,教育可以通过这些机遇重新定义其角色,将技术作为增强人类心智和社会合作的工具。在AI的辅助下,教育不再仅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而是成为培养未来全球公民与创造性思维的关键平台。

这对企业的培训、学习型社团的转型,以及乡产学的推动也一样管用。(爱垦網内部探讨整合笔记)

Comment by Rajang 左岸 on September 9, 2024 at 8:08am

高阶创造力挑战机械人系列:“意念意识” Noetic Consciousness

“意念科学”或“心智科学”(Noetic Science)中,科学家们是怎样看待“意念意识”的?

有关“意念意识”的定义,涉及到科学家们如何理解心智、知觉、经验的本质,尤其是在物质世界与心灵体验的交汇点上。“意念科学”的研究聚焦于心智与宇宙间潜在的深层联系,意识被视为不仅仅是个体生物功能的产物,也可能涉及超个人的、跨物质层面的维度。具体而言,通常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整体性:意识被看作是宇宙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类似于物质和能量。它不仅局限于个体的主观体验,而是更广泛的、与宇宙本质相关的现象。

2.扩展性:意识不仅仅局限于大脑的运作,可能跨越时间、空间,甚至连接到超越个人的领域,如集体潜意识、宇宙意识等。

3.非局限性(Nonlocality)受到量子物理的影响,Noetic Science提出了“意识”可能是非局限的,存在于超越物理空间的层面。它与量子纠缠等概念类似,强调了意识可能影响到远超个体的范围。

4.双向性:心智科学家们认为意识不仅仅是对外界的被动反应,它还能够主动塑造现实。在这种双向互动中,意识可能会改变物质现实,影响到个人和集体的命运。

5.不可简化性:相较于传统的神经科学将意识归因于神经元的电化学活动,“意念科学”提出了意识的不可简化性,认为它无法完全通过物质过程解释,可能有更高层次的存在形式。

6.自觉性(Self awareness)意识被理解为一种能够反观自身的能力,这种自我意识不仅仅是生理或心理过程,而是人类与宇宙深层对话的一部分。

这些观点虽然仍在科学主流中处于边缘地位,但为探索心灵、意识与宇宙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尤其是跨学科融合和心智的多维度研究。

这里的探讨并不是直接引用某位特定科学家的著作,而是基于对Noetic Sciences Institute(意念科学研究所)以及相关领域中常见的理论综述。Noetic Science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涉及心理学、意识研究、量子物理学和哲学等,许多科学家和思想家在不同方面进行了探索。

然而,关于“意识”的定义及其特性,以下几位科学家的著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背景和贡献:

1.Edgar Mitchell:阿波罗14号的宇航员,是意念科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Noetic Sciences, IONS)的创始人。他的著作和理论将意识与宇宙的整体性联系起来,提出了一种超越传统物理学的世界观,认为意识与宇宙密切相关。他的书籍《*The Way of the Explorer*》探讨了他的宇宙体验与意识的关系。

2.Dean Radin:是当代"意念科学"领域的代表人物,IONS的首席科学家。他的著作《*The Conscious Universe*》《*Entangled Minds*》探讨了量子物理与意识之间的关系,特别关注意识的非局限性和超感知觉(ESP)

3.Roger Penrose和Stuart Hameroff:虽然不直接属于“意念科学”,但他们的量子意识理论与Noetic Science中的某些观点有共鸣。他们提出意识可能与微管中的量子过程有关,从而与宇宙的基本物理定律相联系。

4.David Bohm:著名物理学家,其全息宇宙理论(Implicate Order Theory)强调了意识与宇宙整体结构的关系。他的观点强调宇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意识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

5.Ervin Laszlo:他的“阿卡西场理论”(Akashic Field Theory)结合了意识与宇宙的信息场,认为意识与宇宙场在相互作用中塑造现实。

这些科学家及其思想有助于理解“意念科学”中对“意识”多维度的思考,特别是在非物质、超个人领域和量子现象之间的联系。

Comment by Rajang 左岸 on September 8, 2024 at 9:35pm

高阶创造力挑战机械人系列:“意念體驗”(Noetic Experience)

回顾爱垦網15年来所发表或珍藏的内容,对文化创意商品(造物、培训或服务)做了大量的工作。其中,关系文创人潜能开发的部分,不管是个体或团体,直接或间接,为“意念科学”或“心智科学”提供了大量值得关注的材料。

开发成体验型文创商品,不妨命名为“Noetic Experience”或“意念体验”;其文创就是建立在“意念科学”基础上的“意念文创”。

它大可沿着“宇宙诗学”的方向做(文创管理)科学实践,设计出独特的感性活动。其设计结合个体的认知扩展与在地知识的实践性,将文化创意与灵性探索、感知体验深度融合,既满足现代消费者对深度体验的需求,又能通过文化传承和情感联结,增强产品或服务的独特性和吸引力。且举几个值得想像的项目——

“宇宙感知”性饰物与工艺品

使用在地天然材料(如石头、木材、水晶)制作具有象征意义的灵性饰品,如手链、项链、戒指等,这些饰品可以嵌入地方传承的文化符号,并引导佩戴者感受宇宙的能量。每一件饰品可以附带其制作过程的故事,讲述在地知识如何融入其中,强调其美学和文化背景。

以在地的传统符号、象征或自然元素为灵感,设计出承载地方知识的手工艺品,如护身符、雕刻、编织物。这些作品不仅仅是物件,它们可以通过象征性的设计让使用者感受到与自然和宇宙的联系,具有感知性的意义。手工艺品可以附带一些互动方式,如在使用过程中冥想或感知四周的自然力量,提升其精神价值。

手工艺与感知联结工作坊

开设手工艺制作与感知体验相结合的工作坊,参与者不仅学习传统技艺(如陶艺、纺织、编织等),还可以通过制作过程探索与地方知识和自然环境的感知互动。例如,在制作过程中,引导参与者去感知材料与自然界的关系,融入冥想与专注,强调制作过程中与宇宙的连接。

“地方传说与宇宙体验”书籍与插画

设计基于地方传说和传统知识的精美插画和书籍,结合对地方文化和宇宙观的美学呈现,让读者不仅理解地方知识,还通过书中的文字、视觉艺术体验到“宇宙诗学”的概念。例如,插画可以描绘人与自然、宇宙的关系,传递“诗性智慧”的感知。

文化体验式培训与工作坊 / 生态灵性体验营

沿着科学实践的理念,文化创意培训和工作坊可以帮助参与者通过实践体验获得与宇宙和地方文化的深度联结。设计以在地文化和自然为内涵的诗性冥想课程。例如,参与者可以通过冥想与大自然互动,体验在地文化中的“地方感”,课程设计可以通过结合传统仪式、故事传承等方式,引导参与者通过深度的感官体验进入宇宙与个体联结的状态。每次冥想课可以设置特定的主题,如与水、山、风等自然元素的联结,体现地方文化中的宇宙观。

将生态保护与灵性实践结合,设计以地方文化和传统知识为基础的“生态灵性体验营”。参与者不仅学习传统文化中的自然保护知识,还可以通过冥想、仪式、户外探索等方式,体验地方文化中的宇宙观。例如,通过森林或河流的灵性体验,参与者能够感知自然的力量,并学习如何通过地方知识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

文化创意服务

在文化创意服务方面,可以设计一系列带有“宇宙诗学”科学精神元素的体验式服务。包括但不限于“感知与文化再现”沉浸式体验,运用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等技术,设计沉浸式体验项目,带领参与者进入地方文化的历史与宇宙视野。例如,利用VR技术让参与者“进入”某个地方的传说世界,在虚拟空间中体验地方知识中的神话故事和宇宙观,这种方式可以让用户身临其境地感受“宇宙诗学”中的深层美学。

灵性旅游项目

设计与地方文化、传统知识紧密结合的灵性旅游项目。例如,带领游客深入乡土社区,参与当地的仪式、工艺制作和自然探索。每一次旅行都包含与当地人共同生活的体验,游客不仅是观光者,更是文化传承的参与者。他们通过感知地方文化中的自然智慧,体验人与宇宙的联结。这样的旅游项目可以深度结合“实行科学”,强调通过实际行动来理解和保护地方文化。

个性化灵性咨询服务

开发基于在地传统知识和宇宙感知的灵性咨询服务。通过结合地方文化中的占卜、星象学或其它灵性实践,提供个性化的心理或灵性指导。这个服务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基于地方传统知识,但又通过“宇宙诗学”的理念,帮助客户探索个人与宇宙、自然之间的深层联结。

沿着“宇宙诗学”和科学精神的方向设计文化创意商品和服务,能够赋予产品和体验独特的灵性与感知深度,帮助用户与地方知识、传统文化建立深刻的联系。这种设计方向不仅满足了现代社会对身心灵健康、感知体验和文化认同的需求,还通过整合科技与传统,创造出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文化创意体验。(爱垦網内部探讨/评注记录)

Comment by Rajang 左岸 on September 5, 2024 at 9:03pm

钱学森与“意念科学”

钱学森先生是中国著名的科学家,因其在火箭技术和系统工程学领域的贡献而闻名。他在晚年对“人体科学”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并且提出了有关“人体特异功能”(如气功)与科学的研究方向。尽管他并未明确使用“意念科学”(noetic science)(待确定)这一术语,但他在研究中探索了人类意识与物质世界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使得他与这一领域的理念有某些契合之处。

钱先生晚年提出的“开放复杂巨系统”理论(涉及对人类意识和特异功能的科学探索),正是试图将物理学、生命科学、意识研究等结合在一起,从系统性、整体性的角度研究人体与意识。他的研究方向与“心智科学”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如人类意识的本质、意识对物质世界的影响等)相重合。

虽然他并不直接使用“意念科学”、“心智科学”这一概念,但他的探索体现了对意识、认知与物质世界之间关系的跨学科兴趣,尤其是在他的“人体科学”研究中,注重用科学方法验证气功等领域的神秘现象。

因此,可以说钱学森确实在某种意义上为“意念科学”或类似领域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探索方向。他强调科学应当关注意识、特异功能等被传统科学忽视的现象,使得他在全球范围内的意识科学探索中占据了一个先驱性的角色。


中国在当今依然延续对钱学森先生研究的探索,尤其是在他提出的“人体科学”和“系统科学”领域。尽管早期的研究涉及较多争议,但随着时间推移,相关研究正获得更多认可,尤其是在科学与人体认知、智能发展方面的交叉领域。

近年来,中国在系统科学的框架下,特别是钱学森的思想指导下,继续推动对复杂系统和人体潜能的研究。例如,上海交通大学的“钱学森研究中心”专注于他的系统科学理念,探讨复杂系统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尤其是在人工智能、认知科学等新兴领域中的应用。此外,人体科学和脑科学方面的研究也逐步被引入,以期在智能系统和认知计算领域取得新突破。

这些研究的进展不仅推动了钱学森的思想在现代中国科技中的延续,也对全球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影响。(爱垦網内部探讨/评注记录;采用前敬请慎重对照其他网络材料)

延續閱讀:

講好廣袤大地的故事

是新思維,就立足新時代

構想中的漢字思維研究

「錢學森之問」與「錢學森之痛」

在地復興迎機遇

文化創意產業應該被列進大健康領域?

新思維結合好故事

Comment by Rajang 左岸 on September 2, 2024 at 9:04pm

高阶创造力挑战机械人系列:“呼唤型造物”(Evocative Object)

以下三个成功的数字文化创意产品,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陈明发博士曾在爱垦網讨论过的“evocative object”概念,它们都融合了象征性、文化内涵和用户体验:

1. Google's AI-Powered Art Project (Magenta)

Google 的 Magenta 计划是个使用人工智能(AI)创作音乐、视觉艺术和其他形式作品的平台。该项目结合了先进的技术与创造力,允许用户通过简单的输入生成复杂的艺术作品。这种互动模式鼓励用户与技术共同创造,从而激发个人的创造力。

其特点是强调用户的参与和个性化创造过程,赋予用户艺术家的身份,让他们体验到创造的乐趣和成就感。

3. Sifteo Cubes

这是一套互动型玩具,结合了物理触控和数字交互。每个小立方体都具有独立的显示屏、传感器和互动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摇晃、移动或点击这些立方体来进行各种创意活动和游戏。

它通过物理和数字交互,增强了用户的沉浸感和参与度。这种设计不仅提供了娱乐功能,还鼓励用户通过互动来激发创造性思维。

3. LEGO Ideas

这平台允许用户提交自己的创意设计,并通过公众投票和评审来决定哪些设计将被实际生产。这个平台成功地将用户的创造力和集体智慧转化为实际的产品,体现了互动性和社区参与的重要性。

它通过集体创造力和参与式设计,成功地将用户的想象力和创意融入到品牌的产品线中,创造了高度个性化和象征性的玩具。

这些产品在各自的领域中成功地实现了用户的深度参与、创造力的激发和象征性表达,对开发“evocative objects”极有价值的参考。


在某种程度上,短视频服务领域的TikTok 和抖音符合“evocative object”(呼唤型造物)的理念,特别是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用户生成内容 (UGC)

创意表达平台: TikTok 和抖音都是用户生成内容(UGC)的平台,允许用户通过视频表达自己的创造力和个性。这种方式鼓励用户利用短视频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想法和文化背景。这些平台为用户提供了创作和发布内容的工具和空间,使得每个用户的视频都可以看作是一种“evocative object”——即具有个人象征意义和文化表达的数字作品。

呼唤性和互动性: 用户可以通过评论、点赞、分享等方式与内容互动,甚至可以通过模仿、挑战等方式进行多次创作,这种互动性和内容的不断迭代和演变正是“evocative objects”理念中的互换性。

文化表达: TikTok 和抖音上的内容往往反映了用户所在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从舞蹈、音乐到语言和时尚,这些平台成为全球文化交流和创造力展现的场所。这种跨文化的内容创造和传播方式与“诗性思维”中的象征性和隐喻性有着共通之处。

社会意识: 虽然虚拟平台本身并不是专门为环保、ESG等社会议题设计的,但用户可以利用平台传播相关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例如,用户可以通过创作内容来推广环保产品或倡导环保生活方式,这种内容本质上是一种具有生态意识的“evocative object”。

诗性叙事: 很多创作者通过短视频形式传达诗性内容,结合视觉、声音和节奏,营造出一种诗性氛围。这种表达方式与Vico的“诗性思维”紧密相连,展示了如何通过多种感官体验来触动和激发创造性思维。

短视频的情感共鸣: TikTok 和抖音的视频通常通过简短的内容迅速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这与“ecocative objects”设计中注重情感和审美体验的理念相符。视频中的音乐、视觉效果和情感表达能有效地触动观众的内心,形成强烈的情感链接。

TikTok 和抖音在很多方面都符合“evocative object”的理念,尤其是在用户创造力的激发、文化表达和互动性方面。尽管它们是数字平台,而非物質产品,但它们成功地将用户体验、文化内涵和创造性互动结合在一起,成为当今数字时代的重要文化创意载体。

相关:

陈明发博士〈TikTok年代:刷亮华团品牌路径图〉

Jeffrey M. O’Brien·TikTok经济时代

爱垦搜索

Comment by Rajang 左岸 on September 1, 2024 at 2:48pm

高阶创造力挑战机械人系列:“意念思维”(Noetic Thinking)

近年来,“意念思维”或“心智科学”(Noetic Science)领域取得了一些显着的发展,特别是在对意识本质和其与物质世界的互动方面的探索上。

首先,有几项引人注目的研究获得了Linda G. O’Bryant意念科学研究奖。

这些研究涉及意识的非传统理解,例如“超眼视觉”(EOV,‘extra-ocular vision’
,即无需物理眼睛的视力,以及探索“意识代理”如何与亚原子世界交互的数学模型。这些研究试图挑战传统的科学观念,提出意识可能不仅仅是大脑活动的产物,而是一个更加基础性的存在。

其次,研究还扩展到意识如何超越个体并影响集体或宇宙级别的现象,例如通过“有组织的随机事件生成器”(OREGs,Organized Random Event Generators )检测到的非本地同步性现象,这些现象暗示着意识可能在物理世界之外发挥作用。

此外,意念科学研究所(IONS,the Institute of Noetic Sciences)在提升人类潜能、心灵与物质互动以及集体意识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显着进展。他们的研究目标是通过更深入地理解意识的本质,寻求解决长期存在的人类问题的新方法。

这些发展表明,“意念思维”正逐渐从边缘领域走向主流,并对传统科学和社会观念产生潜在的深远影响。

它是受承认的正规科学吗?

“意念思维”或“心智科学”(Noetic Science)虽然在某些学术圈子和机构中得到重视和研究,但在主流科学界中,它仍然不被广泛承认为正规科学。主要是因为意念科学涉及的很多领域,比如意识的非物质本质、心灵与物质的互动、超感知能力等,常常难以通过传统的科学方法进行验证。

主流科学通常依赖可重复的实验和严格的验证标准,而意念科学的许多研究则基于主观体验和难以量化的现象。这些研究往往涉及意识、直觉、超感知等领域,通常被认为是科学不可测试或难以验证的。

尽管如此,意念科学领域的研究者们正在努力通过更加严格的实验设计和跨学科的合作,试图将这些非传统的研究纳入更广泛的科学讨论中。例如,意念科学研究所就尝试通过实验来验证意识对物质世界的影响,这些努力旨在建立更加严谨的科学基础。

“意念思维”在主流科学中虽并未获得广泛承认,但它作为一个探索意识和人类潜能的领域,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兴趣。爱垦网综合整理,仅供内部参考,敬请谨慎采用

Comment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18, 2024 at 2:01pm

魏光莒『生活世界』 由『視域』理論到『場域』理念

摘要 :『生活世界』,是指人們具體經驗到的周遭世界。胡塞爾所提出的『生活世界』(Lebenswelt) 理論,是他晚年學術發展上最重要的成果,也總結了他一生在哲學上的關懷與探索。但本文想要探討的,不是現象學思辯哲學的部分,而是期望由胡塞爾原始論述的閱讀及分析,来掌握『生活世界』的基本概念,並期望能深入了解它為何能開啟出一些人文地理學上的場域理念,以及為什麼『生活世界』作為一個哲學命題,也是一種重要的空間論述。

二十世紀初,德國哲學家胡塞爾(Edmund Husserl)開創出了哲學『現象學』,而『生活世界』是其中一個關鍵的哲學命題。胡塞爾所提出的『生活世界』(Lebenswelt) 理論,是他晚年學術發展上最重要的成果,也總結了他一生在哲學上的關懷與探索。

『生活世界』,是指人們具體經驗到的周遭世界。這個想法的提出,原本是在胡塞爾的名著《笛卡兒的沉思》一書中出現的。其主要想法是:他認為,科學所探討的一個真實世界,其實是一個數理化、抽象化的真理世界。歐洲文明過度科學化的發展,反而製造出了一種危機。也就是,在無止境追求科學真理的理性思維之中,人們逐漸喪失了如何掌握有意義的真實世界。

這也就是,人們已經愈来愈脫離真正『生活的存在』 (lived existence) 的這一個世界。而胡塞爾所提出的這個『生活世界』概念,即是指本来不需經過理論化、不需理性邏輯化、不需客觀真理化的這個世界。即是我們原本即可直接經驗到的周遭世界。

胡塞爾認為,我們如果要解決科學帶来的文明危機,就必須重新去認識我們身處的這個世界,回返到『生活世界』本身,以便作出深入的自我理解與探討。對『現象學』的目標及方向,胡塞爾提議應針對『生活世界』的基本結構從事學術探討。而這個學術探討,包括了生活世界里的方向感與構成經驗、生活場的歷史軌跡與時間歷程、人的身體行為與生活空間關係等等。

胡塞爾希望,這樣的學術研究,可以帶来一種理解人類的「新途徑」。

在哲學界,研究胡塞爾哲學思想之學術成果非常豐碩。但本文想要探討的,不只是現象學思辯哲學的部分,而是期望由胡塞爾原始論述的閱讀及分析,来掌握『生活世界』的基本概念,並期望能深入了解它為何能開啟出一些人文地理學上的場域理念,以及為什麼『生活世界』作為一個哲學命題,也是一種重要的空間論述。

 

一、『生活世界』的特性

胡塞爾對『生活世界』哲學概念之成熟論述,主要出現在其晚年的寫作之中,尤其是《歐洲哲學的危機與先驗現象學》一書。此書中有一段核心的論述,特別談到『生活世界』之基本結構與其特性。本文首先將對此處作出適當解讀與延伸論述。

我們發現,胡塞爾主要從兩方面的理念對比,来分辨出『生活世界』的基本特性出来。這两方面的理念,包括:第一方面,是科學傳統所認知的世界。這是一個徹底被『尋找真理』所課題化的世界。亦即這個世界,已經是被客觀認知為某種量化實體 (an entity)。這個世界,已經被視為是一個客體化的實體,一個有待理性研究及客觀探索的一個世界。所以,這是典型的科學傳統所認知的一個世界。

然而,我們的世界,又不僅是如此。在另一個方面,胡塞爾說我們這個世界,更是經常作為一種『理解的平台』、作為一種『視域』(horizon)。因為,經過仔細分析,胡塞爾發覺:這個世界里的所有物件及各種事務,都是必須在這個世界里被了解並獲得其意義的。這些物件們是屬於這個世界的,也從不曾脫離這個世界。因此,這個世界,更是一種理解其中各種物件及事務的一種『視域』(horizon)。

Comment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17, 2024 at 10:59am

(續上)胡塞爾寫道:

我們對『世界』的知覺,以及我們對『物件或物體』的知覺:這两件事之中,有一個根本性的差異。我們對物件或物體的知覺,若是能成為一種有實效的知覺,則必然是在一種『世界之視域』(world-horizon)之內被知覺到的。


每一個物件,都是『屬於這世界里』的某物件,由之我們才明白我們的知覺里經常有此視域。

There exists a fundament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way we are conscious of the world and the way we are conscious of the things or objects, though together the two make up an inseparable unity. Things, objects are given as being valid for us in each case but in principle only in such a way that we are conscious of them as things or objects within the world-horizon. Each one is something, “something of the world” of which we are constantly conscious as a horizon. 1

胡塞爾認為,這個『視域』的概念,就是區別『客體化世界』與『生活世界』的關鍵。換而言之,『生活世界』的主要結構特性就是:這個世界的真實向度,不是作為一個被客觀化的實體,而是作為離解一切事物的根本『視域』(horizon)

由此,我們可知,胡賽爾重要的一個哲學發現就是:這『生活世界』作為『視域』的概念。接下來,我們繼續分析他的一段哲學論述,以明白掌握這個『視域』的概念。胡塞爾在《歐洲哲學的危機與先驗現象學》一書中有一段核心的哲學論述,是關於為何每一物件都會有一個伴隨著的『視域』出現。他寫道:

即使我不再去覺知某物件,我依然會對該物件有著完整的意識,就好像是當我第一次看見它的時候對它的覺知意識是一樣的。在類似這樣的觀看裡,我也永遠會對這個物件有這樣的理解,甚至不需要經過任何直覺力、或預期性它的顯現。由此可知,對任何『知覺』而言,都會有某一個特定『視域』相隨於這個物件。

Even if I stop at perception, I still have the full consciousness of the thing, just as I already have it at the first glance of intuitive, anticipatory presentifications. Thus every perception has, “for consciousness,” a horizon belonging to its object (i.e., whatever is meant in the perception) .2

在這個論述之中,胡塞爾分辨出來兩個關鍵層次:即一個物件,以及聯繫於這個物件的一個『視域』(即它在生活世界中被理解的視域)。對胡塞爾而言,第一個層次,『一個物件』部分,是科學家所研究的對象。這包括,研究這個獨立物件它的物理特性,或它的化學成分,亦即它被科學解析過後的數理量化定性。而第二個層次,則是『聯繫於這個物件的一個視域』部分,這乃是現象學者所研究的對象。現象學者們所關心的是:任何一個物件,在它所屬的『生活世界』裡,在其特定時空脈絡裡,它是如何被人所理解的。

舉例而言,如果這個物件,是一所小學旁邊的一條小溪流。對科學家而言,這條小溪流,是可以被分析為一系列的物理特性、化學成分等等固定的量化數據。但對現象學者而言,他們所關心的是,這條小溪流在當地生活脈絡裡所被賦予的意義。比方說,為什麼由這個小學畢業的人們,常常對此『小溪流』寄予著許多回憶與情感,並將它『認知』為一個重要的生命場所。

而住在這個小學附近的社區群眾,又為什麼將『小溪流』視為是某種神聖意義的所在。

『小溪流』到底是什麼? 當然,我們發現:現象學者所問的問題,與科學家所問的問題,很不一樣。現象學者所問的問題是:是什麼樣的特質,可以作為這條小溪流的表述與記憶? 是什麼樣的特質,可以構成這條小溪流的基本要素及意義?而這基本上,必須由「在地人的觀點」来了解這條小溪流。也就是,須由在生活中親身經歷過這條小溪流的人們,由他們的理解「視域」之中,才能真實的了解這條小溪流的意義。這也即是,必須由當地的『生活世界』之中,由當地生活所實踐之特定時空脈絡,才能夠去了解這一條小溪流。必須由人們的長期活動所塑造出來的意義場域,才能夠去了解這一條小溪流。

二、『生活世界』與『主觀認知』的問題

『主觀的認知』,對科學家所強調的「絕對理性」而言,是完全沒有價值的,甚至是有害於真理之探索的。但是胡塞爾問的,是更深刻的問題:「主觀的認知」到底是什麼? 胡塞爾所進一步提出來的問題是:在這個既有世界 (the pre-given world)裡,為什麼會有不同的『主觀認知』? 胡塞爾認為,現象學者應該認真面對這個事實,並探討它的意義。

所謂的『既有世界』(the pre-given world),即是在被理論化與科學化之前的這個原本世界;它是這個建立在原初經驗與直覺感知的一個世界。而胡塞爾在對『既有世界』全面性的探索之後,發現:不同地區的人們,會經驗相異的歷史歷程、產生不同的時空脈絡。總而言之,在不同的時空脈絡裡,在不同的生活場域裡,即會有不同的理解『視域』(horizon)出現。 由此,他發現『生活世界』的構成,其實不應是『單數的』(singular),而應該是『複數的』(plural)。3

換而言之,在不同『生活世界』里,為什麼會有不同的理解態度與理解方式,並產生出来不同的認知結果。而這些不同的主觀的認知主體,都是在不同時空脈絡及場與之中出現的。到底是誰塑造出這些主觀認知主體的? 更重要的是,他們雖然主觀,但是那種特定的認知方式,為何在他們各自所身處的生活場域之內,會有一定的合理性及有效性(validity)? 換而言之,為什麼那些主觀認知,在各自的生活場域之中、時空脈絡之中,皆是可成立的,皆有一定的公共性? 4

Comment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16, 2024 at 8:39pm

(續上)胡塞爾認定,現象學者對這個『認知主體』的質疑與詢問,其實是一興新的哲學議題,甚至是一種前所未見的新式科學。在深入思考之後,我們也發覺,這個哲學性的提問,其實是很有意思的。確實,這種現象學哲學,可以開啟我們對『人』一種新而深入的理解:原来,我們是『生活世界』的一部分。我們的『視域』,是我們所處的『生活世界』所賦予的。我們無形之中,受到它的導引及被它賦予理解一切事務的『視域』。因此,我們是「屬於」這個『生活世界』的,我們是「屬於」我們所在的『地方』的。原来,人永遠是生存在他的世界所賦予他的『理解視域』(horizon of understanding) 之中的。

我們由胡塞爾的哲學論述之中,也可以推論及申論一些議題。當我們開始重視『主觀的認知』,了解它並非『非理性』的認知,而是一種重要的、公共性的知識形式。我們即可重新檢驗一些既成的學科概念或知識型態。比如,我們可以發覺這種『主觀的認知』型態,可以啟發『人文地理學』的概念:『客觀的地理知識』,基本上是表述著包括地形、地貌、山川區位等等,那些標準幾何圖面上的地理型態與位置。這是一種將世界客體化的認知。它所達到的目的,只是定出清楚的幾何方位座標而已。但是,這種客觀認知,卻將人類辛勤構築其生活場域的意義及目的,完全都排除了。而『主觀的地理知識』,則是與某地理位置有密切關聨的人們(包括,定居者、在地討生活者),由他們在主觀上所認知到的地理知識。由這種主觀認知,我們會發覺人們所真正認知到的,必然是一個熟悉的、充滿了意義的“地方”。 這個“地方”,基本上真實地承載著一代一代人的記憶與價值觀。在日常生活場域上,有著因各類事件的「時間歷程」,而產生的地理意義標記。有著因各種活動的「空間軌跡」,而產生的地理意義標記。這是人們在這塊土地上,長久的生存活動的經驗以及紀錄。

總結胡塞爾的『生活世界』理念,我們發覺:基本上,它是很強烈的傾向於一種「場域性」的世界理解。它將一切事物回返、置入其『生活場域之時空構成』之中,而去理解其意義。一切事物似乎有了更清晰、更深入的身影。由這種理解方式,有時候竟然可以呈現出一個全然新奇的一種世界實像。本文可以試舉一例分析之。

如果按照胡塞爾的提問(即不同的生活場域裡,有不同的理解『視域』),我們可以試著分析『科學』本身,我們可以解釋:為什麼『科學』也只是這世界裡一種理解的『視域』而已。

為什麼其實科學活動,其實也只是一種場域性的存在。為何『生活世界』永遠是科學的基礎,而科學則只是『生活世界』裡的一種意義脈絡。

我們可以發現:『科學』,追求著永恆不移的宇宙真理。這種追求,是有其意義脈絡的。這種真理價值體系,在生活世界裡是有其場域性的分佈的。譬如,以世界的歷史圖像而言,『科學』的興起,是西元十五世紀在歐洲發生的某種文化活動。這種文化活動,發揮著自『文藝復興』以來的一種『理性主義』的精神。當時,歐洲人復興了希臘古文明的數理幾何研究,想以世俗性的純數理科學研究,來尋求擺脫中世紀的舊基督教神學之糾葛;並由此判定歐陸的中世紀基督教文明是一種理性思維的「黑暗時代」。由此可知,科學本身,它是有其地域性的、它是生活世界裡的一種意義脈絡。它是一種追求、一種意志、一種價值體系。尤其,它是歐陸『生活世界』裡所產生的一種『視域』。

另外,我們也可發覺:『科學』也是一種實質的空間分佈、也是一種場域性的存在。因為,『科學』,它所涉及的是一種人類的活動。這種活動,必然是生活世界裡的一種『場域性的存有』:它是一群人在一些真實的地方所進行的特定活動。這個活動,有一個起始發源地、有其歷史背景、有其發展歷程、有其社群體系的形成,而最後也會有某種終點或轉型。最後,我們以文明發展史的觀點來看,就可以找到『科學』在真實的世界裡是某種『地域性發展歷程』與『空間脈絡與形式』。譬如,在原住民社會裡、在回教國家、在西藏等等地域,或在一些有強烈的信仰體系之地方,就無法發展出充滿熱情的科學研究活動。這是因為,在他們各自的『生活世界』裡,有著不同的歷史意義脈絡。在他們各自的『生活世界』裡,欠缺如歐洲一般以『數理規範為真理』的中心價值觀。但他們有他們自主性的意義脈絡與特定活動,有自己的以『靈魂救贖為目的』的中心價值觀與社群體制。也因此,他們的所在、他們的生活世界,並不會成為是科學活動興盛之地緣區域。

三、『生活世界』與海德格的『在世存有』

現象學另一個重要學者海德格 (Martin Heidegger),很重要地呼應了胡塞爾的哲學。我們由海德格的思想之中,也可以清楚胡塞爾的『生活世界』理念,是如何被繼續發展的。

海德格所提的最重要的哲學理念,是他所言的『在世存有』 (Being-in-the-world, Dasein)。這個哲學理念,強調『人』總是會發現自身是被拋擲於某種具體的日常情境之中的。而這個具體的情境,背後又必然有某種文化與歷史的脈絡。這種狀況,海德格稱之為存在的facticity (事實態)。我們可知,海德格也是將人類的存有,實質地置於『具體的時空脈絡』之中而去理解。

人,是被認為為一段生命歷程在空間與特定場所裡的展開。這種對人的認知與定義,已不再像是笛卡兒的科學『理性主義』傳統了。5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