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兩條絲綢之路,在不同朝代,不同文化環境,經歷過國號的改變,國界的改變。
可是,文化商貿和友好情誼,還是越久越醇實的那個傳統。
在新的紀元里,我們要增添什麼新的內容?
高期待、高關注度的背后,最現實的問題,是落實和普及的艱難。
要促進沿線國家與地區之間的共識,如何來對話談合作? 如何來加強頂層設計和規劃?
要講“文化先行”的優勢,文化產業在提升文化互動方面,可扮演怎樣的角色?
(攝影:鄧福恒遺作·沙巴日落)
Tags:
Albums: 沉思·海上絲綢之路
Favorite of 1 person
Location: Sabah Maritime Silk Road
Comment
甘德政時評
今時不同往日:習近平再訪大馬,華社只剩「看熱鬧」的份?
最近,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闊別12年再度訪馬,但跟2013年他首次國事訪問馬來西亞相比,感覺嘛,只能說:今時不同往日。這回,幾乎和本地的華社、華團、華商沒什麼直接關系,頂多只有「看熱鬧」的份。
講真,2013年那一次,我可是親身參與,當時我在馬中貿易相關單位打工,在幕後幫忙協調工作,雖然只是小咖,但也有少少發言權。那次有兩場重量級活動,讓我記憶猶新:大馬華社歡迎習近平主席午宴和馬中經濟峰會。
當時歡迎午宴在吉隆坡香格里拉酒店舉行,由郭鶴年老先生坐鎮,幾乎所有有頭有臉的華社領袖都到齊,個個精神奕奕,然後歡天喜地去和習主席夫婦大合照。這種級別的合照,沒份量都進不來,有錢也買不到。
當天場地佈置的背景板,寫著全中文,沒有馬來文也沒有英文,居然也沒人說三道四,反正都是「自己人」嘛。那時的政治氣氛比現在寬鬆得多。主席講話還提到熱浪島的沙灘和梁靜茹的美妙歌聲——我一邊吃飯一邊聽,差點笑出聲,心想:「習主席你也很接地氣咧!」
午宴後,習近平馬不停蹄趕去KLCC convention center,和當時的首相納吉同台出席馬中經濟峰會。當著全國媒體和外交高官的面,兩國政府發布了實實在在的五年經貿合作規劃,有數字、有目標、有行動—更重要的是,有項目、有企業簽MoU,不是來應酬亮相就走人的。(臉書17.4.2025)
時政新聞眼丨習近平再訪馬來西亞,中馬關係如何開啟新的「黃金50年」?
4月16日,習近平主席對馬來西亞的國事訪問活動密集展開。
時隔12年再次訪馬,如何續寫「綿延千年」的傳統友誼?如何開啟中馬關係新的「黃金50年」?讓我們透過時間,讀懂習主席這次歷史性訪問。
1、歷史性訪問
2013年,習近平就任國家主席後首次出訪東南亞,其中一站就是馬來西亞。
時隔12年,習主席此次馬來西亞之行對推動中馬關係提質升級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
馬來西亞高度重視習主席此訪,給予高規格接待。
15日,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率高級官員到機場迎接。當晚,安瓦爾在社交平台發文,表達對習主席到訪的歡迎和期待:「此次訪問必將使兩國受益,並將繼續加強基於相互尊重的友好關係。」
16日,馬來西亞最高元首易卜拉欣在國家王宮廣場為習主席舉行隆重歡迎儀式,隨後兩國元首舉行會見。安瓦爾總理全程陪同。
當天下午,習主席同安瓦爾總理舉行會談。在一系列國事活動中,中馬傳統友誼被反覆提起。
回望傳統友誼,更能感悟「為鄰之道」。
在同安瓦爾總理會談時,習主席指出,兩國友好在悠久歷史中孕育,在文化交融中生長,在互惠互利中鞏固,在風雨同舟中升華,展現了以心相交、以誠相待、以義為持、以和為貴的共同價值追求,體現出兩國人民的歷史智慧和勇氣,是兩國共同的寶貴財富。
重溫戰略抉擇,方能攜手「大道之行」。
馬來西亞同中國建交時,正逢冷戰時期。消除遏制、打破堅冰,需要戰略勇氣和遠見。此訪之際,習主席在馬來西亞媒體發表的署名文章中回憶,「51年前,中馬兩國領導人衝破冷戰陰霾決定建交,開創了中國同東盟國家關係的先河。」
歷史啟迪未來。在同安瓦爾總理會談時,習主席指出,「雙方要在下一個50年繼續把握歷史主動,勇立時代潮頭」。(2025年04月|來源:央視新聞)(下續)
2、開啟中馬關係新的「黃金50年」
去年,中馬兩國隆重慶祝建交50周年。今天,中馬關係如何開啟新的「黃金50年」,備受矚目。
2013年習主席訪馬期間,兩國關係提升為全面戰略伙伴關係。2023年,習主席同訪華的安瓦爾總理宣布共建中馬命運共同體,開啟了雙邊關係新的歷史篇章。
今年此訪,中馬兩國領導人就雙邊關係提質升級達成新的重要共識——共同打造高水平戰略性中馬命運共同體。
如何理解中馬命運共同體的「高水平戰略性」?
先來看「戰略性」。
習主席在同安瓦爾總理會談時,就建設高水平戰略性中馬命運共同體提出三點意見,首先強調的是「堅持戰略自主,開展高水平戰略協作」。
他指出,中馬兩國都堅持自立自強,反對外部干涉,要繼續攜手走好符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把前途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戰略性還體現在政治互信。安瓦爾總理在會談時說,馬方願同中方深化戰略溝通,鞏固政治互信。易卜拉欣最高元首表示,無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化,都將攜手共進、合作共贏,推動高水平戰略性命運共同體建設。
再來看「高水平」。
2024年,中馬雙邊貿易額達2120億美元,比兩國建交時增長近千倍。進一步深化務實合作,是建設中馬命運共同體的題中之義。
習主席在會談時提出的第二點意見,是「凝聚發展合力,打造高質量發展合作標桿」。會談現場,習主席就兩國下階段務實合作明方向、劃重點。
當天,兩國領導人共同見證中馬雙方交換30多份雙邊合作文本。安瓦爾總理表示,習主席此訪取得的創紀錄合作成果,對馬方意義重大,馬方深受鼓舞。
「高水平戰略性」的另一個維度,是心靈契合、以心相交。
在同安瓦爾總理會談時,習主席提出的第三點意見,是「傳承世代友好,深化文明交流互鑑」。
去年,在互免簽證政策帶動下,兩國人員往來近600萬人次。在此訪中,習主席指出,以簽署互免簽證協定為契機,大力開展旅游、青年、地方交流,深化文化、教育、體育、電影、傳媒等合作。「中馬兩國人民要像走親戚一樣常來常往,促進人文交流和文明互鑑,增進彼此特別是青年一代相知相親。」
3、「守護好亞洲家園的美好發展前景」
習近平主席這次馬來西亞之行,既推動中馬命運共同體建設邁上新台階,對推動中國同東盟關係整體發展也具有重大意義。
馬來西亞是開啟東盟同中國合作的先行者、引領者。今年,馬來西亞同時擔任東盟輪值主席國和中國東盟關係協調國。
此訪期間,習主席多次表示,中國全力支持馬來西亞履職2025年東盟輪值主席國,期待馬來西亞作為中國東盟關係協調國更好發揮橋梁作用。
面對當前來勢洶洶的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凌行徑,中馬兩國領導人的表態擲地有聲。
習主席表示,中方願同地區國家一道,盡早簽署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升級議定書,以開放包容、團結合作抵制「脫鉤斷鏈」、「小院高牆」和濫征關稅,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的亞洲價值觀回應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以亞洲的穩定性和確定性應對世界的不穩定和不確定。
安瓦爾總理回應,面對單邊主義抬頭,馬方願同中方加強合作,共同應對風險挑戰。東盟不會贊同任何單方面施加關稅的做法,將通過合作聯合自強,保持經濟增長。
習主席這次東南亞之行,是中央周邊工作會議之後首次出訪。中國以全球視野審視周邊,堅定選擇攜手周邊國家共創美好未來。
16日晚上,在安瓦爾總理舉行的歡迎宴會上,習主席發表致辭。他鮮明指出:「面對當前國際秩序和經濟全球化遭受沖擊,兩國將同地區國家團結一致,共同抵御地緣政治和陣營對抗暗流,沖破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逆流,守護好亞洲家園的美好發展前景。」
推動高水平戰略性中馬命運共同體破浪前行,攜手打造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這是中馬兩國的共同選擇。
情動教育(Affective Education)
這首歌,是一首完美的情動教育(Affective Education)歌曲,陳明發博士過去主持 #心靈素質學 成人教育,這是其中一首選曲。其歌詞的詩性包含了人完美學習所需的 五官元素:觸覺(手握球與棒...); 視覺(棒球升空,又緩緩落......);聽覺(能聽見,棒球輕輕落地的聲響......); 味覺、嗅覺(「吃飯囉!」 )。這些元素融合起來,就是一個人的情志意象(我是最棒的......)。
來到 #情志,若與華族傳統的 #五行 學說的 #五藏 對照,更適宜21世紀的學習現實。
孩子需要成長的空間,最重要的是:想像的空間。
Children need space to grow, but most importantly, they need space to imagine.
"The Greatest" by Kenny Roger
Little boy, in a baseball hat,
Stands in a field, with his ball and bat,
says "I am the greatest, player of them all"
puts his bat on his shoulder, and tosses up his ball.
And the ball goes up, and the ball comes down,
he swings his bat all the way around,
and the worlds so still you can hear the sound
as the baseball falls, to the ground.
Now the little boy, doesn't say a word,
picks up his ball, he is undeterred,
Says "I am the greatest, there has ever been,"
and he grits his teeth, and tries it again.
And the ball goes up, and the ball comes down,
he swings his bat all the way around,
and the worlds so still you can hear the sound
as the baseball falls, to the ground.
He makes no excuses, He shows no fear,
He just closes his eyes, and listens to the cheers.
Little boy, he adjusts his hat
picks up his ball, stares at his bat,
says "I am the greatest, the game is on the line,"
and he gives his all, one last time.
And the ball goes up, like the moon so bright,
Swings his bat, with all his might,
and the worlds as still, as still as can be,
and the baseball falls, and that's strike three.
Now its supper time, and his Mama calls,
little boy starts home, with his bat and ball,
says "I am the greatest, that is a fact,
but even I didn't know, I could pitch like that."
Says, "I am the greatest, that is understood,
but even I didn't know, I could pitch that good."
肯尼·羅傑斯《最偉大》(小男孩與棒球夢)
小男孩,戴著棒球帽,
站在空地上,手握球與棒,
說:「我是最棒的,無人能比!」
將球棒扛上肩,拋起手中球。
棒球升空,又緩緩落下,
他揮動球棒,轉身一圈,
世界寂靜無聲,彷彿能聽見,
棒球輕輕落地的聲響。
小男孩不說一句話,
撿起棒球,毫不氣餒,
說:「我是最棒的,從未有人能及!」
咬緊牙關,再試一次。
棒球升空,又緩緩落下,
他揮動球棒,轉身一圈,
世界寂靜無聲,彷彿能聽見,
棒球輕輕落地的聲響。
他不找藉口,也沒有畏懼,
只是閉上雙眼,聆聽歡呼聲響。
小男孩調整帽簷,
撿起棒球,凝視球棒,
說:「我是最棒的,這一球決勝負!」
然後傾盡全力,最後一擊。
棒球升空,如皎潔明月,
他奮力一揮,全力以赴,
世界靜止無聲,靜得不能再靜,
棒球落下,這是第三次揮空。
媽媽呼喚:「吃飯囉!」
小男孩拎起球棒與棒球,踏上歸途,
說:「我是最棒的,這是不爭的事實,
只是我從未發現,原來我投球這麼強!」
他說:「我是最棒的,毫無疑問,
就連我自己,也沒想到能投得這麼準!
愛墾APP:注意力碎片與傳統舞台呈現藝術~~戲劇、話劇、相聲、評書與脫口秀等表演藝術文創活動,都是面對觀眾、即時傳遞信息並保持注意力的技藝。它們的技巧,正好可以為現代知識傳播提供啟發,特別是在口述-演說藝術中,我們可以借鑑以下五大核心技能:
1. 「場域控制」:構建「注意力磁場」~在現代碎片化注意力的挑戰下,演講者需要有強大的「場域控制力」,讓觀眾的目光和注意力始終聚焦在自己身上。以下是傳統藝術中的三種方法:
戲劇與話劇的「定點定勢」技巧
演講時,可以借鑑戲劇中的「定點站立」,讓自己的存在感穩定,不要四處游移,讓觀眾有視覺錨點。適時的肢體動作(如手勢強調)可以引導聽眾注意重要的概念,而非無謂的手部擺動。
相聲與評書的「眼神交流」
評書大師單田芳說:「說書人要盯著觀眾的眼睛,讓他們的心被我們吸住。」現代演講者應該有意識地輪流與不同觀眾建立短暫的眼神接觸,制造互動感,避免視線漂移。
脫口秀的「節奏感」
關鍵觀點要有停頓,給觀眾消化時間,就像喜劇演員在「包袱」前後會留白,讓觀眾思考並共鳴。→ 應用於演講時,我們需要像舞台表演者一樣,掌控自己的站姿、眼神和節奏,使自己成為整個空間的中心。
2. 「敘事節奏」:讓信息流動如同戲劇~碎片化時代,人們更容易吸收「敘事性」的信息,而不是單調的邏輯推演。因此,我們可以學習戲劇、評書等藝術的「起承轉合」與節奏控制。
評書的「懸念」技巧
說書人通常用「欲言又止」的方式吊足胃口,如:「我們猜後來怎麼著?這事兒啊,不簡單!」在演講中,也可以在拋出問題後故意停頓,留給觀眾思考的空間,增強情境張力。
戲劇的「衝突沖突」設計
好戲劇往往從衝突展開,而不是從定義開始。例如,講 AI 影響社會,可以這樣開場:「你相信嗎?5 年後,我們可能會被 AI 取代! 但……是全部嗎?」這個對比讓觀眾產生期待。
脫口秀的「笑點邏輯」
笑點其實是一種認知偏差(setup & punchline)。在演講時,我們可以利用「反轉」結構,例如:「大家以為 AI 讓我們更聰明,但事實呢?每天被推薦視頻刷到凌晨三點……」這樣的反差,能讓聽眾更容易記住我們的觀點。
→ 現代演講者應像編劇一樣,把觀點嵌入戲劇性的敘事節奏中,讓聽眾「追隨我們的情緒」走完整場演講。
3. 「語音韻律」:讓聲音成為引導觀眾思考的樂器
傳統戲曲、相聲、評書都非常講究聲音的高低、快慢、強弱變化,而不是單調朗讀。演講者也可以學習如何用聲音抓住聽眾的耳朵。
戲劇的「音色變化」
戲劇演員會在不同角色之間切換音色,例如《霸王別姬》中程蝶衣的柔聲和段小樓的陽剛對比。演講時,也可以在描述不同概念時微調音色,如低聲講秘密、高聲強調結論,讓信息更具層次感。
評書的「快慢結合」
說書人講高潮部分會加快語速,講深思部分則放慢語速。在演講時,我們可以用快節奏制造興奮感,用慢節奏引發深思,例如:「AI 正在重塑未來……(加快語速)但它真的在幫我們,還是取代我們?」(放慢語速,留白)
相聲的「押韻與重復」
相聲大師侯寶林擅長押韻,例如「說學逗唱」,增強聽覺記憶。我們可以在演講中巧妙地押韻或重復關鍵詞,讓聽眾更容易記住觀點,例如:「碎片化,不等於膚淺化;短時間,不代表短視。」
→ 讓我們的聲音成為「動態的信息傳輸載體」,而不是單調的朗讀機器。
4. 「觀眾互動」:借鑑即興表演的「共情能力」~在現代演講中,我們可以學習脫口秀、相聲、評書等藝術的觀眾互動技巧,讓演講變得有機、靈活,而非機械。
脫口秀的「即興反應」
觀眾的反應會影響演講效果,好的演講者懂得「察言觀色」,靈活調整語氣和內容。例如:如果觀眾聽到某個話題時表現冷漠,我們可以即時改變切入方式,增加一個輕鬆的例子。
相聲的「拋包袱」
「包袱」就是笑點,好的相聲演員知道什麼時候該放鬆,什麼時候該加緊。 在演講中,我們可以用對比結構來制造包袱,例如:「有人說碎片化時代大家不讀書了?可我們看看朋友圈裡,那些『讀書筆記』可是轉得最火的!」
評書的「帶入感」
評書演員擅長讓觀眾「進入情境」,比如說:「我們們想像一下,當時的場景是這樣的……」我們可以用「角色扮演法」,比如:「假設我們是古代的說書人,我們會如何向現代人講 AI?」
→ 觀眾不是被動的聽眾,而是我們的對話伙伴。學會觀察並適時調整,讓他們真正「在場」。
5. 「收尾升華」:讓結尾成為「思想的回聲」~好的傳統表演不會讓觀眾突然脫離情境,而是用強有力的方式收尾,讓思考繼續延續。
話劇的「回環結構」
結尾呼應開頭,讓觀眾形成完整的閉環印象。例如:如果我們一開始問觀眾「AI 是人類的助手,還是主宰?」結尾時可以說:「我們終究要決定——我們想成為 AI 的主人,還是 AI 的工具?」
相聲的「點題」
經典相聲最後會再拋出一個幽默的「總結性包袱」,讓觀眾印象深刻。我們可以在結尾用一句短而有力的金句,如:「AI 不會取代人,但不懂 AI 的人會被取代!」
→ 結尾不是終點,而是讓觀眾把思考帶出會場的起點。
讓我們的演講成為「知識的戲劇」
現代演講者可以從戲劇、相聲、評書、脫口秀中學習場域控制、敘事節奏、聲音韻律、觀眾互動、收尾升華,讓知識傳播變得更生動、沉浸、深刻。
我們的演講,不只是傳遞信息,而是一場智慧的戲劇,一次思想的旅程。
神山傳說
很久以前,沙巴神山的山峰上盤踞著一隻有著金色長鬚的巨龍。它擁有一顆異常漂亮的龍珠。中國的皇帝想要擁有這顆龍珠,他便下旨讓魏秉和魏善兩位皇子去取龍珠。
「誰若成功把龍珠給朕帶回來,這皇位就是誰的。」皇帝說。
魏秉和魏善帶領艦隊就此啟程橫跨南中國海。歷經數月航程,他們抵達了神山的山腳。不幸的是,許多將士在攀登神山時不慎滑墜陣亡。魏秉和魏善並沒有放棄,總算抵達了山峰。他們得知巨龍棲息在一個巢穴裡。
他們一而再,再而三地被巨龍攻擊。
「我們不可能打敗這巨龍。」 魏秉說。
「我有個建議。」 魏善回答。
「說。」
「我發現那巨龍在中午會外出覓食到傍晚才回來,我們要在它離開時潛入洞穴。」 魏善說。
說罷魏善便讓將士們制作了一個巨大的風箏和一顆假的珍珠。
當一切准備妥當,魏善把假珍珠放進包裡。待巨龍離開洞穴後,便立馬爬上巨風箏。魏秉和將士們放開繩子。魏善隨著風箏飛向洞穴。他飛抵洞穴後馬上拿出假珍珠換掉了龍珠。隨後魏善重新爬上風箏,並要求魏秉收攏風箏的繩子。
他們計劃成功了。
他們趕緊下山往船的方向趕。與此同時巨龍回到了洞穴,它發現龍珠已經被換成了假珍珠。巨龍勃然大怒沖冠眥裂到處噴火。它的怒吼聲震耳欲聾,令人害怕。
「我們該怎麼辦?」 魏秉問。
「快!點燃砲彈,射向巨龍。」 魏善命令將士們。
大家趕緊點燃砲彈瞄准巨龍並向它射去。
巨龍以為砲彈是龍珠,它張開大口。
它的身體被炸得粉碎沉入海底。
魏善、魏秉和將士們捬操踴躍、高聲歡呼。而後大家便踏上歸程。
「皇弟啊,身為長兄我更有資格當上皇帝吧。」 魏秉突然說道。
「皇兄,你這是什麼意思?」 魏善問道。
「如果不是我拉著風箏的繩子,你不可能拿到龍珠。」 魏秉回答。
魏善疾首痛心,決定離開艦隊回到神山的山腳。村民們都簞食壺漿,熱情地歡迎魏善。
他遇見一位名叫京娜的杜順族姑娘,和她結婚後過著幸福的日子。同時,在中國的魏秉對弟弟感到愧歉。他下令讓艦隊尋找魏善並指示他回到中國。雖然魏善對哥哥心灰意冷但還是答應回去。他向京娜承諾會回來找她。
可惜過了好久,魏善都不曾回來。京娜爬上神山山頂眺望丈夫的船艦,窮極一生卻得到了丈夫逝世的消息。京娜悲痛欲絕,最終她的名字成了神山的名字 —— 京那巴魯山。(原題:Legenda Kinabalu;作者:Ade Hairunee Zulkarnain,譯者:吳明倪,見:星洲日報星雲版 17.4.2021)
馬来西亞新商會
1.馬来西亞福建總商會
2.馬来西亞廣東總商會
3.馬来西亞海南總商會
4.馬来西亞桂商總會
5.馬来西亞河北總商會
6.馬来西亞陝西總商會
7.馬来西亞林氏總商會
8.馬来西亞張氏總商會
9.馬来西亞邱氏總商會
10.馬来西亞永春總商會
11.馬来西亞葉氏總商會
12.馬来西亞中廣東茂名總商會
13.馬来西亞何氏全球總商會
14.馬来西亞陳氏總商會
15.馬来西亞王氏總商會
16.馬来西亞黃氏總商會
17.馬来西亞沈氏總商會
18.馬来西亞惠安總商會
19.馬来西亞吳氏總商會
20.馬来西亞蘇氏總商會
21.馬来西亞全球楊氏總商會
22.馬来西亞中龍岩工商會
23.馬来西亞惠客總商會
24.馬来西亞劉氏總商會
25.馬来西亞中工商協會
26.馬来西亞德化總商會
27.馬来西亞蕭氏總商會
28.馬来西亞義烏總商會
29.馬来西亞女企業家總商會
30.馬来西亞電動微車總商會
31.馬来西亞蔡氏總商會
32.全球華人總商會
33.馬来西亞泉州總商會
34.馬来西亞程氏總商會
35.馬来西亞無人機發展協會
36.馬来西亞浙江華僑華人總會
37.馬来西亞李氏總商會
38.馬来西亞東山商會
39.馬来西亞國際文化藝術商務促進會
40.馬来西亞山東商會
41.馬来西亞肖蛇總商會
42.馬来西亞高州總會
43.馬来西亞國際文化企業促進會
44.馬来西亞周氏總商會
45.馬来西亞專業技能發展教育公會
46.馬来西亞寶島婦女協會
47.馬来西亞華裔女企業家總會
48.馬来西亞貿工商會
49.馬来西亞-印度支那華商會
50.馬来西亞燕窩總商會
51.馬来西亞柬埔寨總商會
52.馬来西亞安溪總商會
53.馬来西亞南寧總商會
54.馬来西亞成功女性品牌協會
55.馬来西亞中醫師暨針灸聯合總會
56.馬来西亞數碼商會
57.馬来西亞澳門總商會
56. 世界和諧經貿文化藝術總會
延續閱讀:會中會:華裔商團進軍中國
脫口秀回歸「新人」勢頭猛~~近期,由愛奇藝和騰訊視頻分別推出的《喜劇之王·單口季》和《脫口秀和TA的朋友們》同期「對決」,伴隨著「賽程」過半,脫口秀節目一直被詬病的人才危機似乎不復存在,新人層出不窮,甚至出現了實力碾壓「老人」的場面,曾經的脫口秀綜藝格局也就此改變。
■競爭
從一家獨大到兩家平台「對打」
脫口秀綜藝過去一直是以騰訊視頻一家獨大,以《脫口秀大會》為代表的脫口秀綜藝,多年來塑造並培養了一批觀眾耳熟能詳的脫口秀藝人,其中李雪琴、徐志勝、龐博等人更是走出了脫口秀的舒適區,廣泛出現在各類綜藝節目中。今年年初,龐博、楊笠、王建國等人陸續離開了當初的公司,《脫口秀大會》的幕後創作團隊也同期加入愛奇藝成立了工作室,由此才誕生了此次愛奇藝的《喜劇之王·單口季》。
看上去更有「傳承」的騰訊視頻推出的《脫口秀和TA的朋友們》,選擇了從內容和陣容上出招。嘉賓陣容請回了張雨綺、大張偉和張紹剛,演員陣容則保留了呼蘭、張博洋、徐志勝、何廣智、小佳等脫口秀「老人」。節目將首期內容的特色定位於「重聚」,不少演員的表演內容也聚焦在脫口秀節目的回歸上,打出了一手情懷牌。
從賽制來看,《喜劇之王·單口季》延續了《脫口秀大會》的核心理念,增加了「魔王」挑戰賽,更強調了新老對決的沖突感。與之相比,《脫口秀和TA的朋友們》在賽制上的創新也大同小異,比賽將選手分為三個賽區,同時延續了車輪戰和搶麥的賽制。
有趣的是,首播節目中兩檔節目的賽點都出現在「魔王」被挑戰成功的時刻,知名選手如小佳、哈瑞、繼業都意外在首輪落選,而當強大實力的線下選手「殺到」線上,久未被撼動的老選手和「魔王」們也終於感受到了一些危機。
兩檔節目不約而同地出現了「新人上桌」「老人慘敗」的局面,《喜劇之王·單口季》中原先的「四大魔王」在首輪挑戰賽中悉數落敗,第二賽段甚至直接被拿掉了比賽資格,轉而坐鎮嘉賓席。能夠「出圈」傳播的脫口秀片段也大多來自新人,如東北慢性子史妍的「結婚戀愛故事」,在社交網絡引起熱烈反響。與之相比,過去屹立在脫口秀舞台上的脫口秀「老人」則顯得普遍失去了斗志,包袱不響,抑或表達趨於保守而顯得平庸。
■破局
線下輸送新人緩解發展困境
自脫口秀節目在國內網絡綜藝市場誕生以來,過去一直圍繞該類型的困惑便是人才的接替。以《脫口秀大會》為 例,該節目最早於2017年首播,延續至第五季時已被批評為「江郎才盡」。重復的演員陣容、難堪大任的新人,在最近幾年已成為脫口秀綜藝的瓶頸。歷經一年的「停業整頓」,相對繁華的線下脫口秀市場,反而為綜藝節目輸送了不少新鮮血液。
在《喜劇之王·單口季》中,原本久經沙場的各位「魔王」先後被打敗,來自線下脫口秀市場實力雄厚的新人「來勢洶洶」。這一季節目強化了地方脫口秀廠牌(注:即演出團體)的概念,將脫口秀節目的選人標准擴大到全國范圍,比如一直為脫口秀節目輸送優秀選手的單立人喜劇,就帶來了已經通過喜劇類節目走紅的「劉暘教主」,而小鹿、黑燈、鑫仔等已在線下積累了足夠人氣和能力的實力派選手,成了這屆脫口秀節目「老人」們最直接的威脅。與此同時,來自貓頭鷹、喜番、來瘋等各種線下單口喜劇的寶藏級演員,借助綜藝節目從線下來到線上,已播出的節目中,付航的「passion脫口秀」、哈哈曹講述的「哈圈」那些事兒,都已成為今年脫口秀節目的高光時刻。
兩檔節目同時強調線下廠牌,背後也隱藏著綜藝節目未來,將打通線上線下聯動的可能。其中,《脫口秀和TA的朋友們》就已經和不同城市的俱樂部聯合開展線下點映活動,打通線上線下的營業空間。《脫口秀和Ta的朋友們》項目監制白洪羽表示:「脫口秀從小眾賽道到爆款節目,再到現在成為有一定代表性的青年流行文化,感謝大家的一路陪伴。」在他看來,資深的行業從業者一定都會為今天的「對打」感到高興,「隨著流行文化的推廣,如果一個賽道能逐漸被觀眾認可,並有許多後來者入局,反而佐證了我們的堅持是有意義的,大家都希望這個行業越來越好。」(北京晚報記者·李夏至;2024-09-09 来源:北京晚报 )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5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1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6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2 Comments 83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5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0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3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5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